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中不為人知的空戰,中國戰鬥機重創日本空軍,自身零傷亡

2020-12-13 騰訊網

1937年8月,上海戰場硝煙瀰漫、血肉橫飛,日本海軍旗艦「出雲號」強大的炮火不斷向中國守軍發起轟擊,造成極大傷亡。蔣介石決定把他最寶貝的家當——中國空軍投入戰鬥。

此時的中國空軍組建不久、羽翼未豐。機隊的主要戰鬥力量是美國柯蒂斯公司生產的「鷹」式雙翼戰鬥機。美國公司將這種飛機的設計圖和零件出售給中國,然後由杭州的「中央飛機製造廠」組裝生產。

從1933年列裝起,到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已經有100架「鷹」式雙翼戰機在空軍中服役,同時擔負轟炸機和戰鬥機的任務。這種戰機防禦薄弱,已經老舊落伍。空軍中新式戰機只有10架波音P-26戰鬥機和21架來自德國亨克爾公司和美國馬丁公司的轟炸機組成的機隊。

中國飛行員的駕駛技術更不容樂觀。據負責空軍訓練的美國將軍陳納德回憶,他們在訓練中甚至無法熟練駕駛教練機,更不用說波音P-26戰鬥機了。據說,他們大多是銀行家、將軍和委員們的子弟。

陳納德在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中抱怨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辦。讓他們駕駛波音戰鬥機單獨升空,然後看著他們弄斷自己的頸椎?還是讓他們待在地面上,好讓這些人覺得我不信任他們?如果航空委員會繼續選送這種新手來當飛行員,所有飛機都變成廢鐵也毫不奇怪。

然而在上海生死存亡的關頭,中國空軍沒有選擇,他們受命對停靠在日本使館區外的旗艦「出雲號」實施轟炸。

8月14日,上海上空布滿了細碎低垂的雲團,中國轟炸機升空後不久遇到猛烈颱風,機群被吹得七零八落,三三兩兩地到達了上海。上午10點,「出雲號「的防空炮開火了,住在上海國泰酒店和皇宮酒店的外國記者看到城市上空出現三架飛機,一名記者寫道:這些飛機俯衝下來,每架都投下了一枚炸彈。爆聲響徹全城,「出雲號」被濃煙吞沒了。

但他們的轟炸並未命中目標。陳納德解釋,這場災難是由於飛行受雲團影響而不得不低飛,而他們又沒有根據高度調整瞄準方式。結果,他們的炸彈直接落在了上海城中,造成不少平民傷亡。

所幸的是,中國空軍的戰鬥機表現出色,重創了日本空軍。當天下午,日本海軍的18架三菱G3M型「九六」式陸上攻擊機企圖轟炸中國機場。這趟任務來回1250英裡,大部分航程都在開闊的海面上,這是當時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的空軍都不會嘗試的高難度任務。

中國戰鬥機中隊在杭州上空伏擊了日本轟炸機。飛行員們駕駛著「鷹」式雙翼戰機,以零傷亡的代價擊落了兩架G3M型轟炸機,同時重創了三分之一的日本飛機,導致它們在返程途中墜毀了。他們的航母艦載機部隊遭受了更慘重的損失,12架三菱B2M「八九」式艦上攻擊機也在同一天起飛攻擊杭州,最後只剩下一架回到「加賀號」航母上。

8月15日,16架G3M再次轟炸機出現在南京上空,而且沒有任何戰鬥機護航。中國空軍的波音和柯蒂斯戰鬥機衝入敵陣。他們取得了擊落4架、擊傷6架的戰績。在持續三天的跨海作戰中,日軍的9架現代化雙引擎轟炸機被擊落,11架遭到重創,只剩下18架可以繼續作戰。

