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鋪就人生之路

2020-12-13 齊魯壹點

讀萬卷書 鋪就人生之路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是中國古人修身的兩條基本途徑。晉代著名史學家陳壽曾給自己的書齋命名為「萬卷樓」。此後,歷代以「萬卷」命名的書齋有數十家,宋代有方略、石待旦等;元代有陳杰、汪惟正等;明代有項篤壽、楊儀、範欽等;清代有孫承澤、黃彭年等。可見,「讀萬卷書」的理想在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當中是何等的根深蒂固。

讀「萬卷書」不僅是古人的理想,當我們懂得了讀書的意義,都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強烈的博覽群書的願望。然而,人類歷史悠久,書籍多如海洋,時代發展到今天,科技與經濟的發展更使得人類的精神領域空前豐富,獲取信息與知識的途徑不斷增加。「萬卷書」早已不再是一個象徵性的概念,如何從這「萬卷」之中,找到最值得細細品讀的作品,尋找自己思想深處最渴望的認知,覓解人生困惑,已經成為人們必須解決的問題。

愛因斯坦曾說過:「在閱讀的書中找到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統拋掉。」這正是在闡述讀書時選擇的重要性。而他所說的把我們「引到深處的」東西無疑就是我們所需要的深度閱讀的作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經典作品。

卡爾維諾對經典做出的定義之一是:經典就是我們正在重讀的。的確,在對經典作品反反覆覆的品味中,人們思想得到了升華,從淺薄走向思考,最後走到通達。我們都曾有這樣的感觸,面對海量的書籍和信息,一方面人們在向著功利性淺閱讀大張其道,另一方面,我們的精神深處又在不斷地呼喚能夠滋養自己內心的深度閱讀。因此,經典的價值不僅沒有因為淺閱讀時代的到來而有所損失,反而更顯示出其珍貴來。

在惜字如金的中國傳統典籍當中,從來不乏這種需要反覆品味的經典。從先秦諸子到歷代的經史子集,這些經典為一代代的中國人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精神滋養,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建立了基礎。我們把這種包蘊中國文化的學問稱為國學。國學的範圍非常廣泛,它包含了文學、歷史、哲學、藝術、語言、音韻等在內的一系列內容。包羅萬象的國學經典為我們提供了廣泛的教育。閱讀國學經典,也就是在與我們的「先聖先賢」對話和交流,一步步地楔進我們的歷史和傳統。這個過程可以讓我們領會先賢的旨趣,把握他們的神髓,形成恢宏的歷史意識,可以讓我們通曉文義、熟經史、學問通徹,讓我們成為博學之士。另一方面,國學經典所代表的傳統學問,更是具有極為厚重的倫理色彩。閱讀國學經典的過程,不僅是增進知識的過程,而且是一個薰陶氣質、改善性惰、提高涵養的過程,這個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著行誼謹厚、品行端方、敦品厲行的謙謙君子。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學早已不再是人們追求事功的唯一法典,我們也不贊成對國學的功能無限誇大。但毫無疑問,閱讀國學經典,必能促進我們對真、善、美的崇敬之心,喚起我們對偉大、深邃、美麗事物的敏感和驚奇,同時也讓我們了解到先賢們在探尋知識過程中思考的重大課題和運用的基本原則。這些作品體現著我們民族精神的精髓,如《周易》所闡述的「自強不息」的君子人格、《論語》所強調的「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詩經》所培養的溫柔敦厚的情感,《道德經》所閃耀的思辨智慧,等等,它們共同構築了中華民族傳統的精神範式。品讀先賢留下的經典,恰如與他們進行一次次心靈的直接觸碰,進而去審視我們自己的內心,見賢思齊,激濁揚清。

讀書要讀經典是至理名言。正是基於對經典的這種認識,所以,以期引導著步履匆匆的現代人走近國學經典,了解國學經典。作為一名普通讀者,也許你會常常感慨,青少年時期沒有花更多精力去讀更多的經典,如今沒有時間來細讀,但實際上,讀經典什麼時間開始都不算晚,只要深讀下去,一樣可以塑造我們未來的生活。經典不只是精神的食糧,更能給人帶來無限美感,成為享受詩意的淵藪。

「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我們越是道聽途說,因為我們懂了,當我們實際讀它們,我們就越是覺得它們獨特、意想不到和新穎。」這是卡爾維諾的經典語句。我們只有在細細品讀中才能真正融化經典,真正做到「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同時,經典,又是可以被享受的。當我們走進經典之時,不能只作為被動的接受者,也可用個人自我的方式進入經典,做精神的逍遙之遊,對經典作貼近個體生命的詮釋和閱讀,在現實社會之上營造高尚的人生意境和精神家園,獲取一種詩意盎然的人生,鋪就我們的多彩人生之路。

