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媽媽們都找不到的家庭感覺統合訓練方法,值得收藏!

2022-01-01 感覺統合教育

分享智慧,傳遞愛心!

 1、準備一個寬10公分,長2米左右的木板。讓小孩在上面走平衡木,鍛鍊小孩的膽量和平衡能力。也可在室外,讓孩子走馬路沿、花池沿。

  2、給小孩買一個羊角球讓他在家中蹦。如果他蹦煩了,沒有新鮮感,可以和他玩捉迷藏的遊戲,讓他蹦著去找你、去捉你

  3、讓小孩平躺在墊子上,胳膊伸直,在墊子上滾,每天每次滾5分鐘為宜。這個方法可以提高小孩的注意力

  4、讓小孩扒在地上,頭抬起來,雙手抱一個球,向牆上推球,再雙手接球。我每天讓孩子做100個。距離牆的距離自己掌握。

  1.刷子脫敏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減少觸覺防禦。

  訓練要求:家長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觸覺防禦性較少的部位,然後漸漸過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腳的部位,先刷腳趾、腳跟、然後漸漸過渡到刷腳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覆地嘗試,直至孩子習慣這種觸覺刺激。

  2.轉椅遊戲

  訓練目的:調節中心與平衡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坐在轉椅內,家長在一旁旋轉椅子,速度逐漸加快。難度設置:A開始時為避免孩子緊張,可讓其雙手抓住椅子的扶手;B孩子習慣後要求其兩手自然放在腿上靠身體控制重心,並閉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帶將其雙眼蒙住。

  3.照鏡子遊戲

  訓練目的:訓練空間方位知覺。

  訓練要求:家長和孩子並排站在大鏡子前面,家長做一個動作,讓孩子模仿。動作以點頭,雙手在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後拍手,左右前後移動身體以及轉身等動作為主。難度設置:A開始時家長的動作要做得慢些並多次重複動作;B如果孩子的表達能力強,可讓孩子邊模仿邊說出動作的方位

  4.鞋子走路

  訓練目的:促進身體兩側協調及計畫動作的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將兩手穿在鞋子裡,沿著一定的路線或腳印前進或向側邊行走。

  1、視覺的訓練

  孤獨症兒童注意力短暫,特別是目光對視有困難,追視能力弱等,我們在訓練中進行:(1)看固定物品,如玩具、圖片、實物等。(2)看移動物品,如滾動的球、飛行中的彩蝶、移動的燈光等。(3)看複雜圖案,從圖中尋找指定物,從圖中找相同與不同之處等。(4)目光對視,雙手挾著孩子的頭,親切地叫他的名字,深情地看他,拿出他喜歡的物品給他看時,馬上拿開物品改為目光追著孩子看等。

  2、聽覺的訓練

  (1)聽喜歡的歌,聲音。(2)聽簡單的聲音。(3)聽簡單的指令。(4)聽、找移動的聲源。(5)模仿聲音,如自然界發出的聲音,小動物叫聲等。

  3、味覺的訓練

  採用味覺瓶,讓學生品嘗各種味道。(1)辨別單純味道,如酸、甜、苦、辣、鹹的調味品。(2)辨別兩種以上味道。品嘗鍋巴、魚片、炒菜、拌菜等。

  4、 嗅覺的訓練

  孤獨症兒童對嗅覺常常反應比較遲鈍,我們在訓練中,用嗅覺瓶來練習,如嗅一嗅香油、醬油、醋和酒等。當烹煮魚、肉時,也提示他們嗅一嗅什麼味道等等。

  5、觸覺的訓練

  利用身體和手與外界物體的接觸,使兒童去感覺客觀事物的存在與變化。(1)手的觸摸,分辨物體的大小、多少、形狀、軟硬、乾濕、輕重、粗糙與光滑等。(2)肢體的接觸,通過對人體的抓、拍、打、掐、捏、擠、壓、刷、綁及按摩等方法,使孤獨症兒童在身體接觸中體會痛,癢和舒服等感覺。

