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德國He 111型轟炸機進口到中國的實戰記錄淞滬上空的鷹

2020-12-14 歷史的天空歷史的足跡

說到1937年的中國戰場的中國空軍人們第一影響就是霍克系列戰鬥機,該型戰鬥機是當時美國最後一型號的雙翼戰鬥機,由於可以攜帶250千克航彈,於是在中國戰場又擔任起戰鬥轟炸機的任務,其實那載彈量會嚴重降低霍克III型戰鬥機飛行高度和速度,而250千克的航彈載量對比德國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載彈量實在是天差地別,並且存在眾多性能上不足不足,但即使這樣由於當時中國的戰機只能依賴進口在1937年中日全面戰爭爆發時,紙面上300多架戰機只有100多架戰機能夠起飛進行戰鬥任務,沒有充足戰機和完整機型路線,只能是依靠霍克III型戰鬥機進行多面手的作戰任務。

然而當時在能夠起飛的戰鬥機中除美國為主霍克系列戰機外,重型轟炸機基本上不足30架,能夠起飛看的不足一個大隊10架的轟炸機編隊,而支撐起當時中國空軍的戰略轟炸任務的卻是當時1935年在德國意外撿漏的德國He 111型轟炸機,這批轟炸機採購時間比美國的馬丁B10中型轟炸機還要早一年左右,1935年德國亨克爾公司以客機名義開發出了He 111型,因為當時的時速達到了344公裡高於當時世界戰鬥機常規速度,一時引起轟動,德國空軍迅速要求亨克爾公司將其進一步發展成為轟炸機型,然而第一批10架次的He 111型轟炸機原型機出來以後,德國軍方並不滿意,要求放棄之前設計的以提高載彈量和航程,於是這批存在一定缺陷的He 111型轟炸機只能放在倉庫中閒置,後來He111B型轟炸機則獲得了成功,隨後發展出一系列改進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裝備的中型轟炸機數量最多的機型之一。

而在1935年正是中國各大軍閥積累實力的時期,剛好當時廣東軍閥陳濟棠想在南方地區組建一個擁有400戰機空軍集團,派到歐洲的廣東空軍代表團在1935年剛好抵達了德國進行訪問,尋找便宜且實用機型,而在當時的陪同接待人員中就有,就有德國亨克爾公司的經理,而廣東空軍代表團眼光也是極佳的,要最好的最新的和最便宜的,也看中了亨克爾公司德國He 111型轟炸機,德國亨克爾公司一聽說廣東代表團成員對德國He 111型轟炸機十分感興趣,於是亨克爾公司決定做成這筆只賺不虧的買賣,但德國政府顯然是不同意的,因為He 111系列型轟炸機當時還是屬於德國最新型的研機型,而且還研製到一半連自己的空軍還沒有裝備,怎麼可能會便宜賣給我們呢?關鍵時刻陳濟棠亮出底牌了,鎢沙我手中有鎢沙這一句話,讓德國政府知道了當時我們手裡還要比黃金更加寶貴的東西,開始變得卑微起來,鎢沙是當時德國走向全面擴軍最為珍貴的戰爭原材料,鎢礦當時中國擁有比例跟沙子一樣多,而德國是中等國家任何珍貴稀有礦物也只能從國外進口,在這樣巨大差別之下,德國滿意跟中國跟農業國家達成了交易,雙方也都以為自己賺了,這個交易是十分諷刺的代表著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在德國面前是幾乎為零。

就這樣當時中國廣東空軍訂購10架He 111型轟炸機,最終有八架成功交付,填補當時中國正規轟炸機幾乎為零的空缺,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型轟炸機,而德國之所以敢把最好的出手給中國,也看到中國即使擁有He 111型轟炸機也無力仿造其技術和零件,當然也不存在洩漏技術等問題。

到達中國廣東地區的He 111型轟炸機最廣東空軍採用塗層為白色,根據理論白色塗層轟炸機在雲層中隱蔽性是極佳的,當時該型轟炸機機載武器有德軍生產的MG15型航空機槍三挺一挺在機頭,一挺在機身上部可以360度旋轉射擊其7.92毫米子彈,第三挺在機身下部側面,在當時MG15型航空機槍火力可以輕鬆擊穿日軍96式戰鬥機機身鋼板,但問題是中國當時條件允許攜帶多少發子彈,因為MG15型航空機槍的射速每分鐘在500發到600發左右。經過廣東空軍兩年磨合和練習在1937淞滬戰役爆發時,已經具備實戰升空能力,這寶貴了8架轟炸機,最終有兩架用於零件的更換,剩餘六架都緊急前往上海前線參加作戰任務,而第一個目標就是轟炸日軍在上海地區陸戰司令部,當時中國守軍看到第一波空襲日軍前線陣地的轟炸機就是從廣東空軍基地起飛的裝備六架架He 111型轟炸機的第八飛行大隊的第十九中隊,該隊與第十九路軍番號一樣,當天在日軍陣地上累計投彈1噸多,日本人猝不及防據說一個少佐被炸成了殘廢,日軍累計死傷人數保守估計在400多人左右,當時迅速鼓舞前線官兵士氣,國軍都認為此戰必勝,故而奮勇殺敵,在淞滬戰役初期雙方傷亡和戰鬥效率也基本上55開。

