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吳奶奶去世 見證者又少一人

2020-12-18 央視新聞

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消息 ,侵華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吳俸貞老人於2020年12月15日凌晨1點30分去世,享年94歲。

稍不順從就用腳踢、用皮鞭毒打

吳俸貞奶奶是湖南平江人,於1927年12月出生。

十七八歲的一天,她在回家途中,在村口被日本人抓到觀佳村和拔茅田一帶,關進了慰安所。日軍野蠻對待吳俸貞,只要她稍不順從就用腳踢、用皮鞭毒打。十幾天後,吳俸貞設法逃了出來,被村民送回家。回到家的吳俸貞遍體鱗傷,丈夫用草藥為她療傷......

悼念!20多萬→不足20位

據統計,在1931年到1945年日軍侵華戰爭的14年間,日軍強徵擄掠了20多萬中國婦女作為性奴隸,「慰安婦」成了日軍強加給她們的稱號。20多萬個「她們的故事」,我們只知道很少一部分。

如今,她們已經或正在離去,從20多萬到32、22……目前,中國大陸登記在冊的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者不足20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視頻來自微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除了吳俸貞奶奶,今年已有五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不幸離世。

卓天妹(3月17日)

卓天妹老人於今年3月17日去世,享年96歲。

15歲那年她被日軍抓去,被迫淪為「慰安婦」。白天她們要去挑水、砍樹,幹活幹不好還要被日本兵用棍子毆打。到了晚上,女人們就被關進一間間屋子裡遭受欺辱,老人後背上至今都留有被日軍毆打的累累傷痕。

老人曾說,「沒有人知道,我們當時過的日子不像是人過的日子」,當電視上播放的電視劇裡出現日本兵時,老人仍舊是驚恐地趕緊閉上眼睛要求換臺,十分害怕。

劉海魚(4月14日)

劉海魚老人於今年4月14日去世,享年93歲。

「這是筆血債,應讓後代知道!」劉海魚老人18歲時,被日軍擄走成了「慰安婦」,雖飽受欺辱,但她一直不願出賣村裡的抗日遊擊組織,後被家人贖回。

劉海魚清楚地記得,日軍送她們上山時,路上還抓了兩個人,其中一人正是在她們村裡開展秘密抗日活動的遊擊隊員。當天晚上,日軍開始審問這兩人,並當著劉海魚和另外3名姑娘的面,把遊擊隊員的兩隻手用鐵釘釘在牆上,又用刺刀把他眼睛挖掉,隨後又把他的鼻子和耳朵一點點剁下來……一直到他被殘害致死。

劉蓉芳(6月)

劉蓉芳老人於今年6月去世。

劉蓉芳當年是與親姐姐劉慈珍一道被擄作「慰安婦」的。今年6月,93歲高齡的劉慈珍在志願者的陪同下特意從湖南趕到江西看望妹妹劉蓉芳。

臺籍阿嬤(11月初)

今年11月初,中國臺灣最年長的二戰時期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者阿嬤(不公開個人信息)因身體各器官都已經老化,最終難抵疾病侵蝕,以近百歲高齡離世。隨著這位阿嬤的過世,目前臺灣地區僅剩芳美阿嬤一位日軍「慰安婦」制度倖存受害者。

劉奶奶(11月22日)

劉奶奶於今年11月22日去世,享年100歲,21歲時和堂妹一起被日軍強擄為「慰安婦」。日軍為了防止劉奶奶逃跑,將她手腳捆起來,每天都會殘忍蹂躪劉奶奶,稍有反抗便會拳腳相加,有時還會用刀槍威脅。因為日軍的野蠻蹂躪,劉奶奶和堂妹終生未能生育。

我們緬懷她們 我們記住歷史

淚滴中呼喚光明每年的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婦」紀念日。今年的8月14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分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舉行「花語」教育項目「淚滴中呼喚光明」,用鮮花緬懷、紀念她們。

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序廳「無言的淚」下方已放置展示臺,展示臺將設置花環少女頭像。頭像以空白面具呈現,表達「慰安婦」曾經慘烈的經歷,頭像佩戴紀念館紫金草領巾與紫金草徽章。

昔日慘遭蹂躪婦女的鮮血和眼淚澆灌出的希望之花,在和平的花園盛開,拾起人類記憶的碎片,願傷痛不再

用影像「記錄」她們的故事導演郭柯持續關注「慰安婦」議題,於2014年和2018年分別推出了紀錄電影《三十二》和《二十二》。

《二十二》主題曲中哼唱的「天上下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憂愁自己解,自流眼淚自抹乾……」,也是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韋紹蘭喜歡哼唱的歌謠《九重山》。

