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華:在勞動教育中培養學生勤儉節約品質

2020-12-23 中國教育新聞網

「肯定不能剩,要珍惜糧食。」同學們一邊走一邊亮出「光碟」,這是記者日前在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碼市中學學生食堂看到的情景。碼市鎮中學是江華縣最偏遠的學校之一,該校結合實際流轉20餘畝田建成學校「耕讀樂園」,並劃分給每個班級作為勞動基地,讓學生在「幹農活」時感受勞動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

今年九月中旬,江華縣委提出:厲行勤儉節約,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全面遏制校園糧食浪費,明確了全縣學校開展「勤儉節約進課堂」。該縣教育部門結合全縣學校的實際,把勞動教育與學校德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進行融合。同時,各學校按照不同年級把勞動教育和把「節約糧食」「光碟行動」教育結合起來,讓孩子們體驗勞動的艱辛和快樂中感受糧食來之不易,讓孩子在心底銘刻愛糧、惜糧的意識,並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並納入到學校考核評先評優中來,全力推進。

「在『耕讀樂園』上完課後,吃得特別香,體會到爸爸媽媽的辛苦,從心底知道浪費糧食的可恥。」該縣碼市鎮中學220班劉楊娟說。碼市中學校長李榮勝只要有空都會抽時間到「耕讀樂園」教孩子一些鬆土的技巧和講解為什麼要摘掉一些多餘密集的葉片的道理。李榮勝告訴記者:「讓孩子們『耕讀樂園』通過親身體驗勞動,在享受勞動成果的同時,把崇尚勞動、珍惜勞動、熱愛勞動變成自己日常學習生活的一部分,感受到勞動的不易,學會珍惜,懂得節約,節約糧食就成為他們自覺的行為。」

在江華三中的勞動基地,有的班級已經翻耕準備種植白菜、大蒜。該校將勞動教育與節約糧食有機結合,讓孩子在勞動教育中吃苦、樹德。

「經過一節課的勞動實踐,已是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在食堂吃飯自然香了,也感受到勞動的喜悅和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也更加感悟到『光碟行動』的意義。」江華三中的七年級一班的李建(化名)表示。

該校長蔣思勇說:「孩子們在參與勞動中真正感知『盤中餐』來之不易,樹立勤儉節約的意識,做到節約而不浪費。」

據悉,目前,該縣近10所中小學通過建設勞動基地、體驗式勞動等多形式的開展勞動教育,以培養學生的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同時,沒有勞動基地的學校結合縣委的要求,有效與家庭勞動、親子體驗式勞動結合,通過勞動育人,培養學生良好的吃苦節約品質。

該縣沱江鎮第二小學是一所城區中心的學校,該校創新「光碟行動」「節約糧食」教育,將此項教育融入日常親子體驗式勞動教育中。一段時間後,學生家長李清明驚奇的是,孩子每天用零花錢越來越少。李清明才知道,受勞動教育、節約教育的影響,讓孩子們懂得勞動的偉大,孩子從中培養了勤儉節約的精神。

江華一中還把學生勞動教育與節水節電、愛惜糧食等融合在省級文明校園創建、勞動技能課中,讓學生在勞動教育中養成良好的節約習慣,自覺踐行勤儉節約精神,以「光碟」為榮,文明就餐,點餐適量,人走桌清等好習慣。

該縣教育局基礎教育股主抓德育的陳光明表示:「勞動教育與『光碟』行勸有機融合的一種探索與嘗試,全縣各學校通過開闢勞動基地、家庭勞動、社團勞動、親子體驗式勞動等,希望通過豐富勞動實踐體驗,深化孩子們對勞動價值的理解,讓孩子在勞動中學會節約糧食,培養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陽錫葉 通訊員 唐世日)

