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小夥跑步突然暈倒險喪命,平時愛養生不熬夜!原因竟是…

2020-12-16 大河報網

近日,浙大玉泉校區操場上正在跑步的小劉突然暈倒,經過急救醫生的及時搶救,心跳和呼吸恢復了,目前正在ICU治療。

據醫生介紹:小劉的血管鈣化狹窄很嚴重,按道理說,20多歲小夥子,血管會很通暢,但他卻恰恰相反,血管狹窄鈣化,導致供血不足,血管健康狀況甚至比90歲老年人還不如,突然暈倒估計就和這個情況有關係。

據家屬和同事介紹,小劉是比較注重養生的,他平日注重身體鍛鍊,不熬夜,幾乎沒有不良的生活習慣,為什麼也會暈倒呢?

沒有不良的生活習慣,為何也得病?

首先,60%的疾病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但剩下的40%並不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遺傳、環境和保健因素也是可以導致疾病發生的。換句話說,生活方式不是唯一的致病原因。任何一種疾病的發生都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第二,根據報導中的資料,小劉去年開始吸菸,最近半年沒有工作,壓力比較大,這些都可能是致病的原因,當然,根據小劉的血管情況看,血管的鈣化和狹窄絕對不是短時間形成的,這些不良的習慣只是加重了病情,而不是導致小劉生病的根本原因,其根本的原因可能還是體內代謝因素導致的。

小劉的心臟是什麼時候停跳的?

儘管小劉獲救了,但我們只能說小劉是幸運的。他剛開始發病可能只是暈厥,而沒有發生心跳呼吸驟停。為什麼這樣說呢?

在心跳呼吸驟停發生後,大腦細胞對於缺血缺氧的耐受時間只有4~6分鐘,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就會導致不可逆的損害。換句話說,如果在4分鐘之內得不到有效的救治,病人將很可能發生死亡。

但生活的常識告訴我們,從呼叫120到急救人員到現場是需要時間的,要在4分鐘內得到專業人員的救護,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個過程往往需要10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對於一個心跳呼吸驟停的病人來說,這個時間就太長了,生命也會悄然逝去。

那麼,小劉為什麼能夠復甦成功,唯一的解釋就是,小劉暈倒後,心跳和呼吸並沒有停止,而是在救護人員到來的前後停止的,正是這個時間差,救了小劉的命。

現場急救很重要

既然心跳呼吸驟停後,4分鐘之內得不到專業的救治,這就在需要現場的人進行急救,但是,現場往往是非醫務人員,怎樣讓一個不懂得醫學知識的人進行急救呢?這就需要在百姓中普及心肺復甦的知識,讓人們遇到這樣的情況,敢於出手相救。

如何進行現場心肺復甦呢?

判斷意識:當發現有人出現異常情況後,首先應該確認病人的意識是否存在,判斷的方法是施救者用雙手輕拍病人雙肩,在病人的雙耳邊大聲呼喊問:「餵!你怎麼了?」如果沒有反應,就可判定為意識喪失。請注意這裡是「輕」拍「重」喊,而且需要在雙側耳邊分別呼喊,其目的是防止病人可能為單側耳聾,無法聽到呼喊而造成誤判。

呼救:一旦判斷病人的意識喪失,就要撥打「120」急救電話尋求幫助,為了讓施救不停頓,施救者可以讓旁觀者撥打120;接通120電話後,應該簡短地說明病人情況,準確告知地址,以方便救護人員儘快趕到。

放置體位:應將病人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儘量減少搬動病人。

開放氣道:施救者一隻手下壓病人的前額,另一隻手輕抬病人的下頜,這樣可以打開氣道,維持病人的呼吸道通暢。同時,要清除病人口中的分泌物,取出假牙。

判斷呼吸:將一側的耳部貼近病人的口鼻,面部朝向病人的胸部,通過耳聽、眼看、面部感覺來判斷病人是否存在呼吸。

判斷心跳:用手指輕輕抵住病人頸部中間的喉結處,向外側往下移動2釐米左右,感覺是否有脈搏的跳動。若沒有呼吸或脈搏,就需要立即做心肺復甦了。施救前,應該松解衣領、文胸和褲帶。

