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
每周到時候總是不斷地想寫啥啊寫啥啊.回頭看看自己的書架,發現讀過的書像是剛出爐的地瓜,囫圇吞棗地咽下去了剛品到一絲甜味兒就吃沒了,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所以,本周我決定整理出來三本私人收藏的好書推薦給大家,畢竟我也不是啥時候都能洋洋灑灑地寫出幾千字書評的~(沒有偷懶沒有摸魚哦哈哈~)
簡媜是一位我很喜歡的臺灣女作家,這麼說也不太準確,是因為《胭脂盆地》我才去了解她的。《胭脂盆地》是一部散文集,是簡媜的轉型之作,從這本書開始,簡媜將關注的焦點從早年抒發個人經驗的內省,轉向近年對城鄉差距、浮世人情的觀察。
全書讀起來輕鬆不費力,作家的文筆總讓我想起臺灣偶像劇裡的夏天,永遠肆意清新。上學的時候老師總說散文是最難寫的文體,她的文章字裡行間都是詩情畫意,「我的散文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便是生命。雖然我的文章中有不少是描述大自然之美,但並未濫情,我寫一朵花或一根草,都是對生命的一種禮讚、一種詮釋」,這是作家對自己的評價,我覺得已經十分到位了。
另外我還有一本她的《水問》,是簡媜作家生涯的第一本書,雖然我還沒看完,但是也值得推薦,因為有很多作家的童年經歷,看我的都開始後悔出生在城市了~
▶▷
1.若我看倦了風景,走累了路。你是否,願意變成酒色的石頭,讓我把餘生靠一靠。
2.挫折的來臨,有時象徵一種契機。它可能借著顛覆現行秩序,把人帶到更寬廣的世界去。它知道人常常不知不覺地窩在舊巢裡拒絕變動,久而久之成為翁內醬菜。它不得不以暴力破缸,讓人一無所有,赤手空拳從荒蕪中殺出生路。
3.人生的結構,也像月之陰晴,草樹之枯榮,一半光明一半黑暗。我們之所以容易受傷,乃因為在盡情享受美好的一半之後,更貪心的祈求全部圓滿。我們並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卻習慣在挫折來臨時怨聲載道,仿佛受了多大的冤屈。人是追求完美的動物,而完美只是激勵人懷有向上意志的信念而已,人生的基礎結構無法得出完美。
4.現在明白了,當時我把你以及預知分別後的思念像延陵季子掛劍一樣,懸掛在忠孝東路的木棉、槭樹上;也許是個怯懦去直接負荷感情重擔的人,所以必須藉助花枝樹臂幫我撐腰。
2.《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
又是一位臺灣女作家的散文集。寫到這我突然意識到第三本書的作家也是臺灣的.好吧今天是臺灣女作家專場~
張曉風的風格和簡媜很像,同樣的清新雋永,女性風格強烈,媒體評價其文「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看看人家多會說,我也是這麼想的哈~
另外我想說不要被書名迷惑了啊,一看到「咖啡」是不是就覺得好有小資的味道,這位可愛的女士從肉到肉湯到紅燒肉到最後燒焦了整整寫了三頁,我差點都要以為這是我姥姥了。有像張愛玲那樣風情萬種的女作家,也有像嚴歌苓那樣正面剛的女作家,也有張曉風這樣可愛的女作家,在讀書這件事上我認為不該拘泥於一種風格,不斷的去觸碰自己認知的邊緣才是讀書的意義。
▶▷
1.蘇軾的詩也說:「六橋橫絕天漢上」。⋯⋯在面對桃紅柳綠的時刻,我們都只能虔誠地用兩腿走過風景,用兩眼膜拜,用一顆心來貯存,如此而已。
2.我們只擁有百年光陰。其短促倏忽——照聖經形容——只如一聲喟然嘆息。
3.你看到的這篇臺北,充滿形容詞,充滿成語,如一紙小學生寫的文章,努力想把自己寫好,卻看來處處裝模作樣、虛矯誇張。
4.在整個死亡的陰影裡,只有那孩子光潔的臉是一種救贖,他是新放下的一枚棋子,天機渾妙,可以挽回整盤棋的頹勢。
戴文採因為寫了張愛玲可是受了不少非議啊,其實我當初也是因為偶然知道了這個八卦才決定看看她的書的哈哈。(我得強調一下我沒有喜歡張愛玲哈只是單純的作為吃瓜群眾想看看兩個人誰好~)《今日菖蒲花》由近百篇散文穿綴而成:有四時風物的觀瞻,旅居異國的見聞,文壇好友的記憶;亦有音樂與美術的品評,宗教哲學的思索,及人生情感的領悟。長短各異,氣韻黏連,意象華美,見解獨到。(以上來自百度百科,我也是這麼想的~)我個人,個人哈,更喜歡這個嘻嘻~
作家的文字美的像是山水畫,光是看字你都能想像到畫面,你以為她寫情情愛愛,其實她在寫人情練達,能把男男女女那點世人皆知的事寫的進退有度,純真慈悲,點到為止這個勁真是很難得了,感情這東西你寫多了吧,讓看客覺得矯情;寫少了吧,眾人認為你不專心。整部書看下來讓人不由沉浸在作者塑造的世界裡,將往日經過的種種無限懷念,共鳴感很強,這就是它的成功。如果是我在學生時代讀到這本書的話,肯定會模仿它寫作文的,妥妥的學習模版~
▶▷
1.不可求的完美的知己,由完全相反的質量,所達到的完全的了解。像神袛順手把月亮一撕為二,你們竟順著撕痕找著了彼此。這幾句話,摘自我的一本書《在陌生的城市》的序言,但願每個人早些找著你的半個月亮。2.晴天似乎花雪楓葉,但水色是常見的澄碧,也不可能有那樣穿金的銀雨,雨攪動出的秋葵色也像打出泡沫後的抹茶色調。晴天澄澈的水,水意太強光線太多,色澤沉澱到底層可映照卻翻不上來,不可能這樣滿池子一色塗抹如黑書院壁畫,可惜沒有穿件黑金織錦的黑留袖來入景。猶尚含苞的櫻花,黑枝中微綻出豆大一點緋紅,銀雨飄酒金閣落向欏枝。金閣的金箔是方塊形,每一個方塊都閃出漸層的濃淡,淡處是銀光的視,雨水的銀就來自那淡金交疊處。叫人著魔的美。3.他走過來時我已經看見了,身上有一圈光的錯覺,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就是美人,禮樂盈耳的好質感。4.真正飽滿的新聞形式,該近距處當震撼,真正動人的文學形式,在痛苦處有浪漫,文字本身就應該創造出這樣寬的效果,三島由紀夫就是,他的作品中有大量新聞事件,他在其中敘述柔性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