資料來源《飛虎隊》丹尼爾•福特著 葉蔚然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史料︱日本戰時寫真類刊物中的淞滬會戰
    輿論動員作為日本的總體戰戰略的重要一環,在淞滬會戰爆發後不久又有了進一步升級。1937年8月24日,近衛第一次內閣通過了《國民精神總動員計劃實施綱要》,推行「舉國一致,盡忠報國的精神」,繼而「實行徹底的國民實踐」,國家對新聞輿論的引導和管控成為了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助推器和對內騙取國民理解與支持的穩定器。
  • 《八佰》上映,你真的了解淞滬會戰嗎?中國主動出擊卻沒守住上海,但...
    當天中國空軍共出動飛機76架次,集中轟炸了上海日軍指揮部、彈藥庫碼頭,以及停泊在黃浦江中的日艦等目標。日軍驅逐艦「栂」號被炸傷,損壞嚴重。日軍從臺灣出動轟炸機意圖摧毀中國空軍機場,結果又被打了個6:0 。
  • 淞滬會戰有多慘烈?每天蒸發一個師,鍾松回憶:上去拼掉兩個團
    8.13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最精良部隊的大決戰。蔣介石為了得到國際的聲援以及轉移上海寶貴的工業資產,在上海投入了七十多個師的兵力。中國政府的孤注一擲,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言,為中國工業資產的轉移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但是淞滬會戰也是一場絞肉機般的會戰,每小時都有巨大的傷亡。
  • 美國空軍不敗戰神-F15戰鬥機
    F-15鷹式戰鬥機是美國開發生產的全天候、高機動性的戰術戰鬥機。是為獲得空中優勢而設計的第4代戰鬥機。美國空軍現役的主力戰鬥機之一,是美軍F-22服役前的絕對王牌。
  • 蘇聯的紅色毛驢,曾保衛中國領空,短小精悍的伊16戰鬥機
    在之後因為偽滿洲國與蒙古國的邊境問題,蘇聯與日本關東軍在諾門坎以西爆發了諾門檻戰役,蘇軍空軍在這場戰役中仍然派出了伊-16戰鬥機,雙方在第一階段戰爭中就互相擊落了60多架飛機,日軍的Ki27戰鬥機更是被蘇軍戰機一頓痛扁(這種飛機武備僅為兩挺7.7mm機槍,打伊15戰鬥機都費勁),戰役最後以蘇蒙聯軍慘勝告終。
  • 上海遭到敵軍空襲,傷亡1500人,史達林派空軍援華力挽狂瀾
    市區的供水幾乎斷絕,全市區供電從25萬千瓦下降到4000千瓦,市區軍民傷亡1500多人。面對敵軍的瘋狂空襲,軍委迅速做出反應,軍委首先從北京抽調2個高炮團前往上海防空。隨後,軍委又想到了正在組建中的人民空軍。可是,當時的人民空軍僅有一個戰鬥機大隊,6所航校訓練的飛行員還都沒有畢業。對於敵軍的空襲,剛成立不久的人民空軍很難進行有效的反擊。
  • 國軍主動發起淞滬會戰,僅是為了迫使日軍改變侵華路線嗎?
    有一種說法流傳甚久:在中國古代史上,歷次改朝換代多是由北向南攻擊從而實現目標,唯一的例外是明朝,自南向北把蒙古勢力逐出中原,完成一統大業。也因此引申出另一種說法:抗戰時期國軍發起淞滬會戰,是為了牽制日軍兵力,阻止其由北向南進攻,逼迫他們將侵華路線改為自東向西,以此達到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意圖。
  • 淞滬會戰時,此人為何反對向上海增兵,若聽他的建議,華夏危矣
    引言: 在抗日期間,我國的上海遭遇了一場大戰,這便是淞滬會戰。眾所周知,當時國民軍隊為了改變日軍的進攻方向,國軍便主動「開闢第二戰場」發動了這場淞滬會戰。淞滬會戰爆發後,中日雙方都瘋狂向上海增兵,中日試圖在上海打一場決戰。
  • 《八佰》背後那場會戰:整個上海都是「四行倉庫」
    不要低估裝備、訓練,夥食營養的作用,1944年,營養充分、全副美械裝備的中國駐印軍,在與日軍叢林作戰精銳第18師團戰鬥時甚至打出了1:3傷亡比,殺的其連續12次兵員補充。但除此之外的中國部隊,情況完全反過來。淞滬會戰,就是在這樣的全方位被碾壓的狀況下,由中國軍隊,率先打響的。
  • 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史達林格勒,「火星行動」,淞滬會戰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可算作是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尤其在史達林格勒城的爭奪戰中,作戰雙方的傷亡都非常嚴重,例如蘇軍第95步兵師於1942年9月底抵達史達林格勒時有7000人,10月8日時僅剩下3000餘人,到14日撤離前線時只有500人左右。
  • 二戰時期德國He 111型轟炸機進口到中國的實戰記錄淞滬上空的鷹