當時國軍的He 111型轟炸機為了提高精度故而把飛行高度降低到了1000米左右,理論喪He 111原型機航速不超過280公裡每小時,但卻奇蹟般抵擋住日軍96式25mm高射機關炮攻擊,當然也要於得益於日本二戰期間高射炮是最垃圾的幾乎沒有任何瞄具和炮控系統,這太平洋的海戰中顯露無疑。1937年8月20日下午,首次以一個三機編隊出戰,轟炸江灣日軍司令部取得戰鬥成功。孔祥熙、宋靄齡慰問了每名參戰的飛行員贈送夾克一件,上書:捍衛祖國抗戰到底——宋靄齡贈。其意義確實讓人振奮,而之後的He 111型轟炸機機組成員,每個人也都履行了書中的承諾。

轟炸日軍黃浦江第三艦隊目標日軍重型巡洋艦出雲號,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任務,因為當時中國空軍根本沒有接受過攻擊大型戰艦編隊的任務,海面目標也不比陸上目標那樣容易攻擊,使用常規爆彈即使投彈成功造成損傷也十分一般,但這個任務最終還是奇蹟般完成了,重創日軍出雲號,然而在返回途中卻遭到日軍戰鬥機攔截,混戰之中,第19中隊成功擊落了一架日軍95式艦載機,重創另外兩架,日本人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歐洲轟炸機空中堡壘威力,即使當時He 111型轟炸機是次品原型機,仍舊顯現出驚人的戰鬥力和防護力,但我空軍的損失是不逆轉和補充的一架被日機重創仍舊可以保持運行,平安降落,但已經失去再次起飛能力,還有一架因為被擊傷而迫降墜毀幸運的是機組成員都平安無事,就這樣一次面對面的空中激烈戰鬥,廣東空軍就失去了2架寶貴的容克111型轟炸機,到了1938年其進口8架容克轟炸機只剩下了一架,該型戰機編號為1902號。

參加了1938年紙片轟炸日本本土的任務,擔任2架「馬丁」139WC型轟炸機,空中聯絡和警戒接應任務,中國是世界上一個轟炸日本本土國家,而紙片轟炸日本本土也被譽為第二世界大戰初期最偉大的轟炸任務之一,其中含義也只有日本人能夠體會,這個紙片上預言和警告於1944年到1945年得到了實現,如果該歷史事件以電影形勢向珍珠港一樣展現出來,絕對會獲得奧斯卡獎,這當中的意義也不是一篇文章能概況出來一語道破的。

