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小課堂——蟬蛻

2021-02-07 天津石氏醫院掌上健康

什麼是蟬蛻?

蟬蛻,中藥名。其全形似蟬而中空,稍彎曲。長約100px,寬約50px。表面黃棕色,半透明,有光澤。頭部有絲狀觸角1對,多已斷落,複眼突出,頸部先端突出,口吻發達,上唇寬短,下唇伸長成管狀。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片,裂口向內捲曲,脊背兩旁具有小翅2對;腹面有足3對,被黃棕色細毛。腹部鈍圓,共9節。體輕,中空,易碎。無臭,味淡。功能:宣散風熱、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風止痙。

來源:為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半翅目蟬科昆蟲黑蚱羽化後的蛻殼。

產地:主產山東、河南、河北、湖北、江蘇、四川,安徽等地。以山東產量較大。  別稱:蟬退、蟬衣、蟬殼、蚱蟟皮

性味歸經:味甘、鹹,性涼。歸肺、肝經。

功效:宣散風熱;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風止痙。

主治病證: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急慢驚風,破傷風證,小兒夜啼不安。

1.《別錄》:主小兒癇;灰服之主久痢。 

2.《藥性論》:治小兒渾身壯熱驚癇,兼能止渴。 

3.《本草拾遺》:研,一錢匕,井花水服,主啞病。 

4.《本草衍義》:治目昏翳。又水煎殼汁,治小兒出瘡疹不快。 

5.《綱目》:治頭風眩暈,皮膚風熱,痘疹作癢,破傷風及療腫毒瘡,大人失音,小兒噤風天吊,驚哭夜啼,陰腫。 

用法用量:煎服3-6g,或單味研末衝服。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相關配伍:


1、與薄荷、牛蒡子、金銀花、連翹等同用,可用於風熱火毒上攻之咽喉紅腫疼痛,聲音嘶啞等症。

2、與荊芥、防風、苦參等同用,可用於風溼浸淫肌膚血脈,皮膚瘙癢等症。

3、與菊花、白蒺藜、決明子、車前子等同用,可用於風熱上攻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翳膜遮睛等症。

4、與天麻、僵蠶、全蠍、天南星等同用,可用於破傷風證牙關緊閉,手足抽搐,角弓反張等症。

在方劑中的一些應用:


1. 治風溫初起,風熱新感,冬溫襲肺,咳嗽:薄荷一錢五分,蟬退一錢(去足、翅),前胡一錢五分,淡豆豉四錢,瓜婁殼二錢,牛蒡子一錢五分。煎服。(《時病淪》辛涼解表法)

2.治痘瘡出不快:紫草、蟬蛻、木通、芍藥、甘草(炙)各等分。每服二錢,水煎服。(《小兒痘疹方論》快透散) 

3.治驚癇熱盛發搐:蟬殼(去土,炒)半兩,人參(去蘆)半兩,黃芩一分,茯神一分,升麻一分,以上細末;牛黃一分(另研),天竺黃一錢(研),牡蠣一分(研)。上同勻細,每用半錢,煎荊芥、薄荷湯調服,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蟬殼散) 

4.治小兒噤風,初生口噤不乳:蟬蛻二七枚,全蠍二七枚。為末,入輕粉末少許,乳汁調灌。(《全幼心鑑》) 

5.治破傷風:蟬蛻(去土)不以多少。為細末。摻在瘡口上,毒氣自散。(《楊氏家藏方》追風散) 

6.治癍瘡入眼或病後生翳障:蟬蛻(洗淨,去土)、白菊花各等分。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蜜少許煎,乳食後,量兒大小與之。(《小兒痘疹方論》蟬菊散) 

7.治內障:龍退(即蛇皮)、蟬退、鳳凰退(鳥花雞卵殼),人退、佛蛻(即蠶紙)。上等分,不以多少,一處同燒作灰,研為細末。每服一錢,熱豬肝吃,不拘時侯,日進三服。(《眼科龍木論》五退散) 