愚人張工 2020年秋於奎虛國學館

壹點號清河居士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最好的例子就是南宋和蒙古
    中國有句古話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說的就是讀再多的書,都不如實幹,理論聯繫實際才能體現讀書的價值。就像學醫一樣,你把病理研究得再透徹,不經歷臨床,在遇到特殊情況時又如何應對呢?所以,實踐才是讀書的目的,只讀書,不實踐,書就白讀了。
  • 人生要讀有字的書也要讀無字的書
    人生要讀有字的書也要讀無字的書2020年的12月29日,我必須記下來這一個日子,這一天是聊城最冷的一天,說好的雪雖然沒有來到,但是天氣特別的寒冷,北風在魯西的大地瘋狂的肆虐著,摧枯拉朽,還在戀著舊枝的枯葉,也被強迫驅趕著離開了枝頭,鳥巢在寒風中顫抖。也許是聊城人民太熱情了,把這一場雪給嚇跑了。山東絕大部分地方都在雪花飄飄。
  • 古代才子的對聯,讀來妙趣橫生、愛不釋手:門對千根竹 家藏萬卷書
    一副對聯有一上聯,但可以有很多下聯,就看誰對的精妙,有的對的工整生動,有的則生搬硬套,讀來枯燥乏味。從古至今,能夠流傳下來的對聯都是佳作,我這有五副千古絕對供大家細細品味:1、門對千根竹;家藏萬卷書。相傳,明朝名士解縉的家門口正對著一片竹林。除夕之夜,他在門上貼了一副春聯:門對千根竹, 家藏萬卷書。
  • 一卡可讀萬卷書!建行推出龍卡Kindle信用卡
    建設銀行作為國內信用卡行業的領軍者,踐行國有大行在文化領域的社會責任,洞悉讀者閱讀習慣變化,與電子書服務領域領跑者Kindle開展合作,共同致力於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2020年3月起,建設銀行已與Kindle攜手開展「龍卡閱讀日」系列活動,定期面向龍卡信用卡持卡人發布精選書單並贈送Kindle電子書。
  • 讀萬卷書·《胭脂盆地》《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今日菖蒲花》
    讀萬卷書每周到時候總是不斷地想寫啥啊寫啥啊.回頭看看自己的書架,發現讀過的書像是剛出爐的地瓜,囫圇吞棗地咽下去了剛品到一絲甜味兒就吃沒了,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全書讀起來輕鬆不費力,作家的文筆總讓我想起臺灣偶像劇裡的夏天,永遠肆意清新。上學的時候老師總說散文是最難寫的文體,她的文章字裡行間都是詩情畫意,「我的散文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便是生命。雖然我的文章中有不少是描述大自然之美,但並未濫情,我寫一朵花或一根草,都是對生命的一種禮讚、一種詮釋」,這是作家對自己的評價,我覺得已經十分到位了。
  • 寫給那些只想自己行萬裡路,卻一定要孩子讀萬卷書的父母們。
    花季婦女望著身邊這位怒氣衝衝的母親,不由得想起了以前被朋友圈刷屏的文章:《對不起,爸爸媽媽給不了你800w的學區房》,作者是一對年輕夫婦,說自己沒有給孩子報3萬的早教班,8萬的雙語幼兒園,也沒買800萬的學區房,反倒辭職帶著孩子環遊世界去了。
  • 東山島:「生態+」鋪就小康之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建立生態機制 加強綜合整治 打通轉換通道東山島:「生態+」鋪就小康之路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作為谷文昌精神的發祥地,近年來,東山島探索走出一條獨具東山特色和海島實際的綠色發展之路,成為全國十大美麗海島之首,並被作為33個國家生態保護和建設典型示範區之一向全國推廣。  規劃先行 建立生態保障  湛藍的大海,翠綠的木麻黃,把東山島這顆「海上明珠」裝扮得風光旖旎,生機盎然。
  • 美國女博士「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她續填李白的詞,蘊含東方古典美
    美國女博士「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她續填李白的詞,蘊含東方古典美 克麗絲叮越發感受到經典詩詞不僅寫在書本上 更寫在山川大地上,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中 李白曾賦「一生好入名山遊」表明心跡 他在遊山玩水間揮斥方遒,寫出一篇篇傳世名作 克麗絲叮身為李白的「鐵粉」 來到中國後也踐行著 「讀萬卷書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必勝客攜手經心書院 打造溫馨親子閱讀空間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雙節來臨湖北風光「先睹為快」揭牌當天,必勝客「悅讀食光」便迎來首批親子閱讀的家長和孩子們,來自咿吖語言藝術中心的小朋友們和兒童閱讀推廣教師彭志輝,在必勝客開展了一場有趣的親子閱讀分享會
  • 宦讀人生
    本文原載於《作家文摘》第2198期宦讀人生
  • 飽讀群書人生真的會不一樣
    在文學的世界裡,她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生,也知道了自己要追求的究竟是哪一種。14歲就堅定出國留學的她,也從此開啟了「非典型的升級打怪」之路。她,就是席越,2019年全網情商課銷售第一的「最美說書人」。「為什麼我讀了那麼多書,可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在某個深夜她給在中國的姥爺訴苦。以前自己偏愛人文類,雖能滋養內涵,在瞬間讓你醍醐灌頂,但卻少了能解決問題的實操方法論。如夢初醒的席越,去圖書館抱回了一大堆心理、談判、傳記、情商、邏輯思維類書籍,而這些書,是她之前從來不曾涉獵的。
