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鑑定青花

2020-12-21 老妖論古

青花是大家喜歡和熱捧的瓷器品種,筆者認為最美的青花瓷不過元青花。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元青花瓷齡最大,自然玉化感是青花中最強烈,即藏友平時所說寶光最足。元青花的寶光產生的根源在於瓷器產生的皮殼和包漿。包漿就是環境物質包裹在青花瓷表面的物質,環境好產生好包漿,環境差產生汙垢包漿。

先來解釋下什麼是好包漿,首先好的包漿使得釉面富有寶光。其次好的包漿反射光澤與新瓷區別度大。墓道環境產生的包漿最珠光寶氣,光澤如釉麵包袱了一層晶瑩剔透的矽質薄膜,給人的視覺感受光澤內斂,瑩潤,硬挺,很強的玻璃質感。如下圖所示。

▲墓道玻璃包漿(館藏品,來源於網絡)

▲窖藏出土玻璃包漿(杭博館藏)

究其原因為青花瓷深埋於地,整器被土壤包裹。由於墓道環境有機和無機物含量較其他環境最為豐富,並且土壤中富含矽酸膠質溶液。青花瓷長期浸泡在矽酸膠質溶液下,環境中的物質與膠質溶液結合產生了矽質膠結最終形成墓道特有的玻璃包漿,所以請讀者記住,玻璃包漿基本都是出土的墓道包漿。

▲給讀者看下生坑玻璃包漿細節圖

傳世包漿的物質來源一般只有空氣中的微粒,那麼傳世包漿可以理解為汙垢包漿。其包漿的特點是釉面光感油潤細膩。傳世環境產生的傳世包漿影響青花瓷的美觀,使得青花偏暗對青花表現稍有影響,也就是筆者常說的傳世舊氣影響瓷器開門成度的原因之一。油潤感主要是空氣中的氧與釉面發生氧化反應使釉面發生氧化、重結晶等,釉面質變生成皮殼,皮殼的反射光澤瑩潤併兼顧油脂光澤。

▲土耳其託普卡匹宮傳世元青花(來源網絡)

一般情況元青花都是有出土環節的,那麼傳世元青花的生坑包漿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生成出土包漿的氧化層,加上空氣中的微粒在表面附著,使得老傳世的元青花的包漿層相較於生坑狀態的包漿光澤偏柔和,但是光澤依舊保持著光感內斂,瑩潤的光澤特徵。

▲元青花老傳世包漿特徵,光澤堅挺瑩潤,微微帶油性

元青花距今年代十分久遠,所以國內的元青花不論館藏或到代的民間藏品離不開出土環節,絕大多數墓道或窖藏環境都是有一定的破壞坍塌,地下水的滲入、土壤的包裹。那麼陪葬的青花瓷基本是暴露在潮溼的土壤環境中,至少是水汽十分豐富的環境。墓道是個密閉環境,墓主人及其陪葬的腐敗物質讓環境中充滿了有機質。水汽豐富讓青花瓷的釉面發生水解氧化。水汽又是物質的溶劑,是墓道內的有機或無機物溶解其中並包裹在青花瓷的周圍。隨著時間的積累,緩慢的水解反應以及重新化合反應,使得青花瓷的釉面質變產生了皮殼,筆者認為是一層極薄的隱晶質層,它是釉面質變的產物。存世極少的傳世元青花的皮殼上文已經涉及到,是釉面與空氣中氧氣發生反應產生的釉面氧化層,也是釉面質變的結果。他們的共性特徵都是微微的油脂感,整體光感滋潤內斂。

筆者鑑定元青花不看胎骨那是為什麼呢?元青花基本是出土的,胎骨相較於釉面縫隙多顆粒粗更易吸附包漿物質,所以真正的胎骨極多數情況是被汙垢包裹,看不出真正的面貌,所以筆者遵循「一老全老」的原則,選擇開門程度更高更可靠的釉面進行分析,只要釉面老整器就是老的。

