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被炒成神藥,號稱畝產值20萬元,農民種了就虧錢,全是坑

2020-12-14 禾木報告

導讀:幾年前被炒成神藥,號稱畝產值20萬元,農民種了就虧錢,全是坑

自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開始慢慢的注重起了養生,隨著而來的就是各種具有養生價值的藥材開始被重視,尤其是一些名貴的中藥材,更是成為了不少商家所吹捧的東西,於是很多人開始炒作它們,有好幾種都被炒作成了「神藥」,比如瑪卡、黑枸杞、七葉一枝花、冬蟲夏草等等,讓它們在短短的幾年時間火遍大江南北。

這些中藥材火起來之後,自然需要農民們去種植,於是各種種植致富的幌子也都出來了,相信很多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每年總會有那麼一些人,打著「種什麼作物,能賺多少錢」的口號,去農村裡宣傳,結果真有不少農民購買種子、種苗來種植,最後的結果就是農民種了就虧錢。

(農民們種植天麻)

幾年前,在筆者家鄉這邊就成曾出現過一個叫做「天麻種植」的藥材種植項目,當年號稱是畝產值20萬元的種植項目,結果可想而知,一些農民朋友信以為真,去買了種子、種苗來種植,虧得一塌糊塗,讓不少農民朋友直呼「全是坑」。

那麼當年這天麻為何會成為商家們吹捧的藥材呢?自然是因為它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天麻做藥用在我國已經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在古代的時候,用天麻釀成的養生酒一直被視為宮中珍品,而在《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中,均有天麻「除百病益壽延年」的記載。

(種植天麻)

既然天麻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被古人們所應用了,它的一些吃法、用法自然也流傳下來了,在如今的民間也是比較流行的,比如煲湯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加一點天麻進去,讓湯汁更為的鮮美,也有喜歡喝酒的人,會用天麻來泡酒。可以說,即便沒有人炒作天麻,它也會被人們慢慢熟悉。

但依舊有人對它起了壞心思,開始炒作天,於是在幾年前,天麻一下子被炒作成了「天賜神藥」,什麼吃了可以保持容顏,吃了可以強身健體之類的,總之各種能想到的神奇作用都給它安上了。

(採收天麻)

天麻被炒作火了之後,其身價自然就暴漲,有印象的朋友應該知道,在2003年到2010年幾年前,是天麻最火的時期,其價格曾一度貴到上千元一斤,價格這麼貴,自然有人會想著種植嗎,於是很多商家又開始利用這點,開始炒天麻苗。

天麻火爆那幾年,去農村宣傳天麻種植的特別多,吹捧最狠的,還當屬那個號稱「畝產值20萬元」的項目,讓很多農民朋友覺得種植很有前途,於是很多人就大量買苗種植,以至於虧的血本無歸。

只會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很簡單,天麻確實是一種好藥材,也確實值得種,但是人工種植的價格並沒有那麼高的價格,當初那麼高價格的天麻幾乎都是純野生的。

(採收出來的天麻)

此外,種植的人多了,使得天麻的產量急劇增加,產量增加則導致了很多收購商有壓價的空間,反正你不賣別人也會賣,於是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天麻只能「廉價」被收購,甚至還有人因為產量太大賣不動。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很多這種吹捧天麻種植好的商家,往往賣的都是產量和質量非常差的種苗,導致天麻要麼不出苗,要麼種植出來沒價值,這樣不虧本才怪。

筆者還要說一點,天麻並非不能種植,天麻確實有著不錯的價值,可以種植,但這種一般說利潤有多少的,基本都是坑,種植業一向是看天吃飯的,誰又能保證種植了就能多少錢的呢?所以希望各位農民朋友一定要擦亮雙眼,不要上當受騙。

