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馬蒂斯(HenriMatisse ,1869~1954),野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最初學文學和法律,受過學院派短期教育,後來成為莫羅的學生。馬蒂斯以使用大膽而鮮明的色彩而著名。在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龍展上,以馬蒂斯為代表的野獸派風生水起,開啟了20世紀現代主義繪畫的潮流。20世紀30年代後,馬蒂斯的畫風轉而收斂許多,除了油畫之外,他還進行版畫、雕塑和插畫的創作。他對繪畫抱著極其享受的態度,曾說過「繪畫對我而言就是一張安樂椅」、「我夢寐以求的是一種和諧、純粹而又寧靜的藝術」等名言。
畫作名稱:《紅色的和諧》(Harmonyin Red)
創作者: 亨利·馬蒂斯 HenriMatisse
創作年代: 1908年
類別: 油畫
規格: 177×200釐米
存藏處: 藏聖彼得堡艾爾米塔日博物館
《紅色的和諧》是馬蒂斯1908年的畫作之一,這幅作品中馬蒂斯分別在室內和窗外使用了大面積的紅色和綠色這對互補色來作為畫面的主調,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馬蒂斯消除了嚴格的透視關係,而將眼前的景象改變為裝飾性的平面性圖案,直觀而感性。
畫中描繪了一個室內的場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著整潔的女傭、鮮豔的桌布和牆紙、兩把椅子和一扇窗戶;通過窗戶,畫家還描繪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綠色的草地、黃色的花朵、幾棵樹和一所房子。然而馬蒂斯並沒有將這些物象,畫得與它們在自然中實際的模樣相符合。為什麼要相符合呢?——「這是一幅畫。」在這裡,畫家以一塊高純度的紅色平面,限定了整個房間內的空間。他把室內三度空間的物象,全都描繪在這塊二度空間的紅色平面上。他把藍色的紋樣分布在桌布和牆面上,從而在這紅色平面上清楚地將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區分開來。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形態的表現上採取一種圖形類比的方法。我們在畫上看見,窗外的屋頂,與那把椅子形狀相類似;花園裡樹木彎曲的枝丫,與桌面和牆壁上鹿角形花紋相呼應;而桌布上的花梗與女傭的頭髮,則用的是同一種簡略的線條。如果說塞尚是將裝飾紋樣的布當作靜物的背景來畫,那麼,馬蒂斯在這裡則是將整個畫面的物象,都當成了裝飾紋樣來處理。畫面的色彩極其有限,且基本上都是純色。高度精煉的色面組合,使該畫獲得強烈的色彩效果。
馬蒂斯的簡化天賦,在這裡得到了充分顯示。他曾說:「色彩從來不是數量的問題,而是選擇的問題……色彩的泛濫造成了色的無力。然而色彩只有經過精心安排,只有符合藝術家的強烈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在這幅畫上,室內的紅色構成全畫的基調,窗外的藍和綠色與它形成對比。而窗框的黃色和橙色,則使這一對比稍稍地得以緩和。窗外房子的粉紅色,與室內紅色相呼應,而室內桌布、牆紙上花紋以及桌上水果的色彩,則與窗外藍天、綠地、黃花的顏色相諧和。純淨的色彩,使這幅畫顯得明麗而靜雅。儘管熱烈的紅色在畫上佔據絕對的優勢,但冷靜的藍色卻仿佛是一個休止符,使畫面色彩的情緒回落下來。全畫給人以夢幻般清純、寧靜的感受。觀賞這幅畫,如果只是看黑白的圖片,那將一無所獲。
這幅《紅色的和諧》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 在《紅色的和諧》上,他進行新的探索,把透視法徹底抽掉,以飽滿的色彩來展現一個充滿對比色的圖案世界,橙與藍、黃與紫、紅與黑。畫面象他在阿爾及利亞、西班牙等地見過的伊斯蘭紡織品、東方掛毯或其他什麼裝飾物,一切都是平面的。
馬蒂斯和野獸主義
野獸主義(Fauvism)是20世紀西方第一個現代主義繪畫流派,大約在1898到1908年之間在法國盛行。1905年在巴黎舉辦的秋季沙龍展覽上,以馬蒂斯為首的一群新風格的藝術家的作品引起軒然大波。他們在畫面中大膽使用的色彩被稱為「一罐顏料摜在公眾的面前」。當看到展廳中央雕塑家馬爾凱(Albert Marquet)的一件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雕塑時,批評家路易·沃塞爾戲謔地稱「多那太羅被關在了野獸籠中!」,從此便有了「野獸主義」的名稱。準確地說,野獸主義是表現性的繪畫藝術。馬蒂斯成為野獸主義的主將,他研究非洲土著的雕刻和近東阿拉伯的藝術,追求大膽的表現力,富有幻想意味。
摘選自《西方油畫大圖系列》(江西美術出版社)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進入江西美術出版社天貓旗艦店購買此書。
微信用戶如何查閱及分享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點擊右上角→複製連結,可發送到電腦上查看
如何訂閱江西美術出版社微信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江西美術出版社
添加朋友→搜號碼:jxfinearts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