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出現頭疼腦熱,發燒感冒、上火、發炎等等這些症狀,就迅速打開自己家的醫藥箱,拿出阿莫西林,不管有沒有用,先吃上幾粒。
殊不知這種盲目亂吃藥的行為對自己的傷害有多大,這種抗生素濫用的行為何時才會停止?
一、抗生素
1.抗生素就是抵抗細菌的一種藥物是一種抗菌藥。
但是使用的範圍有限,並不是所有的炎症使用抗生素都有作用,只有發生細菌感染時,使用抗生素才有效。
醫生提醒:濫用抗生素沒有好處只有壞處。
2.抗生素的種類有很多,我們日常吃的藥物中最常見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青黴素類)、頭曲松(頭孢類)、羅紅黴素、紅黴素(大環內酯類)、左氧氟沙星(氨基糖苷類)等等。
分屬於不同的類別,連續使用抗生素不宜超過一周。
對於一些不按照適用範圍、時間、具體服用方法等隨意服用抗生素常常會引起耐藥菌株的產生,以至於當真正要服用治療某種疾病時,抗生素卻發揮不了其藥效。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耐藥性。
3.服用阿莫西林對於病毒性感冒根本沒有作用。
曾經有這樣一個病例,小林(化名),患了感冒,本來以為就是普通的感冒也沒注意,可是接下來的幾天,自己充當「醫生」,私自用了多種抗生素,可是一直高燒不退。幾天的治療之後,病情反而加重了。後來到醫院查血,發現是病毒引起的。就進行了抗病毒治療,經過一天的治療高燒就降下來了。
由此可見抗生素並不是萬能藥,因此即使是感冒也要弄清楚病因,不能盲目使用抗生素,否則不僅耽誤了治療,濫用抗生素還會對身體造成額外的負擔。
二、消炎藥
1.我們通常所說的消炎藥,在醫學上叫做解熱鎮痛藥(或者解熱鎮痛抗炎藥)。
從名字就可以知道這類藥物具有解熱、鎮痛、抗炎同時具有抗風溼的作用。
抗炎:這類藥物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炎症因子的產生和釋放,從而使炎症的症狀如紅、腫、熱、痛得到緩解和消退,從而達到抗炎的效果。
解熱:比如發燒時就是通過調節體溫調定點將高於和機體的熱給降下來起到一個退熱的作用;鎮痛就是通過抑制cox-1和cox-2來減少疼痛;抗炎就是通過抑制炎症因子的釋放,比如前列腺素等來達到一個抗炎的作用。
2.常見分類包括:對乙醯氨基酚只有解熱、鎮痛的作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具有解熱、鎮痛、抗炎的作用;還有一類有塞來昔布、美洛昔康和依託考昔具有抗風溼的作用。這些消炎藥是直接針對炎症本身的,為對症治療,不具備耐藥性。
總結:不同的病要用不同的藥物,不要再盲目使用抗生素了,抗生素≠消炎藥,亂吃抗生素百害而無一利。杜絕抗生素濫用,從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