各位朋友,你們那裡有人被種植天麻的項目坑過嗎?歡迎留言交流,說出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前幾年被炒成神藥,號稱畝利潤10萬元,結果農民種了只能餵豬
    導讀:前幾年被炒成神藥,號稱畝利潤10萬元,結果農民種了只能餵豬時下科技日新月異,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使得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恨不得一個人做好幾個人的事,一天掰成2天來過,這也讓人們的精力和體能過度消耗,隨之而來的則是各種疾病越來越年輕化
  • 桃子一個優質品種,成熟後有3種口味,畝產值高達2萬元
    都說現在種植水果不賺錢,可是在山西省運城市,有一位農民王大哥,他通過種植桃子就賺到了不少錢。目前,王大哥種植的桃子畝產值已經超過了兩萬元,平均下來,每畝利潤一萬多元,效益非常好。到底什麼桃子這麼賺錢呢?
  • 楊梅山套種葡萄柚 畝產值增加6萬元
    農場場長鄭海亞告訴筆者:「今年葡萄柚喜獲豐收,大約畝產量3000多公斤,畝產值6萬多元。」三門綠馨家庭農場位於亭旁鎮上蔣村,種植面積170多畝。該農場在亭旁鎮任家村山上還有400多畝東魁楊梅基地。鄭海亞看到楊梅山上很多山地荒蕪了,覺得很可惜。她決定把山林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在空地上種植水果,增加經濟效益。
  • 一直被譽為「神藥」,市場論克賣,一克30元,為啥農民不願種植?
    導讀:一直被譽為「神藥」,市場論克賣,一克30元,為啥農民不願種植?中草藥材是我國特有的,尤其是一些草藥,在現在依舊十分的受重視,使得很多農民專門從事藥材種植。在中草藥材中,一些價值十分獨特或是效果十分好的,在民間往往會被譽為「神藥」、「神草」,如人參、瑪咖、七葉一枝花、金線蓮、天麻等,都曾被譽為過「神藥」、「神草」,一般有這種美譽的,大多價格十分昂貴,但若要說到哪種中草藥材最為昂貴,「冬蟲夏草」必須有牌面。
  • 幾毛錢的生薑、大蒜亂燉成上千元「神藥」 ,被騙的都是老年人...
    幾毛錢的生薑、大蒜亂燉成上千元「神藥」 ,被騙的都是老年人... 保健品套路老生常談但依舊有老人上當受騙最近,上海一家公司向老年人推銷一款「神藥」號稱可以治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免費檢查說老人五年內要中風
  • 這種藍色小果,一小盒就能賣20元,畝產值可達6萬,種植前景廣闊
    還記得幾年前藍莓的價格可謂是「高高在上」,動輒就是近百元一斤,但現在三十四一斤的藍莓已是很親民了,這都是源於國內的大量種植。野生藍莓分布很廣,通過育種學家的努力,現已選育出分別適合於亞熱帶、溫帶和寒溫帶幾個氣候區域栽培的種類和優良品種。藍莓栽培時受地勢和土層深度的限制較少,管理比較簡單,對病害抗性較強,近年來藍莓品種栽植,已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 號稱「塗塗抹抹就能抗癌」,賣神藥的「胡教授」自己也沒逃過肺癌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家住本市嘉定區的李先生夫婦就很信賴他們的鄰居——胡樺(化名),一直以「胡教授」稱呼他,他自稱是醫學博士、教授,在美國是頗有資歷的全科醫生,年紀大了回國養老。他還有一個搭檔朱某某(女),平日裡兩人貌似夫妻,朱某某自稱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負責人,也是營養管理師,曾留學法國。
  • 農民種植可以生吃的「蘋果苦瓜」,種子6塊錢1粒,畝產值5萬
    在大多數印象中,苦瓜都是細長細長,有很濃烈的苦味,但是三裡村的農民於大哥種植一種外形胖乎乎,味道不僅不苦,而且還甜,可以生吃的「蘋果苦瓜」,畝產值5萬。於大哥一直以來就從事新鮮果蔬的種植,在一次偶然機會中他看到了蘋果苦瓜,於是從臺灣引進了過來。經過兩年多的試種取得成功,一畝可以產蘋果苦瓜12000多斤。
  • 農民夫婦芭樂果園套種它,一畝雙豐收,年入十幾萬元
    說起水果,在這炎熱的夏季銷售量是最好的,價格也是最貴的,不少的農民種植戶,在這個季節都能賺到不少錢。一提到火 遍市場的水果,有一種水果叫芭樂,在市場中也相當的暢銷一斤12元。說芭樂也許很多的朋友會覺得很陌生,但是說番石榴就 會很熟悉了,其實它們就是同一種水果,只不過叫法不同而已。
  • 一根營養堪比幾個雞蛋,號稱「世界十大名菜」,老農:好吃不好種
