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面臨入園適應,會玩的孩子更受歡迎,哪些玩具不能缺?

2020-12-15 媽媽沒時間

給孩子挑玩具,是很多爸爸媽媽關心的事。挑對了,能夠促進孩子的發展,讓他變得更聰明。挑錯了,不僅孩子不愛玩,還可能會妨礙他的發展

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媽媽,因為太急於開發孩子的智力,經常買一些超過孩子年齡和能力的玩具。結果孩子不僅不愛玩這些高級的玩具,時間長了,還變得非常玻璃心,總是把「我不會」掛在嘴邊

別人家孩子總有幾樣愛玩的玩具,像是積木、皮球、橡皮泥等,這個孩子卻什麼都不愛玩,只喜歡看動畫片。畢竟,只有在看電視這件事上孩子不會失敗,能夠找回一點自信心。

所以說,給孩子挑選適齡的玩具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小樣媽給大家分享過1-2歲,還有2-3歲階段適合孩子玩的智力遊戲。

怎麼給1-2歲孩子挑玩具?家裡玩具再少,也別缺這5樣,很益智

2-3歲是孩子智力快速成長期,這5類玩具不能少,你給孩子買齊沒?

今天,我們再來盤點一下適合3-4歲孩子玩的玩具和遊戲。這些玩具有的可以在網上買,有的可以自己做,重點不在於玩具有多貴,而是能否促進孩子認知、語言、社交、動作技能等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3-4歲是孩子入園的年齡。他們需要離開家人,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去和老師、夥伴相處,這使得玩具又具有了新一層的意義。

孩子在「玩」這件事上表現如何,會直接影響到他的入園適應問題,以及老師和小夥伴對他的認可程度。

有些孩子在家裡玩得非常單一,或者花大量時間看電視、玩平板,結果到了幼兒園,要麼和同學玩不到一起,要麼在做運動、做手工、搭積木的時候,明顯被同學們比下去

這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挫折,很可能會導致孩子產生逃避心理,加重他們入園時的分離焦慮

所以說,在3-4歲這個年齡段,我們要更加重視「玩」這件事,培養孩子玩的能力,藉此提升他各方面的能力發展,幫助他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提升自信。

下面我們就按照能力來分類,看看3-4歲應該多陪孩子玩哪些玩具和遊戲。

1、精細動作能力

精細動作是指孩子運用手部和手指的能力。這項能力非常重要,不僅能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也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息息相關,是孩子完成複雜任務的基礎。

3-4歲階段,孩子需要學會使用的工具有各類畫筆、剪刀、膠水等。比如能用筆畫出圓和正方形,能夠用剪刀剪出直線等。

在幼兒園,老師最常讓孩子們進行的兩大類活動,就是畫畫做手工。這也是孩子們非常容易拉開差距的,尤其是男孩和女孩。

相比準備材料,我們更需要做的是在家裡多陪孩子做這兩類活動,以培養興趣和創意為主

不要小看兒童畫

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畫畫很簡單啊,隨便塗幾筆就是了,都看不出畫的是什麼。」

其實對孩子來說,畫畫是一項很有難度的工作。需要藉助一定的繪畫符號,把頭腦裡的東西抽象出來,表達到畫紙上。這種符號的轉換,恰恰是抽象思維和符號功能的基礎

所以孩子畫畫時,一定不要用畫得「好不好、像不像」去評判他,而要把重點放在創造和表達上。只要孩子畫的是他腦海裡的內容,就是獨一無二的。

不要為了追求結果,而教孩子畫什麼、怎麼畫,那樣很容易就會抹殺掉孩子的創意和對繪畫的興趣。

我們可以多給孩子準備一些不同的繪畫材料,如水彩筆、蠟筆、手指顏料、畫筆、粉筆等。陪孩子多觀察、多體驗,然後把這些靈感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和表達出來。

