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論治:臨案辯證(連載中)

2021-02-22 尋醫客棧

前言:

🍦辨證論治是中醫的精髓所在。中醫的辨證是臨床辨識疾病的一個思維過程,是將四診所搜集的症狀、體徵和其他相關資料,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為某種證,並進而以之指導確立疾病的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

👩‍⚕️辨證方法包括八綱辨證、氣血津液辨證、病因辨證、臟腑辨證、衛氣營血辨證、六經辨證、三焦辨證等。

👨‍⚕️湯方辨證(方藥辨證、方劑辨證)是20世紀80年代國內學者在研究《傷寒論》過程中提出的一個學術觀點。所謂湯方辨證,是以方劑的適應病症範圍、病機、治法、禁忌證等相關內容為框架,對疾病的臨床表現、體徵及其他相關資料進行辨析的辨證方法。

湯方辨證在使用過程中有一些提綱性的要義,掌握這些重點對提高中醫醫師辨證論治水平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學習運用過程中多有受益。

抓主症識病機

 

案例:患者,男,71歲,2011年10月14日初診。

 

主訴:發熱、寒戰伴嘔吐4天。

 

現病史:患者既往患高血壓病史5年。近期出現頭暈、倦怠乏力。入院後給予降壓、調脂治療,頭暈好轉。患者入院第10天突然出現發熱,寒戰,煩躁,嘔吐,體溫高達41°C,4天來圍繞發熱原因進行各項理化檢查,抗生素聯合應用、中藥辨證內服,發熱未能解除,進行中醫會診。

 

診斷:太陽病。

 

證型:太陽膀胱蓄水證。

 

思辨過程:

  查看病人,追問病史,患者1年多來一直小便頻數,夜尿5~6次,自認為是老年人正常現象,未引起注意。再仔細詢問病情,家屬告知發熱前一天因家中有事,家人用摩託車帶老人回家一趟,往返約40km。

  搜集四診刻診情況:

①外出往返,外感風寒出現發熱汗出。

②素體小便不利,膀胱氣化不力,出現小便頻數,夜尿5~6次。③口渴、煩躁、嘔吐。

④舌淡苔白,脈浮。湯方辨證的特點是抓主證,識病機。

那麼哪個是主證呢?

暢達編著的《湯方辨證及臨床》中有關五苓散的論述:

①湯證脈證:主症:發熱,煩渴欲飲,或水人即吐,小便不利。副症:惡風,汗出,頭目眩暈,口吐涎沫,小腹脹滿,或短氣而咳。舌脈:舌質淡或白潤、白滑,脈浮或浮滑。

②湯證要點:必須具備主症,尤其是口渴,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潤。

從以上文獻複習中我們可以發現,該患者發熱、小便不利是該患者病症重點,也就是主症。故診斷為太陽病膀胱蓄水。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應當體會抓主症在辨證過程的重要性所在。治法為:表裡雙解,化氣利水。方藥如下:茯苓40g,桂枝3g,豬苓30g,生白朮10g,澤瀉20g,生薑5g,萹蓄20g,瞿麥10g,蘆根20g,野菊花50g。3劑後,熱退,口渴、小便不利明顯減輕。

♥♥♥♥ 

按語:五苓散由豬苓、澤瀉、白朮、茯苓、桂枝五味藥物組成,具有利水滲溼、溫陽化氣的功效,為《傷寒論》中治療太陽經腑同病之蓄水證的經典方劑。其基本病機是太陽表邪未解,內傳太陽之腑,以致膀胱氣化不利。症見頭痛,發熱,煩渴欲飲,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脈浮。《傷寒論》71條:「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2條:「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74條:「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者,名日水逆,五苓散主之」。這三條均為太陽裡證的蓄水證條文的經典描述。如何發揮中醫思辨特點,抓主症,用經方,是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重要途徑。此案例提示我們:臨床醫師在診察病人過程中做到細緻是非常重要的。這個病人發熱,從中醫辨證上來講首先要區別是外感發熱還是內傷發熱,當病人持續高熱不退時,不少大夫均從理化檢查上尋找支持,當然無可非議,但重要的是病人當時因家中有事,其子用摩託車將其帶回家中,又趕上天氣降溫,這一重要的外感風寒的過程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現在儘管診斷設備非常先進,但詳細的四診不能有絲毫的忽略。再者就是要對中醫經典爛熟於心,這個病人看似症狀繁雜,但主症高熱、口渴、小便不利,提示我們是一個典型的膀胱蓄水證。在繁雜的臨床症狀中不能忽視一些看似平常的現象,如案中患者頭暈、小便次數增多,檢查有前列腺增生肥大,尿常規又沒有明顯異常,認為老年患者小便次數多較為常見,就未足夠重視。當病人出現惡寒發熱時不能聯繫起來全面分析,是不能一次辨證準確的關鍵所在。