相關焦點

  • 江華:厲行勤儉節約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今日永州訊(江華特約記者 蔣林鋒)為進一步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具體落實《永州市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厲行勤儉節約九條措施》,切實遏制餐飲浪費行為,9月16日晚,縣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研究討論了全縣貫徹落實實施細則。
  • 家庭中如何培養學生勞動的習慣?
    如何培養學生勞動的習慣?近年來,越來越多家長反饋孩子自己的房間凌亂不堪,就像垃圾場,簡直可用「髒亂差」來表述。那麼,怎麼改變孩子呢?要改變孩子的「壞」習慣,就要從小培養、從生活做起。幾乎所有家庭中都存在「重腦輕體」的觀念,孩子以學習任務為主,家務勞動基本與孩子無關。若要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就要從小做些力所能及的小勞動開始,讓孩子把家務勞動看成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鼓勵孩子參加勞動。
  • 論培養學生勞動能力的重要性
    很多人覺得,學生只要跟著老師在學校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回家除了做作業不用參與家庭勞動,也就是做家務。也不用參與社會實踐。所以家長在做好家校聯結時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學生的勞動行為最早是在家庭裡培養的。
  • 江華出臺制止餐飲浪費「鐵九條」實施細則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尹世祿)為進一步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遏制餐飲浪費行為,近日,江華瑤族自治縣召開縣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專題研究落實《永州市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厲行勤儉節約九條措施》實施細則。會議提出,要規範公務接待,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
  • 政策丨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內附解讀
    《指導綱要》規定,勞動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勞動教育、生產勞動教育和服務性勞動教育三個方面。其中,日常生活勞動教育要讓學生立足個人生活事務處理,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強化自立自強意識;生產勞動教育要讓學生體驗工農業生產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增強產品質量意識,體會平凡勞動中的偉大;服務性勞動教育要注重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技能,服務他人和社會,強化社會責任感。
  • 勤儉節約,清水塘溪泉灣小學在行動
    新湖南客戶端8月31日訊(通訊員 張富民)8月31日,湖南日報小記者校園示範基地、開福區清水塘溪泉灣小學開學,學校以「繪草帽 知辛勞 懂勤儉」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多彩繽紛,意義深刻。 「我想把最美的草帽獻給最辛勞的農民伯伯。」
  • 「芒果扶貧雲超市」走進江華,「80後縣長團」與湖南衛視主持人合力...
    5月1日上午11點30分,「芒果扶貧雲超市」走進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直播在湖南廣電前坪舉行。湖南衛視主持人張丹丹、劉燁、李浩菲、孫璞聯合江華三位「80後」副縣長及江華扶貧引路人共同為大家帶來江華好物,幫助江華農產品上行,為脫貧攻堅事業助力。
  • 以評價促進勞動教育高質量開展
    勞動教育是「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但在實踐中,勞動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短板。勞動教育評價影響著新時代的勞動教育改革和勞動教育質量提升。因此,《總體方案》提出,加強過程性評價,將參與勞動教育課程學習和實踐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過程性評價拓寬了勞動教育評價的領域,它並非只注重過程而不注重結果,它是對勞動過程中的勞動動機、勞動實施和勞動產品三位一體的評價。換言之,過程性評價不僅關注勞動產品,還關注勞動認知、勞動技能、勞動意志、勞動態度、勞動習慣和勞動價值觀等過程性的表現性要素。
  • 大課程觀:引領勞動教育實踐方向
    勞動教育不僅是黨和國家對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發展對教育現代化的基本要求。勞動鍛造身心,能讓人在簡單、踏實的工作中找到安定感、滿足感;勞動提高創造能力,青少年通過創造性勞動,積累創造經驗,提高創造智慧,形成強大的創造能力;勞動培養奮鬥精神,學生德行的養成、奮鬥精神的培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始於勞動。
  • 湖南江華:小馬達歡唱大瑤山
    地處湘、粵、桂三省區交界處的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乃瀟湘源頭,境內為五嶺山脈萌渚嶺山系所盤亙,是全國13個瑤族自治縣中瑤族人口最多的縣,被譽為「神州瑤都」;也曾是集「老、少、邊、窮、庫」於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發生率24.1%,脫貧攻堅任務繁重且艱巨。
