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國被譽為果王,引進我國爆紅,農民種了卻賣不動,又是炒作?

2021-02-17 三農觀察

水果是人們生活常吃的食物,也是人們很喜愛吃的食物,在茶餘飯後切一盤水果來吃,真是又好吃又解膩。如今隨著國際間的溝通越來越方便,人們不僅吃到國內種植的水果,就連國外的一些水果也可以吃到,比如牛油果、榴槤、蛇皮果、蛇果、車釐子等等,這些外來水果也是深受大眾喜愛,儘管有些水果有些小貴,但是每年的銷量也是不錯的。

不過也不是每種外來水果都有這麼好的銷量,在我國南方地區,就有這麼一種水果,它長得酷似荔枝,味道也酷似荔枝,剛引進我國的時候,市場極為火爆,甚至還一度成為了一種網紅水果,然而近些年來卻逐漸淡出了我國的水果市場,成了一種賣不動的水果,它就是「紅毛丹」。

紅毛丹是什麼?

很多朋友可能沒有聽過紅毛丹的名字,實際上也是沒辦法的,畢竟它在我國的爆紅的時間太短了,才2、3年而已。

紅毛丹是一種原產於馬來半島的一種水果,在泰國、斯裡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地廣泛種植。在這些國家,紅毛丹可是一種非常受人們喜愛的水果。

它的外形獨特,長了一身的紅毛,其果肉更是特別,晶瑩剔透,猶如荔枝一般,並且它吃起來的味道也是如同荔枝,汁多、肉脆爽,所以在我國民間也被稱作「毛荔枝」。

紅毛丹不僅好吃,其營養價值也是相當的豐富,據資料記載,紅毛丹富含維生素、胺基酸、微量元素等,所以在泰國、越南等地,紅毛丹還被譽為了「果王」或是「熱帶水果王」,常用它來替代荔枝。

紅毛丹不僅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用來做菜,在泰國就有一道有名的特色菜就是用紅毛丹做的,叫做「紅毛丹蝦球」。

後來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聯合國糧農組織將其列為了優產推廣的「四大水果」之一,於是這紅毛丹開始在全球走俏。

紅毛丹在我國爆紅。

隨著紅毛丹開始走俏全球,我國人民也開始接觸到了這種泰國果王。在2010年左右,紅毛丹在剛引進我國的時候,由於其獨特的外表,猶如荔枝的味道,再加之其價格很便宜(據說當時也就幾元錢一斤),一下子就受到了人們的喜愛,於是一下子就被我國人民所喜愛,成了一種爆紅的水果。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紅毛丹開始走紅,一些商家就開始包裝、炒作這種水果,什麼「荔枝的替代品」、「保健水果」、「進口貴族水果」等等,再加上當時我國種植紅毛丹也少,僅在海南才有種植,於是紅毛丹從剛開始的幾元錢一斤,經過包裝以後,一下子漲到了80多元一斤,成了名副其實的「貴族水果」了。

被炒作毀掉的紅毛丹。

隨著我國的種植技術越來越好,我國本土的荔枝產量也是逐年增加,其價格雖然貴,但是卻貴不過這種「進口水果」紅毛丹,再加之紅毛丹雖然像荔枝,但是卻沒有荔枝那種地位(荔枝在我國的地位很高的),所以在紅毛丹剛引進的那種新鮮勁過了以後,人們也不再喜歡它了,畢竟紅毛丹的價格比我國荔枝貴了不少,與其吃它還不如吃荔枝呢,所以紅毛丹就這麼被毀掉了。

紅毛丹被毀掉要說最受傷的是誰,自然是農民了,因為這幾年,在我國的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陸陸續續有農民朋友因各種原因種植紅毛丹,但是種了卻賣不動,因為依舊有收購商把它包裝成「進口水果」,價格太貴自然就沒什麼市場了!沒市場自然就苦了這些種植的農民了。

