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上生·新所的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今天正式開業了!
蔦屋品牌來自日本,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都擁有不小號召力,也是不少中國讀者赴日旅遊的打卡地。
如今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讓讀者足不出滬,就能感受這家傳奇書店的魅力。很多讀者迫不及待渴望第一時間前去打卡,搶先到店的孫小姐表示,這是自己心目中理想書店的模樣。
目前入店實行預約制。預約通道開啟後,名額瞬間就被「秒光」。截至發稿,前四天預約名額全部已滿。
遍布全球的蔦屋書店截止到2019年12月底,打造出蔦屋書店的CCC株式會社在全球經營著約1198家門店,蔦屋書店是日本知名的連鎖書店,在書店品牌的世界排名中也位居前列。
旗下的「代官山蔦屋書店」被選為「全世界最美的二十家書店」之一、「2020年最應該去的52個地方」之一等。
蔦屋母公司CCC株式會社旗下有兩個書店品牌,其一是漢字版的「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另一個是英文版的「TSUTAYA BOOKSTORE」(針對商業綜合體開設的中小店型)。
登陸杭州、上海兩座城市的是獨立的「蔦屋書店」。
漢字版「蔦屋書店」品牌在日本有20家店,包括8250平方米的北海道函館書店及以「文化」為主題的銀座蔦屋書店。儘管蔦屋把這些店稱為「書店」,它們實際上是以書店為中心的生活方式提案型的商業設施。
蔦屋書店認為,自己的競爭力不在於銷售的商品,而是為消費者提供生活方案。
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由株式會社蔦屋書店及其子公司蔦屋投資(上海)有限公司與上海萬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打造。
一家全新的策劃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開業後的上海上生新所 蔦屋書店給讀者帶來了哪些驚喜?一位讀者形容,徜徉在蔦屋書店,仿佛在古典與現代、時間與空間中穿越。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入駐擁有96年歷史的保護建築——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
百年老建築,賦予了上海蔦屋厚重的歷史感。限於老建築層高,店內不見蔦屋特色的超高落地書架,相反擁有其他蔦屋不具備的獨特歷史韻味。
走進一樓空間,可見原建築中的壁爐、柯林斯柱等特色部分被完整保留。據蔦屋方面介紹,上海蔦屋的設計師與東京銀座蔦屋為同一人,去過銀座蔦屋的讀者,或許可以發現一些熟悉的細節。
而蔦屋書店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不僅僅是一家普通書店,更是一家全新的策劃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
以保護和展現建築之美、記錄和延續歷史文脈為主軸,將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有機相融,用博物館般的場景設計,構築起一個約2000平方米的全新藝術文化策源地,為上海營造起一個美學樂園和精神棲居地。
每個區域都能找到「生活提案顧問」櫃檯是蔦屋書店的最大特色。
「生活提案顧問」除了提供所在區域的專業服務,還負責主題展陳的策劃。上海蔦屋的核心理念是「美育」,首次推出的專題是「城市美學踐行者」,讀者可以在一樓西側找到這個主題桌。
1993年出生的陳清政是一樓人文社科、自然區域的「生活提案顧問」。據他介紹,「上海蔦屋正是城市更新的成果,我們本著這個理念推出了開業提案。」
站在一樓大廳正中,面向咖啡區,被歷史類圖書包圍的交叉點被命名為「歷史的十字路口」,左右兩側書架分別為中國歷史及世界歷史。往東走,可以遇見另一個「開業提案」1924vs2020。
蔦屋的選書也有明確的主題邏輯,但並不限制讀者的想像,無論是「歷史的十字路口」或「世界的疆域」「世界的觀念」,都是提案顧問的策劃理念,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圖書分類。想要知道圖書的更多故事,歡迎與提案顧問交流,這或許就是實體書店存在的意義。
據悉,今後,上海上生新所 蔦屋書店將為每一位客人持續帶來新鮮的閱讀感受與生活方式提案,結合畫廊、咖啡、餐飲的多重業態與豐富多彩的體驗型活動,成為滬上文化藝術與生活方式體驗的新地標。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