    說到1937年的中國戰場的中國空軍人們第一影響就是霍克系列戰鬥機,該型戰鬥機是當時美國最後一型號的雙翼戰鬥機,由於可以攜帶250千克航彈,於是在中國戰場又擔任起戰鬥轟炸機的任務,其實那載彈量會嚴重降低霍克III型戰鬥機飛行高度和速度,而250千克的航彈載量對比德國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載彈量實在是天差地別
  • 淞滬會戰當中,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樣了?
    淞滬會戰當中,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樣了? 1937年,被西方國家稱之為"血肉磨盤"的淞滬會戰打響,三個月的時間,中國軍隊傷亡了30餘萬人,徹底粉碎了日本妄言"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企圖。
  • 嶽麓山下的這個忠烈祠,紀念的主要是淞滬會戰犧牲的湘軍
    淞滬會戰前,湘軍在寧鄉誓師時即抱定了犧牲的決心 八百壯士拼死守衛的四行倉庫西北方向約22公裡,有個叫南翔的古鎮。 淞滬會戰爆發後,稍後取代何鍵成為國民政府湖南省主席的張治中,彼時擔任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兼左翼軍總司令,他的司令部即設在南翔。 南翔是上海四大歷史名鎮之一,扼守著上海的西北門戶。
  • 1954年,我空軍戰鬥機誤擊落英國客機,引發中美兩國空戰
    1954年7月23日早上8點40分,一架英國國泰航空的DC-4「空中霸王」客機,在海南島以東30海裡的公海上空飛行時,突然遭遇兩架解放軍空軍的拉-11戰鬥機。右翼在迫降過程中折斷,機尾隨後折斷。機長和副駕駛在確認戰鬥機離開後,爬上了充氣式救生艇,並救起其餘的人。整個攻擊過程持續了兩分多鐘,共造成了客機上面18名人員中的10人死亡。事後調查表明,造成這場悲劇的原因是英國的這款DC-4民航客機是進行過改裝的,當時這種機型和臺灣的運輸機極為相似,而臺灣當時也經常通過去掉運輸機上的標誌,時常過來偵查。
  • 淞滬會戰日軍為何用添油戰術,犯兵家大忌?因為他們也沒準備好
    八一三淞滬會戰,是老蔣嫡系下了血本的一仗。畢竟這一仗可是在老蔣南京政府地盤裡打的。而且老蔣也希望這一戰打出國際聲望。而日本人也非常「貼心」,淞滬會戰足足打了三個月。這裡面當然是中國軍民拼死抵抗佔據主導因素,但是日軍同樣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犯了兵家大忌,添油戰術。
  • 出人意料,未來空戰主角不再是戰鬥機,新空中霸主即將來臨
    在此次聯巡行動中,最讓人為之矚目的,恐怕是中俄兩軍出動的大型轟戰機,無論是中國的轟-6系列還是俄羅斯的圖-95,雖說這兩款轟戰機都是服役時間非常之久遠的存在,但是,作為在現代軍事理論指導下發展起來的產物,中俄兩軍以及美國空軍的轟戰機,都和二戰時期的老式轟戰機有著天壤之別。
  • 淞滬會戰是誰主動發起的?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
  • 二戰中如P-51野馬、零式戰鬥機是如何瞄準的?
    問 網友提問: 二戰中如P-51野馬、零式戰鬥機是如何瞄準的?由於空戰中,攻擊機和目標機都處於運動狀態,機槍或航炮的瞄準非常關鍵,而且著重需要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要準確目標攻擊,需要測定攻擊機與目標機的距離和相對方位角;二是彈丸在空中要飛行一段距離,受彈丸的重力影響,彈道會下降,瞄準時就要根據距離的遠近,確定適當的抬高角;三是追蹤目標時,需要根據目標的運動確定射擊的提前量。
  • 第三帝國的守夜人,德國空軍夜間戰鬥機部隊的興亡
    在戰前德國曾以一個中隊的Bf 109戰鬥機試驗過與探照燈系統配合的夜間空戰,這種戰鬥其實就是把常規地面防空中與探照燈配合的高射炮替換成了戰鬥機。戰爭初期的德國夜間戰鬥機作戰大致仍按上述套路進行,只是增加了雷達的引導。
  • 波蘭戰鬥機被打成火球!二戰中第一次空戰勝利由德國轟炸機創造
    德軍以超前的"閃電戰"戰術,憑藉地面裝甲車輛和俯衝轟炸機、戰鬥機聯合迅速蕩平了西歐各國。波蘭實力較弱,又與德國接壤——於是在德國的作戰計劃中,波蘭成為被計劃攻佔的第一個國家。9月1日凌晨,德軍數十萬部隊已經部署到德波邊境。4點30分左右,德國空軍第一俯衝轟炸聯隊第三中隊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越過德波邊界,發起了首次空中打擊。當時波蘭是世界上少數能自行研製、生產轟炸機和戰鬥機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