筆者介紹了墓道包漿,傳世包漿,和皮殼,那麼怎麼看元青花是否到代呢?元青花瓷齡大、包漿厚,所以看的是元青花包漿的光澤特徵。出土包漿是瑩潤,聚光,光澤堅挺,具有密度感。傳世包漿的光澤內斂,油潤,具有密度感。總結兩種包漿概括為光澤內斂,有密度感。假使環境差,元青花的開門程度低,尋找其開門點,找其包漿最薄位置看其皮殼光澤特徵,皮殼的光澤特徵是微油,滋潤,光澤有厚度感最關鍵的是光澤密度緊。在實際鑑定中,根據包漿皮殼的共性,看極小點的反射光,光澤密度緊、微微起油,光澤密度緊則可斷老。鑑定是件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筆者這裡只能用形容詞和圖片來描述包漿和皮殼的光澤特徵,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讀者只能靠實踐中學習。這裡強調的是實踐標本必須要對,錯誤的學習樣本得出錯誤的結論,最終導致收藏學習的失敗。

▲元青花極小點的反射光,一點點反射的光澤堅挺,微厚微油感

本期元青花的鑑定筆者談到這裡,如果讀者只能記住一點,我希望是元青花的鑑定看其包漿和皮殼,包漿無非傳世與出土(水環境等特例另當別論),包漿和皮殼的共性特點是瑩潤、聚光,極小點的反射光澤堅挺。下期筆者談談明代的瓷器

(以上內容由老妖學生小沈原創)