  • 在實踐活動中發揮勞動教育綜合育人功能-浦東新區中小學德育工作坊...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讓學生去「做」,自主地進行勞動實踐,在充分的實踐後,帶著興趣去「學」,使學生在活動勞動技能的同時,也進行深入的思考,鍛鍊他們的探究能力。因此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在開展勞動教育時我更注重勞動把興趣的培養,最終收穫勞動的好習慣。
  • 順便了解當下火熱的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指導思想提到:立德樹人,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德智體美勞要五育並舉,知行合一行程正確的三觀;勞動教育這次是面向所有教育對象的普通教育,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提升基本勞動能力、養成熱愛勞動習慣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 講好勤儉節約的「開學第一課」
    江德斌9月1日上午,北京市東城區分司廳小學舉行開學典禮,開學第一課,從「勤儉」開始,學生家長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向大家分享自己關於節約的故事,呼籲學生加入「光碟行動」中,向浪費說「不」。因此,將勤儉節約納入「開學第一課」,由教師、家長、專家學者現身說法,給孩子講述節約的重要意義,傳授勤儉節約的方法,乃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改變孩子們的認知,並在生活中做到勤儉節約,不浪費資源。需要注意的是,向學生傳授勤儉節約時,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 關於公布2020年江門市勞動教育優秀成果的通知
    黃雪霞江門市蓬江區裡村小學三等獎64我們身邊的垃圾馮昆鵬開平市百合鎮中心小學三等獎65勞動實踐課題調查——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朱良熾臺山市海宴中學三等獎66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二等獎43小學生怎樣開展勞動教育徐志如江門市蓬江區農林雙朗小學二等獎44抓好小學階段勞動教育培養全面發展「小天鵝」鄒鍾鑑江門市江海區天鵝灣小學二等獎45家校合作,滲透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素質張翠芳
  • 在勞動中感受美好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城東小學圍繞「居家勞動」這一主題,形成了基於小學生以「生活化、課程化、項目化」為主要特徵的勞動教育新體系,將勞動教育做深做實做細。勞動作業突出生活化,讓學生想勞動。勞動興趣需要喚醒。生活化的勞動作業,能喚起學生對勞動的興趣,讓勞動不再是一件需要額外提醒的事,而是深入學生內心的自覺行為。
  • 最「應景」的勞動教育 下雨天新生娃娃學起了疊雨衣
    生活處處皆教育。今天一早,濟南市下起了小雨,歷城區祥泰實驗小學一年級三班的教室裡,一堂最「應景」的勞動教育主題實踐活動——疊雨衣正在開展。  「先把雨衣平鋪在桌子上,把扣子系好。在大人眼裡簡單的家務勞動,對於這些六七歲的新生娃娃們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老師,我這顆扣子怎麼也系不上。」「老師,為什麼我的一點也不整齊。」宋曉曉不厭其煩地給學生們挨個解決問題,一邊安撫鼓勵他們要多觀察有耐心。
  • 插秧、掃地、炒雞蛋……海南這樣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勞動
    日前,中央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近年來被淡化、弱化的勞動教育有了「硬指標」。我省勞動教育目前開展情況如何?海南日報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採訪。
  • 「說話不算數,就罰你去拖地」,加強勞動教育,轉變觀念很重要
    01一、為什麼加強勞動教育在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說話不算數,就罰你去拖地」「完不成作業就打掃教室」勞動變成了懲罰的一種方式。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不在少數,更有甚者,父母領著孩子經過環衛工人的時候說:「看看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掃大街」,這樣的語言令人深思。
  • 親歷「一顆豆、一粒米」的來之不易,長江實驗小學有了勞動教育基地
    一個多月過去了,他們對黃豆的研究,在農場裡繼續——正如校長吳聰慧強調的:現在的教育是面向未來的,培養五育並舉的未來勞動者是教育的使命。勞動教育具有獨特的育人功能,能夠引導學生在認識世界的基礎上,學會創造,塑造自己,實現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目的。
  • 項城市名仕路學校開展「倡導勤儉節約 反對鋪張浪費」主題教育活動
    在河南省項城市名仕路學校的主題教育班會,全體師生正一起朗讀節約糧食順口溜。9月7日,項城市名仕路學校「倡導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主題教育班會如期舉行。本次主題教育班會結合校園文化建設,深入開展節能、節糧、節水、節電好習慣養成教育宣傳,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為主要內容,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團)會、校園廣播、精心設計宣傳欄、手抄報,廣泛宣傳節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