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器鑑定技巧

2021-02-19 盛世文玩

今天來談談元青花瓷器鑑定技巧。如今世人對元青花的鐘愛,導致景德鎮元青花仿品銷量大升。景德鎮對仿製元青花的熱情也與日俱增,各種元青花的仿製品不斷問世,並由當初的低檔產品逐步向高檔仿品發展。對於鑑別高仿品確有一定難度,必要時,還要採用現代高科技手段進行輔助鑑定,但就一般仿品而言,只要熟練掌握古陶瓷工藝知識,就能作出明確判斷。下文介紹幾種實際的元青花新老特徵對比供大家參考。

元代青花瓷的胎質重而堅,器壁較厚,大器較多。由於含雜質多,胎裡大多有鐵褐色小點。胎是用高嶺麻蒼土做的;老的元青花,都是用柴木窯燒的,而現在大多仿品都是用氣窯燒的,這兩種工藝不同,釉質的化學變化物理變化也有所不同。特別是釉中氣泡的形成過程上,它是不一樣的,古代柴木窯燒的氣泡要顯得大小不一疏朗,氣泡明亮。而現代氣窯燒的氣泡較細小大小相間,不透亮。;青花發色有濃豔、淡雅、青灰三種。濃豔是用進口蘇泥勃青料,淡雅是進口料與國產料混合使用。相當部分的青花燒成後有黑色斑點、且較深。至正型的元青花用的都是進口的蘇麻離青料,而蘇麻離青料有一個特點,就是高鐵低錳,青花深沉藍中帶點紫色,青中微微地泛綠。元代使用的「蘇勃尼青」主要成份是氧化鈷兼有少量氧化鐵。在高溫的作用下「蘇勃尼青」中的氧化鐵會在矽酸鹽液態中互相聚集,形成深色結晶斑點。在顯微鏡下觀察,多呈不規則狀醬褐色斑點沉於釉下。而現代絕大多數仿品,都只是在國產青花產中簡單地加入氧化鐵粉,在高溫的作用下,這些氧化鐵會迅速浮到釉子表面形成結晶。在顯微鏡下觀察多呈礦渣狀斑點;元青花大多為寬而較矮的圈足;元代器物多採用手工拉坯或脫坯成型工藝,在瓶、罐等器物內壁往往會流下明顯的指紋和旋紋如果在器物的內壁沒有發現指紋和旋紋就是採用現代注漿成型工藝生產的低檔仿品;瓷器釉面的平整度與施釉方法有直接關係。由於元代青花瓷器是採用蘸釉、澆釉和刷釉工藝,所以看上去釉質豐滿肥厚,但平整度欠缺。特別是採用澆釉和刷釉工藝的大件器物,釉面往往留有「淚痕」和「刷痕」現象。清代以後景德鎮普遍採用吹釉法施釉,釉面的平整度較前朝大有提高,現代又採用電動空氣壓縮機代替人工吹釉,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釉面過於光滑平整稀薄者,均是現代吹釉產品;元青花紋飾繁密,層次較多,通常說是「滿畫」,七至九層紋飾為常見,有時多達十幾層。繪畫文飾突出佛教、道教文飾和中華民族歷史故事。均是傳統的中國傳統紋飾。至正型元青花大器的繪畫工藝和藝術風格不僅前無古人,而且後人難及其項背。大氣、豪放、瀟灑、飄逸,顯示了畫師們非凡的功力。可見元瓷畫工並非一般畫匠,其中不少是當時頂尖畫師,流落窯頭作畫。留下了這種大氣龐然的不朽的作品。

元青花因傳世少,因而身價很高,故市場上歷來贗品滿地。看假容易看真難。看假,只要抓住一條就可以作出明確結論;看真卻要謹小慎微,面面俱到,儘量抓住每一個細節,把所有可能出現疑點的地方都排除後,才能作出肯定結論。只有掌握了以上這些元青花瓷器鑑定技巧才能在古玩的收藏中不犯錯或者少犯錯!

本文章於2011/07/04日由空城計轉載於盛世文玩網站。如有版權糾紛請先聯繫我們處理。

文章連結:http://sswenwan.com/t-4433-1-47.html

請您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0845808或qq1628833540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盛世文玩微商城

