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地球儀旁邊,思考浦東開發!」三十年後,浦東繼續在路上

2020-12-23 東方網紅色之聲

從農田遍布

變得企業雲集

從蘆葦搖曳

變得高樓林立……

這不是人們腦海中的幻象,而是一片土地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在發展上實現的突圍

這片土地,名叫浦東

如今,站在浦東至高點——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拍照的人們難以想像,實現腳下這片土地從無到有、從貧到富,所需的精神力量。

十年、十年又十年,精神力量,仿佛指南針,指引著這片土地前行……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自11月10日起,東方網推出大型系列片——《突圍:浦東突圍30周年記》,邀您一起回看浦東開發開放之路!

今天,我們推出第二集——《突圍:浦東30周年記之對標國際、全球視野》

相關連結:走進30年前浦東突圍路的起點!尋找浦東開發開放的精神指南針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30年前,在浦東大道141號的食堂裡,醒目地懸掛著這樣的標語:

「站在地球儀旁邊,思考浦東開發。」

這樣的地球儀,當年的141辦公桌上擺放著許多,人們手指輕輕一撥球面,整個世界就在眼前轉動起來

作為這條標語的提出者,時任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管委會主任的趙啟正解釋道:

「浦東開發是面對世界的。我們應站在地球儀旁觀察浦東,而不是站在上海觀察浦東。」

這在招商引資上有極大的體現:

1995年9月28日,日本富士銀行上海分行在浦東開張營業。管委會贈送給對方一匹紅木雕刻的奔馬,祝願首家進入浦東的外資銀行「一馬當先」。

1996年7月1日,日本八佰伴國際集團總部從香港移師上海,管委會贈送了對方一幅企鵝圖。

因為,八佰伴總裁和田一夫曾在多個場合說,自己是一隻先下水的企鵝,水溫合適,後面會有成群的企鵝跟來。

事實證明,這隻勇敢的「企鵝」,選中了一片合適它的海域:八佰伴開業當天就有107萬人次的客流量,創下吉尼斯世界記錄。

1996年8月泰華國際銀行將總部遷址浦東,成為第一家外資銀行總部。管委會贈送了一群大象的紅木雕塑,寓意「萬象更新 」

這些禮物,如今被罩上玻璃罩,安靜地擺放在141辦公室裡,每一件,都是浦東與世界對話的象徵

現在,一批著名跨國公司落戶浦東。其中,2018年落戶浦東的美國特斯拉超級工廠更是體現了浦東的國際化速度:

今年10月,特斯拉工廠啟動整車出口業務,出口國家包括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瑞士等歐洲各國。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製造及運營總監宋鋼表示:

「我們希望以全球工廠服務全球消費者,中國製造特斯拉的出口,是特斯拉全球布局的重要一步。」

除了招商引資,城市規劃上,浦東也站立在國際高度:

白玉蘭花狀的東方藝術中心出自保羅·安德魯之手;

寶塔外形的金茂大廈是美國SOM公司的設計師,參考了中國26座寶塔所創作的;

環球金融中心由美國設計師設計、日本投資;

因為獨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浦東被許多世界知名城市規劃專家和建築師視為20世紀大都市中最後一片「極品之地」

而在科創方面,一開始資金短缺的張江高科技園區,目前已引入很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項目:羅氏生物醫藥、美國聯信、日本松下……

時任上海市外經貿黨委副書記的吳承璘如是說:

「希望張江在世界科創巔峰佔據一席之地。」

教育方面,浦東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與國際上十幾家著名的商學院建立了合作關係,例如英國倫敦商學院、西班牙IESE商學院、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美國沃頓商學院等,都是世界一流名校……

諸如此類的事例還有很多。

美國前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參觀完浦東也說道:

「如果我再年輕一點,我一定來浦東投資。」

38歲的浦東人蘇淵則說道:

「我住在浦東花木龍陽地區,過去,周圍很少見到世界品牌的店,如今,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品牌首店選在了這裡,沒事我就去逛逛,又近又方便。我愛吃,現在在家周圍,西餐、日料、韓料,處處可見,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更令人驚喜的是,現在家的附近有了新國際會展中心,我每年都參觀。我感覺,浦東現在已經把全世界,留在了浦東人身邊。」

是的,就是這樣對標國際、全球視野的精神,讓浦東與世界對話、互動;這八個字,構成了浦東第二枚精神指南針。

現在,上海已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改革開放的前沿。從近代通商口岸,到遠東第一大國際商埠;從浦東開發開放,到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這一切既見證了近代以後中國開放合作的歷史進程,也書寫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生動篇章。

如今的浦東,正繼續進行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開放。新時代浦東改革開放再出發,不只是浦東自身的發展,更是要把浦東打造成新時代彰顯中國理念、中國方案、中國道路的實踐範例。