  6、口部活動的訓練

  口部活動的訓練是語言訓練的一部分,使沒有語言的孤獨症兒童學會發音、說話。我校由曹靜老師為主編,創編了語言訓練操,對兒童的口部訓練有明顯的幫助,並深受家長、老師和孩子們的歡迎。語言訓練操共分五個部分:(1)口部運動,有噘起嘴、咧開嘴、鼓起腮和咂咂唇四節。(2)舌部運動,有伸收舌、舔嘴唇、舔嘴角、彈響舌、舔繞唇和頂兩腮六節。(3)下頜運動有四節,張口閉口、左右移動、前後移動和上下扣齒。(4)發音兒歌,根據發音時舌的位置編寫了一首兒歌,兒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捲舌音等。(5)口部按摩有六節,抹口輪、捏下顏、擦下巴、彈顴腮、揉面頰和輕拍面部。

  在口部訓練時,除了語言訓練操外,我們還常常帶孩子們一起吹泡泡、吹蠟燭、吹毛毛、吹飄帶、用吸管喝水、伸舌舔口邊的糖汁等方法。

  7、肢體活動的訓練

  對孤獨症兒童進行肢體活動能力的訓練,就是大家常說的粗大運動與精細運動能力的訓練。在我們開展的感覺運動訓練中,是指運動覺的訓練,它在訓練中佔主要部分。

  (1)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包括:拿、放、撿、穿、插、捏、擰、擺、寫、畫、撕、拔及使用剪刀、錘子、啟子等簡單工具的使用。

  (2)上肢力量及協調的訓練有:抱、拍、打、投、接、傳、拋、推、拉、拽、扛等能力。

  (3)下肢力量及平衡能力的訓練有:站立、行走、跳躍、跑步、跳打物品、上下樓梯等。

  (4)全身運動能力的訓練有:爬、鑽、翻滾、身體移動、攀高、搖蕩、旋轉、滑動、球浴、沙浴、水浴等。

   感覺統合的學習是學習一切的基礎!


   感覺統合失調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消失,需要給與必要的矯正。感統失調通俗的說法是: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的障礙,藥理是無效的必須通過合理的訓練才能糾正。


   有的家長認為只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才會有必要進行感統訓練,其實不然。據大量科學調查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統失調,只是表現程度不同而已。對於感統失調的孩子,12歲以前通過專業訓練將很容易得到糾正,一旦超過這個年齡,將很難改變,成為孩子一生的遺憾。經過訓練的孩子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注意力、情緒、自控能力、學習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飲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滿意的提高和改善。


