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智慧,傳遞愛心!
(1)身體運動協調障礙:
指身體運動的協調能力,這方面存在問題,會導致運動障礙。兒童早期會表現穿脫衣褲,扣鈕扣,拉鏈,繫鞋帶動作緩慢及笨拙;運動協調不佳;吃飯時常掉飯粒;由於控制小肌肉及手眼協調的肌肉發育欠佳,影響舌頭及唇部肌肉、呼吸和聲帶的運動,會造成發音及語言表達能力不佳。
成人以後:「宅男、宅女」這些人中身體協調障礙比例很高。丟三拉四,情緒失控,力量失衡。
(2)結構和空間視覺障礙:
可表現為不同形式,主要涉及視知覺問題,一方面可能與軀體感覺過程有關,另一方面與右腦半球的功能有關。這類障礙在兒童可表現為對空間距離知覺不準確,左右分辯不清,易迷失方向。兒童還會還會表現視覺的不平順。視覺的跳動原本是嬰幼兒的自然現象,人的視覺天生是不穩定的,所以嬰幼兒最喜歡看車子外的移動物體,如跳動的物體比靜止的東西更容易引起他的注意。隨著年齡的增長,視覺也逐漸地穩定,便能做左右或上下的移動,這也是閱讀的開始。兒童若視覺不穩定,便無法做平順移動,所以看書會跳字、跳行,嚴重的無法進行閱讀,做功課眼睛也容易疲勞,造成學習能力的不足。
成人後的表現:人身體不平,無法走直線,停、倒車困難,無法準確空間定位及描述,寫字間距分配不勻,寫字姿勢怪異。
(3)前庭平衡功能障礙:
指前庭刺激的統合存在問題。地心引力對人類的影響最大,人的翻、爬、坐、站、跑的學習與前庭功能關係密切。前庭功能影響了身體和周圍環境協調。由於胎位不正、剖腹產、爬行不足及早年活動不足都會引起前庭功能不足。失常的兒童會表現為喜歡旋轉或繞圈子跑、手腳笨拙、容易跌倒、常碰撞桌椅;爬上爬下、不安地亂動;組織力不佳,經常弄亂東西,不喜歡整理自己的環境。
成人後的表現:學習能力差,暈車,不敢去嘗試刺激的項目,方向不佳路痴,沒法集中精神去幹一件事,容易放棄。
(4)聽覺語言障礙:
一種觀點認為這種障礙與左腦半球功能有關,而與感覺統合過程關;另一種觀點卻認為它與前庭平衡功能統合障礙有關。人類的聽覺神經形成比較早,但成熟卻比較晚。由於兒童早年的聽覺較弱,故受不了太高或太大的聲音。因此,環境嘈雜聲音太多、父母經常發脾氣或責罵兒童,都會造成兒童在聽覺上形成一層自我的保護膜,養成拒絕聽別人講話的習慣。在兒童長大後,就會表現聽力不佳,不知如何與人溝通.還會表現語言發展遲緩,語言表達能力不佳。
成人後的表現:口吃,發音混合不清(非病理性的)小動作多,坐立不安,脾氣暴躁,無視指令與選擇性接受。
(5)觸覺防禦障礙:
近來有很多研究都證實它與不安、活動過多有關。當對這類兒童進行觸知覺檢查時,兒童常表現出過分防禦、軀體和情緒反應過度,人的觸覺反應系統有兩種:一種是自衛性或保護性反應,另一種是辨別性反應。有觸覺防禦障礙的兒童,當外界刺激作用於皮膚時,就會做出過分的觸覺防禦性反應。有些兒童由於早期的不良因素,如:早產、剖腹產及活動限制,這些均會引起兒童的觸覺過分防禦性反應。日常生活中觸覺過分防禦可表現為:過敏、反應遲鈍、膽小、害怕陌生環境、害羞、不安、粘媽媽、怕黑;咬指甲、偏食、挑食、獨佔性強。
成人後的表現:人際關係冷漠,孤獨,害怕新環境,有固定的重複語言和動作,膽小,害羞,怕疼、怕癢。
往期文章:
【感覺統合教育】孩子發音不清楚 是你沒給孩子做好構音器官運動
【感覺統合教育】觸覺訓練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一個經常被老師家長忽視的訓練。。。
【感覺統合教育】感覺統合訓練也許是你解決孩子問題最後的機會!你能抓得住嗎?
感覺統合教育抖音號,剛開始發布感統視頻,大家可以掃碼關注,謝謝支持!
抖音號:GJTHedu
感覺統合的學習是學習一切的基礎!
感覺統合失調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消失,需要給與必要的矯正。感統失調通俗的說法是: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的障礙,藥理是無效的必須通過合理的訓練才能糾正。
有的家長認為只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才會有必要進行感統訓練,其實不然。據大量科學調查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統失調,只是表現程度不同而已。對於感統失調的孩子,12歲以前通過專業訓練將很容易得到糾正,一旦超過這個年齡,將很難改變,成為孩子一生的遺憾。經過訓練的孩子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注意力、情緒、自控能力、學習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飲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滿意的提高和改善。
錯過了雙十一特惠活動?
莫慌!感恩節超值好物正式上線
萊蕪老薑茶&紅糖薑茶
最低僅需9.9元,溫暖你的整個冬天!
如果你想溫暖整個冬季
千萬別猶豫,快抓緊搶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