各位朋友,你們吃過紅毛丹嗎?你覺得是炒作毀了它嗎?歡迎留言交流,說說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剛引進我國就爆紅,但農民種了卻賣不動,又是炒作的錯嗎?
    導讀:剛引進我國就爆紅,但農民種了卻賣不動,又是炒作的錯嗎?在前幾年的時候,有一種水果特別火,尤其是在過年期間,更是被不少人當成禮物送給親戚朋友,在我國市場上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但是農民朋友種了卻賣不動,這種水果就是「雪蓮果」。
  • 在國外被譽為「仙果」,加工後百元一斤,為啥農民種了卻賣不動?
    導讀:在國外被譽為「仙果」,加工後百元一斤,為啥農民種了卻賣不動?然而總有例外,在我國南方地區,就有這麼一種外來水果,在國外被譽為「仙果」,加工後百元一斤,引入我國後,不僅消費者不喜愛,農民朋友種了之後還賣不動,這是咋回事?很多朋友很好奇這是什麼水果,其實這種水果在我國的名聲並不響亮,它就是「諾麗果」。
  • 一直被譽為「神藥」,市場論克賣,一克30元,為啥農民不願種植?
    導讀:一直被譽為「神藥」,市場論克賣,一克30元,為啥農民不願種植?中草藥材是我國特有的,尤其是一些草藥,在現在依舊十分的受重視,使得很多農民專門從事藥材種植。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冬蟲夏草都在民間一直都被譽為「神藥」,市場上也是論克賣,甚至在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期,冬蟲夏草的價格呈一度達到了8萬元一斤,即便如今跌下來了,一克也要30元,但奇怪的是,很少有農民願意種植,這是為啥?
  • 前幾年被炒成神藥,號稱畝利潤10萬元,結果農民種了只能餵豬
    導讀:前幾年被炒成神藥,號稱畝利潤10萬元,結果農民種了只能餵豬時下科技日新月異,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使得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恨不得一個人做好幾個人的事,一天掰成2天來過,這也讓人們的精力和體能過度消耗,隨之而來的則是各種疾病越來越年輕化
  • 一種國外引進的漿果,果子晶瑩透亮,猶如櫻桃,100克賣到上百元
    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我國農業與世界各個國家的交流也越來越多,比如說將每個國家一些優秀的農作物引進到我國,一方面是來豐富我國的農作物種類,另外也是為了增加農民的經濟收益,像雪蓮果、瑪咖都是如此,當然我國的一些好的農作物也會被其他國家引進。
  • 我國芒果低價賣不掉,為何捨近求遠從越南大量進口?果農咋辦?
    導讀:我國芒果低價賣不掉,為何捨近求遠從越南大量進口?果農咋辦? 六月份以後,就是水果集中上市的季節了。農民辛辛苦苦種了一年的水果,終於迎來了收穫。可是今年水果是豐收了,但是卻並沒有給果農帶來快樂,反而還增加了不少的煩惱。
  • 1斤鮮果賣8塊,炒熟能賣40多,1畝能賺上萬塊,農民:不怕賣不動
    近兩年,農產品賣不動的話題頻出,去年下半年,柚子、花牛蘋果、冬棗、石榴、紅肖梨以及黃金梨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豐產不豐收」的現狀!而今年春節年後,受疫情影響,草莓價格也出現了跳水,在海南西瓜也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滯銷的難題!
  • 引進國內種植30年,本是稀有品種,價格硬是不漲,農民還會種嗎
    導讀:引進國內種植30年,本是稀有品種,價格硬是不漲,農民還會種嗎我國的的地理位置偏赤道線以北,所以屬於熱帶和亞熱帶的地區並不多。這也使得我國的一些熱帶水果種類比較少。有這麼一種熱帶水果,屬於香蕉的一種,但以前的時候國內是沒有農民種植的,因為這種香蕉原產東南亞地區。由於它長相特殊,營養價值是普通香蕉的2-3倍,所以才引進我國種植。如今它已經在國內有30多年種植歷史了,你知道這是什麼香蕉品種嗎?這種特殊的香蕉品種,就是「紅皮香蕉」。
  • 這水果青皮紅肉,被泰國列入保護物種,200元1個,值得買苗種嗎?
    如今市場上的水果品種極為豐富,得益於農業技術的進步,農民不僅能種植熱門的果樹,還可以種植一些從國外引進的新型水果。柚子,是水果市場上最常見的水果,也是經典的暢銷水果,我國種植面積很廣。
  • 幾年前被炒成神藥,號稱畝產值20萬元,農民種了就虧錢,全是坑
    ,於是很多人開始炒作它們,有好幾種都被炒作成了「神藥」,比如瑪卡、黑枸杞、七葉一枝花、冬蟲夏草等等,讓它們在短短的幾年時間火遍大江南北。這些中藥材火起來之後,自然需要農民們去種植,於是各種種植致富的幌子也都出來了,相信很多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每年總會有那麼一些人,打著「種什麼作物,能賺多少錢」的口號,去農村裡宣傳,結果真有不少農民購買種子、種苗來種植,最後的結果就是農民種了就虧錢。
  • 10斤果僅3斤肉,卻常年賣30一斤,如此賺錢農民能大量種植嗎?
