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來到這個世界,需要經歷媽媽的十月懷胎。而一個生命要離開這個世界,可能只在一瞬間。
這一瞬間也就是,一個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的話題,猝死。
李輝(化名)應該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差一點就在32歲的這一年,永遠地離開了深愛的家人和深愛的這個世界。
1月中旬的一天下午,約2點左右,李輝帶著一身疲憊和表哥在家喝茶。由於最近家裡發生了一些變故,作為家裡唯一的兒子,他的壓力很大,這段時間總是熬夜。
表哥寬慰著他,讓他注意身體。由於前一晚又沒怎麼睡,他整個人懨懨的,沒什麼精神。
突然,「咚」的一聲悶響,他整個人倒地,昏迷了過去……
「快!」救護車趕到的時候,院前急救科夏日升醫生立即對李輝展開搶救。並在救護車趕往深圳市中醫院的途中,迅速聯繫醫院,交代患者情況,讓急診做好搶救準備。
接到院前120電話,值班醫生立即開通了急診綠色通道。急診科住院總侯靜靜副主任醫師立即組織成立搶救小組,各個崗位緊張有序地做著急救準備。
五分鐘以後,接到患者李輝,李燕君醫生快速對患者開展基本評估。
「患者意識喪失,呼之不應,大動脈波動消失,雙側瞳孔散大,直徑約5mm,對光反射消失,小便失禁,心電監護:心率0次/分,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均測不出。」
兩路靜脈通路快速建立,氣管插管連接呼吸機輔助呼吸,多次給予腎上腺素強心、多巴胺升壓,血常規、動脈血氣分析、血生化、心肌標誌物、床旁彩超等相關檢查相繼進行……
搶救的過程,是醫生和死神搶奪生命的一場拉鋸戰。終於,心電監護上出現了令人激動的竇性心律,緊接著大動脈搏動恢復!
搶救室裡出現了一陣短暫的低聲歡呼,醫生們由衷地為生命歡呼。
儘管他的整體生命體徵仍不穩定,但大動脈搏動已恢復,竇性心律逐漸穩定,雙側瞳孔直徑較前縮小,這個年輕的患者就有了活下來的希望!
搶救室內外是兩個世界,裡面是緊急有序、爭分奪秒的搶救,而外面的世界充滿了無助、未知和眼淚。
在門外與家屬溝通的醫生正在了解李輝的情況。
「他平時身體很好,感冒都很少有,更別說有什麼病了。」
匆匆趕來的李輝姐姐一邊向醫生說明情況,一邊不停地擦眼淚。
「他突然就暈倒了,我還以為是最近家裡的這些事讓他太累了,所以睡著了,我叫他也不答應,拍他也不動,我才反應過來打120。」
在一旁的李輝表哥忍不住也紅了眼眶。
「他昏迷過去以後,你們有做什麼搶救措施嗎?比如,心肺復甦。」
醫生問。
「沒有,我都嚇壞了,不敢動他,就等120來,大概過了10分鐘左右,救護車來了才搶救。」
聽到這裡,醫生心裡隱隱不安。心跳驟停可能會造成的嚴重後果在腦海中閃過……
眼前的這位年輕小夥很可能心跳驟停10分鐘,雖然生命體徵暫時恢復了,但他的預後會如何?他能醒過來嗎?
事實上,心肺復甦開始得越早,存活率就越高。如果能配合使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儀)進行電擊除顫,成功率會大大提高。
及時且高質量的心肺復甦可以為後續專業醫護人員的救治爭取更多的機會。
關於「猝死」的話題,近幾年一再被推到人們的視野。那麼,猝死常見的原因和誘因有哪些呢?
