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高考有多殘酷:普通家庭的孩子,努力也沒有回報?

2020-12-12 雪蓮媽媽教育

眾所周知,高考是學生進入理想大學的重要途徑。但是,高考給了希望,也使人感到殘酷。在中國,艱苦的工作將獲得回報。在韓國,殘酷的競爭會讓人們懷疑艱苦的工作是否會得到回報。

看完韓國的殘酷紀錄片後,連中國考生都說:太可怕了

有人說高考是幸運和不幸的。幸運的是,在這次考試中不拼家境,只看知識。這是公平的。不幸的是,人數太多了,競爭非常激烈,很容易錯失良機。

韓國有一部名為《學習的背叛》的電影,專門針對一些韓國高考學生。他們比中國學生還難。對他們來說,只有每天反覆學習,他們才有希望上大學。甚至中國考生在閱讀後都說:這太可怕了。儘管中國人口眾多,但學校很多,即使理想的學校不接受自己,也有很多選擇。

但是在韓國努力學習不一定能上學。在紀錄片的開頭,就拋出了這句大家常聽到的話:學習不會背叛努力的人。但,這是真的嗎?

揭開韓國高考殘酷事實的神秘面紗:普通家庭的孩子是否努力也沒有回報?

葉媛是宜山縣初中三年級學生。儘管她一直是學校的第一名,但面對高中入學考試,她充滿了焦慮。

她說宜山是一個小城市,或者說只是個「村」,她只是「井底之蛙」。那些真正的競爭對手已經完成了高中課程。她才剛開始,為時已晚。

由於不安,葉媛仍在凌晨兩點努力學習。在此期間,她每天的睡眠時間少於三個小時。

日復一日的學習,可以閉著眼睛寫下教科書,只有16歲的葉媛手上布滿老繭。

葉媛將制定每月,每周和每天的學習計劃。她不敢懈怠,因為如果有一天是懶惰的,以後會更困難。因此,她控制了進食和上廁所的時間。

葉媛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因為不安,甚至感覺都沒法再堅持下去了,誰正在多寫一個字,誰正在多解一道題……

無論她多麼努力學習,她都無法消除內心的不安,因為她意識到努力和學習成果是完全不同的。

因為即使付出了同樣的努力,首爾大學裡,本地學生的數量仍比外地的學生多。

努力學習和學習成果完全不同

出生於普通家庭的葉媛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彌合這種差距。

如果葉媛想上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那去私立高中會更有益。

最後,中學入學考試結束後,葉媛考上了夢想中的高中。這時,許多孩子會選擇放鬆自己,但是對於葉媛來說,她的辛苦工作並沒有結束。假期剛結束,她又走進了補習班的苦海。

在整個假期中,葉媛早上8點出門,晚上11點回到家,重複如此機械,無聊又累的例行工作。

就讀最喜歡的中學似乎並沒有給葉媛帶來很多快樂,但給了她更多的痛苦。

在初中時,她每次都在數學上排名第一,並在她的高中生涯中迎來了第一個「殘酷的暴擊」。在395名學生中,她僅排名313。如何克服這一巨大差距是葉媛將面臨的另一個新問題。

葉媛只是許多韓國學生的縮影,甚至有些人比她還難。考慮到這一點,我不禁想到紀錄片中的一句話。這些韓國的孩子們不是害怕努力,只是希望有一個努力了就會有回報的未來。

愛因斯坦還說:「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在於他們的業餘時間。」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因,因為每個人每天的付出與回報差不多,那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當其他人將業餘時間用於休閒和娛樂時,您必須利用這段時間來學習充電,並繼續增加籌碼,直到成功為止。

哈佛大學裡有一句話是,一個人能否成功完全取決於他在業餘時間是否足夠勤奮。

如果您每天可以花兩個小時閱讀書籍,參加有意義的討論或講座,那麼您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正在發生質的變化。如果這個習慣可以永遠保持下去,成功將是觸手可及的。

這句話也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只有勤奮的學習才能幫助我們創造奇蹟並取得成功!

為此,世界知名的哈佛大學也出版了《哈佛凌晨四點半》一書,揭示了哈佛如何教育了這麼多社會精英的奧秘!

這本書從哈佛大學的精神和氣質入手,切入青年人素質的培養,並從理想的志向,習慣,個性,情商等方面指導青年人從普通到優秀!

哈佛是最高智慧的象徵,是最高學派的象徵。 人的意志,人的才能,人的理想將在《哈佛凌晨四點半》體現!

