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退休年齡時,如果社保累計繳滿15年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然後按月領養老金。
其實到退休年齡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情,但是辦理退休並不是一帆風順,因為有時候很多預想不到的情況會發生,而且會影響辦理退休,可能導致無法辦理退休,甚至會延後5年退休。
2021年退休年齡定下來了,男性法定退休年齡是60歲,女幹部退休年齡是55歲,女工人退休年齡是50歲,實際退休年齡並不好確定。為什麼這麼說呢?
最近有一位網友提出疑問,2021年退休年齡定下來了,只因為一件事情,延退5年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是這樣的,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工作人員會審核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確定人事檔案的出生年月日與身份證出生年月日一致。有的時候辦理退休時,身份證已經到退休年齡了。但是人事檔案記載的出生年月日還沒有到退休年齡。對於這種情況就是比較典型的身份證年齡與人事檔案年齡不符。
根據規定,以人事檔案最早記載的出生年月日為準。所以身份證或者戶口本已經到退休年齡了。人事檔案沒有到退休年齡。只能以人事檔案出生年月日計算退休年齡,所以還要再交幾年社保,就相當於延退。對於這種情況並不多見,但是也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在退休時也會時有發生。
文中提到的這位網友就是這種情況,他到法院退休年齡的時候,身份證年齡已經60周歲了,但是人事檔案記得年齡實際上只有55歲,所以工作人員肯定不會給他辦理退休手續。雖然說社保已經繳滿15年了,但是還沒到退休年齡,因為這一件事情,所以還要延退五年。
對於這種情況,對職工本人來說是一種損失。因為人事檔案記載的出生日期,應該與身份證和戶口本一致,但是人事檔案卻出現了錯誤。因為企業職工平時不能接觸人事檔案,也不能更改人事檔案的相關資料,所以人事檔案造成這種主要錯誤,肯定是有責任人。
或許是在填報信息的時候,職工本人錯誤填報。導致身份證出生年月日與人事檔案出生年月日不符。當然了,也有一些職工是有目的性更改出生年月日,萬萬沒有想到,但是萬萬沒想到,因為這一件事情要延退五年,這也給我們大家深深上了一課,在填寫資料的時候,應要實事求是地填寫出生年月日,避免出現錯誤影響退休。
其實我們這個小區就有一位大爺,他就是這種情況。他實際上現在已經65歲了,今年才辦了退休。其實本應該五年前就辦理退休的,因為這一件事情,他只能延退五年,後來他又交了五年社保,所以與其他職工相比,他晚領5年養老金,大家可以算一算,哪個更划算?
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