胸外按壓:施救者跪在在病人身體的一側。按壓點位於患者胸骨下端和兩側乳頭連線相交處或劍突上兩橫指處。施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緊放在按壓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兩手平行重疊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脫離胸壁。搶救者雙臂應繃直,雙肩中點垂直於按壓部位,利用上半身體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壓,使胸骨下陷5~6cm(兒童5cm,嬰幼兒4cm)。

人工呼吸:在保持呼吸道通暢的情況下進行,用按於前額之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的鼻翼下端,施救者深吸一口氣後,張開口貼緊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深而快地向病人的口內用力吹氣,直至病人胸廓向上抬起為止。

一次吹氣完畢後,立即與病人口部脫離,輕輕抬起頭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鮮空氣,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時使病人的口張開,捏鼻的手也應放鬆,以便病人從鼻孔通氣,觀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復,並有氣流從病人的口腔內排出。

按壓和人工呼吸的別為30:2,即每行胸外按壓30次,就需要行口對口呼吸2次,然後重新定位,再作胸外按壓,如此反覆進行。一直做到病人的呼吸和脈搏恢復,或等待專業醫護人員到達後,方可停止。

體檢正常也要防病

生活習慣良好,酷愛運動的小劉也會出現心臟問題,這讓許多人不解,還有人問,為什麼年年體檢,也會出問題呢?

這是因為常規的體檢只是檢查了身體的常見的問題,對於一些隱匿性疾病往往是無法檢查出來的。小劉由於年輕,身體較好,心血管的代償能力也比較強,有點問題往往容易掩蓋。

實際上,任何疾病的發生,都不可能是突然發生的,在發病前,人體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不適的表現,這就是人體的求救信號。如果我們認為年輕,身體好,而忽視這些人體的SOS,就可能延誤病情,甚至導致猝死的發生。如果我們重視人體的不適表現,及時就診,就可能早起發現疾病,及時治療,就可獲得好的效果。