相關焦點

  • 耿寶昌:宣德青花四大權威鑑定特徵,看手中青花是否到代!
    高古瓷研究以馮先銘,陳萬裡先生為泰鬥,明清瓷器鑑定則以孫瀛洲,耿寶昌師徒為掌門。耿寶昌老先生在古瓷器鑑定這方面的成就之高,在《明清瓷器鑑定》耿老整理描繪了非常多的宣德瓷器器型介紹,看起來已經十分完備,但在今天更深入的研究看來,還是有不少滄海遺珠,未被選進。
  • 明嘉靖青花瓷鑑定要點
    一、嘉靖官窯青花瓷的特徵  青花用料——在總結弘治、正德青花用料的經驗基礎上,主要使用三種青料:「平等青」、「石子青,和「回青」,其中以「回青」為主,並將「回青」參人「石子青」。形成嘉靖青花「幽菁」的獨特風格。以濃烈見長,並且在濃色中很少出現鐵鏽斑點,在濃重中而泛紫,更為嘉靖時典型的上乘顏色。
  • 如何正確鑑定元青花瓷器(實戰篇)與元青花瓷器詳細分辨方法
    所以,我們看到元青花就像古代行草書法,就像寫意繪畫,當你真正懂得傳統藝術,才會領會元青花的構圖和紋飾藝術魅力。這主要原因是元代青花料(蘇麻離青)基本依賴進口,加上燒煉、提純、研磨、分級、試驗(燒)等工序非常繁瑣,當時就堪比黃金金貴,所以要求畫工必須有深厚的傳統繪畫能力,免得浪費材料,以保證成品率。今天我們看到的成熟期的元青花繪畫非常嫻熟,筆觸非常老辣。
  • 明嘉靖青花瓷鑑定要點(全)
    關注"古玩元素網"-微信號:shgudong帶你進入古玩行  青花瓷釉與造型——嘉靖官窯器的小器物製作精良;而大器物胎質不如前朝,多粗糙,接痕明顯,胎壁趨向厚重。小型器物底足,接痕都打磨光致;大型器物底足修整不工整並有跳刀現象。  嘉靖胎釉為明代瓷釉中最厚。釉面較厚之處閃有鴨蛋青色,在腳下和足底處更為明顯,這種釉也叫「亮青釉」。仿製品無此效果,只能出現閃黃色,或桔皮紋。這是鑑定嘉靖胎釉真、偽的重要標誌。
  • 故宮「公布」成化青花鑑定必備4大細節,藏家入手需謹慎!
    在商言商,不買他的瓷器,你從他人手上購買的不論真假,都是新的。就好像足球場上,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高人,自然會在對手即將破門之時緊急叫停,也會在雙方球員發生身體接觸之時明顯偏袒。運動場上的黑哨,同樣出現在收藏圈裡。所以,作為初入門的收藏愛好者,老陳建議你遠離這些古玩店主出身的老師。你需要做的,是自己花時間花金錢研究,真正搞懂專業研究人員是如何鑑定瓷器的。
  • 古瓷器鑑定:成化青花最終四大鑑定特徵,細說藏家都不知道細節
    收藏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鑑定,對於藏品的鑑定也是很多藏友困擾的問題。最近筆者分享了很多有關青花瓷器鑑定的一些技巧,也是希望能幫到和我一樣熱愛收藏的朋友一些參考,能在日後的藏購過程中少走一些彎路。 今天筆者還是給大家分享一些筆者對於青花瓷常用的鑑定技巧。前面文章筆者有說,每個時期的瓷器都是有其獨特的風格體現,這篇文章筆者就聊聊成化青花的一些相關問題。
  • 鑑賞青花小香爐,清代瓷器鑑定專家張杰老師教您最實用的鑑定小技巧!
    專家幫您掌眼青花小香爐的整體特徵:最典型的特色是在香爐的口沿和底部採用了典型的鐵鏽釉的裝飾手法
  • 古代青花瓷器的「黃金時期」,明代青花看永宣
    瓷器收藏界這樣評論明代青花瓷器,明清青花看永宣,因為經過洪武時期的百廢待興,景德鎮瓷窯廠工藝的恢復,明代青花瓷器恢復了燒造,燒造水平逐漸恢復,雖然明代青花瓷器不及元青花,但是明代青花瓷器有自己的特點,而永宣青花則是明朝青花的代名詞。
  • 晚清青花花卉小瓷盤鑑定
    清代時期,青花瓷器佔主導地位,上服務於皇室,下普及於民間,外銷於世界各國。無論是在工藝技術,繪畫水平還是產量方面都達到了中國制瓷歷史上的又一高峰。流傳至今的清代青花瓷器,數量之多,品種之繁,是非常驚人的。它們不僅時代特徵鮮明,而且燒造脈絡清晰,為世人再現了清代青花瓷器的發展歷程。
  • 你穿的AJ是真的嗎?手把手教你辨別真假,再也不做「冤大頭」!
    你穿的AJ是真的嗎?手把手教你辨別真假,再也不做「冤大頭」! 近幾年來耐克的AJ系列成了當下年輕人最喜歡的潮鞋之一,不僅外形非常好看,而且上腳也很舒適,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人一步步的變成了AJ粉。但隨著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高仿AJ慢慢的出現了。
  • 瓷中貴族(青花釉裡紅)不同時期的釉裡紅如何鑑定?