重視剪刀的使用

3-4歲階段,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就是使用剪刀

由於拿剪刀時,孩子要協調使用拇指、食指、中指這3個手指,而這3個手指恰恰也是孩子握筆寫字時要用到,所以讓孩子多多練習使用剪刀,就是在為將來寫字做準備。

我們在家裡可以給孩子準備一把好用的安全剪刀,廢舊的報紙、雜誌,彩紙,膠水等,由簡到難地陪孩子做一些粘貼畫和手工作品,這樣他在幼兒園的時候,就不會排斥手工活動了。

除了畫筆和剪刀,我們還可以給孩子買一些促進精細動作的玩具,比如串珠、穿洞類玩具,螺絲、螺帽類玩具,拼插、搭建類玩具,攢點礦泉水瓶讓孩子擰瓶蓋等。

2、認知、思維能力

3-4歲,孩子的認知能力有了明顯提升,能夠掌握顏色、大小、長短、形狀等概念,能夠從1數到10,能手口一致地點數3-4件物品(一邊用手點,一邊數出聲)。

我們既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幫孩子學習、掌握這些概念,也可以購買一些相關的益智玩具。

和數字、形狀有關的玩具

比如形狀積木,數字卡片,規格統一的數學教具等。

也可以利用樂高積木、糖果、瓜子等,讓孩子練習數和量的對應(拿一張數字卡片,如3,在旁邊擺上3塊積木)。

和數字、形狀相關的繪本

數學啟蒙繪本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幫助孩子培養興趣,理解數學概念,看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大小、顏色、形狀相關的匹配玩具

可以自制這一類的卡片,陪孩子玩一一對應的遊戲。

拼圖玩具

這個階段,孩子一般可以完成6-8塊的拼圖,比2-3歲時有了明顯進步。

3、語言表達能力

這個階段的孩子都是好奇心爆棚,整天把「為什麼」掛在嘴邊。

我們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引入一些科普繪本,比如動物、植物、天文、地理、身體等,都是孩子感興趣的主題,可以幫助他培養求知慾,還有愛閱讀、愛思考的習慣。

讀完繪本後,可以請孩子當小老師,給其他家人科普一下,訓練他的語言表達能力。

4、社交、情緒智力

孩子進入幼兒園後,社交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會直接影響孩子在班級這個小集體中的融入程度。

怎麼幫孩子提升這兩大能力呢?給大家推薦2類遊戲。

假裝遊戲

也可以叫角色扮演遊戲,或者娃娃家(過家家)遊戲

其實在幼兒園,假裝遊戲也是孩子們經常要參與的一類遊戲。通過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如廚師、醫生、收營員、公主、超人等,孩子們自導自演,有機會體驗各種不同的情境和情緒,能夠增加與其他小朋友的溝通、合作,對語言能力、社交能力、情緒管理能力都是很好的鍛鍊。

我們可以在家裡購買或自製一些角色扮演的玩具和道具,比如仿真的水果、醫生護士的工具,用紙板做「公交車」,用圍巾做超人的鬥篷等,多陪孩子玩這類遊戲。

除了孩子本身想扮演的角色,我們還可以和他一起表演幼兒園的老師或同學,幫助他更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情緒類遊戲

簡單來說,就是和識別情緒有關的遊戲。可以準備一些照片或情緒卡片,讓孩子猜表情,猜這個人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可以在讀繪本、講故事的時候,讓孩子說一說主人公的感受、情緒

還可以和孩子讀情商啟蒙類的繪本,或是和適應幼兒園、交朋友、克服困難、控制情緒等主題相關的繪本,如《我愛幼兒園》《菲菲生氣了》《我的情緒小怪獸》等。

5、身體運動能力

運動對孩子非常重要,不僅能提升孩子的身體素質和協調能力,還能讓大腦更高效地運作,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專注力等。

除了常見的運動,如跑步、踢球等,我們還可以在這個階段教孩子騎三輪車,提升他的運動技能。

6、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上幼兒園後,很多家裡我們會幫他代勞的事,在學校都需要自己做,比如穿、脫衣服,穿鞋,吃飯,疊小被子,掛毛巾等。孩子做得越好,他的適應速度就越快,自信心就越強。

我們一方面要在家裡放手,幫助孩子練習這些技能,另一方面,也要讓孩子多參與家務勞動,比如和孩子一起洗菜、做飯,一起晾衣服、疊衣服等。

可以給孩子購買一些玩具或者工具,比如縮小版的拖把、掃帚、水桶、抹布等,既能增加孩子對勞動的興趣,又能提升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