猝死是一種臨床表現,多種疾病均可引發,病因可分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
心源性猝死至少佔80%,通常是由於心臟器質性疾病、惡性心律失常導致;
非心源性猝死包括其他系統疾病、藥物或毒物中毒、過敏、精神應激、水電解質和代謝紊亂、嚴重感染等。
還有一些不明原因的猝死;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過量飲酒、過度熬夜)、極度精神刺激、過度驚嚇及劇烈運動是猝死的高危因素。
李輝恢復生命體徵幾乎是個奇蹟,但導致這麼年輕的小夥猝死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醫生們急需找到他的猝死原因,才有可能儘快地對他進行有效的治療。
等到李輝的生命體徵穩定後,醫生們對他做了更詳細、全面的檢查。這個下午,李輝一直在做各種頭部、胸、全腹等全身的檢查,可是都沒有發現明顯的異常。
天已經完全黑了,醫生們探究李輝病因的路似乎走進了死胡同。臨近晚上八點,轉機出現了:複查床邊心電圖提示ST段較入院時有動態演變。也就是說……
急診冠脈造影結果為冠狀動脈痙攣(CAS)。冠狀動脈痙攣是個什麼樣的疾病呢?這就是導致李輝猝死的真實原因麼?
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臟血液的,其痙攣會導致心臟血液供應減少,根據發生痙攣的部位、嚴重程度以及有無側支循環等差異而表現為不同的臨床類型,常見表現為心絞痛、急性心梗、猝死、各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統稱為冠狀動脈痙攣症候群(CASS)。
至此,導致李輝猝死的罪魁禍首找到了,是供應心臟的血管痙攣了!
可是,年輕的李輝並沒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家族遺傳病等心臟病高危因素,為什麼會出現冠脈痙攣呢?
深圳市中醫院心臟病專家表示,如今心臟疾病逐漸年輕化,二、三十歲急性心梗患者已不少見。
冠脈痙攣的原因尚不明確,現已知的危險因素包括吸菸、酗酒、古柯鹼及大麻等毒品服用史、血脂代謝異常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病史等,且寒冷及情感刺激、過度熬夜等可誘發冠脈痙攣的發生。
如出現症狀,立即就近就醫,走胸痛中心流程進行篩查最重要,其次是戒菸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規律鍛鍊身體。
值得慶幸的是,在醫生的幫助下,李輝憑著強大的求生本能,現在已經甦醒過來。不僅如此,他還能根據醫生的指令做相應動作。不過由於大腦缺氧時間過長,反應還比較遲鈍,他已經積極地在做康復治療。
「其實想想,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沒什麼大不了的。他不用給自己這麼大壓力。」
家屬不停地向醫生表達感謝。
「真的謝謝你們,救了李輝一條命,也救了我們一個家。」
對李輝一家人來說,沒有什麼比一家團圓更重要了。
除了立即撥打120求助,在急救人員到來前,你還可以這樣幫助倒地者。
如果患者無反應、沒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馬上做第2件事。
tips:如果是專業醫護人員或者接受過心肺復甦培訓的專業人員需觸摸是否有頸動脈搏動;普通民眾無需判斷是否有頸動脈搏動。
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壓區,另一手掌根重疊放於手背上;此外,如果現場周圍有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應該第一時間使用AED,AED的搶救成功率遠高於徒手心肺復甦。
AED全稱為「自動體外除顫儀」,它可以提供高能量電流,進行電擊除顫而完成搶救,幫助發生心臟驟停的病人恢復心律,是搶救呼吸、心臟驟停病人的「利器」,被稱為「救命神器」。
2017年,深圳啟動公眾場所配備AED計劃,截至2020年8月底,市政府採購的一、二、三期3500臺AED已經全部安裝完畢。
1、搜索小程序:「AED導航」。
2、微信:支付-城市服務-急救服務-深圳市急救中心-AED導航;
3、關注「深圳急救」微信公眾號,微信查詢AED網點。
深圳市急救中心舉辦面向廣大市民的公益急救培訓,在「深圳急救」微信公眾號上可以註冊、報名,順利通過考核將獲得深圳市急救中心頒發的初級救護員證。
據深圳市急救中心統計,2020年以來,全市已有10人心跳驟停倒地後被第一目擊人或AED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