相關焦點

  • 晶哥聊古玩:這批出土的元青花,可作為鑑定比對的標準器!
    這批出土的元瓷分屬4個大的窯口:元青花、釉裡紅瓷、卵白釉瓷、龍泉窯青瓷、鈞窯瓷器239件,其中景德鎮窯產品包括了19件元青花,(包括高足杯9件、雲龍紋蓋罐1件、雲龍紋荷葉蓋罐2件、雲龍紋帶蓋梅瓶3件、纏枝牡丹梅瓶3件和蕉葉紋花觚1件)4件釉裡紅及青白釉
  • 中國國粹之瓷器元青花
    前面一章介紹了中國瓷器的發展過程,最重要的裡程碑和巔峰——唐三彩、宋五大名窯。今天我們繼續聊聊令世人追捧的「元青花」。 元青花瓷(又稱元青花),即元代生產的青花瓷器。青花瓷起於唐代,興盛於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青光泛藍。
  • 如何正確鑑定元青花瓷器(實戰篇)與元青花瓷器詳細分辨方法
    我們看到許多文博專家或社會一些明星專家頻頻打眼,其原因是根本不熟悉坑口和胎相所致,還有一些鑑定專家純粹是職業操守的問題所致。4、元青花構圖紋飾的把握:元青花有它特定的構圖規律。也許早期的構圖很凌亂,到中後期非常注重構圖,這是任何事物發展的規律。元青花的構圖和紋飾的選擇是根據器物的大小、形制來安排的。
  • 元青花的誘惑
    這也是元青花能成為瓷器發展史上的一朵奇葩的原因所在。 另外,元青花器早晚都入過土,土沁無法仿真,真假的土沁是能辨別的。以上種種,不識元青花到底是誰的責任? 元青花與中國收藏界的種種誤區 元青花是中國瓷器史上的一朵奇葩。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它是中國瓷器史上的一座高峰。但對元青花的認識,迄今為止也不到半個世紀。
  • 元青花瓷器什麼紋飾最好看
    它的出現改變了以往中國瓷器重釉色、輕彩繪的傳統,將繪畫技法與瓷器裝飾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明、清兩代絢麗多彩的彩瓷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還為元代景德鎮陶瓷的迅速崛起、成為中國的「瓷都」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元青花紋飾的題材。元青花瓷器裝飾圖案密滿,紋飾繁而不亂。它的題材有很多,主要包括人、動物、植物等。
  • 元青花官窯與民窯區別很大
    2005年7月,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在佳士得創下2.3億元的世界拍賣成交記錄,而在此前,它只是一戶人家裡裝CD的罐子。元青花從此大熱,各種仿品也層出不窮,而且仿得越來越好。目前,研究元青花的學者大體將元青花分為兩種,一種是『伊朗型』,一種是『菲律賓型』。『伊朗型』元青花體型較大,青花發色藍豔,而『菲律賓型』器型較小,發色有點偏灰。器型大、發色藍豔的多為官窯,器型小、發色灰的多為民窯。
  • 人眼鑑定與科學鑑定,哪種方法鑑定瓷器更靠譜
    瓷器收藏,人工辨別和科學鑑定那個更靠譜,這個問題很尷尬,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瓷器收藏是一門大學問,有位藏友說得好,在中國文物面前,我們永遠都是小學生。其實這瓷器文物鑑定,說假容易,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行了。說真,真難!特別是一些東西往往存在比較大的爭論,原因無他,還是跟爭論者的學識見識有關係。比如元青花瓷器,現在婦孺皆知,是國寶文物。
  • 元青花的秘密,公布於眾!
    (參鑑陳堯成等《歷代青花瓷器和青花色料的研究》一文,《矽酸鹽學報》1978年第6卷)從目前調查看,我國的鈷礦產地分布於24個省份,其中以甘肅、山東、雲南、河北、青海、山西等省為多。但古代燒造青花瓷器的窯址除了馮先銘《中國陶瓷史》提到的外,還有便是福建窯也生產青花瓷器。如明代德化窯、漳州窯等。
  • 彩瓷中著名的「元青花」的產生以及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導語:中國的瓷器名揚海外,在瓷器中"彩瓷"擁有很重要的地位,雖然其相較於青瓷產生的時間晚,但是它的藝術成就是非常高的。彩瓷,就是人為地在器具填上顏色,不是像青瓷那樣自然的顏色。彩瓷中最有名的可以說是元青花了。在元代,由於是少數民族當朝,他們的審美與之前的有很大區別。
  • 藏友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拿出1件來鑑寶,專家:為真品,很稀少
    雲南青花瓷器元青花以其稀有程度,成為收藏家們熱衷的對象。但卻有這樣一位藏友,據說家裡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藏友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拿出1件來鑑寶,專家:真品這位藏有家裡收藏了1000件元青花,他自己估計應該有十幾件是真品。為了確認自己的想法,就拿出一件元青花,來到鑑寶節目,讓專家幫忙鑑定下。
  • 手把手教你鑑定青花