♥♥♥♥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辯證論治「入手」三條路
    辯證論治,在臨床中常要走三條「入手」路:一是「從辯病機入手」的辯證論治:根據「全部脈舌症狀」,先進行「辯證知機」(症—證)。辨清病機之後,再辨方證(類方——方)。「從辯病機入手」的辯證論治,遵循「症—證—類方—方」的順序。比如,根據脈澀、舌紫、嘴唇青、夜痛增劇,辨為血瘀證。由此決定選用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氣湯等血瘀類方;再從類方中細辨具體之方,根據大便幹的症狀,最終選用血瘀熱結的桃核承氣湯。
  • 辯證論治「入手」三條路!
    辯證論治,在臨床中常要走三條「入手」路:一是「從辯病機入手」的辯證論治:根據「全部脈舌症狀」,先進行「辯證知機」(症—證)。辨清病機之後,再辨方證(類方——方)。「從辯病機入手」的辯證論治,遵循「症—證—類方—方」的順序。比如,根據脈澀、舌紫、嘴唇青、夜痛增劇,辨為血瘀證。
  • 北京開陽中醫院男科徐國主任咋樣 提倡「整體觀念,辯證論治
    北京開陽中醫院男科徐國主任咋樣 提倡「整體觀念,辯證論治2021年01月15日 14:56:32      來源:衡陽房地產信息網    編輯:news_finance徐國      臨床上提倡「整體觀念,辯證論治;順時應節,以平為期」的治療理念,以針藥並用,內外兼治為特色,重視人體「精、氣、神」的作用,擅用針灸以及經方、雜方解決男性患者問題,以針、藥、灸並用調理患者陰陽、氣血平衡,以達到一日之內通經絡,一月之期調氣血,寒暑之間理陰陽的治療效果。
  • 水腫中醫辯證論治 第二千六百二十八期
    其他如養陽明之大半夏湯,疏厥陰之逍遙散,蓋由證之牽連而及,是又案中法外之法也已。」所論中肯精當,隨證圓機變通,縱橫開闔,妙法連珠。  對於水證與血證關係,清代唐容川論述說:「血結亦病水,水亦病血」,二者互為因果。徐大椿有:「血瘀浮腫,宜破瘀以通其經隧;火衰浮腫,宜補火以滋其化源」之說。當代名醫方藥中總結水腫病治療時說:「汗、利、溫、補為藥物治療水腫之四種基本方法。
  • 水痘中醫辯證論治 第二千六百六十六期
    本病在兒童集體機構中容易引起流行。臨床預後一般良好,發病後可獲終身免疫,極少有再次發病者。宋代《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中早就明確提出了水痘的病名。《小兒藥證直訣》、《小兒痘疹方論》中對水痘、天花的發病機理進行了闡述,指出了水痘具有傳染性和水痘與天花的臨床特徵。明代《萬氏家傳痘疹心法》中提出天花、麻疹之病重於水痘。《景嶽全書》敘述了水痘發病的臨床特徵、診治和調護。
  • 消渴中醫辯證論治 第二千六百五十九期
    治法有:治之以蘭,除陳氣也。(《素問·奇病論》),不可用膏梁、芳草、石藥等。此外,『風消』(《素問·陰陽別論》)『食亦』(《素問·氣厥論》)亦與本證相似。以上是《內經》敘述消證的大概。《金匱要略方論》有《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專篇,始以『消渴』作為病證名提出,加以討論。其中述及『消渴』:渴欲飲水。其人苦渴者,計十七條,方六首。
  • 痄腮(腮腺炎)中醫辯證論治 第二千六百六十五期
    我國在金代《瘡瘍經驗全書·痄腮》中首先確立了「痄腮」的病名,指出本病發生的部位和溫毒所致氣血不和的病理特點。明代《外科正宗>>中指出了痄腮具有傳染性。清代《瘍科心得集》中提出「此症永不成膿,過一候自能消散」的臨床特徵和疾病預後。
  • 皮膚容易過敏,臉上皮炎,看中醫如何辯證論治.
    四診合參,辯證為,脾虛氣機失調陰火上炎治則,升清降濁,調中疏肝處方,柴胡30g,黃芩8g,炙甘草6g,蒼朮9g,黃連6g,升麻12g,黨參15g,炒白朮10g,羌活6g,厚樸10g,生石膏15g,焦梔子8g,黃芪15g,大腹皮10g,合歡花6g,五劑。
  • 《實踐論》: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存在辯證關係
    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到理性認識,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毛澤東《實踐論》大家好,我是寒牛出欄。這篇文章,我們講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偉人在《實踐論》中,對此作了詳細與精妙的闡述,把認識的辯證關係講透徹了,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精華內容之一。
