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84艘巨輪拔錨起航 全球最大船隊直撲海灣
原標題:中國84艘巨輪拔錨起航,全球最大船隊直撲海灣,外媒感嘆實力懸殊來源:中國船舶協會石油作為工業的血液,是任何工業國都不可忽視的寶貴資源,充足的原油儲備也是極為重要的。
-
2000萬桶原油,30艘油輪在美國加州海上漂蕩
受新冠疫情影響,近期石油需求銳減,油價暴跌。而原油生產過剩,又導致貯存空間緊缺。4月22日,有外媒報導稱,約30艘油輪載著2000萬桶原油,在美國加州海岸漂浮,無處安放(Nowhere to Unload)。
-
舟山黃澤山石油中轉碼頭接靠首艘滿載30萬噸級油輪
央廣網舟山7月17日消息(記者謝夢潔 魏煒 通訊員白植清楊光)7月17日,希臘籍超大型油輪「AQUILA」(阿奎拉)輪順利抵靠浙江自貿區舟山黃澤山石油中轉碼頭1號泊位。這是該碼頭對外口岸開放以來接靠的首艘滿載30萬噸級油輪。
-
一艘艘30萬噸級日本貨輪駛向中國,滿載著我國急需的寶貝
要滿足我國13億人口的能源用度,這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此外,由於種種原因,我國能源自給率不足,嚴重依賴進口,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環境,保障能源安全一直都是我國的頭等大事。5月份,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並表示將對伊朗進行制裁,近日,美國和伊朗矛盾進一步升級,白宮警告各國削減對伊朗的石油進口,並在波斯灣地區調兵遣將。出於安全考慮,伊朗方面在7月4日公開表示,伊朗絕不會向美國封殺其石油出口妥協,伊朗軍方也揚言,將封鎖海上油氣運輸「咽喉」荷姆茲海峽。
-
2000萬桶原油無處可卸,30餘艘油輪被迫停泊美國加州沿海
4月23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長灘,一架美國海岸警衛隊的直升飛機拍攝了停靠在海岸附近的20多艘油輪。由於全球燃料需求暴跌,載有約2,000萬桶原油的油輪停泊在美國加州海岸,成為「臨時儲油庫」。4月23日,美國海岸警衛隊巡邏艇在停靠在海岸附近的油輪附近巡邏。
-
沙特搶租25艘VLCC,一艘可運200萬桶原油,這種巨輪中國有多少?
前天,一篇題目為《中國84艘巨輪拔錨起航 全球最大船隊直撲海灣 外媒感嘆實力懸殊》的文章火爆全網,文章稱,由於目前全球石油價格走低,中國方面一次性有84艘VLCC級別超級油輪同時啟航,並奔赴沙特某港搶購石油。
-
「無處安放」的油輪!2000萬桶原油,在美國加州海上漂蕩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受新冠疫情影響,近期石油需求銳減,油價暴跌。而原油生產過剩,又導致貯存空間緊缺。4月22日,有外媒報導稱,約30艘油輪載著2000萬桶原油,在美國加州海岸漂浮,無處安放(Nowhere to Unload)。
-
2000萬桶原油海上「漂浮流浪」油輪日租金一度暴漲600%
美國海岸警衛隊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視頻顯示,在美國加州附近海域約30艘油輪已經下錨,滿載超過2000萬桶原油的油輪無處可去,只能停泊在長灘到舊金山灣之間的海域,其中有20艘油輪已經停在附近海域近一周時間。這些郵輪所載運的原油量相當於全球一天耗油量的20%。
-
30餘艘油輪停泊美加州沿海 2000萬桶原油無處可卸
當地時間4月26日,數艘油輪停泊在美國舊金山灣。近日,由於全球燃料需求暴跌,載有約2000萬桶原油的30餘艘油輪停泊在美國加州海岸,成為「臨時儲油庫」。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當地時間4月26日,數艘油輪停泊在美國舊金山灣。近日,由於全球燃料需求暴跌,載有約2000萬桶原油的30餘艘油輪停泊在美國加州海岸,成為「臨時儲油庫」。
-
國產30萬噸級油輪交付,可裝載200萬桶原油
近日,在大連港灣海關的監管下,大船集團建造的30萬噸級VLCC油輪「瑞信」號順利交付使用。「瑞信」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巨型油輪,船長332.95米,寬60米,高30米,最大載重30.8萬噸,屬於無限航區船型,續航裡程25000海裡,可裝載200萬桶原油通過馬六甲海峽。
-
兩桶油虧500億,民營油站純利翻3倍,正規軍也打不贏骨折價?
眾所周知,中石化和中石油統稱的「兩桶油」,雖然常年位居中國500強企業的狀元探花,但兩者今年上半年一共虧了500多億元。當全球原油儲存基地趨近飽和的前提下,又受到了疫情影響,市場端的需求持續下跌,這就導致海面上停滿了滿載石油的油輪,燃油價格發生暴跌。
-
最新,美國2000萬桶原油海上航行!中國會在低價大量買入石油嗎?
