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館:封城76天,默默抗「疫」的武漢餐飲人有話說

2020-12-26 中國青年網

如果能夠在本月(4月)之內恢復正常,我們還可以勉強維持,否則,很可能會出現資金鍊短缺,甚至斷裂的情況。

——我家小館張永生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國餐飲行業的衝擊極大。武漢作為本次疫情的暴風中心,其餐飲更成了全國的重災區。封城76天,武漢餐飲人是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默默戰鬥的?他們,現在怎樣了?

張永生和他的我家小館,希望藉此讓更多的人聽到他們最真切的心聲,感受他們抗「疫」的日日夜夜。

疫情突襲活下去成最大考驗

武漢封城前,作為我家小館的掌門人,張永生和餐廳員工都沒覺得疫情嚴重,還在為春節旺季的正常營業做準備:聯繫供應商儲備充足的食材,招聘兼職人員滿足營業需求,聯繫渠道為春節營銷推廣……一切都在忙碌有序地進行著。

直到1月23日,武漢封城,形勢急轉直下。

「事發突然,措手不及,接到通知的當天,我們就緊急關停了門店,為春節儲備的食材、原料都積壓在門店。」

我家小館,隸屬於和合順風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武漢當地一家人氣很高的連鎖餐飲品牌,創立於2012年,立足武漢,輻射湖北全境。目前,我家小館有45家連鎖門店,直營為主,聯營為輔,門店面積以300-400㎡為主,現有員工1500餘名,是一家以「家文化」為主題的湖北家常菜創新品牌。

我家小館門店圖

停業後,張永生迅速組織人員進行核算,庫存積壓、貨物損失、店鋪租金,加上提前發放的員工工資、春節福利等,把損失折合在一起,已經遠超1000萬。「如果能夠在本月(4月)之內恢復正常,我們還可以勉強維持,否則,很可能會出現資金短缺,甚至資金鍊斷裂的情況。」

因為事發突然,春節留守的員工也沒來得及撤離,只能全部安置在宿舍裡,公司負責吃住、衛生消毒、安全防護。

「發生這種狀況,剛開始我也是非常慌亂,只能先組織人員把留守員工需要的生活、防疫用品準備充足。我們的員工知道公司面臨的困難後,紛紛表示願意拿出自己的存款幫公司渡過難關,一部分員工甚至說要抵押房產。員工的這種凝聚力,讓我們創始人團隊非常的感動,也堅定了我們渡過難關的勇氣與信心。」

降本保底人心在希望就在

堂食停了,對外的經營不能做,只能想辦法儘量把損失降到最低。接下來的幾天,張永生和公司核心管理層經過了一輪又一輪的開會、商討,他們決定首要先保障1500餘名員工的健康。

為此,張永生和他的團隊,成立了專門的防疫小組,制定了員工防疫健康統計表,每天統計、上報全體員工(包括滯留武漢與回鄉的員工)的體溫等健康狀況;針對留守武漢的員工,張永生安排專人負責統籌他們防疫期間的日常生活,包括生活用品、防疫用品的發放等。

「在健康碼推出之前,我們已經使用小程序完成了所有員工每日體溫和健康狀態上報,非常慶幸的是,截至到今天(採訪當日),我們處在暴風眼中的1500餘名員工無一人感染新冠肺炎。」

在保障員工身體健康的同時,張永生與團隊也在努力維持團隊的凝聚力與人心,「人心散了,整個公司最重要的東西就沒了。」張永生表示,疫情期間是做團隊建設最好的時候。

張永生帶領管理層去重新梳理運營流程,對過往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或者忽視的問題點進行系統地查缺補漏,在線上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與提升,並且篩選出優秀的夥伴去做線上分享,「兩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做到了堅持每天學習,三天一次分享,人心更齊,團隊凝聚力也更強了,目前我還沒有接到任何一個員工提出離職申請,這是疫情期間唯一值得欣慰的地方。」