    青花是大家喜歡和熱捧的瓷器品種,筆者認為最美的青花瓷不過元青花。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元青花瓷齡最大,自然玉化感是青花中最強烈,即藏友平時所說寶光最足。元青花的寶光產生的根源在於瓷器產生的皮殼和包漿。傳世環境產生的傳世包漿影響青花瓷的美觀,使得青花偏暗對青花表現稍有影響,也就是筆者常說的傳世舊氣影響瓷器開門成度的原因之一。油潤感主要是空氣中的氧與釉面發生氧化反應使釉面發生氧化、重結晶等,釉面質變生成皮殼,皮殼的反射光澤瑩潤併兼顧油脂光澤。
  • 清代描金瓷器的鑑定技巧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清代描金瓷器的鑑定技巧,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來了解一下。一、嵌金這種嵌金手法和紫砂器上的嵌金裝飾不同,它是在坯體上釉色之後,刻劃雙鉤紋樣,然後根據要求提取紋樣中的部分釉層,再堆畫其他顏色釉,經過高溫燒制而成。不過,這個高溫不能太高,太高容易將瓷器燒裂。因此掌握火候是工匠們非常重要的技藝。
  • 元青花的秘密
    元青花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的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的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元青花 龍紋象耳盤口瓶高63.8cm大英博物館眾多周知,被學界、收藏界公認的元青花完整器全世界僅三四百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品,估價均過億。
  • 瓷器繪畫用的化學顏料究竟是啥?利用它能不能鑑定瓷器
    朋友們在看鑑寶類節目的時候,瓷器鑑定專家們經常這樣說,「你這個藏品是新的,因為它用的是化學顏料」,看到這樣的解釋時,是不是有種「原來如此」的感嘆,其實感嘆之後還是一臉蒙B。為什麼這樣呢?識別化學顏料能不能用於瓷器鑑定?如果一件瓷器包漿瑩潤、造型古樸、胎質細膩、畫法精湛,但彩料顏色非常均勻、死板、僵化,你會一眼判斷其為仿品嗎?
  • 淺聊稀世罕見的元青花
    元青花有它特定的構圖規律。也許早期的構圖很凌亂,到中後期非常注重構圖,這是任何事物發展的規律。元青花的構圖和紋飾的選擇是根據器物的大小、形制來安排的。無論是密集型構圖或是疏朗型的構圖,除了突出或者暗含的故事內容特別注重構圖之外,絕大數(一小部分普通民窯日用小件瓷除外)紋飾都是極其講究用筆的神韻和走筆的流暢度。
  • 耿寶昌:乾隆瓷器如何鑑定入手,乾隆瓷器鑑定要領,值得收藏
    在收藏界有句話叫:玩收藏離不開瓷器,談瓷器離不開乾隆。我國的瓷器燒造發展到清代時,燒造工藝在前朝很好的基礎上再經過當時的研究發展,可謂是達到了歷史的巔峰高低。
  • 元代青花瓷器市場行情,風格特徵,元青花瓷器值多少錢?
    元 青花周文王守獵遇姜尚大罐 成交價格:58,860,000 RMB器型:元青花瓷器的造型大器粗壯,小器玲瓏,如元青花的盤類既有製作碩大菊花多在元青花上出現,以團形折枝花為主,也有纏枝形態,畫得含蓄樸實,不爭地位與風姿。另一種在元青花出現得很多的是松竹梅。梅花魁萬卉,蒼松耐歲寒,竹有擎天勢,三友四時春。這是士大夫知識分子最喜歡用來表現個人,或一個民族高風亮節的精神體現。元青花瓷器上的松竹梅有的和其他花紋內容組成複雜的畫面,也有構圖疏朗,瀟灑奔放的。制瓷工藝的精湛,青花意境的高尚,使元代的青花藝術達到新的水平。
  • 古陶瓷的出土特徵鑑定
    另外必須要有河水,哪怕是小河,因為瓷器不適合陸路運輸,只能用水路。我們的江河湖泊,都是運輸瓷器的主要線路。所以,水文地質方面也要懂一些。這裡面有很多很多問題,涉及不同學科知識,所以說古陶瓷鑑定是多學科交叉的。古陶瓷胎和釉的老化中的死氣泡代表了陶瓷有各種侵蝕的痕跡。
  • 瓷器鑑賞:明快亮麗的《清代·青花罐》
    全民愛收藏: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117集)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鑑定老師簡介:崔凱,中國古陶瓷研究會鑑定委員會委員鑑定專家,北京電視臺北京青年《我愛收藏欄目》 特約鑑定嘉賓,河南衛視《華豫之門》 特聘瓷器專家,在從事文博工作十餘年,對陶瓷雜項工藝類文物研究考證鑑定有較深的造詣
  • 瓷器鑑賞:真假「高足杯」,線條勾描有差異
    全民愛收藏: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235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鑑定老師簡介:崔凱,中國古陶瓷研究會鑑定委員會委員鑑定專家,北京電視臺北京青年《我愛收藏欄目》 特約鑑定嘉賓,河南衛視《華豫之門》 特聘瓷器專家,在從事文博工作十餘年,對陶瓷雜項工藝類文物研究考證鑑定有較深的造詣,中國元青花俱樂部副會長,天下收藏俱樂部專團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