相關焦點

  • 家庭中的感覺統合訓練方法
  • 【感覺統合】系列8:家庭內的感統訓練(本體覺篇)
    >理論篇《【感覺統合】系列2:巧奪天工的感覺系統(觸覺)》《【感覺統合】系列3:巧奪天工的感覺系統(前庭)》《【感覺統合】系列4:巧奪天工的感覺系統(本體)》方案篇《【感覺統合】系列5:寶寶飲食障礙的解決方案》訓練篇《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理論篇
    小智的家庭環境小康,父母都受過大專以上的教育,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在學校的成績都相當受人稱讚,父母對小智也沒區別對待。他雖看來不笨,卻有學習困難的現象。曾經在神經科門診就醫,發現很不安分,注意力很差,很容易分心,也易被別人的碰觸所驚嚇,因而被診斷為"多動症"的小孩;但是治療後沒什麼進展。直到艾爾斯博士為他做測驗和做感覺統合治療後,整個情況才改善。
  • 【親子遊戲】每日打卡感覺統合小遊戲——視聽統合訓練
    叮叮叮~又到了全家總動員親子遊戲時間啦~爸爸媽媽快和寶貝們一起打卡每日小遊戲讓寶貝們在遊戲中成長,爸爸媽媽在遊戲中與寶貝更親近!「感覺統合訓練小遊戲」,是以遊戲的形式來豐富孩子的感覺刺激,針對孩子感覺統合發展的水平而精心設計,孩子在與特定的環境相互作用時,做出適應性反應,以促進大腦功能的完善,預防或糾正感覺統合失調現象,從而刺激其他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還有利於培養兒童良好的情緒、興趣、意志、氣質等。
  • 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以及訓練方法
    表現為多動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暈,注意力不  感覺統合失調表現-平衡失調 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調皮任性,興奮好動,容易違反課堂紀律,容易與人衝突,愛挑剔,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思考或做事情缺乏靈活性,不會舉一反三,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說話詞不達意,語言表達困難等。
  • 「宅」家練習 | 家庭感覺統合訓練小遊戲
    家庭感覺統合訓練小遊戲(3-4歲)1.雙腳輪流跨過15釐米高的繩    繩子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離地15CM高,讓孩子雙腳輪流抬高跨過繩子,家長必要時給予身體協助,伸手把孩子的腿抬高跨繩。要時時提醒孩子注意避免絆倒。
  • 【感覺統合訓練】兒童感覺統合障礙的五種分類
    (4)聽覺語言障礙:一種觀點認為這種障礙與左腦半球功能有關,而與感覺統合過程關;另一種觀點卻認為它與前庭平衡功能統合障礙有關。人類的聽覺神經形成比較早,但成熟卻比較晚。由於兒童早年的聽覺較弱,故受不了太高或太大的聲音。因此,環境嘈雜聲音太多、父母經常發脾氣或責罵兒童,都會造成兒童在聽覺上形成一層自我的保護膜,養成拒絕聽別人講話的習慣。
  • 感覺統合是什麼?
    小智的家庭環境小康,父母都受過大專以上的教育,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在學校的成績都相當受人稱讚,父母對小智也沒區別對待。他雖看來不笨,卻有學習困難的現象。曾經在神經科門診就醫,發現很不安分,注意力很差,很容易分心,也易被別人的碰觸所驚嚇,因而被診斷為"多動症"的小孩;但是治療後沒什麼進展。直到艾爾斯博士為他做測驗和做感覺統合治療後,整個情況才改善。
  • 感覺統合訓練中最重要的訓練工具——四輪滑板,14種使用方法
    本章是專欄《家庭感覺統合訓練》的第29章,主要介紹感統訓練機構中最重要的一個訓練工具----四輪滑板,及其的使用方法。購買專欄後可以私信我領取相關感統資料一份,包括感統測評、感統遊戲、10套視覺注意力訓練軟體、1000個訓練視覺注意力的迷宮遊戲等。四輪滑板,分為大滑板、小滑板,是感覺統合訓練中必不可少的一個訓練工具,也可以算是感覺統合訓練中最重要的一個訓練工具。
  • 在家可以做的感覺統合訓練小遊戲!
    感覺統合訓練與遊戲活動一樣,但有別於一般遊戲,它是訓練者根據孩子的感覺和動作發展的不良情況,經過專門研究、精心選擇、調配器材,以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在遊戲中表現出一系列的統合行為和腦力強化訓練活動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八大類型及表現
    5、強化觸覺訓練的原則       觸覺是感覺刺激中分布最廣,信息最頻繁的,我們幾乎不斷地在接受觸覺刺激,包括曬太陽,吹風,洗澡,遊泳以及玩沙,玩土,玩水都是非常重要的觸覺刺激。因此,觸覺遊戲在日常的生活中隨處都可應用。
  • 家長要避免感覺統合訓練的這6大誤區,否則只是在做無用功
    因為感覺統合的理念是90年代才由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從臺灣引進的,到現在在國內才傳播了不到30年,因此很多父母並不了解感覺統合,或者他們聽說過或看過很多感覺統合相關介紹,但是了解不深,因此對於感覺統合產生了一些誤解。今天我們重點解答下在感覺統合中幾種比較常見的誤區。
