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奇女子,無論是美貌冠絕古今的四大美女,還是才華過人學識出眾的諸多女學士,亦或者身居高位為國為民的女中豪傑,都曾在璀璨的歷史長河中,綻放出屬於她們的光彩。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奇女子,是三國時期的郭女王,一生經歷曲折離奇,不但美貌出眾,更是智慧過人,一步步從宮人成為皇后,一生未曾誕下一子,卻依舊被尊為太后。郭照最後的結局如何?歷史上的她真的是被養子魏明帝逼向絕路的嗎?
圖片:郭照與養子曹叡劇照
一、一生波折
郭女王這個名字聽起來很是囂張,不過並不是她真正的名字,她姓郭字女王,所以才被人叫做郭女王,而她具體叫什麼,卻沒有真實的記載。在所有有關郭女王的文獻中,只有《魏書》曾推測過,郭女王的真名叫做郭照,這也是在一系列影視劇中郭女王的名字。
之所以會有郭女王這個稱呼,主要是因為她出生的時候便天降異象,少女時期就美豔至極,而且極其聰慧,於是郭照的父親就給自己的女兒取字叫做「女王」。不知道郭照的父親到底是怎麼想的,這要是在武則天之後取個這樣的字,怕是孩子蹦躂不了多久就沒了。
圖片:郭照少女時期劇照
郭照出生於官宦世家,她的父親是南郡太守,相當於後世的知府一職,相對來說地位還是比較高的。不過由於東漢末年整個社會格局非常混亂,所以即便是如此這般的出身,郭照後期依舊沒能安穩地過日子。
在黃巾起義爆發不久,郭照的父母都在戰亂中被害身亡,只有郭照因為被寄養在別人家,才保住了一條性命。等到曹操被漢獻帝封為魏公之後,郭照進入東宮,成為了一名宮人。
此時的郭照雙十年華,美豔動人,而比她小三歲的曹丕正是青春懵懂的年紀,對其愛慕不已。也幸虧曹丕的父親是曹操,愛好和別人不太一樣,不然哪有機會輪到他。
後來曹丕和他弟弟兩個人搶奪權力鬧得不可開交,而郭照便在這個時候不斷的給曹丕出謀劃策,使曹丕在奪嫡中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不得不說,雖然郭照的父親心大得不行,但郭照的的確確配得上女王這兩個字,謀略完全不輸當時已經成名的謀士,曹丕能夠成為世子,少不了郭照的出謀劃策。
圖片:郭照為曹丕出謀劃策劇照
二、得寵封后
曹丕對郭照是非常寵愛的,在曹丕還是世子的時候,郭照的弟弟當時是一個縣吏,卻幹下侵吞官府財物的惡行,按照當時的律法可是死刑。曹丕為了不讓郭照傷心,多次向掌管這起案件的官員求情,想要讓他們私底下偷偷赦免郭照的弟弟。
然而官員卻不願意這麼做,於是便把曹丕寫給他求情的書信全都上奏給了曹操,導致最後沒能救下郭照的弟弟。為了幫郭照報仇,曹丕便讓手下狠狠的參了這個官員,讓這個官員被免職。
到了曹丕登基之後,更是直接將郭照封為夫人和貴,僅次於王后和皇后,地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六宮之中更是以郭照為首。
圖片:曹丕對郭照非常寵愛劇照
不僅如此,曹丕還顧及到郭照的家人,將郭照當做曹氏九族之內的人,一併進行了封賞,郭照的親戚們也都因此得到了相應的提拔,就連郭照的一位遠房表哥都被提拔成了散騎侍郎,這在當時必須是學識淵博的人才有資格上任的職位,所以郭照的表哥也成為所有儒士中的唯一一個關係戶。
可惜曹丕不是一個專情的男人,畢竟掌握著這麼大的權力,想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啊,他不可能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到郭照身上,雖然郭照知書達理會來事,但是在後宮中還有一位勁敵,就是甄宓。
郭照為了剷除這個對手,可謂是煞費苦心,最終在公元221年,郭照向曹丕進獻讒言,污衊甄夫人,於是曹丕一怒之下便將甄夫人賜死,自此之後,郭照開始真正將後宮掌控在手中,後來曹丕更是力排眾議,將郭照立為皇后。
圖片:郭照被立為皇后劇照
三、千古佳話
要說郭照的黑點,估摸著也只有甄宓這一個比較大了,在她當上皇后之後,很多事情都做的不錯。比如她的一些親戚要和別的國家通婚時,她就告誡親戚們不要以權壓人,要找一些門當戶對,能相互扶持過日子的女子。
她的外甥想要娶個小妾,她說現在戰亂不止,女子數量稀少,應當儘量將女子許配給軍中將士,有權有勢的人不能再娶妾。而且郭照還不斷告誡自己的親戚,漢朝時期的那些家族,很少有能夠傳承到現在的,都是因為驕橫奢侈,最終家破人亡。
郭照為了輔佐好曹丕,更是將東宮管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對太后非常孝順,孝名遠揚。相比較對待甄宓的手段,郭照對其他的嬪妃就非常溫和了,即便那些嬪妃不小心犯了錯,郭照也都不怎麼計較,有的時候還幫助她們掩蓋過錯,以免她們受到責罰。
若是嬪妃惹了曹丕動怒,郭照也會勸導曹丕,哪怕有其他嬪妃得寵,郭照也不吃醋,反而還會對其進行封賞。在郭照的治理下,六宮之中井然有序,非常和睦。
圖片:郭照與甄宓對太后孝順劇照
四、死亡之謎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死因卻眾說紛紜,有人說她是正常死亡,有的人說她是自殺,更有甚者說郭照是被養子曹叡給害死的。在《魏略》和《漢晉春秋》中記載,魏明帝曹叡追查自己的親生母親死因時,李夫人將真相告知了曹叡,所以曹叡將郭照殺死後,又將郭照打扮成和甄夫人死的時候一模一樣,口塞米糠。
另一個說法是,曹叡問郭照自己母親是如何死的,郭照將真相告訴他後,曹叡一怒之下殺了郭照,並且讓她的樣子和甄宓以發覆面一樣後,才進行下葬。
然而在《廿二史札記》中卻對這兩種說法存在懷疑,說這兩本書中說的事情相互矛盾,從曹叡登基到郭照死亡,過去了九年的時間,如果曹叡想要給母親報仇,不可能會等上這麼久。
而且曹叡雖然非常恨郭照殺了自己的母親,但也只是將郭照趕到許昌居住,說曹叡將其殺害只是一種謠言。而且在《明帝紀》和《郭后傳》中,全都是說「皇太后崩」,不見任何有關被害的描述,所以郭照並不是被曹叡所殺的。
圖片:郭照準備下葬劇照
在《開元佔經》中曾形容郭照是「無疾乃忽崩」,再加上曹叡在寫給郭照的哀冊中,曾用了一個的「暴罹災殃」,所以才會出現曹叡殺害郭照的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