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騎手在送單途中猝死,妻子稱,丈夫生前每天會被扣3元,以為是保險費,事後才得知保險只買了1.06元。騎手們表示,知道有保險費,每天都在扣,但不清楚費用的詳情。8日,餓了麼表示,猝死保障額將提升至60萬元。
網友在批評餓了麼「冷血無情」的同時,也發現相關APP每天收取外賣員3元的平臺服務費,但是用於購買人身意外險的只有1.06元,因而質疑APP玩弄文字遊戲,「剋扣了外賣員自繳保險70%的錢」,在將平臺責任最小化的同時謀取利益。
觀察者網也在8日下午進行了求證,發現「蜂鳥眾包」APP的措辭更「明確」了,已經改為:「騎士您好,3元服務費是為您提供管理及相關支持服務的服務費,並不是所有的保險金,保險相關具體請參照保單詳情。」
公開資料顯示,「蜂鳥眾包」是餓了麼旗下最新配送服務品牌APP,由拉扎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開發。查詢啟信寶發現,該公司成立於2011年9月,註冊資本44755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王某。
1月7日北京日報客戶端報導了《騎士猝死「餓了麼」補償2000?用工新模式,監管應跟上》一事。1月8日餓了麼向記者回應稱,向意外身故藍騎士致哀,並對該騎士家庭提供60萬元撫恤金。不僅如此,今後餓了麼的平臺猝死保障額統一提升至60萬元。
針對近日曝出的北京藍騎士猝死事件,以及眾包騎手保障不足的問題,這次餓了麼做出了正式回應,並表示對生態合作夥伴的不當措辭深感慚愧。
餓了麼在聲明中表示:向逝者致以沉痛哀悼,向家屬表示慰問,同時也在反思如何更好地用制度化方式呵護騎士。
從「2000元的人道主義費用」到「猝死保障提升至60萬元的撫恤金」 從「韓某偉與平臺並非僱傭關係」到「向逝者致以沉痛哀悼,向家屬表示慰問」 餓了麼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經典的變臉過程。 問題解決了麼?貌似在這件事情上看似是解決了,沒看餓了麼為了息事寧人都已經斥資60萬了麼?你還要人家怎樣?潛意思是不是好像在說地主家也沒餘糧啊! 可是,問題真的解決了麼?
大家還記得去年的時候,美團也出過這樣的事嗎?應該不少人不記得了。因為沒啥輿論,沒大規模的爆出來。
2019年1月,西安發生一起美團騎手送餐途中猝死事件。這件事最後法院裁定,送餐平臺只是信息發布服務平臺,而與騎手籤訂「眾包平臺服務協議」的第三方科技公司也只是作為眾包平臺各項電子服務的所有權人和運作權人,為已在眾包平臺上註冊的商家、消費者、眾包員提供網絡信息服務,不參與實際商業行為和交易行為,並非勞務用工的主體,亦非勞務報酬的支付方。在平臺上註冊並進行交易的商家和消費者才是實際的勞務用工方及勞務報酬支付方。
同樣,餓了麼也是,在《蜂鳥眾包用戶協議》書裡,有一項特別提示,明確表示蜂鳥眾包僅提供信息撮合服務,用戶與蜂鳥眾包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勞動/僱傭關係。
這是什麼意思呢?傳統的僱傭勞動關係在協議中轉變了,工資不是工資,成了獎勵。僱主不是僱主,只是信息服務商。大家各取所需,本質上消解了平臺對騎手的責任。
依我看,這一開始就是打著「公司要節省起底60萬」的心思,完完全全漠視自己平臺下有多少掙著血汗錢的外賣員。 美其名曰「藍騎士」,平日裡還送個藍色的竹蜻蜓,帶個髒辮的安全帽。
騎手們通過外包APP獲取訂單,美團,餓了麼作為外包平臺各項電子服務的所有權人和運作權人,為已在外包平臺上註冊的商家、消費者、外包員提供網絡信息服務,不參與實際商業行為和交易行為,並非勞務用工的主體,亦非勞務報酬的支付方。
就這樣,公司的利益可以達到最大化,因為既無需承擔外賣員的五險一金,也不用為外賣員在工作期間傷亡賠償。
所以,才有了人道主義的2000元。站在這些平臺的角度看,人沒了就沒了,只不過少了一個勞動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