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失調嚴重嗎?

2020-12-26 大熊老師2020

凡是接觸過早期教育的爸爸媽媽一定接觸過「感覺統合」這個詞。那麼什麼是感覺統合呢?

感覺統合的概念最早提出是在1972年,創始人是美國加州大學埃爾斯博士。最早的感覺統合概念是根據生理學理論提出來的。

感覺統合是機體將各種感覺通路的信息輸入大腦,經過大腦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處理、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繫、統一,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工作,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並做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簡稱「感統」。通俗一點來說就是人體通過大腦處理信息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就好比我們看到一個足球迎面飛來,我們知道要馬上躲開。從我們看到足球,再到大腦對這一信息作出處理,然後身體做出反應。這一系列動作中信息在大腦中的綜合處理就是感覺統合。

大腦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感覺輸入,感覺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前庭覺和本體覺。人體通過感覺接觸到信息,並將所接收的信息在中樞神經系統加以處理,統合起來。視聽觸味嗅、前庭以及本體覺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接下來大腦會對感覺接觸到的信息進行統合,這就是我們所說到的感覺統合。然後大腦會指揮中樞神經系統作出整體反應,最後通過回饋表現出來。

感覺統合是大腦工作過程中的一部分,如果這一部分在進行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障礙就會引起整體問題。這就會出現我們常說的「感覺統合失調」。

根據埃爾斯的觀點,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表現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 身體運動協調障礙

2. 結構和空間知覺障礙

3. 身體平衡功能障礙

4. 視、聽覺和語言障礙

5. 觸覺防禦障礙

我們總結,感覺統合失調的常見行為有以下幾種:

1. 好動不安

2. 行動笨拙

3. 語言發展遲緩

4. 討厭被觸摸

5. 極端或者異常膽小

6. 反應遲鈍

7. 學習能力障礙

我們的傳統教育總是在教孩子讀、寫等基本認知,但實際上這些過程是比較複雜的。認知過程需要大腦有條不紊的運行一系列的有效程序,而這一過程需要在感覺統合能力良好的基礎下才能表現良好。在嬰幼兒期,感覺統合失調表現出來的行為或許不會影響正常生活,但是在孩子上學以後,如果學習和情緒上有很大困擾,問題就嚴重了。

很多家長經常會問「感覺統合失調嚴重嗎?」舉一些簡單的例子,在學校生活當中,像繫鞋帶、握好鉛筆保持筆頭不斷、走路看標誌等小事情對於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來說都是難事。而且成年人對學齡兒童的期待往往會比學前兒童多。感覺統合失調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和認知能力,進而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但是感覺統合失調並不會表現出所有的症狀,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症狀組合,這和孩子的成長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感覺統合失調並不可怕,這就要我們抓住感覺統合發展的幾個關鍵時期,對孩子進行足夠的感覺統合刺激。3歲前是兒童感覺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可以預防感覺統合失調,3-6歲是感覺統合失調最佳的補救時期,7-12歲是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糾正的有效期。

