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延退1個月,漸進式的退休方案是否合理?答案來了

2020-12-22 楊納聊三農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楊納聊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

隨著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社會對養老問題更加關心。結果,每個人都有上了年紀的日子,大家都提前關注,準備養老。

近年來,國家逐漸完善養老政策,逐年提高養老金待遇,現在實現了16連漲,很多人的養老金從最初的1000元上漲到現在的3000元左右。

只是,在養老金上漲的同時,年輕人不想加入社會保險,加大了社會保險金的壓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官方也喊出了延遲退休的口號,雖然目前還沒有實施,但從官方態度來看,延遲退休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早晚。很多人反對,認為基層人50歲以上找不到工作,更不用說60歲了,那時大家都沒有工作,卻得不到養老金。

2013年,國家《關於全面深化改革一些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必須研究制定逐步推遲退休的政策。

2015年,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中國的退休年齡是世界上最早的,平均退休年齡只有54歲。

我們現在的退休年齡政策,源於1951年的《勞動保險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草案》,近70年來一直沒有改變。相應的退休年齡女性勞動者50歲,女性幹部55歲,男性勞動者幹部60歲。實際上,為了照顧特殊情況,有很多提前退休的政策。例如,特殊職業可以提前5年退休,失去勞動力可以提前5年或10年退休。退休年齡以員工文件為基準,也有一定人為修改文件的情況。總的來說,退休年齡政策存在的問題非常複雜。

2005年,國家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相關政策,制定了新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對退休人員養老金進行了15年的連續調整。2019年12月底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再次提出穩步提高基本養老保障水平,預計第16連續上升已經是板釘。近年來,我們的養老金水平從2005年每月750元左右上升到現在每月約3000元。中央財政預計2019年補助社會保險基金1.9兆元,養老基金的收支壓力越來越大。

我國即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出生人口2018年比2017年少了200萬,只有1523萬,2019年出生人口可能會少一些,有專家說可能只有1100萬。中國人口將在2020年至2030年達到頂峰,並開始減少。時間非常緊迫。

如果不緊急制定漸進延遲退休計劃,很可能會對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穩定運行產生很大影響。