受全球疫情大擴散影響,全球石油需求不斷萎縮,油價隨之不斷大跌,美國WTI原油6月期貨合約的價格已跌至每桶16美元左右,美國現在正處於生產一桶虧一桶的現狀。為了拯救美國石油行業,美國多次高喊瘋狂買進石油。而據外媒報導,裝載有2000萬桶的30艘油輪正在美國加州海上航行。難道美國已經開始大幅囤進石油了嗎?
-
美國拿到石油大單,20艘超級油輪前往中國等地,總量達4000萬桶
,中國對石油的需求反而與日俱增。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日報導,目前美國的20艘滿載石油的超級油輪已經出發,正朝中國等亞洲國家駛去。據了解,這些超級油輪大多可以運輸200萬桶原油,也就是說,美國此次出口的這批石油總量達到了4000萬桶(即571萬噸)。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其中的租船公司有來自韓國、新加坡的公司,但是主要的公司還是中國最大買家聯合石化(UNIPEC)。由此可見,美國的這批石油主要還是運往中國。
-
不怕冷 中國建造全球首艘4.45萬噸級極地凝析油輪
不怕冷 中國建造全球首艘4.45萬噸級極地凝析油輪來源:參考消息網發布時間:2018-12-07 08:03:18字體:大 中 小 出海記|不怕冷!中國建造全球首艘4.45萬噸級極地凝析油輪 俄媒稱,中國造船公司——廣船國際有限公司日前完成建造全球首艘4.45萬噸級極地凝析油輪,該船可全年在無破冰船引航的條件下在北極地區航行和供應凝析油,將主要服務於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項目——亞馬爾LNG(液化天然氣)項目。
-
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油輪!中國30萬噸巨無霸出航,堪比5艘遼寧艦
超大型油輪研發建造技術,一直以來都處於船舶工業中的金字塔塔尖,這一技術也是歐美發達國家及日韓兩大海上運輸強國的「大國重器」。建國以來,我國經歷了從技術引進、合作到自主研發的過程。在2004年,我國交付給伊朗的5艘超大油輪,就是中國和韓國共同合作研發建造的。智能化超大型超級油輪是目前世界船舶工業領域的前沿熱點。
-
2000萬桶石油成「海上幽靈」,美國想到辦法了?中國可以解決?
摘要:由於石油需求大降,全球原油庫存不斷增加,已經沒有多餘的地方儲存石油了。美國還有2000萬桶石油無處可去,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可以幫忙消化?標普分析稱,全球原油等能源的剩餘儲存能力為14億桶,其中陸地剩餘儲存能力大約為10億桶,海上剩餘儲存能力大約為4億桶。即使是在考慮歐佩克充分減產的情況下,這些儲存空間也將會在兩到三個月內耗盡。據全球航運巨頭Clarksons Platou在4月21日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目前全球儲存在海上的石油已增加到近2.5億桶。
-
拿下4000萬桶原油大單,美國20艘油輪正駛向中國等亞洲國家
來源:金十數據當前,歐洲和美國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Worldometers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2月2日7時22分,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408萬例。較為悲觀的經濟前景使得歐美地區的石油需求持續低迷,國際油市只能靠中國及部分亞洲地區的需求來挽救。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日最新報導,在為石油銷量發愁了幾個月後,全球第一大產油國終於拿到了來自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大單。當前,美國已有20艘超級油輪滿載石油,駛向中國等亞洲國家。
-
油價這麼低……如果不差錢,那去買一艘舊油輪來囤油靠譜麼?能賺...
北美許多油田出產的石油都通過管道輸送到這裡,再通過管道輸送給各個交貨的地方。這個小鎮如今每周有超過30億桶的WTI原油期貨合約在此交易。庫欣鎮是原油的交貨地,到期之後,就要考慮把油運走了。庫欣鎮不靠海,但想海運也是可以的。因為這有大把輸油管道連接到美國最南端墨西哥灣的原油港口。
-
世界最大油儲公司賣光了儲存空間,「油滿為患」往哪存?
「石油市場正經歷全球範圍內突然的、極端的歷史性衝擊。」BBC稱,美國5月份輕質原油期貨WTI價格暴跌至負值,這意味著石油生產商要支付買家一筆費用,讓他們買走石油。造成這個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過剩的石油可能無處存放。
-
最後贏家,美伊關係惡化之際,三千萬噸廉價石油送往東方
美國與伊朗的石油戰爭,導致世界石油價格不斷飆升,中國、印度等石油進口大國「苦不堪言」。疫情爆發之後,世界又有兩個石油大國爆發衝突,此次爆發石油戰爭的國家與沙特與俄羅斯,雖然是沙特與俄羅斯的戰爭,但美國卻是最大的「輸家」,美國同樣是石油出口大國,但美國開採的頁巖油,其開採成本最高,因此在石油持續下跌的背景下,美國遭受的損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