相關焦點

  • 逢遊說歷史,二戰德國空軍的戰術思想產物—He111轟炸機
    亨克爾111轟炸機,是一款德國於上世紀30年代生產的一款中型轟炸機。它的設計剛出現之時就引起德國空軍濃厚興趣,其在試飛以及剛服役初期時就以客機以及民用運輸機做幌子成功完成測試,後來還有乘客反映飛機坐起來並不怎麼舒適(本來就是做轟炸機,能舒適了有鬼),最初的幾架原型機因為引擎馬力不足最後被賣給中國。
  • 審視納粹之鷹,蘇聯人眼中的德國轟炸機
    塗裝冬季偽裝色的He 111德國空軍較為現代化的單翼轟炸機是在納粹黨上臺之後出現的,這個時期蘇德之間已不復早期的合作關係,然而官方接觸並沒有完全終止。但德國人對其看法正好相反,在西班牙的實戰測試表明該機性能不如He 111,特別是柴油機在戰鬥中不耐粗暴操作。該機在二戰爆發前就退出主力轟炸機陣容,其高空型號還活躍了一段時間,但數量非常有限。雙方結論的不同表明蘇聯人在轟炸機技術發展趨勢上似乎出現了一定誤判。
  • 第三帝國的重錘,二戰中的德國轟炸機和攻擊機
    該機為1934年試飛的老機,至二戰爆發時性能已落後。波蘭戰役後其常規型號即退出一線部隊,但使用球型增壓倉的Ju 86P高空型尚服役了相當長時間,此型號機頭外觀與常規型區別較大。容克斯Ju 87斯圖卡,該機以近乎垂直的俯衝轟炸能力和極高的命中精度聞名。斯圖卡在戰爭初期配合裝甲部隊作戰,取得了很大成功,一度成為德國閃電戰的象徵。為增加恐怖氣氛,該機特意安裝了風笛以加強俯衝時的嘯叫。
  • 二戰德國黑科技,槲寄生轟炸機到底有多大實際軍事價值
    到1944年9月和10月,西線和東線幾乎同時安靜下來。同盟國軍隊已經抵達了其補給線所能支持的極限,現在必須停下來休整,這使得德軍在經歷了夏季慘敗之後終於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時機。此時的德國空軍正在對自身進行重大改組。曾經作為閃電戰象徵的轟炸機部隊已經被邊緣化。這表明,德國空軍正在從攻防一體的空中武裝力量轉變成一支單純的防空軍。
  • 第三帝國的「鷹獅」,具備俯衝能力的重型轟炸機,He-177轟炸機
    B-17轟炸機 轟炸機真正進入黃金時期的階段是在二戰時期,在當時問世了一大批先進的重型轟炸機。比如美國的B-29轟炸機、B-24轟炸機、B-17轟炸機,英國的「蘭開斯特」轟炸機、「斯特林」轟炸機、哈利法克斯」轟炸機等。而作為世界上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當然也有重型轟炸機,只不是在二戰期間德國卻只有一款大量生產的重型轟炸機,它就是He-177重型轟炸機。
  • 二戰兵器全集-德國亨克爾He 111H和He 111Z運輸機
    亨克爾He 111最早是作為轟炸機設計製造並成為二次大戰中最知名的德國轟炸機之一,但最先使用該機的是民用航空公司。所以它作為運輸機使用是繞了一大圈又回到老地方了。
  • 大西洋上空的「監視者」,蘇聯Tu-16噴氣式轟炸機
    可惜的是,雖然起點較高,但俄國人在轟炸機領域的後續發展卻並不順利,這一情況到了蘇聯時期也沒有得到多大的改善:由於技術方面的落後,不管是早期的TB系列還是二戰時的PE系列,蘇軍的轟炸機和美英等國相比始終成色不足。
  • 評二戰十大最強轟炸機
    轟炸機是戰爭中的一大殺器,二戰中,各國使用轟炸機對地面和海面進行定點或大面積轟炸,展現了非常強大的毀傷能力。今天來盼點一下二戰中最為強大的十款轟炸機。德國HE-177重型轟炸機亨克爾He 177(鷹獅式)是德國空軍的長程轟炸機。這機種是納粹德國在二次大戰時期中惟一大量生產的重型轟炸機。
  • 二戰中德國著名轟炸機,呼嘯而至的死亡,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那麼這種開發於戰前的俯衝轟炸機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能夠成為德國空軍的對地支援主力機型呢?一、俯衝轟炸機計劃事實上俯衝轟炸機這個概念,最早是由英國人發明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因為飛機剛剛投入實戰,所以並沒有根據作戰任務明確劃分出不同機種。
  • 呼嘯的惡魔,二戰納粹空軍的俯衝轟炸機,Ju-87「斯圖卡」轟炸機
    眾所周知,在二戰期間德國空軍是世界上最強、最具有戰鬥經驗的一支空軍,該空軍在二戰期間是非常注重戰術空軍的。其空軍當中的轟炸機、攻擊機主要是配合著陸地部隊作戰,摧毀敵方重要交通樞紐、交通線及後勤設施、軍事基地等。德國戰術空軍在二戰前期更是給世界上個一課,快速攻佔了波蘭、法國等國家,取得了閃電戰的勝利。
  • 盤點一下二戰時期德國在戰場上一些讓盟軍聞風喪膽的武器裝備
    二戰期間,德國納粹主義是世界的噩夢,給全世界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是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揮之不去的一道裂痕。德國國土面積不是很大,資源人口也並不多,但是為什麼他能夠憑一己之力在發動二戰,攪動世界風雲。除了當時德國軍人軍事素質極高之外,他們的武器裝備也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因素。