    中國作為瓷器之國,從古至今聞名四海內外,今天我們便來說說瓷器裡面的一種裝飾手法,青花釉裡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青花加紫」,這是在青花間用釉裡紅加繪紋飾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
  • 元青花數量稀少價格高昂 教你識別天價元青花
    看青花三看青花元青花瓷發色不穩定,青花色澤暈散,青花料分為兩種:一種發色濃重鮮麗呈青翠濃豔,濃厚處有黑色鏽斑,俗稱「黑疵」,濃處用手撫摸時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這就是使用進口「蘇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
  • 瓷中貴族(青花釉裡紅)不同時期的釉裡紅如何鑑定 2
    一、洪武釉裡紅 早期的洪武釉裡紅髮色多呈黑紅跟元代是差不多的,發色不夠鮮豔,可能是因為比較難以燒制,一些釉裡紅被燒成了"釉裡黑"的瓷器也未被打碎埋掉,該時期發色區域比較寬廣,自灰黑至暗紅,且時常因釉裡紅料研磨不細,而出現類似元青花青斑感覺的局部紅斑,即使這樣,釉裡紅的品種還是貫穿了這個時期,若你手上有珍貴藏品困於出手
  • 宣德青花有款識
    口沿和足邊各飾青花弦紋兩道。圈足內施白釉,中間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宣德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宣德青花瓷器造型敦厚端莊,釉面青亮,紋飾細膩豪放,筆法瀟灑,一向被列為明代青花之冠。此盤主題紋飾為松竹梅紋。松竹梅世稱「歲寒三友」 ,寓意高風亮節。外壁繪畫的庭園仕女圖為研究明代貴族婦女的生活提供了寶貴的資料。由於宣德時期青花原料數量較少,因此在青花器上繪製人物圖案者為數不多,此器則更顯珍貴。
  • 元青花緣何受寵
    青花按照其發展階段分為元青花、明青花、清青花,現在大眾多以為青花是明清時期的產物,津津樂道的也是明青花,而對於早期的元青花了解的相對少了。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大規模經濟建設起步,挖河修水庫、築路蓋樓房,土方工程大批上馬,加之各地盜墓猖獗,出土元青花頗有數量,但是拿給某些鑑定人員,往往不細看就說是假的,推出門外。
  • 手把手教你挑柴犬!這樣選的準好看!
    這成為許多想要養柴犬小夥伴所苦惱的事情,其實挑選好看的柴犬沒有那麼難,今天就讓我來手把手教你,保準挑到一隻好看的柴犬。1、看耳朵耳朵是柴犬的一個標誌性特徵,它有三角形形狀的兜帽耳,並且耳朵前部邊緣與頭部角度幾乎垂直,耳朵後部向前傾斜,並與脖頸的角度相同。
  • 明代青花五彩瓷器鑑識
    三、釉面五彩青花的釉質非常細潤,表面帶有閃青,光澤柔和,仔細看會有自然使用的痕跡和氧化跡象,而贗品的釉面則是白色較多,常用人工去做舊,因此存在一些不自然的黑點。最重要的是,贗品很難有氧化跡象,這一點可以作為鑑定其真假的技巧之一。四、釉色明代青花五彩採用的是天然進口的會輕聊,發色中帶有一些閃紫色,有的濃豔,有的淡雅,非常漂亮。
  • 明宣德青花纏枝蓮紋菱花口盤
    作者簡介:   ■安徽合肥 劉東  這件青花大盤為十二瓣菱花口折沿盤,淺弧腹,圈足,細砂底,通體均以青花裝飾。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折枝蓮、纏枝蓮、串枝蓮,而纏枝蓮紋則是明清瓷器中最為常見的裝飾紋樣,在明永宣時期青花大盤中,盤心常繪同枝五朵蓮花(有的還分出幾朵小蓮花)作纏繞狀裝飾,枝蔓相接,委婉多姿,優美生動,富有生生不息、歷代綿長之意。此盤正是這種經典紋樣。
  • 手把手教你解鎖MCM鑑定方法!學會再也不怕被假代購忽悠了!
    今天就教你如何辨別mcm真假包包。 注意看logo的地方你就會發現。 正品月桂葉圖案左右兩邊的葉片數量是不一致的: 左邊的有9片,右邊的有8片。
  • 收藏:清光緒民窯,青花豔麗,造型飽滿,市場參考價6000元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瓷器篇(2020第419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鑑定老師簡介:崔凱,中國古陶瓷研究會鑑定委員會委員鑑定專家,北京電視臺北京青年《我愛收藏欄目》 特約鑑定嘉賓,河南衛視《華豫之門》 特聘瓷器專家,在從事文博工作十餘年,對陶瓷雜項工藝類文物研究考證鑑定有較深的造詣,中國元青花俱樂部副會長,天下收藏俱樂部專團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