8.治疔瘡:蟬退殼、白僵蠶各等分。上為末,醋調塗四圍,留瘡口,俟根出稍長,然後拔根出,再用藥塗瘡。一方不用醋,用油調塗。(《聖惠方》蟬蛻散)或用蟬蛻炒為末,蜜水調服一錢,另以唾液調末,塗搽患處。

9.胃熱吐食,用蟬蛻五十個(去泥)、滑石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碗,加蜜調服,此方名清膈散。

現代營養學研究:


金蟬若蟲又名黃金蟬、知了龜、知了猴等,蟬若蟲(知了龜)有極高的藥膳營養價值和獨特的口感,尤以剛出土的若蟲含蛋白質最高,是難得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佳餚。蚱蟬除了食用價值外,還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蚱蟬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又有良好的藥食保健作用。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專家研究表明 , 每 100 克蚱蟬的乾粉末中含水分 4 克 , 脂肪 7.19 克 , 蛋白質 71.4 克 , 碳水化合物 10.9 克 , 微量元素鉀 30 毫克 , 鈣 17 毫克 , 鋅 8 毫克,所以蟬的營養價值的確很高。

石氏醫院藥劑科

科室介紹

石氏醫院藥劑科是集藥品供應、藥品調劑、醫院製劑、靜脈藥物配置、藥品質量管理、臨床藥學服務、藥學教學、藥學科研、藥事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性醫技科室。

藥劑科以患者健康為中心,努力提升服務質量,保障藥品供應、促進合理用藥,致力於為醫、護、患提供多角度、多層次、精準化、全方位的臨床藥學服務。
 
現科室共有職工5人,包括主任藥師1人、主管藥師2人,藥師2人。現設有門診藥房、住院藥房、中草藥房、西藥庫、中藥庫5個部門。藥品500餘種,其中西藥300餘種,中成藥100餘種,草藥200餘種。

科室特色  
  
  
藥劑科致力於推動藥學服務轉型,門診藥房設用藥諮詢點,通過與患者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使患者對藥物治療作用和副作用及不良反應等有更正確的認知,提高患者安全合理用藥的意識,減少藥源性疾病的危害。

此外,積極探索推動臨床藥師工作模式,每月進行處方點評工作,為規範門診醫療行為、促進合理用藥,按照《處方管理辦法》的要求建立了處方點評制度,發現問題後,及時和醫生進行溝通,提升合理用藥水平。