    既然榴槤這麼值錢,國內農民能大量種植嗎?如果農民可以大量種植,一方面可以給農民帶來不菲的經濟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隨著產量的上漲拉低下榴槤的價格,讓榴槤也能成為普通居民能吃得起的水果,比如以前價格昂貴的紅心火龍果、蓮霧都隨著國內引進種植價格越來越便宜。那這條引進種植的路子在榴槤上能行得通嗎?
  • 果農豐收,百萬噸龍眼賣不動?農民:價格降了
    文 | 張茂 審 | 易桉 又到了一年一度豐收的季節,不少應季的香甜水果紛紛被抬上售貨櫃,等待著被賣出,這本是一件高興的事,但農民們似乎都苦著一張臉。原來,隨著農業的逐漸發展,豐收早已是常事,眼下最重要的,是怎麼把水果賣出去。
  • 靠名字而走紅的「仙果」曾30元一斤,現價格暴跌,農民:還種嗎?
    近年來,隨著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越來越頻繁,我國也先後從許多國家進口了不少水果和蔬菜。這些水果中,有很多是以前沒有見過、沒聽說過的,在我們國家也是大面積種植,不僅給農民增加了收入,也給公民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
  • 曾經名聲大噪,如今市場2元一斤卻賣不動,網友:只怪自己太貪了
    其實這種水果大家可能猜到了,這就是雪蓮果,小編以前在雲南旅遊的時候,當地人告訴我,雪蓮果在當地種植的特別多,並且種植非常容易,關鍵這種水果產量特別大,一開始的時候雪蓮果在市場也非常好賣,可現在卻賣不動了。
  • 因為變異而演變的一種棗,卻因為網絡「爆紅」,市場賣到80元一斤
    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我國的水果市場越來越多多樣化,從而豐富了水果的種類,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口味,像有些水果是從國外引進的,還有些水果是從野生的環境下人工所培育出來的,更有些水果是從變異中出現的,比如說水果玉米就是其中之一,其實像因為變異而出現的水果還有很多,有比如說下面這種「棗」。
  • 從日本引進的品種,一個能賣10元農民卻說難賺錢,消費者:假貨多
    導讀:人稱「秋月梨」,從日本引進1個能賣10元,假貨較多,難買到真貨文:三農小七天氣說變就變,轉眼已經很涼爽了,而農村的很多水果已經成熟了,在眾多的水果之中,有一種水果值得一提。當然,我們引進的也不會是非常差的品種,而是一直很耐儲存,而且能夠長期儲藏的品種,它的保質期超長。並且並不會因為保質期長而變得不好吃,依然汁水很多,味道很甜,它還有一個特點,產量比較高。秋月梨的枝條比較分散,嫩枝條顏色灰褐色,枝條多但不密集,而且比較粗壯,能夠結果實更多,產量也很高,品質也很好。
  • 50萬斤賣不動,產地堆積如山,農民心急如焚,收購商坐地觀望
    果品市場需求增加,也有不少農民從事果品種植。雖然果樹的種植比較辛苦,果樹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精心的管理才能獲得高產,但到了豐收的季節,只要市場行情比較穩定,就可以獲得豐厚的收入。如今果品市場不再像以前那樣單一,隨著物流的發展,南北通透,果品商店、超市裡也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果品,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 很多農民種的水果都賣不掉,中國為何還大量進口東南亞的水果?
    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很多農民的水果滯銷,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突襲的情況下,水果及農產品滯銷更是嚴重,但我們又發現一個問題,我們國內在滯銷,但我們吃的水果確很多都來自國外,這不是用國外的外果打擊了國內農民種植水果的積極性與收入了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引種國內為了榨油,卻意外成網紅,一個8元熱賣,農民卻不愛吃
    現在市面上賣的水果種類特別多,產地和價格也都不一樣,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選擇對應的水果。其實現在很多國內的水果最開始都是從國外地區引進的,比如熟悉的葡萄、石榴,如今它們已經成為了生活中最常見的水果,價格也很便宜。
  • 賣不動的蜜桔,滯銷的紅富士,臨近年底又有水果滯銷
    導讀:賣不動的蜜桔,滯銷的紅富士,臨近年底又有水果滯銷文/一種記錄(原創助農專題,抄襲必究)過去的2020年,可以說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裡,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但在筆者看來,最不容易的還是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