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感覺統合治療師需求大,行業亂象亟須解決

2020-12-26 人民網

原標題:兒童感覺統合治療師需求大,行業亂象亟須解決

  「研究表明,超過80%的孤獨症兒童患者都存在感覺處理方面的問題,僅在孤獨症兒童群體中。感統失調患者便是個不小的數字。因此,需要接受感覺統合治療的兒童數量非常多。」中國康復醫學會作業治療專業委員會感覺統合學組副主任委員、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作業治療科副主任劉曉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感覺統合技術作為作業治療的一個亞類,為發展障礙兒童教育康復提供了更多的治療維度和手段。而且,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也發現感覺統合治療對於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孤獨症譜系障礙等問題都有顯著的治療價值,可以明顯改善兒童由觸覺、本體覺、前庭覺等感覺統合失調引起的各種問題行為,包括注意力分散、閱讀障礙、書寫問題、社交困難、遊戲能力發展不全等。

  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執行院長、北京大學醫學博士吉寧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感覺統合理論及相關技術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由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艾爾斯創立。上世紀90年代,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王玉鳳教授首先將其引入中國大陸,獲得了專業人員和家長的廣泛關注和充分認可。近年來,王玉鳳教授在北京大學醫學部舉辦了感覺統合治療師技能提升線下實操培訓班,希望通過推廣嚴謹、科學、有效的感覺統合治療,提高感覺統合治療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幫助更多有發展障礙的兒童及其家庭。

  「感覺統合理論有效地補充了對兒童神經發育相關問題的理解和認識,讓人們對孩子的各種症狀表現有了更深理解,避免了對孩子異常行為的不解和誤會,以及因此導致的親子關係不和諧問題。」吉寧介紹說,以北大醫療腦健康的康復實踐基地為例,基地會接收很多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及學習障礙兒童,他們都需要感統治療。「為了讓他們獲得專業、有效的幹預,基地聘請了王玉鳳教授為資深顧問,並基於王玉鳳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在其團隊指導打造了全套的感統幹預課程,就是希望能讓專業的技術治好更多的孩子。」吉寧說。

  目前,我國國內康復機構也越來越重視兒童感統失調問題。今年10月,劉曉佩對國內163家兒童康復機構做了感覺統合幹預情況調查,發現在這些康復機構中,92%已經開展了感覺統合治療,64%開展了小組式感覺統合幹預模式。但不可忽視的是,「只有43%的(被調查)康復機構的感覺統合治療師能夠滿足兒童的康復需要。49%的(被調查)康復機構雖然開展了感覺統合治療,但是由於治療師匱乏,兒童治療時間難以得到保障。部分機構選擇小組式感覺統合幹預模式,也是為了彌補治療師數量不足的問題。」

  吉寧告訴記者,感覺統合治療因為其良好的幹預效果,以及看似門檻很低,導致了從上世紀開始,在國內遍地開花。「然而,真正能夠將經典的艾爾斯感覺統合理論應用到實踐操作中的治療師卻少之又少;能夠在感覺統合幹預過程中尊重孩子的反應,按照個體特徵,進行有目的有意義的遊戲活動、考慮其適應性反應等方面因素的治療師少之又少;能夠持續進步,積極研究感覺統合治療方法的研究者更是罕見。」吉寧說。

  吉寧認為,提高相關特殊需要兒童的教育康復質量,首先必須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養,推廣有循證的艾爾斯感覺統合理論的治療體系,從理論、評估、到治療實操,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的技術和能力。其次,相關部門應出臺能夠規範感覺統合治療的標準化管理,在從業人員的入門資質、上崗培訓內容、上崗資格考核、在崗繼續教育等方面出臺嚴格有效的管理標準和模式,「才有可能改變目前國內這一領域的治療亂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嚴遠、韓慶)