但願小劉的經歷能夠對我們有所啟示

來源:科普中國 編輯:趙紅玲

相關焦點

  • 小夥公交車上突然暈倒!原因讓人心疼又想笑……
    8月10日河南鄭州一公交車行駛途中一男性乘客站著突然搖搖晃晃暈倒在地這可把車上眾人給嚇壞了旁邊的乘客趕緊和司機一起上前幫忙所幸在眾人的救助下小夥很快恢復意識大家總算鬆了口氣得知小夥子暈倒原因的大家不禁覺得既心疼又好笑
  • 32歲年輕小夥突然「猝死」,原因又和熬夜有關!
    李輝(化名)應該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差一點就在32歲的這一年,永遠地離開了深愛的家人和深愛的這個世界。1月中旬的一天下午,約2點左右,李輝帶著一身疲憊和表哥在家喝茶。由於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變故,作為家裡唯一的兒子,他的壓力很大,這段時間總是熬夜。表哥寬慰著他,讓他注意身體。由於前一晚又沒怎麼睡,他整個人懨懨的,沒什麼精神。
  • 23歲小夥時不時突然暈倒,幾分鐘後醒過來……
    楚天都市報5月21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23歲的年輕小夥,有時候做突然就昏倒了,這種奇怪的情況已經有三年多了。苦惱的小夥多方求醫卻查不出問題所在,直到他聽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開設了湖北省首個暈厥門診,便在家人陪同下來就診。
  • 杭州一小夥夜跑因熱射病險喪命:夏天跑步謹防中暑
    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據微博@都市快報報導,8月5日晚8點多,在杭州西湖景區,一名20多歲的小夥和幾名同事一起跑步,突然該男子暈倒在地,隨後雙目緊閉,意識昏迷。據了解,該跑友今年25歲,喜歡跑步,通常一周進行2次長跑,身體還不錯,此次在暈倒前已經跑了1個小時。經過醫生診斷,該跑友意識不清、體溫高達40.3℃,患的是熱射病,中暑中最嚴重的一種,同時還出現了心肌和腎功能的損傷。
  • 婁底小夥喝碳酸飲料狂瘦15公斤 結果糖中毒險喪命
    原標題:喝碳酸飲料減肥半月狂瘦15公斤,小夥糖中毒險喪命 胖子有個終極夢想 就是有朝一日能瘦成「閃電」 迷倒眾生 21歲的婁底小夥小楊 體重近200
  • 70歲9星跑者任老,跑步時突然暈倒,不幸去世,生前留言曝光
    70歲9星跑者任老,跑步時突然暈倒,不幸去世,生前留言曝光前天,跑步女神發表推文《常年跑馬拉松的男子,跑步時突然栽倒了…此病最近高發,可致命!》,分享一資深跑友跑步突然暈倒的內容。沒想到,又傳來噩耗:70歲9星跑者任老,跑步時突然暈倒,經搶救不幸去世,任老生前在跑步群的跑步感悟留言也傳遍了跑圈。據太原城市頻道昨日消息:「北馬九星跑者,2018年北馬年齡組第2名,跑圈名將任用林老師,在太原迎澤公園跑步時突然暈倒,不幸心梗離世,享年70歲。」
  • 26歲小夥飯量大增後突然暈倒……
    然而,有一些人,溫暖指數不知道提升沒有,血糖卻一下子躥了上來。血糖控制不好,易引起糖尿病併發症發生,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哈爾濱市第四醫院內分泌科專家劉桂芳溫馨提示:冬日裡,糖尿病患者更需時刻關注自己的血糖。
  • 男子跑步突然暈倒 路人摘掉口罩「教科書」式搶救
    新華社濟南3月23日電(記者楊文)22日6時30分左右,在山東濟南百花公園東門附近,一名男子晨跑時突然暈倒。一位路人挺身而出,對這名暈倒的男子實施了「教科書」式的搶救。據現場的市民稱,一名男子在跑步時突然臉朝下趴在了路上,附近市民立即上前將男子翻過身來,發現其已經沒有了呼吸,便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危急時刻,一位戴眼鏡、穿藍色運動裝的晨跑鍛鍊者上前,對暈倒男子進行心肺復甦。在市民拍攝的視頻中記者看到,這名路人先是立即按壓倒地男子的胸部,然後做人工呼吸。
  • 一邊喝酒熬夜一邊跑步健身,醫生提醒:「朋克養生」不如睡個好覺
    這群年齡在22~25歲之間的年輕人中,有超過一成人身體出現了亞健康問題。其中不少人還是大家眼中的養生達人。 數據顯示,這批新員工中有70多人被查出各種亞健康問題,包括輕微脂肪肝、腎功能輕微受損,血脂、血壓、血糖偏高,頸椎、腰椎病變,以及乾眼症、眼壓高等眼部健康問題。不少指標逼近正常值上限,要麼出現輕微病變,身體已經拉響「警報」,值得重視。
  • 宅家3個月胖了20斤 小夥突擊減肥膝蓋險報廢,醫生:復工後興起健身...
    楊先生(化姓)前段時間宅在家裡飲食無節制,也不運動,3個月下來胖了近20斤。復工後,他突擊減肥,每天跑步一小時,沒想到半個月下來膝蓋險報廢。4月27日,小夥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左膝的半月板破裂。武漢市中心醫院骨外科專家介紹,因為疫情,不少平時就不怎麼運動的人在家裡體重迅速增加,復工後興起了健身熱,但很多人急於求成,運動過猛,導致關節、韌帶損傷的病例不在少數。28歲的楊先生家住漢口,平時不怎麼愛運動,不到30歲就已經有了肚腩。
  • 深圳一小夥起床後突發暈厥,呼吸困難險喪命!竟是跑步引起
    發現靜脈血栓仍跑步抗凝溶栓治療後救回一命劉明被送往羅湖醫院急診科後,醫生檢查發現,劉明是肺動脈栓塞,左下肢深靜脈血栓。這三個月,劉明仍然堅持跑步運動,導致血栓從下肢靜脈脫落,順血流堵塞到肺動脈,引起肺動脈栓塞,出現呼吸費力,嚴重危及生命。南都記者了解到,在經過抗凝溶栓治療後,劉明病情平穩,目前已經出院。