韋紹蘭老人出生於1920年農曆七月二十七,廣西桂林荔浦縣新坪鎮人。1944年的冬天,24歲的韋紹蘭被日本士兵抓走,在慰安所遭受了3個月非人折磨,期間懷了身孕。多年後,韋紹蘭接受採訪時回憶起那年的事,依然痛苦,「眼淚都是往心裡流的」。

那些事情像是心裡一塊隱秘的角落,只要想起,就會淚流不已。電影中接受採訪時,韋紹蘭時而掩面而泣,時而沉默、無言。好像語言永遠也沒辦法形容,眼淚永遠也滴不完的心裡的苦海。

然而雖遭遇不幸,韋紹蘭老人卻一直堅強樂觀地活著。她說:「只愁命短不愁窮,只要命長,再苦再窮也不怕。」她也不止一次地說過,「世界真好」。

△以上韋紹蘭老人畫面均出自紀錄電影《三十二》

2019年5月5日13點20分,韋紹蘭老人辭世,享年99歲。

外交部多次正告日方:以負責任態度妥善處理慰安婦問題針對慰安婦問題,我國外交部多次正告日方:以負責任態度妥善處理慰安婦問題。

△韓國民間團體在日本駐釜山領事館前放置了象徵受害「慰安婦」少女的塑像

早在2017年1月9日,圍繞「韓國民間團體在日本駐釜山總領館門前豎立慰安婦塑像一事,日韓兩國外交紛爭升級」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慰安婦問題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犯下的嚴重反人道罪行,日方在反省歷史時閃爍其辭,難見誠意,敦促日方深刻反思。

2017年12月29日,針對韓國總統文在寅提出的「2015年韓日慰安婦問題協議存在嚴重缺陷,無法解決慰安婦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表示,日方應以負責任的態度妥善處理慰安婦問題,「關於『慰安婦』問題,中方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我們希望日方正視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的關切,以負責任的態度妥善處理有關問題。」

△日本右翼一組織代表腳踢臺南的慰安婦頭像

2018年9月11日,就「日本右翼一組織代表腳踢臺南的慰安婦頭像」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這件事在中國臺灣島內已經觸犯眾怒,引起公憤。眾所周知,強徵慰安婦是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對多個受害國人民犯下的嚴重反人道罪行,是國際公認的歷史事實。中方希望日方能夠正視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關切,以負責任的態度來妥善處理有關問題。另外也要提醒個別的日本右翼分子,中國有句話,辱人者必自辱,希望他們能夠自省自重。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

「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

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

老人們逐漸凋零

但血與淚不能忘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央視新聞綜合微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監製丨唐怡製片人丨鄭弘 張慶