相關焦點

  • 唯有身腦合一,感覺方能統合 | 感統精進計劃
    對訓練師進行訓練,持續提升,不斷精進,讓訓練師成為一個很厲害的專家,方能讓兒童從感覺統合失調的困境中脫身而出。了解本機構的人都應該知道,近兩年來,我們在技術升級上不惜成本做足了功夫,所有聘請前來講課的老師都是該領域內頂尖的高手,絕對的大咖,只有跟著一流的老師,才能學到一流的知識。本次亦如此。
  • 感覺統合操作培訓通知
    上述的問題都可以藉助感覺統合的介入讓孩子或是「自己」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沒錯,就是自己。誰說大人的感覺統合就一定是好的,很多人現在還是存在動作笨拙的問題,或是穿衣服異常難忍受某種一般人沒感覺的材質。換個角度說,感覺統合問題也會存在一般人身上,而且大人也可以藉由練習一些特定的行為動作獲得改善。
  • 感覺統合(感統)能夠治療自閉症嗎?
    在昨天的文章裡,我們給大家說了「感覺統合」的概念,這裡不再贅述。那麼,我們今天來給大家說說」感覺統合「到底能不能治療自閉症。2012年,美國孤獨症委員會發布的調查報告結果中明確表示:感覺統合為無效的自閉症康複方法。
  • 2018兒童感覺統合與專注力親子夏令營
    2018兒童感覺統合與專注力親子夏令營,一場以身心健康為主菜的精品化「滿漢全席」。來這裡,還孩子最強專注大腦!來這裡,還孩子健康平衡身體!感官運動傳統遊戲戶外遠足古中醫運動整骨優律詩美音樂藝術兒童感官發育知識兒童健康生長知識……夏令營的兩大法寶之一:兒童感官運動課。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理論篇
    曾經在神經科門診就醫,發現很不安分,注意力很差,很容易分心,也易被別人的碰觸所驚嚇,因而被診斷為"多動症"的小孩;但是治療後沒什麼進展。直到艾爾斯博士為他做測驗和做感覺統合治療後,整個情況才改善。此後在南加州大學授課的20多年中,艾博士得到不少答案,一些孩子有身體感覺處理或統合的障礙,經由感覺統合的專業治療,在學業上會進展更多,並增加自信心。像小智的例子,就先施予感覺統合、語言技巧和學習成績上的測驗。
  • 【感覺統合訓練】兒童感覺統合障礙的五種分類
    (2)結構和空間視覺障礙:可表現為不同形式,主要涉及視知覺問題,一方面可能與軀體感覺過程有關,另一方面與右腦半球的功能有關。這類障礙在兒童可表現為對空間距離知覺不準確,左右分辯不清,易迷失方向。兒童還會還會表現視覺的不平順。視覺的跳動原本是嬰幼兒的自然現象,人的視覺天生是不穩定的,所以嬰幼兒最喜歡看車子外的移動物體,如跳動的物體比靜止的東西更容易引起他的注意。
  • 感覺統合是什麼?
    曾經在神經科門診就醫,發現很不安分,注意力很差,很容易分心,也易被別人的碰觸所驚嚇,因而被診斷為"多動症"的小孩;但是治療後沒什麼進展。直到艾爾斯博士為他做測驗和做感覺統合治療後,整個情況才改善。此後在南加州大學授課的20多年中,艾博士得到不少答案,一些孩子有身體感覺處理或統合的障礙,經由感覺統合的專業治療,在學業上會進展更多,並增加自信心。像小智的例子,就先施予感覺統合、語言技巧和學習成績上的測驗。
  • 建議收藏|感覺統合書籍清單,從入門到精通,都在這裡
    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推薦我認為適合大家看的書,分別是入門類,專業類和專題類,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能力來選擇。它的優點 在於:體系較為完善,從感覺系統、失調類型、幹預策略到特殊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特點和幹預策略都有提及,並且還提供了很實用的一些工具和方法,比如威爾巴格方法的操作,感覺餐的制定方法和表格。直到現在,在涉及具體的方法時,我還是會經常翻閱這本書。
  •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可能意味著他需要感覺統合訓練介入!
    但是對於一些感覺統合障礙的孩子,卻是困難重重。 因為我們的大腦會自行運作,所以我們對感統失調的孩子無法感同身受,對很多感統問題更是充滿疑惑。臺灣的資深職能治療師簡鴻鈺老師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特地整理出了一份「關於感統,家長最想了解的5大問題」 給大家參考。
  • 揭秘催乳師行業亂象:12天速成、假證冒充、生意靠搶
    讓人垂涎欲滴的好收入、前途一片光明的行業,吸引了不少人甚至白領,加入到催乳師的行業中來。  短期瘋狂的膨脹,加之缺少行業的規範,催乳師行業亂象叢生:  每天清晨,各大婦幼醫院門口,揣著一大包宣傳單的催乳師,蜂擁而入,場面如超市大媽搶新鮮菜一般;巨大的市場需求,催乳師速成班遍布各大培訓機構,宣傳噱頭十足:10天速成,人社部頒證,全國通用!