本期的內容就到這了,你有什麼想法?評論區一起討論下吧!記得關注我哦!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楊納聊三農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退休高峰要來了!專家:退休應該分步快走、女性先一步延退!養老金...
    從2020年中央調劑金的預算來看,僅有7個省份是淨貢獻省份,包括湖南、安徽等在內的21個省份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淨受益省份。 ■ 老齡化的時間表已不允許延遲退休政策一拖再拖。 當前應儘快出臺延遲退休的具體方案和時間表,以應對2023年開始的退休高峰。
  • 2021年退休年齡定下來了,只因一件事情,延退5年?答案來了
    其實到退休年齡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情,但是辦理退休並不是一帆風順,因為有時候很多預想不到的情況會發生,而且會影響辦理退休,可能導致無法辦理退休,甚至會延後5年退休。  2021年退休年齡定下來了,男性法定退休年齡是60歲,女幹部退休年齡是55歲,女工人退休年齡是50歲,實際退休年齡並不好確定。為什麼這麼說呢?
  • 【市民雲資訊】退休高峰要來了!專家:分步快走!女性先一步延退...
    從2020年中央調劑金的預算來看,僅有7個省份是淨貢獻省份,包括湖南、安徽等在內的21個省份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淨受益省份。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認為↓↓■ 從現在到2022年底是一個非常嚴峻的窗口期,提高法定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已經刻不容緩。
  • 延遲退休如何延?專家這麼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網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袁晗 劉廈)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漸進式延長退休年齡與斷崖式退休年齡是相對應的,是指小步走,每年只提高几個月,或說每提高一歲需要好幾年,這樣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緩解延退為居民職工家庭帶來的不適應性,也是為了贏得全社會的支持,全世界的延退都是這麼做的。新華網: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
  • 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有關延遲退休6個熱點問題,權威部門回應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部門和專家。
  • 女性退休年齡太早?或被延遲?專家:女性延退可帶來萬億級紅利
    早在前幾年,每隔一段時間延遲退休就會引起網友的關注,只不過之前都是「紙上談兵」,是「小打小鬧」,所以沒有多久熱度也就下去了。而如今,熱度之所以會延遲這麼久,是因為在前段時間,國家發布了的相關文件中,提出要「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也就意味著,這一次延遲退休不再是「虛晃一槍」,而是真的要來了。
  • 漸進式延退確定實施,女幹部或先調整
    政策考慮老年人口佔比不斷提高 勞動人口平均年齡逐步上升延遲退休最早出現在2016年7月人社部印發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按照當時的時間表,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具體方案會在2017年向社會正式公布,預計2021年正式實施。
  •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會加劇就業難嗎?看專家怎麼說
    如果不推遲退休年齡,勞動者文化程度的提高會降低工作年限,減少勞動力總量的供給。目前,「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細則還未明了,由此產生的爭論中,最大的焦點集中在延遲退休年齡對就業的影響。反對者認為,延遲退休年齡會減少本可以騰出的就業崗位,造成年輕人的就業困難。多項調查顯示,大多數青年人對延遲退休持反對態度,對自身就業前景的擔憂是主要原因。
  • 延退來了,未到65歲就失業下崗了,該咋辦,專家能給個說法嗎?
    對於延退,雙手贊成的專家,除了講一番大道理,如「國人退休年齡是世界最早國家、解決養老金不足」等外,從來沒有提到一旦延退,未到65歲的勞動群體失業下崗了,如何解決他們再就業的困境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正是佔全國勞動人口大多數的一線勞動者擔心的問題,也是延退阻力來源的問題。
  • 延遲退休真的定了!60後首當其衝?專家提出2個方案,獲網友支持
    關於延遲退休,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因為早在2008年,人保部就開始醞釀延遲退休方案,當時還預計從2010年就開始實施,然而時機並不成熟,方案並沒有出來,到2013年更是直接擱置了。不過,到2014年,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要在2020年前推出方案,但依舊沒有出來。
  • 延遲退休漸進實施,網友建議取消35歲招聘年齡限制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導11月10日,《中國經濟周刊》刊發《歷經8年,延遲退休來了!專家:建議從女性開始,從50歲延到55歲》一文引發熱議。網友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兩點: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之前,是否先取消35歲招聘年齡限制?漸進式延遲退休,是強制實施還是採取彈性化?
  • 延遲退休應從全面兼顧、理性延退的思路出發
    部分國家退休年齡達70歲65歲或成我國目標退休年齡實施延遲退休,將調整目前的退休年齡。那麼,當前我國的退休年齡為女職工50歲,女幹部55歲,男60歲。這一政策在我國勞動退休制度中長期執行。對於目標的退休年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上圖)表示,從全面兼顧、理性延退的思路出發,到2050年前後將基準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是可行的。
  • 漸進式延遲退休快來了?鄭秉文:可分三步走,退休年齡逐步消除「男女...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公布。其中提到,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延遲退休政策真的快要出臺了?當前有無相對成熟的延遲方案?11月5日,紅星新聞記者就延遲退休話題專訪了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
  • 關於延遲退休年齡的問卷調查模板
    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致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鑑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2012年7月,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提出,我國應逐步延長退休年齡,建議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人社部正在調研「彈性退休制」。
  • 70後、80後,你們都攤上延遲退休了! 我多少歲才能不工作?
    南都兩會關注無論官方口中的2017年推出2022年實施是否還有變化,但不變的一點就是,延遲退休終於要來了。
  • 告訴大家:2021年關於延遲退休三個方案
    有一網友說:我媽今年47,還有8年,我媽就該退休了。可是她非常擔心趕上延遲退休年齡,不知道到時候得多大年齡才能退?聽說有三種延退方案?可以選擇彈性退休?那我肯定選這個!無論是什麼顏色和裁剪的羽絨服都能輕鬆hold住。不需要你挽留。獅子座獅子座天生霸氣。這跟平時我們穿的健身褲沒什麼兩樣。也符合該年齡段的氣質和風格。一條修身的連衣裙。快來看看你是不是其中一個哦!
  • 評論:家庭中勞動者佔比不低 延遲退休應考慮照看服務
    自家人提供的無償或低償的服務會因延退而減少,那麼能否用市場化的家政服務來補缺呢?筆者擔心補不了。先看養老服務。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19》,2018年中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月人均支出額為3153.5元。退休人員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不可能繼續工作,這3000多元就是他們每月的全部收入。失能、半失能人員最需要看護。
  • 學者:延退衝擊群體較大 彈性退休制度需合理設計
    我國目前法定退休年齡較低,實際退休年齡僅為54歲左右,老年勞動參與率幾乎低於所有經合組織(OECD)國家,與新加坡、韓國、日本等亞洲周邊國家相比,差距更為巨大。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兩項重要舉措,即「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以及「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 機關女性工勤人員延退如何規定,人社部這樣回應!
    9月3日,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官網「部長信箱」欄目發布了一則「工資福利司答網民關於延遲退休政策的來信」。針對網友提出的「機關女性工勤人員能否參照事業單位或企業女性工人延遲退休或自願延退政策」問題,人社部表示,「來信中提到事業單位和企業女性工人都有延遲退休或自願延遲退休政策,國家層面並沒有明確的政策規定。目前,我們正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適應人口老齡化和預期壽命延長的需求,認真研究相關政策措施。」
  • 漸進式延遲退休真要來了!專家建議:從女性退休年齡開始延遲
    為應對老齡化帶來的挑戰,延遲退休被提上議事日程。早在2012年6月,人社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制定的《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人社部同時提出「小步慢走」思路,擬針對不同群體訴求採取差別化策略。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再次提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