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的和諧》
畫作類型:油畫
規 格:180.5×221 cm
現收藏地: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美術館
這幅畫描繪了一位婦女在餐桌前忙碌的情形。色彩鮮豔濃厚,人物沒有精細的描繪。餐桌上放著水果,瓶中盛了甜酒,房內布局如夢如幻,畫中充溢著裝飾的味道。藤蔓植物花紋均勻地分布在牆面和桌面上,它們增強了紅色調的畫面效果。
構圖
窗外的屋頂和椅子形狀類似,屋外樹枝和屋內桌面上的花紋幾乎一樣,而桌布上的花梗與女傭的頭髮則是同一種線條。這種繪畫方法不依照原物的真實面貌,卻又呈現出一種內在的和諧與統一的設計,並通過強烈的色彩對照和互應效果來感染人。藉助裝飾性的圖案,將室內的桌椅、人物、花瓶、牆紙等陳設,與窗外的花草樹木等景色完全融入平面之中。
色彩
整個畫面以純色為主,沒有太多色彩的互相搭配,但卻給人以強烈的色彩效果。紅色是室內也是全畫的基調,和室外的藍綠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窗框的黃色和橙色,則使這對比顯得不那麼突兀。窗外房子的粉紅色,與室內紅色相呼應。而室內桌布,牆紙上花紋以及桌上水果的色彩,則與窗外藍天綠地、黃花的顏色相協調。純淨的色彩,使這幅畫顯得明麗而靜雅。全畫給人以夢幻般清純,寧靜的感受。
了解畫家亨利·馬蒂斯是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21歲時的一場意外,令馬蒂斯的繪畫熱情一發不可收拾,偶然的機緣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好像被召喚著,從此以後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
馬蒂斯風格
20世紀初,馬蒂斯的畫風追求原始格調,富有幻想意味。他用快速、粗放有力的筆觸造型,用純粹的色域組織畫面,使畫面充滿律動感。他畫面上特有的阿拉伯飾紋,色彩絢爛、線條流動,很有裝飾性。他認為色彩不僅可以用來表現形體,而且有自己的意義,畫家應該用構圖和色彩表達自己的感覺。
視頻欣賞剪紙作品馬蒂斯晚年放下畫筆,轉用彩紙和剪刀進行創作。他的剪紙作品包含動植物、人物和圖形,大小各異,色彩豐富,充滿幻想情調。
學畫名畫知識拓展野獸主義,得名於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龍展覽,當時,以畫家馬蒂斯為首的一批前衛藝術家,收到一位批評家的諷刺,稱他們展出的作品為「野獸」,從而,「野獸主義」為此而得名。
野獸主義繼續著後印象主義梵谷﹑高更﹑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為主觀和強烈的藝術表現。畫風不再特別講究透視和明暗、放棄傳統的透視與明暗關係,採用更加平面化的構圖、暗面與亮面的強烈對比,純粹的寫實,加入了自己的情感。
野獸主義的主要原則是通過顏色起到光的作用達到空間經營的效果,全部採用既無造型,也無幻覺明暗的平 塗,手段要淨化和簡化,運用構圖,在表達與裝飾之間,即動人的暗示與內部秩序之間,達到絕對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