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有毒嗎

2020-12-11 瀟湘晨報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 賈珺)常言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食鹽是百姓生活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在超市選購食鹽時,常常會看到包裝上的配料表有「亞鐵氰化鉀」等字樣,這不禁會讓人聯想到有毒的氰化物,它們是一回事嗎?為幫助消費者正確認識亞鐵氰化鉀在食鹽中的作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有關專家特意對廣大消費者做如下消費提示:

亞鐵氰化鉀在食鹽中廣泛應用

食鹽吸潮結塊是其物理特性,在我國南方地區尤為普遍,多少會影響使用。抗結劑可以延緩或阻止食鹽結塊,食鹽是否需要添加抗結劑主要取決於其顆粒大小,研磨較細的精製鹽通常需要,而大粒粗鹽則無需添加。

目前,國內外食鹽均可添加抗結劑。國際食品法典允許使用亞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鈉、亞鐵氰化鈣三種抗結劑,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按此規定;中國和美國則只允許使用亞鐵氰化鉀,但是各個國家和地區制定的限量值基本一致。

亞鐵氰化鉀安全性高

亞鐵氰化鉀和氰化鉀雖然字面上接近,但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亞鐵氰化鉀的氰根與鐵離子結合緊密,穩定性很好,在亞鐵氰化鉀的溶液中幾乎檢測不到有毒的氰根離子,而且亞鐵氰化鉀的分解溫度在400℃以上,此時食物已成焦炭。即使亞鐵氰化鉀真的能釋放氰根,也需要一次攝入幾十斤食鹽才可能導致中毒,這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的。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的數據,亞鐵氰化鉀終生攝入的安全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025毫克。以目前國家標準中的限量值(每公斤0.01克,以亞鐵氰根計)推算(實際用量約為限量值一半),大約相當於一個體重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至少吃3兩(150克)食鹽,這顯然不符合正常的飲食習慣,也不可能達到中毒量。

其他抗結劑

目前可用於食品中的抗結劑常見的還有二氧化矽、矽酸鈣和檸檬酸鐵銨,食鹽中為什麼不用這幾種呢?食鹽的現行標準《食用鹽》(GB/T5461-2016)要求,食鹽中不溶於水的雜質不得高於0.2%。如果使用二氧化矽或矽酸鈣,添加量至少達0.3%才能獲得理想的抗結效果,但它們不溶於水,超出了國家對不溶於水的雜質的限量。檸檬酸鐵銨的抗結效果不如亞鐵氰化鉀,每千克食鹽至少要添加20-25毫克檸檬酸鐵銨才能達到抗結效果,而亞鐵氰化鉀只需添加5毫克,而且檸檬酸鐵銨會使食鹽呈現淡黃色,感官上不易被消費者接受。