  • 古今名言佳句總是勸人要讀書,讀了這四句,勝讀十年書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快樂和幸福,只有讀書才是人生最幸福、最快樂、最持久的事情。古人有這樣勸告人們讀書的四句話,讀了你不得不去讀書。01、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鳥兒需要飛翔靠的翅膀,只有展翅才能夠高飛,這是很普通也很明白的道理。哪麼人呢?人生活在現實中要前行靠的是什麼?
  • 撕書吃書破萬卷,乾貨都在這裡!
    有時也和爸爸輪流著讀。當時也沒買什麼繪本,只隨意拿了幾本放在床頭,晚上睡前讀一讀。有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樹》、《小狐狸買手套》,還有「愛的味道圖畫書」系列,講的比較多的是《威爾和斯奎爾》。神奇的是,當時處於哄睡困難期的寶寶,一聽到媽媽講《去年的樹》的故事,立馬安靜下來,乖乖地聽著,聽了一遍又一遍: 「一棵大樹和一隻小鳥是好朋友。
  • 海澱外國語教育集團國際學校小學副校長許昂:讀萬卷書,更要行萬裡路
    「讀萬卷書,更要行萬裡路。」海澱外國語教育集團國際學校小學副校長許昂圍繞國際化人才培養和海外小學階段目標的定位與養成方面闡述了自己觀點。多年陪伴學生留學在外的經歷,讓這名年輕校長有了很多不同的教育感悟。海澱外國語教育集團國際學校小學副校長許昂「我們希望孩子們擁有國際化的視野、國際化的知識結構、世界公民道德修養和紮實中國文化基礎。」
  • 《朗讀者》第三季風格變了,不僅帶你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裡路!
    《朗讀者》第三季改變以往模式,以"一個人,一段文"轉換為"讀天地人心",從單向傳播轉換為雙向互動,讓普通人的生活成為可供觀照的讀本,讓人人都可以成為朗讀者。"漫漫人生路,不知道會遇到多少坎坷,讀一本好書,就好比擦亮一根火柴,它會在你困頓疲憊的時候,照亮你腳下的路。"
  • 《人生海海》:薇婭帶貨,5秒鐘3萬本售罄,紙質書也有「春天」
    或有父母的庇護,或有朋友的相助,或有愛人的支持,都是人生路上搏擊風雨的信心和力量。要相信:天無絕人之路,再難的事,再大的坎,咬緊牙關總能挺過去,關鍵是不能喪失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在一次直播中,薇婭只用了5秒鐘,就將3萬本書一售而空,不僅是直播間的觀眾驚呼,就連薇婭本人也感到十分的驚喜和意外。因為這次的直播不同以往,賣的是一些日用品、美妝或者食品之類的,這次賣的是一本書——《人生海海》。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做生活中一位有思想的舞者!
    行萬裡路是身體的鍛鍊,讀萬卷書是心靈的旅程。知行合一,才能領略文化帶來的愉悅。如果不讀書,不走出家門那麼,你和自然美景之間永遠隔著屏幕。要知道眼界決定了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大小。領略過世間萬物的多彩之後,我們才能更好地領悟蘇軾「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人生感慨。才會震撼於「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的美景。
  • 翼天文旅集團|「夢裡老家·跟著朱子去研學」讀萬卷書 行萬裡路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研學旅行是學校課堂的延伸讓學生「學在天地間」陶冶情操、增長見聞、開闊視野
  • 吳良鏞: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謀萬家居
    泰山博物館方案吳先生是新中國建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七十餘年來培養了近百名碩、博研究生,指導了兩位博士研究生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授課學生超過萬名,奠定了面向人居環境的「建築學-城鄉規劃學吳良鏞座右銘: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拜萬人師,謀萬家居。
  • 讀萬卷書方能行千裡路
    針對當下年輕人面臨的一系列困擾,按青春、理想、心態、親情、友情、人生、教育等主題,呈現出他對世界的看法和態度。在這個充斥著不安感的浮躁社會,給年輕人內心堅強的力量,讓每個人思考應該怎樣更積極地度過人生。本書是一篇讀起來讓人感到沉重的小說。那種只有闔上書本才會感到的隱隱不快,並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殘酷造成的。畢竟,作品中的亡家,喪妻,失女以及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樣的故事並不具備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