5G是新冠病毒元兇?國產食鹽裡的亞鐵氰化鉀有毒?5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2020-12-11 科學闢謠

5G是新冠病毒的元兇?雞屎藤能預防新冠病毒?飯前服藥就是空腹服藥?國產食鹽裡的亞鐵氰化鉀有毒?……

《5月科學流言榜》發布,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1

歐美國家中老年人吃阿司匹林預防血栓

謠言:歐美人上了年紀都吃阿司匹林,可以預防血栓、心梗腦梗。

闢謠摘要:阿司匹林是治療用藥,使用必須遵醫囑。經醫生診斷患有明確的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不管多大年紀,只要沒有服用阿司匹林過敏或出血的情況,都應該吃阿司匹林。而健康人群不管什麼年紀都無需服用,出血風險高的患者更不可服用。有高血壓、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應根據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菸、家族史等綜合評估決定是否吃阿司匹林預防血栓性疾病。

2

5G是新冠病毒的元兇,沒有5G就不會暴發疫情

謠言:美國專家Thomas Cowan在今年的健康與人權峰會上所做的《電氣化導致人類病毒流行》報告中提出「每當引入一種新電氣技術時,人類都會看到大流行病」,並用一些有選擇性的數據來佐證其結論,暗示新冠病毒和5G有關。並且5G在美國的部署地區與新冠病毒暴發的地區高度吻合。

闢謠摘要:「5G導致新冠病毒傳播」因果關係並不成立。首先,Thomas Cowan並未給出歷史上全部的電氣化和病毒流行的數據,而只挑選了單次偶然事件來當論據,結論過於隨意;其次,5G部署與這次新冠病毒傳播,是兩個不存在因果關係的事:5G屬於無線電波,通過電磁場能量傳遞信息,既不會產生病毒,也無法傳播病毒。目前為止,尚無任何科學理論和證據證明新冠病毒傳播和電磁輻射有任何關係。

3

雞屎藤能預防新冠病毒

謠言:雞屎藤能預防新冠病毒。

闢謠摘要:雞屎藤是一種常見中草藥,近年初步研究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炎、鎮痛、調節胃腸道功能和抑菌作用。但目前為止尚未發現雞屎藤抗新冠病毒或其他冠狀病毒的實驗依據及臨床證據。此外,雞屎藤的全草具有毒性,因此不要輕信傳聞,避免誤服產生毒副作用。

4

飯前服藥就是空腹服藥

謠言:飯前服藥就是空腹服藥,因為吃飯前就是空腹了。

闢謠摘要:飯前服藥不等於空腹服藥。飯前和空腹主要針對胃內容物多少而言,飯前服藥指在飯前0.5~1小時服藥,而空腹服藥一般指早餐前服藥。因個體消化吸收功能差異,沒有絕對的空腹,根據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一般早餐前胃內容物最少,早餐前服藥可以等同於完全空腹服藥,午餐、晚餐前服藥則不能說是空腹服藥。其次還有相對空腹服藥,是指餐前1小時,餐後2小時服藥。

5

國產食鹽裡的亞鐵氰化鉀有毒

謠言:一篇名為《中國賣鹽的都是畜生》文章流傳很廣。文中稱:國產食鹽裡面有亞鐵氰化鉀,有毒,會損害腎臟。

闢謠摘要:亞鐵氰化鉀是合法食品添加劑,加到食鹽裡是為了防止結塊。目前,我國出臺國家標準(GB2760)規定,食鹽中添加亞鐵氰化鉀等抗結劑含量不得超過10mg/kg,按此標準就意味著安全性有保障,沒有腎毒性。實際上,國外也將亞鐵氰化鉀作為抗結劑使用。比如歐盟用亞鐵氰化鉀/鈉/鈣;美國用亞鐵氰化鈉,限量基本和中國一樣;日本用亞鐵氰化鉀/鈉/鈣,但限量值是中國的2倍。因此,只要是在正規渠道購買的食鹽產品,基本都可以保障食用安全性。

專家點評

網絡信息流動性大,其真實性常常讓人擔憂。不幸的是,並沒有普適的方法能夠去識別真假。但是有兩個簡單有用的原則: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好事不會搶著上門;不要相信太好聽的話,如果對方的說法處處合你心意,你可能就危險了。(姬揚)