  • 再讀傷寒論,太陽主表和太陽經的關係?六經辯證依據經絡對不對?
    上一篇文章再讀傷寒論,太陽如何主表,太陽陽氣從何而來發出後,很多人留言,說太陽主表和太陽經沒有關係,六經辯證不是依據經絡。那麼是不是這樣呢?太陽主表和太陽經有沒有關係?根據中醫的理論,經絡在人體是客觀存在的。針灸就是按經取穴的,那個經的問題就針刺那個經的穴位。
  • ​《心經》要解辯證(中)——印廣門清法師著
    《心經》要解辯證(中)——印廣門清法師著《心經》要解辯證《心經》講課提綱二、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前彰菩薩果地受記名號,得大自在;後顯菩薩因地修行法門,因聲悟入。(一)觀者。又、見。二見也。對應「五蘊」中「行、識」二蘊。3、皿。浮塵身器,受報於見、思二惑,亦名報障,俗稱報應(眾生生死、輪轉之相)。屬於證道過程。對應「五蘊」中色蘊。三障交互,障蔽日頭,故成「蘊」障。
  • 辯證
    (炳章按∶知本之論,然脾胃之用在升降運化,撥轉氣機,尤為要著,未可徒以四君、六君為足盡脾胃之治法也。)脾胃不足,當責其無陽,亦有陽亢熱不退,自汗怕寒,四肢倦怠乏力之證。中虛表熱,或潮熱自汗,莫離補中正方。表熱加羌活;腹中脹滿,加附子、姜、桂、吳茱萸、青皮、神曲之類;調理,用八珍湯;氣血兩虛,十全大補湯;陰虛火動,脈洪大而不作瀉,六味湯加人參;惡寒,八珍丸;腹痛,理中丸;虛損,虎潛丸。
  • 反者,道之動;談老子的樸素辯證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
    在談老子的辯證思想前,咱先搞清楚什麼是樸素辯證,樸素辯證法是古代原始的辯證法,受時空限制,對事物的認識具有直觀,思辨,猜測的特點,缺乏根據和論證,但是樸素辯證法為後來的辯證法提供思想參考價值,時代在發展,人的認識在提升,作為新時代的人絕不能一味地批判舊時代的思想的弊端,西方的唯物辯證法也是在不斷吸取前人的思想而得來
  • 辯證看待中醫
    不必要自輕自賤對待中醫需要辯證看待,需要建立國人的自信,中醫在中國倍受打壓的這許多年裡,中醫在日本卻一直發展得非常好,各種中醫的膏、丸、散、劑都有,不少國人去日本就去購買日本的中藥,比如各種的膏藥。
  • 貓粉刺的研究進展及中獸醫辯證論治—盧知松
    由於該病較為常見,而國內臨床關注率相對較低,所以本文總結目前貓粉刺的研究進展,並從中獸醫的角度對其辨證論治,以期對該病診治有所借鑑。 1.病因學和發病機理貓粉刺是毛囊角化紊亂的一種皮膚常見病,其發病機理未被完全揭示。儘管對於一些貓只是一過性問題,大部分患貓會持續出現不同程度的臨床症狀。
  • 抓好三個辯證統一 正確行使黨員權利
    (新華網)廣大黨員要正確認識和處理義務與權利、責任與擔當、行使權利與遵守紀律的辯證統一關係。既要享受權利,又要履行義務、擔當責任、遵守紀律。堅持既對立又依存,抓好權利與義務的辯證統一。 「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黨員的權利與義務是對立統一的,履行義務是行使權利的前提,行使權利是履行義務的保證。
  • 如何論治?
    學中醫就要有體系的學,經方的六經辨證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系,這也是張仲景被譽為醫聖的緣由,不在於給了我們113個方,而通過113個方、通過398個條文,幫助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經方辨證論治的體系。這就是馬家駒老師設置《經方醫學訓練營》課程的緣由。在建立辯證體系的同時,解決臨床疑難問題。
  • 從中醫角度講解梅傑症候群的經絡辯證及配伍用藥的特點!
    在梅傑症候群的論治中用法迥異。眼瞼下垂,胞虛如球,為脾虛氣弱證,常用參、術益氣健脾或配升、柴益氣昇陽;若見肢冷、便溏脾腎陽虛證,加附、桂兼溫腎陽。 神農解痙湯醫生認為梅傑症候群的主要病機特點是經絡阻滯、寒溼困脾、痰熱內阻,肝風內動;神農解痙湯醫生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熟練運用祛風藥對辯證治療梅傑症候群上的特點,如引藥上行、升發陽氣
  • 以案說法論白疕/銀屑病/松皮癬
    以案說法論白疕/銀屑病/松皮癬銀屑病是以紅斑為主,伴有閃光銀白色脫屑的慢性皮膚病。
  • 司徒嘉怡:概念性的辯證與每一個獨一無二發光的個體
    司徒嘉怡:概念性的辯證與每一個獨一無二發光的個體 2020-11-27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