策劃丨羅瀟

編輯丨王丹妮

相關焦點

  • 送別| 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駢煥英老人去世
    我們沉痛地獲悉  2020年12月29日18時  侵華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駢煥英老人去世  享年93歲  今年7月,我們剛剛為老人慶生,不想成為永別......駢煥英和她的姐妹們最終成了「慰安婦」,慘遭蹂躪。  20多天後,在偽軍工作的親戚拿著駢煥英父母借來的錢將駢煥英贖了回去。然而,沒幾天,日軍又來到這個村子,駢煥英再一次落入「魔窟」。  大概七八天後,親戚再次帶著駢煥英父母借來的錢,將她贖了出來。可是,沒多久,她又被抓走了。  就這樣,在一年多時間裡,駢煥英先後4次淪為「慰安婦」。
  • 第一個站出來的歐洲「慰安婦」,永遠沉默了
    作為一名日本「慰安婦」制度受害者,她曾與來自韓國、朝鮮、中國、菲律賓的受害者一同出席「日本戰爭罪行國際公開聽證會」,去美國國會「保護慰安婦人權」委員會聽證會上作證,去雪梨的日本領事館外參加抗議示威活動,也去各個大學做講座。她是第一個站出來講述自己故事的歐洲「慰安婦」。她的挺身而出也帶來更多受害者的證詞。
  • 臺媒:你所不知的真相 一些日本人如何看慰安婦問題
    9月18日,韓國日軍「慰安婦」倖存者姜日出(87歲)和來自中國海南的日軍「慰安婦」倖存者卓天妹(90歲)(圖)來到上海師範大學,兩名受害老人分別演講控訴日軍對韓國和中國婦女實施性侵害、推行性奴隸制度的罪行。
  • 朝鮮慰安婦倖存者:不堪回首的夢魘折磨一生,《雪路》真實的故事
    二戰時的日本,喪心病狂,是世界範圍內唯一一個敢於挑戰倫理,公開設置「慰安婦」的國家。二戰期間,日軍使用非常手段,強迫40萬亞洲婦女,成為慰安婦。韓國的專家學者,經過推算,大概有約20萬的朝鮮女性,淪為慰安婦。
  • 韓國法院裁定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者每人賠償1億韓元
    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當地時間8日就韓籍「慰安婦」受害者向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作出一審宣判,裁定日本政府向受害者每人賠償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法院表示,綜合相關證據、證詞等材料,認定被告方存在非法行為,給原告方身體和心理造成了難以想像的創傷,且原告方未能得到應有的賠償。
  • 上野千鶴子:慰安婦為何大多數事後都選擇了沉默?
    「敘事的模式化」,是一個具有兩義性的存在:一方面,它這種敘事給了慰安婦們發聲的機會;另一方面,這種敘事的模式化又將脫離於這種敘事模式框架的其他敘事給壓抑掉。實際上,這等於忽視了受害女性的主體性,在性暴力最嚴酷的時候,女性的主體性也沒有被完全抹殺。
  • 可憐的慰安婦,被日本人侵犯後,想要結婚都只能找老光棍
    在日軍侵華期間,他們對中國人做出了非常大的殺傷,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影響,他們犯下的罪行更是令人髮指,讓人幾天也說不完,這其中的慰安婦制度更是對中國女性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在70多年前,一個烽火連綿的年代,有一群人生活非常的悽慘,她們是戰爭的受害者和倖存者,她們就是慰安婦。
  • 日軍官兵性病流行,戰鬥力幾乎喪失,他們居然強搶來民女做慰安婦
    「慰安婦」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那是1917 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日本出兵西伯利亞,強權幹涉蘇俄革命。由於當時戰事十分不利,情緒低落的日軍士兵,把牴觸情緒全部發洩在當地婦女身上,強暴當地婦女事件層出不窮,日本軍方十分支持。
  • 科威特埃米爾去世,阿聯領導人表示哀悼
    科威特官方證實,科威特埃米爾(國家元首)謝赫薩巴赫·艾哈邁德·賈比爾·薩巴赫於當日去世,享年91歲。薩巴赫2006年1月成為科威特第十五任埃米爾,此前先後出任外交大臣、石油大臣和首相等職務。圖片來源:當地媒體當地時間9月29日晚,阿聯總統謝赫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對科威特埃米爾薩巴赫·艾哈邁德·賈比爾·薩巴赫的去世表示哀悼,他在悼文表示,薩巴赫是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中最傑出的領導人,他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的國家和民族不斷付出,同時他也是促進海灣地區國家間合作的先驅之一。
  • 海南:狀告日本政府8名慰安婦已有4人離世(全文)
    至此,狀告日本政府的8名「慰安婦」受害者,已有4人離世。仍健在的其他4名老人如今生活如何?近日,記者深入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等地,尋訪這些健在的老人。陳金玉 沒等來道歉抱憾離世不久前,保亭加茂鎮北賴下村86歲的陳金玉老人病逝,年過5旬的陳厚志一下子變得情緒低落。
  • 義大利那不勒斯市為馬拉度納去世舉行哀悼活動
    原標題:義大利那不勒斯市為馬拉度納去世舉行哀悼活動△那不勒斯聖保羅球場亮燈向馬拉度納致哀25日,義大利那不勒斯市市長德·馬吉斯特利斯宣布將為因病去世的球王馬拉度納舉行全市哀悼活動,並把那不勒斯隊主場聖保羅球場更名為馬拉度納球場。
  • 韓法院判處日本向慰安婦受害者每人賠償1億韓元
    中新網1月8日電 據韓媒報導,韓國法院8日對韓籍日軍慰安婦受害者對日本政府提起的索賠訴訟,進行一審宣判,判處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受害人賠償每人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當地時間8日上午,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民事合議34庭開庭,宣判已故裴春姬等12名受害慰安婦對日索賠訴訟。
  • 韓拍慰安婦主題電影《歸鄉》 或明年光復節首映
    慰安婦主題電影《歸鄉》【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10月24日報導,韓國慰安婦主題電影《歸鄉》於23日在慶尚南道居昌郡開機,製作方還計劃到中國等地取景拍攝並且在明年春天再次回到居昌郡為電影最後一幕取景。製作方表示,該電影2015年上半年可製作完成,預計將在韓國獨立日——光復節(8月15日)當天舉行試映會和首映式。
  • 臺灣93歲慰安婦辭世 一生未等到日本道歉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4月21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僅存的三位「慰安婦」之一、被稱為「蓮花阿嬤」的陳蓮花,4月20日晚8點左右因腸道破裂引發感染而離世,享壽93歲。臺灣婦女救援基金會表示,蓮花阿嬤辭世後,臺灣「慰安婦」倖存者就只剩下2位。婦援會要再次呼籲日本政府,儘速對臺灣「慰安婦」給予正式的道歉與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