是的,而立之年的浦東,現在依舊在路上

憶往昔崢嶸歲月

睹今朝百舸爭流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

浦東的新生

不僅是城市天際線的嶄新崛起

更是上海超越自我

擁抱世界的體現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

創新發展的先行者

上海因開放而生

因開放而興

浦東的開發開放

反映了這座城市居安思危

銳意進取的開拓意識

以及海納百川、

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

同時也是中國改革開放

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一個縮影

來源:東方網

文案編輯:喬一萌、孫潮

設計:劉晶、崔曉

視頻拍攝:周治

後期製作:王怡鑫、孔文龍

配音:馬鑫洋

統籌:李宏洋、顧文博、喬一萌

監製:張桑

相關焦點

  • 「風從東方來——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藝術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
    10月30日上午,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首個大型藝術展「風從東方來——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藝術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從即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展期為一個月。 市民們可以穿越到30年前,重溫當年的「浦東人家」,浸入式感受浦東30年來日新月異的變化。
  • 網易《中國和力》|原上海浦東新區管委會首任主任趙啟正:趕上浦東...
    經過30年的發展,今天的浦東以全國1/8000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國1/80的國內生產總值,十五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總額。浦東的開發,是一個城市化、工業化、國際化的過程。如今,通過浦東的開發使上海成為一座和紐約、倫敦、東京、新加坡、香港平起平坐,能與世界經濟對話的大城市。百年中國看上海,30年發展看浦東。
  • 趙啟正:浦東開發的思想歷程——浦東開發的「軟成果」
    他強調,進入新時代,黨中央繼續對浦東開發開放提出明確要求,把一系列國家戰略任務放在浦東,推動浦東開發開放不斷展現新氣象。下文為上海浦東新區管委會首任主任、原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於10月19日在上海圖書館的演講,題為「浦東開發的思想歷程——浦東開發的『軟成果』」。觀察者網已獲授權整理刊發。
  • 網易《中國和力》|原上海浦東新區管委會首任主任趙啟正:站在地球...
    基辛格博士三次來浦東和他有怎樣有趣的對話?他對中國文化的核心「和」有著怎樣的看法和解讀?百年中國看上海,30年發展看浦東。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經過30年的發展,今天的浦東以全國1/8000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國1/80的國內生產總值,十五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總額。浦東的開發,是一個城市化、工業化、國際化的過程。
  • 沙麟:難忘從事浦東開發開放的激情澎湃歲月(下)
    編者按:2020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三十年來,一座城市的傳奇在這片沃土上被不斷書寫,創造了中國奇蹟。浦東的成功,離不開改革開放的大趨勢,離不開那些篳路藍縷的開拓者和建設者。沙麟,1936年生,江蘇如皋人。
  • 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茅正元:浦東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1988年,陸家嘴輪渡口上班族。茅正元 供圖1978年,剛開始攝影的茅正元並沒有想到,溜達著就去看看的海邊三甲港在40年後會得到如此重視和開發,彼時荒蕪的灘涂恰正是浦東逐漸走向開發建設的起點。還有他所熟悉的浦東日常生活,1981年,首屆中日老年足球邀請賽在川沙舉行,圍觀的人群甚至佔領了樹枝;80年代人們三三兩兩結伴讀書的場景;1979年川沙河浜上的西瓜交易……昔日的農田、棉田、河浜逐年被樓房取代,再一年年的更新,注入新的資本、新的人群共同去開發建設……從浦東最北端的高橋鎮至南面的臨港新城,從東部的機場到陸家嘴,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工作、身份變換,但對浦東建設的記錄,他絲毫不敢停下,有時因為通訊員身份可以知曉消息
  • 生活水平超過發達國家 開發開放30年浦東是怎樣實現的?
    那麼,浦東是怎樣在短短30年時間裡,做到了這樣大的改變呢?透過參與浦東開發開放的企業,或許能給出答案。自2001年在浦東成立置業公司,萬科在浦東發展了20年,從住宅小區到綜合住區、商業產辦、教育養老等,布局了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業務場景,提供美好生活所需。
  • 品區·五年|浦東:開「新局」,和30年後的自己有個約會
    如果時光可以快進,我們今天能站在2050年,本世紀中葉某個時間點上,泡一杯熱茶,漫溯曾經走過的路,應該能看得更為清晰,2020年於浦東、於上海、於中國而言,究竟何其特殊?
  • 口述浦東30年|屠明:德方為何執意要求「新博」選址浦東
    【編者按】2020年,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三十而立,浦東告訴世界: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如何書寫一座城市新的傳奇。中國奇蹟的密碼,是浦東三十年來的思想解放、制度創新,是一代人的艱辛探索和奉獻。三十而立,浦東的崛起,不僅是嶄新城市天際線的立起,更是中國昂首走向世界、擁抱世界的步伐。
  • 在詩意中,馳騁浦東
