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近日,商務部部長鐘山在兩會上的一句「聰明的外商一定不會放棄中國市場」,體現出政府在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上的信心。而資生堂這家著名的外資化妝品企業正是眾多「聰明的外商」中的代表之一。
中國開放看上海,上海開放看浦東!30年奮勇開拓,黃浦江東岸已立身全球經濟創新的標杆行列,更成為吸引外資企業駐足發展的理想基地。資生堂在中國浦東的發展史也折射出中國改革開放的恢弘印記,也奠定了其在中國化妝品市場的重要地位。時至今日,資生堂正迎著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政策的春風,用創新追趕「浦東速度」,用「美力」為中國社會的發展持續貢獻著力量。
擁有148年歷史的資生堂與中國的淵源與生俱來,企業名稱即出自《易經》中的「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伴隨改革開放,資生堂最早於1981年來華,直至2017年中國區總部在浦東成立,其為中國化妝品行業的起勢和騰飛注入了強勁動力。近年來,資生堂在夯實渠道開發和品牌建設的同時,著力推進創新研發,加速市場開拓,期望在中國的「美力創新」可以輻射至全球。
紮根浦東順勢起航
上海的「時尚之都」城市氣質,讓資生堂毅然在1998年選擇在浦東張江建立在華第二家工廠,以契合其時尚化妝品品牌的定位。紮根浦東的20餘年,資生堂迎來一個又一個裡程碑——專為中國女性開發的悠萊(URARA)品牌誕生、成為2010上海世博會的唯一一家日資企業官方贊助商、上海工廠產量破億並成為集團海外生產基地中的最大工廠、成立資生堂研究開發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和中國地區總部、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自2017年起,中國也已連續三年成為資生堂海外第一大市場。
立足浦東,紮根中國,資生堂在經營成長的過程中,也得到了來自地方政府有力的政策扶持。2017年起,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浦東新區開始實施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資生堂作為落戶在浦東新區的知名進口化妝品企業,從最早就參與到該政策中,成為第一批通過審核的備案企業。對比之前的制度,審批流程縮短了約2個月的時間,加快了企業產品的上市速度。截至目前,資生堂已完成了數千件產品的備案。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資生堂受惠於政策紅利,持續刷新在中國市場的業績表現。資生堂中國區總裁藤原憲太郎先生對中國政府一直以來推行的開放政策和外資促進舉措給予了充分認可:企業的成長離不開宏觀政策的支持和浦東營銷環境的持續優化,特別是上海政府對外資企業的優惠扶持和良好的執行力,都為資生堂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幫助。
高效運轉 創新加速
2016年,資生堂研究開發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標誌著資生堂中國的研發體系正式建成。藤原表示:「把地區總部、工廠、研發中心都設在上海,便於我們將來更快速地應對中國消費者需求,生產出更好的產品。」
無論在集團層面還是中國區總部,資生堂的R&D(研究與開發)投入佔比都處於上升通道,為產品營銷和品牌擴張提供健康支撐。近年來,資生堂先後設立中國事業創新投資室、致美創新中心,並於2020年與上海奉賢東方美谷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成立資生堂在華R&D研發機構,成為入駐上海東方美谷的首家世界級化妝品企業。資生堂將在未來繼續加大在華投入,積極構建「美麗健康生態圈」,實現資源互補和協同發展。
愛心接力 讓愛資生
今年,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資生堂在上海市政府發布的「穩外資24條」等政策的支持下,一方面積極復產復工,同時還不忘踐行企業責任。秉承「PEOPLE FIRST以人為本」的理念,第一時間捐贈1100萬人民幣,隨後決定設立「愛心接力Relay of Love項目」社內基金,持續開展相關援助活動;疫情期間,資生堂還面向上海援鄂醫療隊開展愛心理髮、贊助集體婚禮等一系列充滿「溫度」的公益活動活動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2020下半年,資生堂將繼續啟用專項基金,派出愛心大巴前往全國七大城市,為更多傳遞愛的人們送去專業美護服務。
堅定信心 期待未來
在談到如何消除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時,藤原指出,「資生堂一直秉承著『以誠待客』的DNA宗旨,此次疫情,我們通過直播等線上銷售方式延續了這種服務精神,真誠地對待每一位顧客。雖然本次疫情的影響暫時難以預估,但我們對中國市場前景充滿信心。疫情恢復之後,資生堂會進一步強化對中國的投資,因為我們相信中國市場將來的前景,我們認為今後化妝品市場、美容行業還會有顯著的增長。」而正是憑藉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以及不斷通過新的嘗試應對市場變局的積極舉措,旗下SHISEIDO資生堂品牌在今年天貓超級品牌日活動上成為首個破億的日本品牌。
藤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以來,中國利用外資的綜合優勢沒有變,特別是隨著中國穩外貿、穩外貿措施的密集出臺,資生堂在華長期經營發展的信心沒有變。今後,資生堂將會通過進一步強化研發創新等措施,持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