關於科學流言榜

由中國科協發布,每月組織專家召開榜單評審會,綜合時效性、危害性等標準,甄選出熱點謠言進行特別解讀,並全網推送。

本期榜單和「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本期評審專家

韓宏偉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交流部主任 研究員

馬慶春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教授

張 威 北京積水潭醫院主任藥師

唐玉涵 華中科技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副教授

金 東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 副研究員

文章由「科學闢謠平臺」(ID:Science_Facts)公眾號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有毒嗎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 賈珺)常言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食鹽是百姓生活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在超市選購食鹽時,常常會看到包裝上的配料表有「亞鐵氰化鉀」等字樣,這不禁會讓人聯想到有毒的氰化物,它們是一回事嗎?
  • 食鹽裡的亞鐵氰化鉀,和我們熟悉的氰化鉀一樣危險嗎?
    最近關於「鹽裡面加了亞鐵氰化鉀危害健康」的文章在微博、朋友圈瘋傳,文章提到國產食鹽裡面有種可怕的添加劑:亞鐵氰化鉀。 亞鐵氰化鉀的穩定性很高,它的氰根和鐵的結合力非常強,即使是在亞鐵氰化鉀的溶液裡也很難檢測到氰根。 理論上,亞鐵氰化鉀在高溫下可以分解產生氰化鉀,但這個溫度至少要400℃,而一般家庭烹飪的溫度達不到這麼高。到200多℃就開始有大量油煙,到330℃不粘鍋的塗層就開始融化了。真的達到400℃菜得什麼樣啊!你還能愉快地吃嗎?
  • 闢謠丨鹽裡面的亞鐵氰化鉀有毒?快別嚇人了
    最近,一篇網傳文章《鹽裡面加了亞鐵氰化鉀》提到這種說法:「中央黨校餘教授發現轉氨酶升高——總膽紅素升高——肌酐升高」,他排查所吃食品後認為罪魁禍首是鹽裡面的抗結劑:亞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鉀,這個生僻的化學名詞是什麼鬼?趕緊搜索下。這一搜更嚇人!例如,有網帖會寫:「國產食鹽裡面有種可怕的添加劑——亞鐵氰化鉀。
  • 亞鐵氰化鉀不是食鹽裡最有害的成分,這個Sodium Chloride才是
    那就是食鹽中可能會添加的一種「抗結劑」,被說成是有毒的,對人體有blahblah一堆害處的亞鐵氰化鉀。 亞鐵氰化鉀之所以這麼多年一直被造謠愛好者惦記著,主要就是因為名字起得不好,沒請大師算過,跟最出名的自殺神器 —— 劇毒的氰化鉀太像。但.像麼?
  • 食鹽中含亞鐵氰化鉀再起爭議:有沒有毒?通過毒性試驗了嗎?
    「在批准每種添加劑使用之前,要經過很多科學研究和數據支持,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以及有沒有致畸、致癌等各種各樣的毒性測試。等到全部都篩查一遍後沒有任何問題,才會被批准使用。按照我國國家標準的規定,食鹽中做為抗結劑的亞鐵氰化鉀,含量不得超過每公斤10毫克。」原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研究員、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博士對第一財經表示。
  • 食鹽有毒?很多人紛紛跑去超市買新鹽,結果.....
    老人對著鹽的配料表比劃著,直到看到「亞鐵氰化鉀」字樣,她確信地說:「就是這個亞鐵氰化鉀,說是有毒,吃了對腎不好。」談話間,5、6位消費者也開始聚集到售鹽區域挑選食鹽,而他們大多都是聽到網上關於「食鹽抗凝劑有毒」的消息過來重新購置無添加抗凝劑食鹽的。「家裡的鹽有毒不能吃了,趕緊來超市買沒毒的。」
  • 食鹽有毒?很多人紛紛跑去超市買新鹽,真相.....
    老人對著鹽的配料表比劃著,直到看到「亞鐵氰化鉀」字樣,她確信地說:「就是這個亞鐵氰化鉀,說是有毒,吃了對腎不好。」談話間,5、6位消費者也開始聚集到售鹽區域挑選食鹽,而他們大多都是聽到網上關於「食鹽抗凝劑有毒」的消息過來重新購置無添加抗凝劑食鹽的。「家裡的鹽有毒不能吃了,趕緊來超市買沒毒的。」
  • 添加亞鐵氰化鉀的鹽不能吃?別逗了,分解它需要400°C!關於鹽的真相還有這些......
    關於「食鹽有毒」的傳言傳開,真假難辨。超市中許多食用鹽中都添加了抗凝劑亞鐵氰化鉀。 姚露 攝那麼,中國的鹽真的不能吃了嗎?一篇名為《中國賣鹽的是畜生》(下文簡稱「賣鹽」)網傳文章中,一位自稱「中央黨校餘教授」的人公開了自己食用加了亞鐵氰化鉀的食鹽之後,腎臟受損的經歷。
  • 冷鏈包裝發現新冠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了?真相來了!