    圖為浦東新區城市風光。影像中國我曾在書中寫下這樣一句話:上海和我相伴了七十年。在那本書中,我把心目中的上海,方方面面都寫到了。唯獨寫得少一些的,是浦東。一來因為零零星星應報刊之約,已寫過一些和浦東有關的文字了;二來也因為上海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年來,我一直密切關注著浦東,對浦東的一切,都太熟悉了。
  • 大江奔湧三十載 而立浦東佔潮頭——「而立浦東·時光裡的驕傲...
    2020年是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30年改革潮湧,30年滄桑巨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和上海總站聯合推出六集4K紀錄片《而立浦東》。在紀錄片即將播出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於11月6日推出「而立浦東·時光裡的驕傲」主題系列活動,展現浦東30年間的變化,見證浦東「三十而立」。
  • 浦東開發開放前路更寬廣
    浦東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30年前,黨中央、國務院宣布開發開放浦東。如今,浦東已經從過去以農業為主的區域,變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這片不斷生長的改革開放熱土,向全世界彰顯了中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
  • 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資生堂感恩前行 堅定信心 將繼續以「美力創新...
    中國開放看上海,上海開放看浦東!30年奮勇開拓,黃浦江東岸已立身全球經濟創新的標杆行列,更成為吸引外資企業駐足發展的理想基地。資生堂在中國浦東的發展史也折射出中國改革開放的恢弘印記,也奠定了其在中國化妝品市場的重要地位。時至今日,資生堂正迎著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政策的春風,用創新追趕「浦東速度」,用「美力」為中國社會的發展持續貢獻著力量。
  • 「紀念章」裡的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長高」「長大」了
    (鄭瑩瑩 攝)中新網上海12月21日電(鄭瑩瑩 鬱玫 李姝徵)「開發開放30周年,浦東長高了;開發開放30周年,浦東長大了。」上海造幣有限公司正高級工藝美術師羅永輝21日以此總結「紀念章」裡的上海浦東新區。當天,為慶祝上海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紀念章」正式在上海發行,這套紀念章由羅永輝操刀設計。
  • ...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特輯 | 答題活動繼續!限量版帆布...
    青年大學習: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特輯 | 答題活動繼續!限量版帆布包就位!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系統總結浦東開發開放的寶貴經驗,對浦東推進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為新時代浦東開發開放指引前進方向、指明實踐路徑。總書記指出,浦東要「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範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
  • 上海機場邊檢人:薪火相傳,服務浦東開發開放二十年
    ,如今的上海機場邊檢站前身浦東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正式掛牌,此後二十年的時光荏苒中,一代代上海機場邊檢人薪火相傳,立足浦東國際機場服務,服務浦東開發開放。1994年7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完善虹橋,加快浦東」的上海航空港建設方針。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同意,3年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工程正式開工。
  • 浦東在我心中(我與一座城)
    圖為浦東新區城市風光。影像中國我曾在書中寫下這樣一句話:上海和我相伴了七十年。在那本書中,我把心目中的上海,方方面面都寫到了。唯獨寫得少一些的,是浦東。一來因為零零星星應報刊之約,已寫過一些和浦東有關的文字了;二來也因為上海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年來,我一直密切關注著浦東,對浦東的一切,都太熟悉了。
  • 從「一張白紙」到「一面旗幟」,《瞭望》帶你穿越浦東30年
    這塊地方是上海市浦東新區,答案則是改革開放。 30年前,在浦東開發開放的關鍵時刻,鄧小平同志說過一句話:「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 30年後,浦東從昔日阡陌縱橫的農田,變身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734億元,以全國1/8000的面積創造了1/80的GDP。
  • 浦東,就是上海
    攝影/於米提江-風物君語-中國「最牛90後」是怎麼煉成的?上海,中國的先鋒;浦東,上海的先鋒。無論從地理還是經濟上看,上海都處在中國面向國際的前沿,而浦東新區則位於上海對外開放的前沿——如果把中國飛速現代化的進程比作「彎弓射大雕」,那麼前者如箭矢,後者如箭簇,鋒芒所指,一往無前。
  • 浦東,就是上海!
    攝影/於米提江-風物君語-中國「最牛90後」是怎麼煉成的?上海,中國的先鋒;浦東,上海的先鋒。攝影/盧文全面發展、面面俱到,才是這位「最牛90後」的氣度。攝影/焦瀟翔但在當時,這座大橋走出了開發浦東的第一步,它宛如一條昂首盤旋的巨龍,橫跨在波濤滾滾的黃浦江上,實現了上海人「一步跨過黃浦江」的百年夢想。繼南浦大橋之後,楊浦大橋、奉浦大橋、徐浦大橋、盧浦大橋……相繼建成,通向浦東的大門已然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