及早發現孩子身上的感覺統合問題,就能夠有效地進行改善,幫助孩子建立足夠的自信心。同時家長也要給孩子足夠的情感支持。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八大類型及表現
    視覺統合不佳主要表現:看書時容易漏子、掉字、寫字時,偏旁部首容易寫錯、不會做計算、學了就忘、抄錯題、甚至不認識字。  二、聽覺統合失調     什麼是聽覺?       聲波作用於聽覺器官,使其感受細胞興奮並引起聽神經的衝動發放傳入信息,經各級聽覺中樞分析後引起的感覺。音變的能力來自觸覺。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理論篇
    感覺統合是什麼?神經系統接收身體內外的感覺刺激,經過感覺統合的過程,神經系統不同的部分形成一個協調的工作整體,使個體跟環境的接觸順利,並感受到滿足。當大腦內影響到感覺系統的部分無法有效運作時,眾多感覺訊息在不適當的地方流通、作用,使該個體的認知、活動、學習與情緒發展異常,即為感覺統合功能失常。
  • 感覺統合失調什麼鬼
    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曾經說過:「智慧的根源來自於嬰幼兒時期的感覺和運動發展」感覺統合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是大腦必須具備的功能豪不誇張地講它的作用伴隨著我們的一生每個孩子從出生起,就不斷地通過人體的感覺系統來學習和積累生活經驗。人類的大腦在嬰幼兒時期是如何學習的呢?
  • 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以及訓練方法
    感覺統合失調分為:觸覺敏感、前庭失調、本體感失調、左右腦平衡失調、視覺統合失調、聽覺統合失調。
  • 感覺統合教育的概念以及感統失調的表現
    感覺統合教育1.感覺統合——是指人體將各部分感覺器官輸入的信息在大腦中樞神經中進行整合併作出反應的過程。只有通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工作,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都不能發展。2.觸覺——是指分布於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溼度、疼痛、壓力及震動的感覺。3.前庭覺——是利用內耳裡的三對半規管及耳石來探測地心引力並控制頭部在活動中的方位,及保持身體的平衡。
  • 【感覺統合訓練】兒童感覺統合障礙的五種分類
    兒童若視覺不穩定,便無法做平順移動,所以看書會跳字、跳行,嚴重的無法進行閱讀,做功課眼睛也容易疲勞,造成學習能力的不足。成人後的表現:人身體不平,無法走直線,停、倒車困難,無法準確空間定位及描述,寫字間距分配不勻,寫字姿勢怪異。 (3)前庭平衡功能障礙:指前庭刺激的統合存在問題。
  • 感覺統合課程系列
    現在隨著知識的傳播和獲取越來越廣泛、簡便,很多有小朋友的家長,特別是家裡有特殊小朋友的家長,漸漸都知道什麼是感統(感覺統合)失調了。感覺統合是指個體對進入大腦的各種感覺刺激信息(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在中樞神經系統中進行加工處理形成有效的組合過程。
  • 感覺統合教育實用知識
    感覺統合的概念  人類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感覺包括聽知覺、前庭平衡覺、本體感覺、觸覺和視知覺。  感覺統合是將各神經系統傳導的不同感覺在腦幹部份做組織統合,如此中樞神經的各部位才能整體工作,使個體能順利地與環境接觸,並感到滿足。
  • 感覺統合是什麼?
    感覺統合是什麼?
  • 感覺統合(感統)能夠治療自閉症嗎?
    在昨天的文章裡,我們給大家說了「感覺統合」的概念,這裡不再贅述。那麼,我們今天來給大家說說」感覺統合「到底能不能治療自閉症。2012年,美國孤獨症委員會發布的調查報告結果中明確表示:感覺統合為無效的自閉症康複方法。
  • 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有哪些?
    感覺統合失調的臨床表現可分為:本體感覺失調、前庭感覺失調、視覺系統失調、聽覺系統失調,以及觸覺系統失調。本體感覺失調又分為左右腦平衡失調和動作協調不良,前庭感覺失調又分為前庭平衡失調和前庭網膜失調,觸覺系統失調又分為觸覺過分敏感或過分遲鈍。 表現多為喜歡他人用力推、擠、壓。手腳喜歡用力揮動或用力做某些動作。動作模仿不到位,常望著手腳不知所措。俯臥地板時全身較軟,把頭、頸、腦提起特別困難。坐姿不夠穩定,坐時會東倒西歪。
  • 為什麼感覺統合對有些自閉症孩子沒什麼效果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我們被診斷自閉症、發育遲緩兒童都有感覺統合的問題,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給他進行感統訓練時沒有什麼效果呢?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是指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覺通路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得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其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包括: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繫、統一),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 感覺統合操作培訓通知
    感覺統合是指人類腦中對於各種感覺輸入、吸收、整理、運用的過程。這過程最終的表現就是可以正常的生活、學習、遊戲,可以輕鬆地面對著日益複雜的環境。
  • 感覺統合知多少
    什麼是感覺統合指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覺(視、聽、嗅、
  • 唯有身腦合一,感覺方能統合 | 感統精進計劃
    當您在觸摸手機屏幕時,是否想過一個問題:我們通過什麼來感知世界?通過六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重力感。所謂感覺統合人體的指揮部—大腦接收到這些信息,然後做出一系列反應,這被稱之為感覺統合。
  • 【感覺統合】跳跳床
    在我們中心上感統課的小朋友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前庭平衡覺失調。針對前庭平衡覺失調的訓練方法也有很多,其中我們常用並且效果較明顯的一種就是跳跳床。跳跳床運動有助於兒童前庭平衡覺的統合,培養小朋友的平衡感。還可以促進小朋友的動作啟劃能力和雙側統合能力的發展。它也有很多的延伸運動,如跳跳床拋接球,可以提升小朋友的注意力,視覺追蹤能力。
  • 【感覺統合訓練】兒童感統失調的生活及學習表現分析
    對感覺刺激的反應l、觸覺:對觸覺防禦非常顯著,討厭或害怕別人接觸,拒絕人多或陌生場所,這些大多屬於感覺統合不良。觸覺的識別能力,還包括當別人摸他時,能夠正確說出被觸摸的部位:用手去摸眼睛看不到的東西,也能正確判斷其形狀。
  • 孩子成長離不開感覺統合
    在這過程中若有任何問題時,或是負荷過重時便造成失調,就必須要有交替的功能來指揮這些川流不息的交通一樣,否則就要阻塞。愛爾絲博士將人類感覺分成: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及本體感覺等。感覺統合療法便是提供前庭系統,本體感覺系統,觸壓感覺系統等的各種感覺刺激的輸入。
  • 【分享】兒童感覺統合障礙的五種分類,以及對人未來的影響
    兒童若視覺不穩定,便無法做平順移動,所以看書會跳字、跳行,嚴重的無法進行閱讀,做功課眼睛也容易疲勞,造成學習能力的不足。成人後的表現:人身體不平,無法走直線,停、倒車困難,無法準確空間定位及描述,寫字間距分配不勻,寫字姿勢怪異。
  • 家長要避免感覺統合訓練的這6大誤區,否則只是在做無用功
    誤區一:感覺統合能力好,孩子就注意力集中很多父母接觸感覺統合是因為孩子上小學後,老師反應孩子好動不安,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然後網上查原因,才開始接觸到感覺統合理念,發現孩子可能患有感統失調。因此,很多父母讓孩子進行感統訓練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注意力集中,上課能認真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