  • 2歲女童誤吞磁力珠險喪命
    2歲女童誤吞磁力珠險喪命 2020-11-26 09:40:01  來源:荔枝新聞    近日,南通一名2歲女童肚子疼、不想吃飯,還經常嘔吐,送醫時已處於休克狀態。
  • 還在熬夜?28歲小夥深夜玩遊戲頭疼昏倒,命救回來了,但已偏癱!
    28歲的武漢小夥小張就是這樣的熬夜「修仙」族。在腦血管意外中,僅次於腦血栓和高血壓腦出血,位居第三,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其發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專家提醒,腦動脈瘤在未破裂時患者可無明顯症狀,但平時應避免長期熬夜加班、玩遊戲、通宵KTV、打牌及過度勞累等,注意勞逸結合。年輕人是猝死高發人群像小張這樣不知節制熬夜的年輕人還真不少。
  • 連夜開車到寧波後,28歲小夥突然胸部悶痛!經歷?126次心跳驟停!醫生...
    不過經歷了突發心梗、2次介入手術、一百多次的心跳驟停又死裡逃生後,今年28歲的患者小於再也不想這樣過了。28歲生日當天,他經過半個多月住院治療痊癒出院。小於說,往後餘生,健康將是他生命裡最重要的兩個字。
  • 平時愛熬夜,深圳20歲男子突發胸痛、呼吸困難!這壞習慣快改
    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今天我要早睡」成了年輕人說過的最多的謊話對於當代人而言「熬夜」真的是太正常了但大家可都得「悠著點兒」~深圳一20歲小夥經常熬夜埋下了健康隱患深圳一20歲男子平日太忙經常熬夜為何年紀輕輕的小夥會突然得了「肺大皰」?咱先來了解這「肺大皰」肺,是人體的呼吸器官,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常人每天約有1萬升的氣體進出呼吸道,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通道」一旦堵塞,後果不堪設想,肺大皰就是其中的一種情形。
  • 19歲小夥的血竟是乳白色的!和他工作有關...
    19歲小夥的血竟是乳白色的!和他工作有關...19歲小夥被毒蛇咬傷來杭治療卻被查出高脂血症小沈19歲,安吉人。廚師學校畢業後,小沈回到家鄉,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今年初,他和朋友搭夥開了家燒烤店,每天下午四五點開始準備食材,給附近農家樂送去,再回來照看店裡五六桌的生意,有時一忙要到凌晨兩三點。
  • 「32歲同事因太累暈倒在崗位」,小夥跳槽背後,是職場倦怠心理
    最近,在網上就有個杭州小夥,抒發了一段自己的感想,他看到自己32歲的同事由於工作勞累,暈倒在工作崗位上,覺得十分害怕,於是他就想立刻辭掉自己的工作。但是由於已經到了年底,他又有些彷徨,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他就把自己的情況發到網上,想通過網友的幫忙,來找出未來的方向。這名杭州小夥,來到自己所在的工廠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前半年時間由於剛來,他基本上也就幹些瑣碎的臨時性工作。
  • 32歲男子,晨跑時暈倒,搶救後離世,兩件事害的
    一個路人早晨上班時,突然發現一名男子暈倒在路邊,便趕緊撥打了急救電話。 其實,不光是家屬,醫生也很疑惑,這麼年輕的小夥,怎麼血管環境這麼差,老的跟八十多歲的老人一樣。 待家屬情況穩定了一些,醫生開口問:他平時都做些什麼? 男子的父母遲疑了好久,才開口說....
  • 小夥天天跑步,兩個月後,膝蓋卻「廢了」,醫生說出原因
    運動對於身體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健身方式,尤其是跑步更是受到了許多人的偏愛。因為跑步對於很多運動愛好者來說,條件限制很少。你只需要準備一雙合適的鞋,就可以在家附近找到很多時候跑步的場地。而且跑步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僅可以瘦身減肥,還可以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能力,增強免疫力,從而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降低了患上疾病的風險性。但是也有些人在跑步的過程中沒有得到好處,反而傷害了自己的身體。32歲的小夥天天跑步,結果是兩個月之後膝蓋卻「廢了」,這讓他感到難以接受,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大家都在跑步,怎麼只有自己出現了膝蓋問題?
  • 衢州一20歲小夥跑完步 剛坐下喝了口水就暈倒了
    昨天上午,衢州市人民醫院急診室送來一名小夥,高燒不退,神志不清。根據陪同人員的描述,醫生判斷小夥子是因中暑引發了熱射病。 昨天上午10點左右,衢州市區氣溫升至33.6℃。剛跑完步坐下喝水的江先生,突感頭暈,瞬間倒下,接著全身冒汗。從症狀上,醫生診斷是熱射病。急診內科醫生薑鋒芒介紹,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而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