相關焦點

  • 每日一味中藥--蟬蛻
    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開,裂口向內捲曲,脊背兩旁具小翅2對;腹面有足3對,被黃棕色細毛。腹部飩圓,共9節。體輕,中空,易碎。無臭,味淡。採收加工: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曬乾。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開,裂口向內捲曲,脊背兩旁具小翅2對;腹面有足3對,被黃棕色細毛。腹部鈍圓,共9節。體輕,中空,易碎。無臭,味淡。
  • 每天學中藥——蟬蛻
    中藥蟬蛻,蟬退、蟬衣、蟲蛻、蟬殼、蚱祥皮、知了皮,金牛兒等。為蟬科昆蟲黑蚱的幼蟲羽化時脫落的皮殼。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曬乾。本品略呈橢圓形而彎曲,長約3.5cm,寬約2cm。表面黃棕色,半透明,有光澤。頭部有絲狀觸角1對,多已斷落,複眼突出。額部先端突出,口吻發達,上唇寬短,下唇伸長成管狀。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開,裂口向內捲曲,脊背兩旁具小翅2對;腹面有足3對,被黃棕色細毛。
  • 每日學習一味中藥|蟬蛻
    中藥名:蟬蛻 chantui  別名:蟬退、蟬衣、蟬殼、枯蟬、知了皮。英文名:Cicadae Periostracum蟬科昆蟲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若蟲羽化時脫落的皮殼。
  • 蟬蛻的中藥價值
    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開,裂口向內捲曲,脊背兩旁具小翅2對;腹面有足3對,被黃棕色細毛。腹部飩圓,共9節。體輕,中空,易碎。無臭,味淡。採收加工: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曬乾。 形態特徵全形似蟬而中空,稍彎曲。長約3~4釐米,寬約1.5~2釐米。表面呈茶棕色,半透明,有光澤,被黑棕色或黃棕色細毛。
  • 中藥百科 蟬蛻
    蟬蛻,為蟬科昆蟲黑蚱羽化後的蛻殼。其全形似蟬而中空,稍彎曲。長約100px,寬約50px。
  • 蟬蛻
    蟬蛻與其它中藥一樣,也有很多別名,我們了解這些別名能減少我們看歷代本草著作的時候的障礙。如:蜩甲(《莊子》),蟬殼、伏蜟、枯蟬(《別錄》),蜩蟟退皮(《本草拾遺》),蟬退殼(《聖惠方》),金牛兒(《衛生易簡方》),蟬退(《眼科龍木論》),蟬衣(《臨證指南》),催米蟲殼(《貴州民間方藥集》),唧唧猴皮、唧唧皮(《山東中藥》),知了皮、熱皮、麻兒鳥皮(《中藥志》)。
  • 蟬蛻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為中國傳統中醫特有藥物,那麼你知道中藥蟬蛻嗎?蟬蛻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蟬蛻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
  • 【黃皮膚中藥說】每天學一味中藥-蟬蛻
    蟬變知了脫下來的殼中藥叫蟬蛻,蟬衣等。註:蟬蛻主產於山東、河北、河南、江蘇、浙江。夏、秋二季採集,除去泥沙,曬乾。生用。藥性甘,寒。歸肺、肝經。主要功效為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解痙。【應用】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咽痛音啞。
  • 每天三味中藥--蟬蛻、蜣螂、蟾蜍
    蟬蛻:蟬殼、枯蟬、腹 、金牛兒。性味:鹹、甘、寒、無毒。主治:小兒夜啼。用蟬蛻四十九個,去前截,以後截研為末,分四次服,鉤藤湯調下。小兒天吊(頭目卯視,痰塞內熱)。用金牛兒(即蟬蛻)在漿水中煮一天,曬乾,研為末。每服二、三分,冷水調下。小兒初生、口噤不乳。用蟬蛻十數枚、全蠍(去毒)十數枚,共研為末,加輕粉末少許,乳汁調勻灌下。破傷風病(發熱)。用蟬蛻炒過,研為末,酒送服一錢,極效。又方:有得意蛻研為末,加蔥涎調勻,塗破處,流出惡水,立效。此方名「追風散」。皮膚風癢。用蟬蛻為末,每服一錢,羊肛煎湯送下。一天服二次。