  • 科普專欄|感覺統合評定的方法
    腦癱兒童感覺統合觀察表觀察項目                         是          否          有時觸覺系統觸覺調節缺陷/觸覺防禦1、討厭刷牙、梳頭2、沒穿衣服時,討厭被觸摸3、討厭被擁抱4、討厭被弄髒觸覺辨別缺陷/觸覺遲鈍1、不能對觸覺輸入定位
  • 感覺統合教育實用知識
    感覺統合訓練的概念  感覺統合訓練是指基於兒童的神經需要,引導對感覺刺激作適當反應的訓練,此訓練提供前庭(重力與運動)、本體感覺(肌肉與感覺)及觸覺等刺激的全身運動,其目的不在於增強運動技能,而是改善腦處理感覺資訊與組織並構成感覺資訊的方法,正確的概念是「腦功能的神經功能」。
  • 什麼是感覺統合?
    為回復家長們的提問並向所有不了解感統課朋友們介紹我們民樂縣智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的感統教室及感統課。在此我簡單的向大家作以介紹。受到影響,所以感覺統合能力是兒童學習的重要基礎。什麼是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訓練是以遊戲的形式來豐富孩子的感覺刺激,針對孩子感統發展的水平而精心設計的感統活動項目,孩子在與特定的環境相互作用時,做出適應性的反應,以促進大腦功能的完善,預防或糾正感統失調的現象,從而刺激其感統能力的發展感覺統合訓練不只適用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正常的孩子也能起到預防感覺統合失調的作用。
  • 【感覺統合】跳跳床
    大家好,我是龍竹林劉老師,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感統訓練項目中的跳跳床。在我們中心上感統課的小朋友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前庭平衡覺失調。針對前庭平衡覺失調的訓練方法也有很多,其中我們常用並且效果較明顯的一種就是跳跳床。跳跳床運動有助於兒童前庭平衡覺的統合,培養小朋友的平衡感。還可以促進小朋友的動作啟劃能力和雙側統合能力的發展。它也有很多的延伸運動,如跳跳床拋接球,可以提升小朋友的注意力,視覺追蹤能力。跳跳床運動還有助於提高小朋友的情緒穩定性。
  • 【感覺統合】最實用的45條家庭感統訓練方案送給你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兒童青少年體適能教練認證請點擊圖片或文字報名 家庭感覺統合訓練範例:1難度設置:A、先讓兒童習慣被提起雙腳的姿勢;B、鼓勵兒童向前走1-2步;C、訓練至兒童能自如地向前走。幫助給予:1、以遊戲的形式幫助孩子習慣被短暫提起雙腳的姿勢和感覺;2、延長提起孩子雙腳的時間;3、鼓勵孩子嘗試往前走,用食物或其他孩子喜歡的方法來強化。
  •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可能意味著他需要感覺統合訓練介入!
    哪些行為表明孩子可能感統出問題 同樣是吃飯,感覺統合有障礙的孩子卻是另一幅情景: 觸覺不好,那麼我拿不到碰到的東西,我無法清楚的知道我坐在椅子上,不知道筷子勺子拿得好不好.在感覺統合訓練中,我們不會處理這樣的問題,而是通過改善孩子的基本感覺處理問題,進而改善高階能力。 有了第一次的統合,統合好了第二次的統合才會發展成熟,慢慢的才會進行到第三、四次的統合發展,這強調了孩子的基礎感覺訊息處理。
  • 為什麼感覺統合對有些自閉症孩子沒什麼效果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我們被診斷自閉症、發育遲緩兒童都有感覺統合的問題,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給他進行感統訓練時沒有什麼效果呢?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是指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覺通路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得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其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包括: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繫、統一),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 【分享】兒童感覺統合障礙的五種分類,以及對人未來的影響
    分享智慧,傳遞愛心!日常生活中觸覺過分防禦可表現為:過敏、反應遲鈍、膽小、害怕陌生環境、害羞、不安、粘媽媽、怕黑;咬指甲、偏食、挑食、獨佔性強。成人後的表現:人際關係冷漠,孤獨,害怕新環境,有固定的重複語言和動作,膽小,害羞,怕疼、怕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