    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對於美食也有了另外一番認知,曾經讓人難以下咽的米糠如今也成了一些高檔酒店裡的美食,而與此同時人們對於山珍海味絲毫就沒有降低,現在人們的口味變了用我們農村的話來說就是「嘴刁了」。可能每個人都有一種喜歡的美食,不過有些公認的美味或許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品嘗過,比如說「白蘆筍」,很多人可能又要說了,不就是一個蘆筍嗎,這超市裡多的是,並且價格也不貴啊,沒錯,可大家說的只是普通的綠蘆筍,但是大家可能沒有見過酮體乳白的白蘆筍,這種含有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非常高,並且白蘆筍也被譽為「蔬菜之王」的美譽,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白蘆筍一年可以連續採挖10年,並且市場價格50元一斤,但農村種植的卻不多,主要就是因為不好種。
  • 溪坑魚「脫坑」養殖 成市場寵兒
    本報訊(記者餘建文)最近,海曙龍觀鄉晟峰淡水魚養殖場負責人施行君將數公斤「待產」的寬鰭鱲種魚,移到池裡進行人工育苗。「半個多月前,我們已經孵化出1萬多尾魚苗,生長良好,估計今年總共能育5萬尾魚苗」。老施說,魚苗養上一年多就可作為商品魚上市,每公斤售價逾百元,效益可觀。
  • 複方藥的那些「坑」
    最常見的「坑」就是重複使用造成過量比如幾種常用到的感冒藥:複方氨酚烷胺片、複方甲氧那明膠囊、美敏偽麻溶液。這些藥貌似都很安全,看起來相互之間也毫無關係,藥名沒什麼共同點,使用方法不同,那麼如果感冒的時候一起吃會怎麼樣呢?
  • 財華洞察|一夜聞聲「庫存空」,「包治百病」的板藍根,不是神藥!
    因為沒有人知道什麼藥對非典有效,醋、鹽和板藍根被搶購一空。衛生部四月發布的《非典型肺炎中醫藥防治技術方案(試行)》出現了含板藍根的配方。五月份,中國中醫科學院篩選出八個號稱能防治非典的中成藥。其中亦有板藍根衝劑。一時之間,板藍根成了民眾的心靈解藥。白雲山藥廠門前購藥人群的隊伍連綿了三公裡。
  • 諾誠健華不分紅3年虧超15億元 豪華團隊操盤押注「神藥」
    諾誠健華本次IPO發行定價為8.95港元/股,總計發行2.5億股,募集資金約20.93億港元,截至3月24日12時,諾誠健華股價10.16港元/股,市值達127.2億港元。 諾誠健華發售獲得了超298.75倍認購,上市首日收漲9.61%,總市值超過120億港元。雖然市值和股價表現不錯,但是其盈利問題依舊是投資者所關心的。
  • 農民,種20畝玉米,一年能賺多少錢
    現在的好多人都說農民種地收入提高了,種地也能有好幾萬元的收入,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我來算一筆帳,以玉米為例吧。我家是山西的,村裡還是比較偏遠的山區,家裡種著大概20畝玉米吧,其實地沒有這麼多,還租種了別人家幾畝地。
  • 沒有包治百病、管殺百蟲的「神藥」,用好良藥,有備無患!
    都說十幾年前的農藥市場有不少是「神藥」,啥病都管治、啥蟲都能殺。用了一種藥,就再也不用管,不用打別的藥,就能等豐收。要小龍人說,沒有包治百病、管殺百蟲的「神藥」,用好良藥就有備無患了!「神藥」已無「神藥」真的有嗎?答案肯定是沒有的。所謂「神藥」,不過是在有效成分之外,多加了隱性成分,並且藉助它起到作用。
  • 風靡一時的「神藥」消失?9萬元買來的秘方,竟「忽悠」女性20年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沒有,我國曾經有一種流行的「女性神藥」,它的名字叫「太太口服液」。太太口服液在缺乏充分競爭的細分市場,採用高廣告,高毛利。它號稱能改善女性面色蠟黃,對成年女性的身體調理非常有幫助,從而刺破了大量更年期女性的黃斑變性和失眠問題。而「太太口服液」的成功,讓來自河南的朱保國腰纏萬貫。
  • 芹菜剛上市,就跌至5毛一斤,10萬斤賣完虧2萬元,菜農表示很無奈
    這也成了農村獨有的「風景」。冬天的農村除了這些還有另外一道風景,那就是家家戶戶開始儲藏過冬的蔬菜了。集市上,菜地裡,街道上,到處是大車小車的拉著蔬菜。確實。是啊,天氣候條件比較惡劣,能達到零下幾十度,菜市場基本買不到蔬菜。時間久了,也就逐漸形成家家戶戶買冬儲菜的習慣了。
  • 易種植好管理,一畝地種3萬棵,畝賺2萬元,卻很多人不敢種
    現在有很多農民從事苗木種植工作,和普通的糧食作物相比,苗木種起來更簡單,而且經濟收益也會更高一些。不過苗木的種植周期一般都比較長,所以這也很考驗農民的耐心和毅力。白皮松是一種易種植好管理的樹木,種苗一畝地能種3萬棵,畝收益能夠賺2萬元,農民卻不敢種。
  • 入圈一年以來,我究竟在什麼地方賺到錢?又在哪些地方頻繁虧錢?
    19年5月的幣價,我依稀記得BTC是5.3萬元左右一個,而EOS是35元左右一個,ETH是1100元左右一個,當時基本上主流幣就只知道這三個。所以對這三個印象相對來說深一點,而現在20年3月的幣價,BTC是6.4萬元一個,ETH是1650元一個,EOS是26元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