相關焦點

  • 韓國高考的殘酷真相:普通家庭的孩子,可能努力也沒有回報
    一、韓國高考的殘酷 韓國的教育系統具有非常強的挑戰性,因為韓國的中學生,學習時間非常緊張。就拿高考來說,他們的高考考試跟我們不一樣。他們要在一天之內完成高考的五個科目。因此,他們的中學生壓力非常大。
  • 韓國高考的殘酷真相:普通家庭的孩子,再努力也沒有回報
    而倘若是韓國的觀影者,往往已經對這句話嗤之以鼻了,要知道,在韓國的普通家庭中,哪怕他們的小孩再怎麼努力,卻也只能在高考的獨木橋上踽踽獨行。 倘若你看到影片中初三學生允葉媛學習是有多麼的刻苦,那你一定會默默地為她豎起大拇指。
  • 殘酷的韓國高考,窮人再努力也沒用,家庭經濟實力決定三六九等
    前言: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個片子,叫做《學習的背叛》。這是韓國一個很經典的片子,主要講述了韓國高考的殘酷。這部紀錄片中有一句話特別有韻味「學習不會背叛努力的人」,這句話看似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是韓國的觀影者看到了這句話,我想,一定會為之氣憤。要知道,在韓國的普通家庭中,如果想要通過高考出人頭地,那是一件很難實現的事情。
  • 對比於留學生申請名校的容易,來看下韓國的高考究竟有多殘酷
    如果你們對於韓國教育有所了解,就會知道韓國的高考有多麼殘酷。我們可能並不費太大力氣能夠申請上的韓國名校,韓國本土的學生可能是使出吃奶的力氣也未必能成功的。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一部韓劇,叫《天空之城》,這是一部反映韓國中產階級在殘酷高考競爭前不擇手段、人性扭曲乃至喪心病狂的黑色喜劇,引發了韓國社會的強烈共鳴。其最後一集的大結局在韓國狂攬23.8%的收視率,擊敗《請回答1988》、《燦爛又孤獨的神鬼怪》等神劇創下歷史新高。
  • 韓國高考對比中國高考,原來我們比韓國的學生幸福太多了
    我問他怎麼了,他說:「夢到自己參加高考,沒有答完題」。如果說中國的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當我們望向韓國的時候,會發現,韓國的學生也是過獨木橋,只是這個橋要比我們窄的多。為了高考,學生要從初中就要開始「變態」級別的備考,尤其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是他們走出貧困的唯一途徑韓國紀錄片《學習的背叛》,講的就是一群普通家庭的孩子為了上大學,在暗無天日的備考中掙扎的故事,看的讓人震驚,看的讓人心酸。
  • 韓國高考,考生壓力超過中國學生
    甚至有同學會萌發出一種「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盲目自信」,會覺得高考其實對我們人生的一種壓迫,極其的不利於學生的高素質發展。有許多考生更是叫苦不迭,甚至覺得放棄高考能迎來人生的一大轉折,放棄高考似乎更有出路?那麼今天老師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韓國的高考。高考壓力之大。
  • 付出不一定會有回報,但是不付出一定沒有回報
    敬一丹說: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不付出絕對沒有回報。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堅持自己的路,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追求。推遲高考的一個月給了高三學子一個機會,但其實也是一種折磨。按照以往的慣例,這時候高考成績都出來了,但是今年的高考卻還沒開始。在所剩無幾的時間裡,有人爭分奪秒,有人虛度光陰。每個人都想考出好成績,但有人卻覺得,就剩這麼點時間了,也來不及了。雖然付出不一定有結果,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是你不努力、不付出,就肯定不會有回報了。
  • 努力不一定會有回報,但不努力一定沒有回報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我的生活也就這樣了,即便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太大改變。其實話不能這麼說,努力不一定有回報這是太有可能了,很多人做事都是希望有回報的。畢竟有付出就有回報,這種思想也算是比較根深蒂固了,但是現實生活中,跟多時候並不定是這樣的結果。
  • 這部評分9.4的韓劇,告訴你上流社會的教育廝殺有多殘酷
    劇裡的幾戶人家,男方基本是檢察長、教授或者高級醫生,女方則有財團千金、國會議員女兒等等。他們的共同點是,都對孩子的教育極其重視。家庭的核心目標就是讓孩子考入韓國最好的大學,成功繼承父母的職業,延續家族的榮光。為此,他們想盡了一切方法。
  • 專家說,普通家庭孩子讀三本,可能是災難,網友:這次我比較同意