經營受挫千方百計維生計

從1月23日武漢封城,到4月8日武漢解封,整整76天的時間,我家小館一直處於暫停的狀態,即便解封以後,依然無法恢復正常的營運。

截止到採訪當日,武漢的我家小館僅有一家處於低風險區域的門店恢復營業,但也僅限於為當地復工企業員工提供無接觸外賣的業務,其他門店依然處於關閉狀態。「我預計,4月底應該可以恢復大部分門店的線上外賣的業務,5月中旬前後堂食比較有希望恢復運營。」

封城之後,武漢居民的生活物資非常緊缺,張永生與留守武漢的員工度過隔離期後,主動承擔起為4個大型社區的2500多戶居民提供包括蔬菜、禽蛋、新鮮肉類、新鮮水產、豆製品、餐食等配送服務,他們聯繫自己的供應商渠道,免費出人出力、補貼運費,一方面為武漢戰疫貢獻自己的量,另一方面藉此維持公司的艱難運行。

我家小館向一線防疫人員捐贈食材

此外,疫情期間,張永生還將門店儲備的食材捐贈給新冠肺炎的定點收治醫院的後勤機構,滿足一線醫護人員以及患者的日常生活的需求。「做公益讓員工和我得到心理上的撫慰。」

武漢解封後,情況有了一點好轉,明顯的是外賣的訂單量有了提升,單店的訂單量每天在100單左右,但對於龐大的日常開銷,這點收入依然是杯水車薪。

我家小館復工門店的日常消殺

張永生認為,除了疫情引發的一些行業停滯現象,更應該引起全體餐飲人注意的是,食品安全的問題。

「做餐飲,還是要回歸初心,以良心產品、良心服務、良心原材料為主,不要為了迎合市場的畸形的口味需求,枉顧法律做一些違規操作,比如非法食品藥的添加,野生動物的售賣,我希望能過這一次疫情的教訓,能夠警醒和助推整個行業實現規範、安全流程的達成。」