以上就是小樣媽針對3-4歲孩子的六大能力,給大家推薦的玩具和遊戲。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就關注、轉發支持我吧。

我是小樣媽,復旦學霸媽媽,腦功能培訓師,專注分享0-6歲育兒、早教方法。

相關焦點

  • 【3—5歲幼兒必備玩具】哪個年齡玩什麼、提升哪些能力
    玩拼圖的方式,一開始建議先從4片開始,爸爸媽媽不必特別到玩具店去找4片的拼圖,只要利用顏色鮮豔的月曆紙,或是孩子已經看過、即將淘汰的繪本內頁,裁成4等份,就是一個最基本的拼圖了!等孩子能夠拼出來以後,可以接著把它裁成8等份、16等份,孩子又可以繼續玩。
  • 孩子2歲半和3歲入園,區別真的很大
    網友:兒子到碗裡來吧我兒子兩歲半別人都說可以送學校去,可是我和老公都捨不得,也覺得太小了,會很可憐,他都不會表達,想也想的到,學校那麼多孩子,現在大多孩子又淘氣,老師也是顧不過來的,有時自己的孩子帶的都煩,更別說老師了。
  • 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嗎?園長:沒做好這些準備,4歲入園也是受罪
    帶孩子的辛苦家長都深有體會,每個家長都盼望著早點把孩子送入幼兒園,什麼時間送孩子上學呢?大多數家長都選擇在孩子三歲的時候,這個年齡送上孩子上幼兒園,在家長心裡就是最準確的時間。但三歲真的是送孩子上學的最佳時間嗎?
  • 幼兒園開學在即:順利入園的孩子有共性,父母和孩子都要提前準備
    1、在確定了孩子入園的時間後,我們平時就開始給孩子灌輸幼兒園的好處了,有老師、有小朋友一起玩耍,還有玩具、滑梯等,我們家裡都是沒有的。偶爾的時候路過她的幼兒園,也會告訴淺淺,這是她以後要上的學校。如果全家都圍著一個孩子轉,而且平時嬌生慣養的話,往往會讓孩子膽子小,嬌氣的孩子到了幼兒園這種集體生活中,沒有了所有人圍著自己轉的方式,會不適應的。而不嬌氣的孩子,並不會覺得有什麼怪怪的。3、自理能力強。
  • 在法國3歲必須上幼兒園,孩子是如何適應的?其中高招值得一學
    很多家長在糾結,這孩子是3歲送幼兒園好,還是4歲送幼兒園行的時候,法國已經把義務教育提前到3歲,法國也成為歐洲義務教育起始年齡最低的國家之一。在法國有95%的家長把三歲,甚至是三歲以下的孩子送進幼兒園,那他們的孩子難道就沒有入園焦慮嗎?他們是如何適應的?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合適?居然不是3歲,很多父母都搞錯了
    那麼,到底儘早入園好,還是晚一點入園好呢?利:2歲左右入園的寶寶正是對外界探索興趣濃厚的時期,對環境適應起來更容易。儘早接受系統的科學教育,邊吃邊玩、打滾哭鬧這些不良行為也能得到及時糾正,有助於寶寶養成健康生活規律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 幾歲上幼兒園最合適?早入園還是晚入園?
    弊:年齡小的寶寶免疫系統發育相對差一些,入園後由於環境改變和交叉感染生病的機率會更高;3歲以下是親子關係形成的關鍵時候,情緒細膩的敏感型寶寶,可能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分離焦慮,這對性格和人際關係會產生負面影響;由於語言、智力和自理能力方面的不成熟,低齡寶寶對幼兒園師資力量、專業能力要求更高,媽媽需要對園方進行更深入透徹的考察。
  • 孩子應該3歲還是4歲上幼兒園?不滿足這3個要求,幾歲也不行
    關於這一問題的主要答案,一般分為3歲和4歲兩種,有的家長認為3歲的時候孩子的大腦基本發育完成,也有的家長就覺得三歲早了一些,多讓孩子玩一年,4歲的孩子發育更成熟一些再上幼兒園更好。但其實從專業的兒童教育的角度來看,孩子能不能上幼兒園主要取決於能力而並不只是看年齡,不滿足這3個要求幾歲上幼兒園也不行。