    這樣的費用,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種很大的負擔,可能家裡所有的積蓄加起來,也沒有這麼多,父母是上班族的,至少是一年的收入,如果是廣東、上海等城市,收入可能會多一些,但多數孩子的家庭
  • 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有回報
    為什麼他們家的孩子那麼容易就考上理想的大學?其實,有很多我們沒看到的是,別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一直在默默努力,人生就像一個儲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回饋於你。努力一定會成功嗎?答案是不一定,雖然努力不一定會得到回報,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有回報!我們要做的就是每天多努力一點點,進步一點點,讓努力成為一種習慣。
  • 韓國高考,內卷大戰即將開始
    「修能」的全稱是大學修學能力考試,就是韓國的高考。藝琳是首爾梨花外國語女高高三的一名學生,如果沒有疫情,現在她早已結束了高考和朋友們一起開心的畢業旅行了。▲疫情之下的韓國高考考場「考試一周多前,我鬼使神差的和同學們出去聚餐,若是沒有那次的聚餐,我也不會臨考試前一天還躺在醫院。」
  • 為何說普通家庭孩子讀「三本」,或許是災難?專家:原因有4點
    可有些平時非常努力的學生,一旦在高考中落榜,沒能考上二本的話,就只能上三本大學了。雖然說,三本也是本科,但是,三本大學並不是那麼好讀的。如果是普通家庭的孩子的話,讀三本很可能會成為一場災難。也許有些人會問,為什麼這樣說呢?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給出的3大原因,看看到底為什麼這麼說吧。
  • 付出就一定有回報?那些高考前大家常說的心靈毒雞湯,你信了多少
    付出就一定有回報?那些高考前大家常說的心靈毒雞湯,你信了多少對於我們大多數學生來說,高考就是一次決定命運的考試,為了能夠在這次考試中考出一個滿意的分數,我們每個學生幾乎拼盡了自己的全部力量。為了鼓勵我們努力學習,不少老師和家長都會對學生們反覆說一些鼓舞人心的口號,例如不苦不累,高三無味,不拼不搏,人生白活等口號。這些話的確可以在我們學的疲憊時給我們一些前進的動力,但是這些鼓舞人心的話並不一定都是正確的,這其中有很多都是心靈毒雞湯。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年大家在高考前常說的心靈毒雞湯,你信了幾個?
  • 付出的努力終有回報
    噴泉之所以漂亮是因為他有了壓力,瀑布之所以壯觀是因為他沒有了退路,泉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為他永遠在堅持,你拼命努力的樣子或許有些狼狽,但你靠自己的樣子真的很美。要堅信,努力一定會有回報。不期待突如其來的好運,只願付出的努力終有回報,願每個認真努力的現在,會有一個水到渠成的未來。
  • 大家都說,努力一定有回報,事情真的如此嗎?
    俗語說:「努力就一定有回報」。我們很多人對這句話都相信著。很少有人會去質疑,但是努力真的有回報嗎?世界上70多億人口,就拿中國來說,14多億的人口大國。努力的人,不敢多說,1億總是有的,而這1億人有多少得到了想要的回報,估計得打個折。
  • 老梁推薦:孩子,高考不是你一個人的戰場
    在陪伴孩子備戰高考的同時,她用鏡頭記錄了高三孩子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在她的照片中,情感是複雜的,有艱辛,有陣痛,有欣慰,有成長..... 作者丨小城 來源丨騰訊圖片 高三慣例的升旗儀式上,師長們苦口婆心的對你們勸誡鼓勁。
  • 歷年來高考狀元家庭背景曝光,揭露扎心真相:到底什麼決定孩子一生?
    即使你進了省競賽隊,也沒有太多目中無人的資本,你身邊那個不太起眼的小女生有可能是金牌,國獎,甚至是國際賽事的大獎得主。可不得不承認,優秀者是少數,大部分孩子還是坐在領獎臺下,膜拜著仰慕著……但那些孩子不是自卑,而是將其視為榜樣,和同學一起,默默努力和奮進著。
  • 6年追蹤,一部紀錄片揭露殘酷真相:父母越不努力,孩子越沒出路
    但你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未來多半在出生時就被決定了?最近看了一部記錄片《出路》,很有感觸,分享給各位爸媽。導演鄭瓊費時6年,追蹤3位不同地區、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將他們自讀書時代邁入社會歷練的軌跡片段呈現出來。
  • 努力,一定會有回報麼?羽生結弦:沒有回報的準備,不存在
    可是,正如我們大部分人從小都有「目標」一樣,正如我們很多人從小都喊出過「想當科學家」一樣,目標,也許千千萬萬人都有,但為了目標付出的努力,日復一日的努力,才更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