責任編輯:王俊秀 董志成

流程編輯:吳蘊聰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利標陳雲標:武漢封城76天,我終身難忘
    導讀:武漢利標日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利標」),誕生並發跡於九省通衢的武漢,其董事長陳雲標從漢正街一家小小的批發檔口起家,將利標做成名震化妝品江湖、年銷超20億的大企業。2020年年初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武漢這座城市幾近暫停。陳雲標有怎樣的封城記憶?利標又將如何同武漢一起重啟?4月8日,武漢正式解封。
  • 在武漢封城的日子裡 ——武大日語系教師夏晶宅家抗疫記
    武漢人的生活和命運牽動著所有中國人的心。3年前,也是在春節後,認識了夏晶老師,我們一起參加一個訪日交流活動。此前武漢大學奪得了全國高校日本知識大賽的團體冠軍,她和李聖傑是帶隊老師。那次交流讓我領略了夏老師的才思魅力。不想,3年後的「相遇」卻是在這次疫情中。夏老師用她的親身經歷給我講述了處在這場風暴中心的武漢的點點滴滴和那一幕幕難以忘懷的情景。這是武漢人民最真實的一段抗疫記錄。
  • 76天!10個武漢人的封城記
    76 天,1814 個小時,從寒冬到春暖花開,從暫停到城市重啟。回首這一段,每個人的心裡都感慨萬千。我們採訪了 10 位武漢人,講述他們的 76 天"封城記"。 他們是武漢"守門人"、封城期間生了二寶的媽媽、社區幹部、心理諮詢師、宅在家裡的普通市民 …… 他們,和你我一樣,在等待中堅守。
  • 這本被翻閱70多億次的封城日記,有武漢人最真實的生活日常
    「我在群裡問有沒有護目鏡,有人把泳鏡掛在了我家門口」,@蜘蛛猴麵包載的護士一臉感動。 @蜘蛛猴麵包說:「我想讓大家看到,我們武漢人正在很積極勇敢地面對這些難。」 從第7支視頻開始,@蜘蛛猴麵包把他的vlog視頻名稱換成了「武漢日記」。而他發微博時的常用話題#武漢日記#,在微博已經累積了71.5億閱讀。
  • 復盤華住抗疫76天,季琦說下一個裡程碑是全連鎖實現70%以上出租率
    累計接待住客數量超過了550萬人次,累計接待並服務醫護人員超過35000人,無接觸服務累計使用超過361萬次……在4月8日,武漢正式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的同一天,華住集團發布了《抗疫76天紀錄片》,用一組組數據記錄了自1月23日以來,華住集團包括旗下所有酒店所經歷的重要時刻。
  • 對話旅居波士頓華人:那些早期不理解武漢「封城」必要性的美國人...
    因為曾經在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所以波士頓大學系統工程系副主任、美國萊剋星頓鎮華人協會會長王華說自己是「半個」武漢人。他到現在都清楚地記得在得知武漢「封城」那一瞬間的感受,明顯不同於周圍的美國朋友。他說:「我們都清清楚楚地記得1月23日武漢『封城』的時候,我個人還有周圍的朋友都是非常震驚的,有一種覺得親人朋友都在那邊(的感受)。
  • 我在華南海鮮市場經歷武漢封城15天
    距離武漢「封城」已過去整整15天,面對更嚴的封鎖、更密的檢查、更高的風險、甚至更多的罵聲,生活在華南海鮮市場附近會是怎樣的體驗?對於這場從這裡發端的疫情,他們有更多的體會。資料圖:圖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周邊。
  • 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32)英雄武漢 英雄人民
    為此,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95歲高齡的著名詩人劉徵先生攜詩友為抗疫的英雄武漢城點讚(上篇);為援鄂抗疫人員勝利撤離點讚(下篇)。挽定羲娥隨我轉,百年變局豈由天。 喝火令·致捕疫人鄭福太  月靜銀鉤冷,流星破曉明。萬家燈暗幾人寧?江漢癘炎驚夢,誰敢逆魔行?
  • 盡心抗疫,同擔職責,馨田與你同在
    疫情之初,為了防控疫情傳播,中國對湖北武漢進行封城,並且在全國各地徵集醫護人員赴鄂支援,全國各地都對湖北人民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懷。在這一份份濃濃的關愛中,馨田火鍋油碟(重慶馨亞油脂有限公司)也投入了它的愛心,承擔起了它的社會責任。
  • 看「倫敦封城」——憶我在「武漢封城」經歷的災難時刻
    此次看「倫敦封城」——憶我在「武漢封城」經歷的災難時刻城,大約有1600萬人處在封鎖區,但是在封城前夕,大約有30萬市民通過鐵路、公路等方式,趕在封城令生效之前「逃離」倫敦,各出城地點全部被擠爆,聖潘克拉斯火車站候車室排隊的人,幾乎排到了站外。
  • 繪戰「疫」,畫英雄|武漢人自製,超可愛的宅家日常漫畫
