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蛻很多很多,我的照片很少很少。記得一片較為密集的楊樹林中有很多的蟬蛻,可惜沒有照片。
很多人小時候都吃過蟬,是食品缺乏時代,滿足口福和補充蛋白質的不錯方法。其實蟬也是不錯一味中藥,藥用最早出此《藥性論》。蟬蛻目前仍然是常用中藥。
蟬蛻與其它中藥一樣,也有很多別名,我們了解這些別名能減少我們看歷代本草著作的時候的障礙。如:蜩甲(《莊子》),蟬殼、伏蜟、枯蟬(《別錄》),蜩蟟退皮(《本草拾遺》),蟬退殼(《聖惠方》),金牛兒(《衛生易簡方》),蟬退(《眼科龍木論》),蟬衣(《臨證指南》),催米蟲殼(《貴州民間方藥集》),唧唧猴皮、唧唧皮(《山東中藥》),知了皮、熱皮、麻兒鳥皮(《中藥志》)。
一、《中國藥典》:(老版)
【別名】蟬退、蟬衣、蟲蛻、蟬殼、蚱蟟皮、知了皮,金牛兒
【來源】本品為蟬科昆蟲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幼蟲羽化時脫落的皮殼。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曬乾
【性味】甘,寒。
【歸經】歸肺、肝經。
【功能主治】散風除熱,利咽,透疹,退翳,解痙。用於風熱感冒,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驚風抽搐,破傷風。
【用法用量】3~6g。
二、現代藥理研究:
①抗驚厥作用
②鎮靜作用
三、臨床應用:
蟬蛻早歷史上用於麻疹透疹、目赤腫痛、翳膜遮睛、破傷風等,現在較少使用。目前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臨床常用。(個人觀點)
1、瘙癢:《姚僧坦集驗方》:「治風氣客皮膚瘙癢不已:蟬蛻、薄荷葉等分。為末。酒調一錢匕,日三服。」祛風止癢方面有較好的效果。
2、失音:(1)《現代實用中藥》:治感冒、咳嗽失音:蟬衣一錢,牛蒡子三錢,甘草一錢,桔梗一錢五分。煎湯服。。
(2)《本草綱目》:"治頭風眩暈,皮膚風熱,痘疹作癢,破傷風及療腫毒瘡,大人失音,小兒噤風天吊,驚哭夜啼,陰腫。"
(3)《本草拾遺》:「研,一錢匕,並花水服,主啞病」。等等都說明對喑啞有很好的療效。
黃氏響聲丸(薄荷、浙貝母、桔梗、薄荷腦、蟬蛻、兒茶、胖大海、訶子肉、川芎、連翹、大黃(酒制)、甘草。)利咽開音效果就不錯。
3、治療慢性蕁麻疹:取蟬蛻洗淨,曬乾,炒焦,研末,過篩,煉蜜為丸,每丸重3錢;或取蟬蛻2份,刺蒺藜1份,蜂蜜適量,製成丸劑,每丸重3錢,每日服2~3次,每次1丸,溫開水送下。
4、小兒驚風、夜啼等症。蟬蛻既能祛外風,又能息內風而定驚解痙,對破傷風出現四肢抽搐,可配全蠍等同用;對驚風、小兒夜啼出現驚癇不安,可配鉤藤等同用。
題外話:
蟬蛻之所以治療失音啞病,從中醫思維來說,蟬雖小,蟬鳴響亮,以它之長,補己之短。哎,別說,還真有不錯的效果!
蟬蛻可以藥用,那麼蟬身能藥用嗎?當然可以,《本草綱目》:「時珍曰:蟬乃土木餘氣所化,飲風吸露,其氣清虛。故其主療,皆一切風熱之證。古人用身,後人用蛻。大抵治臟腑經絡,當用蟬身。治皮膚瘡瘍風熱,當用蟬蛻,各從其類也。」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古中醫是用蟬身的,不過現在藥房多為蟬蛻,很少或沒有蟬身。
看二張網絡圖片
萬榮縣中醫醫院是一所二級甲等中醫院,是以中醫為主的綜合醫院,開設有外骨科、內科、婦產科、兒科、理療推拿、針灸、眼科等臨床科室。有核磁、CT、彩超、電子胃腸鏡、血液透析、百萬級層流手術室等大型輔助檢查和設施。可以開展外科、骨科、婦產科、眼科等各類手術,包括微創手術治療,每個科室都可以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
外院專家坐診時間:
1、放射科專家:運城市中心醫院 周六早上。
2、彩超專家: 運城市第一醫院:周六早上。
3、婦產科:稷山縣人民醫院王轉愛 周六早上。
4、腫瘤、心內科徐天鎖 稷山縣人民醫院 周六早上。
5、骨科專家:運城市中心醫院骨科副主任:丁建峰 周日早上。
6、理療推拿科:唐都醫院康復理療科杜亞洲 逢8(8號、18號、28號)坐診。
7、兒科專家:山西省兒童醫院 張小學 不定期,看微信。
8、胃腸鏡:山西省中醫醫院 安彥軍團隊 每月2次 不定期,看微信。
9、腎病專家:山西省中西結合醫院 高繼寧副院長、教授。不定期,看微信公布時間。
運城市中心醫院腎病科主任:柳紅婷 不定期,看微信公布時間。
作者簡介:老陳,中醫本科畢業,畢業後先後在萬榮縣人民醫院、萬榮縣中醫醫院從事過中醫科、外科工作。目前開展內、外、骨科疾病的中西結合治療。中醫院門診二樓215房間中西醫結合門診,歡迎就診、諮詢交流。
註明:中醫藥的單驗方雖然有很好的臨床的療效,但是也需要「辨證施治」。如需要使用中藥,請諮詢作者和中醫醫師,謹遵醫囑。本公眾號僅為傳承科普中醫藥文化,不做用藥和治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