  • 中藥小課堂——木蝴蝶
    主治病證:用於肺熱咳嗽,喉痺,音啞,肝胃氣痛。(《綱目拾遺》)治乾咳、聲音嘶啞、咽痛喉痛:木蝴蝶2.4克,胖大海9克,蟬蛻3克,甘草5克,冰糖適量。水煎服。(中山醫學院《中藥臨床應用》木蝴蝶湯)2.治久咳聲啞:a.木蝴蝶5克,玄參9克。水煎調冰糖服。b.木蝴蝶6克,浙貝母3克,菊花9克。和冰糖燉服。(《福建藥物志》)3.治慢性咽喉炎:木蝴蝶3克,銀花、菊花、沙參、麥冬各9克。煎水代茶。
  • 忠告;醫生告訴你:蟬蛻泡酒喝的功效
    利用蟬蛻作為一種藥物或食品原料,可以很好的保健身體。具有清熱安神的作用,對感冒有溫和的治療作用。                                                           蟬蛻其實是蟬科昆蟲的外殼治療。它聞起來無味,味道清淡。它又輕又中空,很容易被壓碎。
  • 今日百草:蟬蛻
    【中藥名】蟬蛻 chantui  【別名】蟬退、
  • 蟬蛻怎一個「風」字了得
    蟬蛻可用於風邪表證   蟬蛻善治風熱表證,清代溫病學家楊慄山稱其「輕清靈透,為治血病聖藥。」      或見小兒山根、鼻旁兩側及口周三角青紫,為風邪所擾者,用蟬蛻配伍赤芍、鉤藤,可以祛風、涼血、活血,以預防小兒傷風感冒。     山根穴何以青紫呢?乃小兒之皮膚嫩薄,肉眼既可以觀察到皮下的血液運行狀況,青紫者,血行滯而不利,或稱為缺氧狀態,可能是小兒感冒的前奏,此時用蟬蛻,既可抗過敏,抗病毒,又可活血通滯,這也許是蟬蛻祛風效用的現代解釋。
  • 蟲類藥:9 、蟬蛻
    古人常將成蟲的蟬體和幼蟬的蛻殼一同入藥用。明代醫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蟬,主療一切風熱證,古人用身,後人用蛻。大抵治臟腑經絡,當用蟬身;治皮膚瘡瘍風熱,當用蟬蛻,各從其類也。」臨床治療外感風熱、發熱頭痛、咽痛音啞等症,常用蟬蛻配伍菊花、薄荷、荊芥、連翹等辛涼解表藥;熱甚可加石膏、知母等清熱滋陰藥。
  • 【每天學藥】咽痛音啞目赤透疹用—蟬蛻
    ⊙編輯:精誠君【蟬蛻基本介紹】蟬蛻,中藥名。
  • 蟬蛻可以吃嗎?蟬蛻的功效有哪些?
    有一句成語叫做金蟬脫殼,其實金蟬是一種可以食用的昆蟲,蟬蛻是金蟬的一部分,不僅具有食用價值,還具有藥用價值,很多人會覺得蟬蛻很噁心,很多人都不管吃但是蟬蛻的營養價值是相當高的,有治病的功效,那蟬蛻的功效有哪些?蟬蛻能怎麼吃呢?1、蟬蛻的價值  蟬蛻味甘、鹹,性涼,入肝、肺經。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蟬蛻!
    布朗族人也喜歡食蟬,每當夏日黃昏,常常成群結夥上山找那些白天飛累了被露水浸溼了翅膀的蟬,帶回家後用沸水略燙,去其翅膀,放入小籠屜內蒸熟、搗碎,做成美味的蟬醬。《本草綱目》中說:幼蟬殺病蟲,去腹熱。治皮膚粗糙、瘙癢、眼目發赤等。
  • 蟬蛻的故事
    布朗族人也喜歡食蟬,每當夏日黃昏,常常成群結夥上山找那些白天飛累了被露水浸溼了翅膀的蟬,帶回家後用沸水略燙,去其翅膀,放入小籠屜內蒸熟、搗碎,做成美味的蟬醬。                     蟬羽化時所蛻掉的外殼稱蟬蛻,蟬不僅是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的美食,還是珍貴的健身美容藥材。
  • 蟬蛻,蟬文化
    今天來的是蟬蛻,蠻詫異的,平時在野外偶爾見到一兩個蟬蛻,但是很少,問供應商在哪裡弄到這麼多蟬,他說是在鄉裡趕集的時候挨家挨戶收購過來的。他說目前在山東那邊有人養蟬,但主要做食用,他說蟬的重量是蟬蛻的6倍,養了做成食物價值更高。有吃過炸知了,蠻好吃的,不過吃多了會高蛋白過敏。
  • 棄舊第二十·蟬蛻
    蚱蟬之名,取義於祚、禪。祚,位也。禪,傳也。《魏都賦》「算祀有紀,天祿有終。傳業禪祚,高謝萬邦。」情同禪讓祚易,清代惲敬《釋蟪蛄》中有言「自其蛻,言之曰蟬。」蟬蛻最早以枯蟬、伏蜟之名見於《別錄》。主小兒癇,女人生子不出。灰服之,主久痢。自《別錄》後,諸家本草,蚱蟬多列於蟲魚(獸)中品,蟬蛻附於其後。《雷公炮炙論》始提及蟬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