    對於武漢人來說1月23日是特別難忘的一天為了阻止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武漢市政府正式發布封城公告截止今日,武漢封城已有44天處於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人默默用自己的力量,守護這座英雄城市今天,來自武漢的插畫師waiting製造機將用她繪製的六幅漫畫帶我們走進封城期間武漢人的生活傳遞積極樂觀的抗疫正能量
  • 武漢「封城」日記|四年級孩子作文標題——我的家鄉生病了
    武漢「封城」整三周了。雖然知道前路還長,但所有人都在翹首期待。四年級孩子作文寫道:「爸爸告訴我,武漢生病了,並且病的(得)很重很重,這次我們回不去了,我一聽說就哭了,我想那裡的親人和朋友了。」股票如此,打贏這場抗「疫」戰爭也如此,普通老百姓都在「宅」,「宅」也是一種戰鬥,一定要「宅」到勝利的那一天,當然,不會像我守這隻股票一樣這麼久。這幾天讀古斯塔夫勒龐創作的《烏合之眾》,文中提到很多的變革事件,看似由外在變化引起的,實則必須深入思考背後的原因。
  • 武漢 | 封城後,城裡的寵物們怎麼辦?
    真希望這些被留在武漢城的小生命,都能平安地度過難關。我很害怕時間再長,有人會不再管寵物了。這幾天,去餵貓的路上,能看到一些新流浪貓,有一些身上還帶著家養的痕跡,應該是近期被遺棄的。 口述:老貓武漢某寵物救助急診中心 負責人口述時間:1月27日 下午春節前夕,有數百萬人離開武漢。
  • 「封城」期間,留在武漢的管道人經歷了什麼?
    在武漢封城期間還有一群在武漢工作的管道人因為疫情留在了武漢在戰「疫」期間 他們有哪些故事?那個時候的我一心一意想著怎樣表演好自己的節目,一路上都在聽伴奏、揣摩歌曲的演唱方法,絲毫沒有察覺,短短10天以後,中國-湖北-武漢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巨大變故。作為生活在武漢的人,我相信其實大部分的武漢人民都根本沒有預料到這次病毒會演變成今天這種令人痛心的局面。作為一名普通的沒有太多醫療常識的人來說,我們武漢人真心沒有感到事態的嚴重。
  • 封城之後,武漢今天發生了什麼?
    政府留了8個小時,讓心中有牽掛的人離開,讓心中有責任的人堅守!這一刻還是來了。1月23日,武漢正式封城。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一個千萬級別大城市採取最嚴厲的防疫措施。封城後,他們選擇留下武漢封城,這是一個無比艱難的決定。政府留了8個小時,讓心中有牽掛的人離開,讓心中有責任的人堅守。在武漢協和醫院內,患者戴著口罩,醫護人員全副武裝穿好防護服。
  • 早財經丨「封城」76天後武漢今日重啟:預計5.5萬餘人乘火車離漢...
    2020年,1月23日10時至4月8日0時,武漢經歷76天「封城」。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7日通告,從4月8日零時起,撤除武漢市交通管控卡口,有序恢復鐵路、民航、水運、公路、城市公交運行。省內大專院校、中小學、中職學校、技工院校、幼兒園等繼續延期開學。
  • 「走出觀察點,他們又穿上志願服」——武漢遊客留守浙江普陀抗「疫」
    9日,在浙江舟山的普陀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武漢人範黎妮與幾位同伴正在有序引導居民就診。這是她走出隔離觀察點的第三天,也是她成為抗「疫」志願者的第三天。1月22日,範黎妮與朋友一行7人從武漢出發,飛往舟山普陀山——這是他們早早計劃好的春節旅行。「本來想在正月初一祈福完後回武漢,沒想到疫情發展得這麼快。」
  • 抗疫兒歌十首(毋東漢)
    武漢封城設崗哨,全球抗疫戴口罩。(四)微信拜年我的姑姑嫁武漢,工作崗位在醫院。收救病人一長串,沒黑沒明忙珍斷。春節抗疫難來家,發來微信拜個年。(五)小蝙蝠小蝙蝠,很優秀,不是禽鳥是怪獸,白天倒掛巖洞頂,晚上夜班苦戰鬥。
  • 今天,武漢出發!101張照片真情留下武漢封城記憶
    武漢家天下的攝影師用隨身的手機真情記錄了自己在封城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見證了江城百姓抗擊疫情阻擊戰中可歌可泣的真實場景。 因為武漢,是我們生長於斯的土地,更是我們魂牽夢繞的家園。
  • 上海金泰對武漢封城解禁日的問候
    上海金泰對武漢封城解禁日的問候2020-04-09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尊敬的湖北地區基礎工程行業用戶:   自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至4月8日解禁,歷時76天。在這期間,有煎熬、有痛苦,更有感動,也有希望。正是您的堅守和信念終於迎來了今天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