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瓶裝水市場,向來都有很多的故事可講。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流行的純淨水,再到農夫山泉停產純淨水,開始主打礦泉水,其中都少不了各大瓶裝水品牌的紛爭,期間也有一些風靡一時品牌先後沒落。而且,由於中國瓶裝水龐大的市場規模,同樣也不乏一些巨頭跨行業進入瓶裝水市場,只不過效果並不明顯,比如知名地產商恆大集團推出的恆大冰泉。而在2020年,中國瓶裝水市場也發生了一些大事件,而且對整個瓶裝水行業來說也有較深遠的影響。
在2020年,對於瓶裝水市場來說,農夫山泉在港股披露招股書,正式啟動IPO算是一件大事。因為農夫山泉是目前國內瓶裝水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品牌,而招股書的披露,也能讓大家從數據上直觀地了解瓶裝水市場的規模與盈利能力。從農夫山泉披露的招股書來看,在2019年度,農夫山泉實現營收240.21億元,淨利潤則達到了49.54億元,淨利潤率高達20.6%,要遠遠超過國內整個飲料行業的平均盈利水平。而以農夫山泉超強的盈利能力來看,其上市後的總市值想來也不會低。
而與農夫山泉突出的業績,並即將上市的好消息相比,另一個知名的礦泉水品牌日子卻不好過,如今更是要再次出售品牌,這個品牌就是益力。
根據瓶裝水市場傳來的2020年6月份最新消息:國際食品飲料巨頭達能集團正式確認了,已經與深圳市互通有無商貿有限公司達成了出售益力品牌一級旗下2家工廠的協議。這也就意味著益力這一知名的礦泉水品牌在經過賣身外資企業22年後,再次回到了國內企業手中,但是不幸的是,此時的益力早已不復往日榮光,旗下的瓶裝水業務在2019年就已經停產。
益力這個品牌最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便開始生產瓶裝水,相當於是國內最早一批做瓶裝水業務的企業。在上個實際90年代初期,在廣東省,尤其是在深圳,益力就是當之無愧的行業第一。即使後來隨著怡寶跟景田百歲山進入廣東市場,差不多也是三分天下的格局。而從1998年之後,自法國達能集團收購益力品牌之後,益力不僅沒能夠成功地從華南市場突圍,反而連自己發家的大本營也保不住了。
當然,益力的沒落也有幾大原因,一方面是與瓶裝水市場的競爭越來越劇烈有關。眾所周知,自農夫山泉自2000年宣布停止生產純淨水,全部生產礦泉水開始,國內的瓶裝水市場就迎來了變局,包括此前在純淨水市場佔有極大市場的娃哈哈、康師傅、統一等老品牌都先後走起了下坡路。除此之外,還有景田百歲山的崛起,也搶佔了不少的市場份額。而在這種市場格局下,被達能收購的益力,似乎一直處在被放養的狀態,一方面缺乏創新,另一方面也缺乏大力的推廣。
而另一方面,益力選擇被外資企業收購時,實際上也基本上註定了結局。外資企業來中國發展時,收購本土品牌,一方面是能利用本土品牌的已有渠道推廣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就是能打擊競爭對手。縱觀被外資品牌收購的本土品牌,似乎很少有發展越來越好的,不是被雪藏就是被放養,而自己原本辛苦搭建的銷售渠道卻被拿來發展外資企業旗下本身的品牌。比如金絲猴奶糖、北冰洋汽水等等。
再說法國的達能集團,實際上它在中國收購的品牌遠遠不止益力一個,還有豪門啤酒、武漢東西湖啤酒、梅林正廣和飲用水、樂百氏等品牌,但是這些品牌在被收購之後,卻沒有一個能發展起來的。除了益力之外,樂百氏曾經也是中國市場上的飲用水巨頭,但是最終也是被收購之後就走向沒落,並再次被達能集團出售。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達能集團收購的樂百氏、益力這兩個國產礦泉水品牌沒有發展起來,但是達能旗下的依雲、波多、富維克等進口礦泉水品牌卻發展不錯,其中,依雲更是中國礦泉水高端市場的第一,市場佔有率高達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