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消息 ,侵華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吳俸貞老人於2020年12月15日凌晨1點30分去世,享年94歲。
稍不順從就用腳踢、用皮鞭毒打
吳俸貞奶奶是湖南平江人,於1927年12月出生。
十七八歲的一天,她在回家途中,在村口被日本人抓到觀佳村和拔茅田一帶,關進了慰安所。日軍野蠻對待吳俸貞,只要她稍不順從就用腳踢、用皮鞭毒打。十幾天後,吳俸貞設法逃了出來,被村民送回家。回到家的吳俸貞遍體鱗傷,丈夫用草藥為她療傷......
悼念!20多萬→不足20位
據統計,在1931年到1945年日軍侵華戰爭的14年間,日軍強徵擄掠了20多萬中國婦女作為性奴隸,「慰安婦」成了日軍強加給她們的稱號。20多萬個「她們的故事」,我們只知道很少一部分。
如今,她們已經或正在離去,從20多萬到32、22……目前,中國大陸登記在冊的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者不足20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視頻來自微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除了吳俸貞奶奶,今年已有五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不幸離世。
卓天妹(3月17日)
卓天妹老人於今年3月17日去世,享年96歲。
15歲那年她被日軍抓去,被迫淪為「慰安婦」。白天她們要去挑水、砍樹,幹活幹不好還要被日本兵用棍子毆打。到了晚上,女人們就被關進一間間屋子裡遭受欺辱,老人後背上至今都留有被日軍毆打的累累傷痕。
老人曾說,「沒有人知道,我們當時過的日子不像是人過的日子」,當電視上播放的電視劇裡出現日本兵時,老人仍舊是驚恐地趕緊閉上眼睛要求換臺,十分害怕。
劉海魚(4月14日)
劉海魚老人於今年4月14日去世,享年93歲。
「這是筆血債,應讓後代知道!」劉海魚老人18歲時,被日軍擄走成了「慰安婦」,雖飽受欺辱,但她一直不願出賣村裡的抗日遊擊組織,後被家人贖回。
劉海魚清楚地記得,日軍送她們上山時,路上還抓了兩個人,其中一人正是在她們村裡開展秘密抗日活動的遊擊隊員。當天晚上,日軍開始審問這兩人,並當著劉海魚和另外3名姑娘的面,把遊擊隊員的兩隻手用鐵釘釘在牆上,又用刺刀把他眼睛挖掉,隨後又把他的鼻子和耳朵一點點剁下來……一直到他被殘害致死。
劉蓉芳(6月)
劉蓉芳老人於今年6月去世。
劉蓉芳當年是與親姐姐劉慈珍一道被擄作「慰安婦」的。今年6月,93歲高齡的劉慈珍在志願者的陪同下特意從湖南趕到江西看望妹妹劉蓉芳。
臺籍阿嬤(11月初)
今年11月初,中國臺灣最年長的二戰時期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者阿嬤(不公開個人信息)因身體各器官都已經老化,最終難抵疾病侵蝕,以近百歲高齡離世。隨著這位阿嬤的過世,目前臺灣地區僅剩芳美阿嬤一位日軍「慰安婦」制度倖存受害者。
劉奶奶(11月22日)
劉奶奶於今年11月22日去世,享年100歲,21歲時和堂妹一起被日軍強擄為「慰安婦」。日軍為了防止劉奶奶逃跑,將她手腳捆起來,每天都會殘忍蹂躪劉奶奶,稍有反抗便會拳腳相加,有時還會用刀槍威脅。因為日軍的野蠻蹂躪,劉奶奶和堂妹終生未能生育。
我們緬懷她們 我們記住歷史
淚滴中呼喚光明每年的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婦」紀念日。今年的8月14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分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舉行「花語」教育項目「淚滴中呼喚光明」,用鮮花緬懷、紀念她們。
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序廳「無言的淚」下方已放置展示臺,展示臺將設置花環少女頭像。頭像以空白面具呈現,表達「慰安婦」曾經慘烈的經歷,頭像佩戴紀念館紫金草領巾與紫金草徽章。
昔日慘遭蹂躪婦女的鮮血和眼淚澆灌出的希望之花,在和平的花園盛開,拾起人類記憶的碎片,願傷痛不再。
用影像「記錄」她們的故事導演郭柯持續關注「慰安婦」議題,於2014年和2018年分別推出了紀錄電影《三十二》和《二十二》。
《二十二》主題曲中哼唱的「天上下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憂愁自己解,自流眼淚自抹乾……」,也是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韋紹蘭喜歡哼唱的歌謠《九重山》。
韋紹蘭老人出生於1920年農曆七月二十七,廣西桂林荔浦縣新坪鎮人。1944年的冬天,24歲的韋紹蘭被日本士兵抓走,在慰安所遭受了3個月非人折磨,期間懷了身孕。多年後,韋紹蘭接受採訪時回憶起那年的事,依然痛苦,「眼淚都是往心裡流的」。
那些事情像是心裡一塊隱秘的角落,只要想起,就會淚流不已。電影中接受採訪時,韋紹蘭時而掩面而泣,時而沉默、無言。好像語言永遠也沒辦法形容,眼淚永遠也滴不完的心裡的苦海。
然而雖遭遇不幸,韋紹蘭老人卻一直堅強樂觀地活著。她說:「只愁命短不愁窮,只要命長,再苦再窮也不怕。」她也不止一次地說過,「世界真好」。
△以上韋紹蘭老人畫面均出自紀錄電影《三十二》
2019年5月5日13點20分,韋紹蘭老人辭世,享年99歲。
外交部多次正告日方:以負責任態度妥善處理慰安婦問題針對慰安婦問題,我國外交部多次正告日方:以負責任態度妥善處理慰安婦問題。
△韓國民間團體在日本駐釜山領事館前放置了象徵受害「慰安婦」少女的塑像
早在2017年1月9日,圍繞「韓國民間團體在日本駐釜山總領館門前豎立慰安婦塑像一事,日韓兩國外交紛爭升級」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慰安婦問題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犯下的嚴重反人道罪行,日方在反省歷史時閃爍其辭,難見誠意,敦促日方深刻反思。
2017年12月29日,針對韓國總統文在寅提出的「2015年韓日慰安婦問題協議存在嚴重缺陷,無法解決慰安婦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表示,日方應以負責任的態度妥善處理慰安婦問題,「關於『慰安婦』問題,中方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我們希望日方正視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的關切,以負責任的態度妥善處理有關問題。」
△日本右翼一組織代表腳踢臺南的慰安婦頭像
2018年9月11日,就「日本右翼一組織代表腳踢臺南的慰安婦頭像」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這件事在中國臺灣島內已經觸犯眾怒,引起公憤。眾所周知,強徵慰安婦是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對多個受害國人民犯下的嚴重反人道罪行,是國際公認的歷史事實。中方希望日方能夠正視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關切,以負責任的態度來妥善處理有關問題。另外也要提醒個別的日本右翼分子,中國有句話,辱人者必自辱,希望他們能夠自省自重。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
「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
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
老人們逐漸凋零
但血與淚不能忘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央視新聞綜合微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監製丨唐怡製片人丨鄭弘 張慶
策劃丨羅瀟
編輯丨王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