  • 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失調嚴重嗎?
    凡是接觸過早期教育的爸爸媽媽一定接觸過「感覺統合」這個詞。那麼什麼是感覺統合呢?感覺統合的概念最早提出是在1972年,創始人是美國加州大學埃爾斯博士。最早的感覺統合概念是根據生理學理論提出來的。這一系列動作中信息在大腦中的綜合處理就是感覺統合。大腦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感覺輸入,感覺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前庭覺和本體覺。人體通過感覺接觸到信息,並將所接收的信息在中樞神經系統加以處理,統合起來。視聽觸味嗅、前庭以及本體覺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接下來大腦會對感覺接觸到的信息進行統合,這就是我們所說到的感覺統合。
  • 感覺統合教育實用知識
    感覺統合訓練的概念  感覺統合訓練是指基於兒童的神經需要,引導對感覺刺激作適當反應的訓練,此訓練提供前庭(重力與運動)、本體感覺(肌肉與感覺)及觸覺等刺激的全身運動,其目的不在於增強運動技能,而是改善腦處理感覺資訊與組織並構成感覺資訊的方法,正確的概念是「腦功能的神經功能」。
  • 【分享】兒童感覺統合障礙的五種分類,以及對人未來的影響
    (2)結構和空間視覺障礙:可表現為不同形式,主要涉及視知覺問題,一方面可能與軀體感覺過程有關,另一方面與右腦半球的功能有關。這類障礙在兒童可表現為對空間距離知覺不準確,左右分辯不清,易迷失方向。兒童還會還會表現視覺的不平順。
  • 權威乾貨|2-6歲兒童感覺統合發展的特點
    感覺統合,是孩子各項能力發展的基礎,6歲前是孩子感統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寶爸寶媽們一定要把握每個年齡段的感統發展規律,及時給予孩子關注和刺激,幫助孩子打好成長根基。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八大類型及表現
    在嬰幼兒期間,聽覺對大腦的成長影響最大,早年的幼兒聽覺較弱,所以受不了太高、太大的聲音,祖父母帶大,環境噪音太多,父母脾氣大,經常大聲責備,都會造成幼兒為了保護聲音對大腦的刺激便會在聽覺上形成一層自我保護膜,養成拒絕聽別人講話的習慣。       視覺統合不佳主要表現:看書時容易漏子、掉字、寫字時,偏旁部首容易寫錯、不會做計算、學了就忘、抄錯題、甚至不認識字。
  • 2-6歲各年齡段兒童感覺統合遊戲教案,超詳細!
    兒童感覺統合遊戲教案(3-4歲)兒童感覺統合「前庭覺,本體覺,觸覺」遊戲教案(5-6歲)4—5歲兒童感覺統合遊戲教案一、類別:前庭覺二、針對年齡群體:4—5歲兒童(男女)三、遊戲意圖:促進並提高兒童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能力,使大腦前庭功能區有更好的發展。
  • 兒童感統失調有多種表現,家長需注意!
    經過醫院全面檢查,小北被發現存在感覺統合失調。他的責任治療師劉曉佩認為他存在前庭覺過防禦(重力不安全感)、雙側統合障礙以及動作計劃問題,並有針對性地給他制定了治療方案。小北進步非常快,經過10次治療,他跳繩已經能連續跳3個以上,也敢玩單槓和滑板了,自行車騎得比以前好了很多。一個療程後,小北已經能在聚會時很好地融入到小朋友當中了。
  • 兒童感覺統合能力發展評定量表
    兒童早期會表現穿脫衣褲,扣鈕扣,拉鏈,繫鞋帶動作緩慢及笨拙;由於控制小肌肉及手眼協調的肌肉發育欠佳,影響舌頭及唇部肌肉、呼吸和聲帶的運動,會造成發音及語言表達能力不佳。(2)結構和空間知覺障礙:可表現為不同形式,主要涉及視知覺問題,這類障礙在兒童可表現為對空間距離知覺不準確,左右分辯不清,易迷失方向。兒童還會還會表現視覺的不平順。
  • 感覺統合、體適能和體智能有什麼區別?
    感統就是「感覺統合」,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
  • 孩子成長離不開感覺統合
    愛爾絲博士將人類感覺分成: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及本體感覺等。感覺統合療法便是提供前庭系統,本體感覺系統,觸壓感覺系統等的各種感覺刺激的輸入。並給予適當的整合控制,讓孩子在內在驅動力的引導下來參加活動,組織自己的行為,逐漸形成適應性的反應,達成感覺統合。 胎兒在子宮羊水內搖晃了九個月,出生後,仍然喜歡躺在搖籃內,可見嬰兒渴望前庭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