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津市烹飪協會西餐專業委員會今天(7月8日)成立,這標誌著歷史悠久的天津西餐產業又邁上一個新臺階。
天津市烹飪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天津西餐具有口味純正、價格親民、分布廣泛的特點,特別是天津還擅長將西餐的技法與中餐烹飪相結合,開創了西法大蝦、碳烤牛肋骨、華洋麵筋、土豆沙拉等一批老百姓耳熟能詳的菜餚。目前,全市的西餐企業,含正餐、日料、韓餐、咖啡、烘焙等,大約3110戶,佔全市餐飲市場主體8%左右,營業收入全年150億左右。
2001年,天津市政府與中國烹飪協會聯合舉辦了中國首屆西餐文化節,開創了中國西餐產業發展的新紀元。2013年,第七屆全國烹飪技能競賽西餐專項賽舉辦,成為近年來全國西餐業規模最大的一次賽事。同時,天津建成的義大利風情街成為我國現階段規模最大的西餐聚集區,彰顯了天津大氣、洋氣的城市風貌。2019年第二十九屆中國廚師節期間,天津西餐企業製作的西餐展臺,給眾多與會者留下深刻印象,展現了天津西餐界的技術實力和水平。
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在致辭中說,隨著中國西餐產業的平穩發展,一方面,傳統西餐企業高度重視出品質量,以優秀品質和優良的服務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新興西餐品牌,運用時尚的裝修風格、強大的營銷手段、標新立異的菜品,不斷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同時,國外品牌藉助強大的資金和品牌優勢、成熟的管理經驗快速佔領市場,使我國西餐產業持續出現了生機勃勃的良好發展勢頭。天津作為一座具有西餐文化底蘊的國際化都市,天津烹協西餐委的成立將進一步成為加強餐飲國際交流、推動中西餐國際化的重要紐帶。同時,天津有起士林、利順德等百年西餐品牌,天津烹協西餐委也將起到弘揚西餐烹飪技藝、傳承西餐文化的重要作用。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君賢表示,天津是我國北方西餐的發祥地,天津濃鬱的租界文化,不僅遺存了大量如五大道、義大利風情街等異國風情的萬國建築,還沉澱下了濃鬱的西餐文化,更是傳承了起士林、利順德等百年歷史的西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