【來源:中國吉林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食鹽裡的亞鐵氰化鉀,和我們熟悉的氰化鉀一樣危險嗎?
    最近關於「鹽裡面加了亞鐵氰化鉀危害健康」的文章在微博、朋友圈瘋傳,文章提到國產食鹽裡面有種可怕的添加劑:亞鐵氰化鉀。 亞鐵氰化鉀的穩定性很高,它的氰根和鐵的結合力非常強,即使是在亞鐵氰化鉀的溶液裡也很難檢測到氰根。 理論上,亞鐵氰化鉀在高溫下可以分解產生氰化鉀,但這個溫度至少要400℃,而一般家庭烹飪的溫度達不到這麼高。到200多℃就開始有大量油煙,到330℃不粘鍋的塗層就開始融化了。真的達到400℃菜得什麼樣啊!你還能愉快地吃嗎?
  • 食鹽中含亞鐵氰化鉀再起爭議:有沒有毒?通過毒性試驗了嗎?
    來源:一財網日前,作為食鹽抗結劑的「亞鐵氰化鉀」,再次被新媒體當做了「毒物」進行傳播,甚至於被質疑批准程序。然而,「鹽裡面加進了亞鐵氰化鉀危害消費者健康」的消息一直存在,時常被推到公眾面前進行質疑,那麼,真相到底如何?
  • 闢謠丨鹽裡面的亞鐵氰化鉀有毒?快別嚇人了
    在生活中,烹飪食物的時候,食用鹽遇高溫有可能會使亞鐵氰化鉀分解成氰化鉀這種劇毒物質,在10秒鐘內能使人喪失意志,幾分鐘內可以毒死一人」。excuse me難道我吃過的鹽都有毒?「價格便宜量又足,抗結效果好,這是亞鐵氰化鉀脫穎而出的原因。」鍾凱說。朱毅強調,按照中國國家標準規定,食鹽中添加的亞鐵氰根抗結劑含量不得超過每公斤10毫克。所以,市面上允許售賣的食鹽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也就意味著安全性有保障。
  • 國產食鹽裡的亞鐵氰化鉀有毒?5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國產食鹽裡的亞鐵氰化鉀有毒?……《5月科學流言榜》發布,來聽聽專家怎麼說。1歐美國家中老年人吃阿司匹林預防血栓謠言:歐美人上了年紀都吃阿司匹林,可以預防血栓、心梗腦梗。闢謠摘要:阿司匹林是治療用藥,使用必須遵醫囑。
  • 亞鐵氰化鉀不是食鹽裡最有害的成分,這個Sodium Chloride才是
    那就是食鹽中可能會添加的一種「抗結劑」,被說成是有毒的,對人體有blahblah一堆害處的亞鐵氰化鉀。 亞鐵氰化鉀之所以這麼多年一直被造謠愛好者惦記著,主要就是因為名字起得不好,沒請大師算過,跟最出名的自殺神器 —— 劇毒的氰化鉀太像。但.像麼?
  • 食鹽中的亞鐵與氰根離子的三生三世的愛情故事!
    普魯士藍毒性由於分子中氰離子與鐵結合牢固,因此亞鐵氰化鉀毒性極低。如果亞鐵氰化鉀被氧化為鐵氰化鉀那就是結合的牢固了!四十二次方!      根據反應的可逆性,亞鐵氰化鉀水溶液與酸反應可以產生極毒的氰化氫(HCN),如與食醋或胃酸等肯定會反應產生氰化氫,會死翹嗎?!小編查找獲得以下解釋:人體對CN離子也有天生的解毒能力,解毒速度大約每小時5毫克CN離子,你一天通過鹽可能吃到氰離子只要2分鐘就自動解毒了。
  • 添加亞鐵氰化鉀的鹽不能吃?別逗了,分解它需要400°C!關於鹽的真相還有這些......
    關於「食鹽有毒」的傳言傳開,真假難辨。超市中許多食用鹽中都添加了抗凝劑亞鐵氰化鉀。 姚露 攝那麼,中國的鹽真的不能吃了嗎?一篇名為《中國賣鹽的是畜生》(下文簡稱「賣鹽」)網傳文章中,一位自稱「中央黨校餘教授」的人公開了自己食用加了亞鐵氰化鉀的食鹽之後,腎臟受損的經歷。
  • 食鹽有毒?很多人紛紛跑去超市買新鹽,真相.....
    關於「食鹽有毒」的傳言傳開,真假難辨。那麼,中國的鹽真的不能吃了嗎? 食鹽有毒? 27日上午10點左右,由於正值工作日,北京家樂福某分店的人不多,店內多個區域,超市員工推著大大小小的貨車正在補貨。中新網記者到達該超市內調料區時,一位老人正在選購食鹽。
  • 食鹽有毒?很多人紛紛跑去超市買新鹽,結果.....
    關於「食鹽有毒」的傳言傳開,真假難辨。那麼,中國的鹽真的不能吃了嗎?27日上午10點左右,由於正值工作日,北京家樂福某分店的人不多,店內多個區域,超市員工推著大大小小的貨車正在補貨。記者到達該超市內調料區時,一位老人正在選購食鹽。「網上都說了,這鹽有問題,吃了對身體不好。」
  • 中國人應該怎樣吃食鹽?
    亞鐵氰化鉀,俗稱黃血鹽,是國內外廣泛使用的食鹽抗結劑,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及日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歐盟都允許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中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中允許其在鹽和代鹽製品中作為抗結劑使用,用於防止食鹽結塊,最大使用量為10mg/kg,在產品包裝上應當標識,可以標識為「亞鐵氰化鉀」或「抗結劑」。
  • 食鹽中為什麼添加檸檬酸鐵銨?
    食鹽中為什麼添加檸檬酸鐵銨?
  • 食鹽種類這麼多 到底怎麼選
    鉀離子也能產生一定鹹味,食鹽中加入它,在獲得相同鹹度的前提下攝入的鈉就能少一些,不過鉀離子含量高的時候會有苦味,所以也只能是取代一部分鈉。普通鹽中氯化鈉含量一般≥97%,低鈉鹽中含有70%-90%的氯化鈉,其他10%-30%為氯化鉀。
  • 號稱新世紀健康鹽,你用過了嗎?
    廣告宣傳中說到,因為未經精製,玫瑰鹽含有較多雜質,所以它的鈉含量也更低,因此有益健康,類似的說法也經常出現在海鹽等其他粗鹽的宣傳語當中。而事實上,粗鹽與精製食鹽在鈉含量上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差別。根據商家自己列出來的數據,玫瑰鹽中的鈉含量為38.78%,這與純食鹽的理論鈉含量(39.36%)相比,並沒有低到哪裡去,這對於降低鈉的攝入量也沒有多少意義。
  • 種類繁多的食鹽到底咋選 5種食品添加劑真別擔心
    井鹽、海鹽、湖鹽、低鈉鹽、碘鹽、無碘鹽……面對超市裡琳琅滿目的食鹽品種,我們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食鹽呢?種類繁多的食鹽食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調味劑,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鹽中的抗結劑有害嗎在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中,允許用於食鹽中的食品添加劑共有5種:二氧化矽、矽酸鈣、檸檬酸鐵銨、亞鐵氰化鉀(鈉)和氯化鉀。其中,前4種都是「抗結劑」。抗結劑經常出現在各種乾粉中,如咖啡粉等,作用是防止顆粒或粉狀食品聚集結塊,保持其鬆散或自由流動。
  • 你還在為「玫瑰鹽」交智商稅嗎?
    圖: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 粗鹽更低鈉嗎?廣告宣傳中說到,因為未經精製,玫瑰鹽含有較多雜質,所以它的鈉含量也更低,因此有益健康,類似的說法也經常出現在海鹽等其他粗鹽的宣傳語當中。事實上,粗鹽與精製食鹽在鈉含量上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差別。根據商家自己列出來的數據,玫瑰鹽中的鈉含量為38.78%,這與純食鹽的理論鈉含量(39.36%)相比並不低,這對於降低鈉的攝入量無太大意義。▐ 精鹽中的「氰化物」,有毒嗎?
  • 購買食鹽時,無論啥牌子,鹽袋包裝上沒這2個字,都不是優質鹽!
    如果鹽袋包裝上面沒有這2個字,那麼都不是優質的食鹽,今天小編教大家幾個挑選食鹽的小方法,還有一些關於食鹽的小常識,非常的實用,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包裝袋上的配料表,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配料表上都會有一種叫亞鐵氰化鉀的成分,這是一種抗凝劑,主要的作用就是防止食鹽受潮結塊,食鹽裡面加入了亞鐵氰化鉀之後,如果鹽袋沒有密封好導致食鹽受潮了,裡面的食鹽也不會出現結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