  • 納粹德國的末日武器,用於向美國本土投擲炸彈的Ta-400戰略轟炸機
    說起二戰期間德國的空軍,這是一個津津有味的話題。因為二戰德國空軍定位是戰術性,其空軍主要戰術使用是支援地面部隊,對敵方的裝甲、軍事集結地等重要目標進行打擊。因此,德國空軍所建造的轟炸機基本上都是雙發中型轟炸機,比如He-111轟炸機,Ju-88轟炸機等,而德國空軍卻由於沒有遠程戰略轟炸機,在二戰前期取得的優勢在後期也開始不復存在。
  • 淞滬會戰中不為人知的空戰,中國戰鬥機重創日本空軍,自身零傷亡
    1937年8月,上海戰場硝煙瀰漫、血肉橫飛,日本海軍旗艦「出雲號」強大的炮火不斷向中國守軍發起轟擊,造成極大傷亡。蔣介石決定把他最寶貝的家當——中國空軍投入戰鬥。此時的中國空軍組建不久、羽翼未豐。機隊的主要戰鬥力量是美國柯蒂斯公司生產的「鷹」式雙翼戰鬥機。
  • 零式戰機被很多人吹上了天,為何二戰時德國不從日本進口一些
    文/寂寞的紅酒零式戰機是二戰時期日本軍隊裝備的主力戰機之一,被日軍吹捧為「萬能戰鬥機」。由於零式戰機在太平洋戰場上出色的表現,零式戰機甚至被很多網友吹上了天。但有意思的是,雖然零式戰機被吹上了天,但日本的盟友德國人始終沒有從日本進口一架,德國人甚至對零式戰機絲毫不感興趣。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零式戰機被很多人吹上了天,為何德國人卻不感興趣?首先,在性能上,零式戰機遠遠比不上德國戰機。不要說德國人在二戰後期開發出的ME262噴氣式戰鬥機,即使和德國主力機型 BF109相比也差了一大截。
  • 有人稱它是美國B-2前身,德國二戰奇蹟之作,HO-229噴氣式轟炸機
    說起美國的B-2隱身戰略轟戰機,軍迷小夥伴們肯定是知曉的,因為它科幻的造型,以及昂貴的造價,被稱為是未來的作品,然而早在二戰時期,德國有一款飛機比它更為驚豔,它就是Ho-229轟炸機。有人稱B-2的前身就是Ho-229轟炸機,因為Ho-229轟炸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無尾飛翼噴氣式戰鬥轟戰機。它在外形即使放到現在也是非常的前衛和科幻,它也被稱為二戰時期德國的奇蹟之作。
  • 德國二戰就能製造重達1.8巨型炸彈,工業強國值得我們思考
    德國敢於發動二戰,很多人簡單以為軍事力量足夠了,其實是它背後的工業力量支持它的軍事和經濟的崛起。要不是最近,德國法蘭克福市發現一枚二戰時期由英軍投下的未爆彈,重達500公斤,為了安全拆除炸彈,當地政府緊急疏散了約1.3萬名民眾,二戰的故事大家可能會忘了。
  • 美軍「槍騎兵」轟炸機現身東海上空!飛行路線奇怪,還帶上加油機
    據海外媒體報導,美國位於太平洋的關島基地最近異常活動頻繁,今天早上多家媒體報導了一則突發新聞:從該基地起飛的兩架美軍B-1B轟炸機飛抵東海上空,稍作停留後返回。和之前相比,這次美軍的飛行路線看起來很不一般。
  • 二戰時期德國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的黑科技
    卡爾臼炮二戰時期德軍射擊出來的一種威力最大自行臼炮,所謂的臼炮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重型迫擊炮卡爾臼炮炮區別於古斯塔夫巨炮其中一點,就是實現不需要軌道進行的運載就實現在戰場自行轉移能力這這一點才是卡爾巨炮的可怕之處,其口徑600毫米,需要16個人進行操作才能運轉,期初德軍造出卡爾巨炮是為了炮擊法國的馬其諾防線的
  • 海鷗與鷹的較量,第二次世界大戰空中戰鬥的幾個第一次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點是德國入侵波蘭,所以在波蘭上空的戰鬥註定會和很多第一次聯繫起來。1939年9月1日4時26分,德波邊境籠罩在虛假的平靜中,幾十萬德國地面部隊屏息等待著進攻時刻的到來。藉助天邊露出的微弱晨曦,精選的德國俯衝轟炸機小分隊飛離地面,他們的任務是在正式進攻開始前炸毀波蘭邊界防禦節點,為地面部隊開道。
  • 二戰時的德國到底有多強大?
    在整個戰爭歷程中,德國工業為了支援前線,也是火力全開,巔峰時期曾生產了多達210萬臺工具機,比美國曾經170臺的記錄還要多, 巔峰時期的工業產值甚至一度佔據世界總份額的13.2%,正是因為了有了如此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才有了後來實力強勁的德國軍隊,常年的戰爭,也讓後來的德國出現了資源結極為匱乏的問題,還有後來德國遭受了美國的戰略轟炸,此時的德國也被命中要害,工業生產能力也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