    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日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用科學的聲音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流言一 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看來不能再吃冷凍食品了 真相:正規渠道購買的正常冷凍食品可以食用。截至目前全球8000多萬例確診病例,並沒有發現因為直接食用冷凍食品而引起的感染。
  • 食鹽中的亞鐵與氰根離子的三生三世的愛情故事!
    本文改編自小編2018年5月29日的推文!食鹽不結塊,是因為很純嗎?可能是你太純了!
  • 冷鏈食品外包裝有新冠病毒,冷凍食品不能吃?這10個流言都闢謠了
    本文轉自【北京晚報】;1月8日,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 流言一: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看來不能再吃冷凍食品了。真相:正規渠道購買的正常冷凍食品可以食用。
  • 中國人應該怎樣吃食鹽?
    新華網北京8月13日電(記者周婷玉鄒偉)「針對有關媒體對食鹽抗結劑「亞鐵氰化鉀」安全性的質疑,衛生部13日回應表示,有關食品安全方面專家認為,規範使用食鹽抗結劑「亞鐵氰化鉀」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4)《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食鹽允許添加亞鐵氰化鉀的最大量是14mg/kg我國標準裡規定亞鐵氰化鉀的添加量是20mg/kg,而《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規定食鹽裡允許添加亞鐵氰化鉀的最大量是14mg/kg,超過《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6mg/kg,超過最大值的43%。
  • 種類繁多的食鹽到底咋選 5種食品添加劑真別擔心
    原標題:食鹽種類這麼多,到底怎麼選今年9月1日是第14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健康生活方式要從點滴小事做起。比如一日三餐離不開的食鹽,雖然每次用量少,日積月累下來卻對身體影響很大。科學吃鹽不只是少吃鹽,還包括吃什麼樣的鹽。
  • 食鹽種類這麼多 到底怎麼選
    原標題:來源標題:食鹽種類這麼多,到底怎麼選   今年9月1日是第14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健康生活方式要從點滴小事做起。比如一日三餐離不開的食鹽,雖然每次用量少,日積月累下來卻對身體影響很大。科學吃鹽不只是少吃鹽,還包括吃什麼樣的鹽。
  • 吸菸防新冠、芹菜降血壓……2020六大「科學」流言你信嗎
    1月16日晚,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委網信辦主辦2020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 「吸菸能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吃芹菜可以降血壓」、「發現結節要立即切除,否則會癌變」、「量子計算機已經可以取代經典計算機」、「『手機信號增強貼』能增強信號」、「輸液可以預防腦中風」6大「科學」流言上榜。
  • 號稱新世紀健康鹽,你用過了嗎?
    根據商家自己列出來的數據,玫瑰鹽中的鈉含量為38.78%,這與純食鹽的理論鈉含量(39.36%)相比,並沒有低到哪裡去,這對於降低鈉的攝入量也沒有多少意義。精鹽中的抗結劑,有必要擔心嗎?「不添加抗結劑」也是玫瑰鹽之類的天然粗鹽的一個主要賣點。在廣告宣傳中,商家經常會暗示,精製食鹽中的抗結劑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事實真的如此嗎?
  • 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靠牙膏就能殺滅幽門螺桿菌 吃梨可以治咳嗽 獻血影響人體免疫力都是扯心臟支架已被淘汰了?沒這事就在前不久,「國家集中帶量採購,心臟支架從上萬元砍成700元地板價」的新聞著實振奮人心。
  • 喝醋喝鹽水能消滅新冠病毒?3月這些謠言「上榜」_中國_唐山環渤海...
    喝醋喝鹽水能消滅新冠病毒?3月這些謠言「上榜」  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剛剛發布3月「科學」流言榜。本期流言榜繼續關注有關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謠言,對喝醋喝鹽水消滅病毒、家庭版自測試劑盒等謠言進行闢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