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婦」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那是1917 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日本出兵西伯利亞,強權幹涉蘇俄革命。由於當時戰事十分不利,情緒低落的日軍士兵,把牴觸情緒全部發洩在當地婦女身上,強暴當地婦女事件層出不窮,日本軍方十分支持。
這種傷害天良的行為,導致各種X病在日軍中大規模流行,一時間,死於性病的日軍士兵超出陣亡的士兵總數,達到1.2 萬人之多。還有近20%的日軍士兵因患有X病,從而嚴重削弱了日軍的戰鬥力。為解決這個問題,日軍高層便開始大量擄掠被佔領國的女性充當日軍娛樂工具,以避免性病流行再次大規模減弱日軍戰鬥力。
在軍國主義的概念裡,日本軍人的人性完全被扭曲,在他們看來,殺人放火、強暴婦女是為天皇盡忠的表現,獸慾橫流是有戰鬥力的表現。這支變態部隊不僅要佔領別國的領土,而且還要強暴當地婦女。日本的盟友,納粹德國的外交官也不禁感嘆:「槍殺無辜、強暴婦女、掠奪錢財只有禽獸部隊才能幹得出來。1937年前後,日軍開始大規模在中國和朝鮮擄掠女性充當慰安婦,中國和朝鮮成了日軍慰安婦制度的最大受害國。
1942年,日軍佔領荷屬東印度,現在的印度尼西亞後,拘留了大批荷蘭籍婦女,並將她們編入四個日軍慰安所。這些婦女之中,有一部分人自願挺身而出。她們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挽救更為年輕的姑娘,另一方面也錯誤地認為當了慰安婦生活條件會有所好轉。但日軍覺得自願充當慰安婦的婦女數量不夠,便以武力迫使更多的荷蘭籍婦女加入其中。
日軍還將從各佔領區搜羅而來的歐洲籍婦女集中到印尼境內三寶壟,逼迫她們籤署一份「自願」聲明,分配到了各家慰安所。據史料統計,在三寶壟地區充當慰安婦的各國婦女有300多名,這其中既有印度尼西亞當地婦女,又有印度、荷蘭和其他歐洲國家的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