  • 入園第一天:孩子淡定,家長感傷
    「你看,這裡有這麼多的小禮物,都是送給你們的,你可以挑一個喜歡的小玩具哦!」在校園操場一側,擺著各種可愛的小玩具。一位女老師抱著正在哭鬧的小男孩挑選禮物。在老師的引導和玩具的「誘惑」下,小男孩逐漸停止了哭鬧,挑選完自己喜歡的玩具後,小男孩也牽著老師走進了教室。
  • 0-3歲玩具怎麼選?這6種玩具,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我想每個有娃的家庭都一樣,家裡的玩具多到能開個小超市。大多數買回去的玩具,孩子沒玩幾次就沒興趣了,閒置了,所以給孩子買玩具也是一個技術活,各年齡段孩子身體發展規律不一樣,適合的玩具也是不一樣的。很多父母不知道應該怎麼買,今天,軒媽就和姐妹們分享一下適合0-6個月,6-12個月,12-36個月的孩子適合玩哪些玩具,都是親測值得入手的。
  • 2019年秋季幼兒園新生入園須知!
    2.強烈抵抗表現為哭鬧打人、咬人、摔東西、搶玩具等。3.拒絕吃東西、喝水有的家長平時在家裡使用不恰當的強化手段,讓孩子不能隨便吃陌生人的東西,這些孩子來園後,容易表現為拒吃、拒喝。4.跑出教室一個人玩。
  • 孩子害怕融入新的環境?家長學會這三招,提高孩子適應能力
    孩子每天早上睜開眼就會為接下來的入園生活感到擔憂,為了不上幼兒園而發一通脾氣也成了常事。 閨密覺得孩子可能適應一段時間就好了,可是看到孩子的玩伴都已經接受了入園這件事,而自家孩子卻仍然大哭大鬧時,閨蜜覺得孩子的適應能力真的很差。雖然對於孩子入園這件事,閨蜜一直有所堅持,但是看到孩子因為適應能力差而根本體驗不到入園的快樂,閨蜜也覺得非常的擔憂。
  • 【教養文章】4歲男孩被3家幼兒園勸退:慣孩子的危害,上幼兒園就會爆發!
    不同幼兒園作息時間可能會有細微差別,可以提前去孩子的幼兒園了解一下。至少在入園半年前,幫助孩子養成規律作息。否則,混亂的作息,真的會讓孩子在幼兒園受盡苦頭,更讓父母苦不堪言。國家教育部制定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3-4歲的孩子,能使用勺或筷自行用餐;能自主如廁;在幫助下能穿脫衣服或鞋襪;能將圖書和玩具放回原處。4-5歲的孩子,能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扣紐扣;能整理自己的物品。5-6歲的孩子,能根據天氣冷熱增添衣物,能自己穿繫鞋帶的鞋子,能分門別類整理物品。
  • 磁鐵玩具致4歲女童腸壞死!這些玩具別再給寶寶玩了!
    但是,類似於彈弓、手槍、水槍、飛鏢等彈射類的玩具,玩起來刺激,背後卻是巨大的安全隱患。很多廠商在玩具推出市場前根本沒有進行過彈力測試,玩具的彈射力量往往會超出孩子身體承受範圍之內,殺傷力非常巨大。孩子的眼睛一旦被子彈、水柱等擊中,其傷害可能是永久性的。十大危險玩具NO.5:面具玩具  從80、90年代開始到現在,面具玩具的受歡迎程度一直經久不衰。
  • 5大派系入園準備,滿滿乾貨拿走不謝!
    臨近年底,各種榜單總結也都花式出爐啦當然,巧虎這裡也準備了一份年度總結給家長們~新的一年,寶寶又要長大一歲啦,過了新年對於有些寶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面臨入園新生活啦!那麼,怎樣可以讓寶寶更適應入園生活?到底入園培養應該從多大開始準備呢?其實,提前關注和培養孩子的規律生活意識和生活習慣,會讓入園準備事半功倍。
  • 4歲孩子入園後,老師建議的第一件事:請減少家裡這些多餘的玩具
    曾經在孩子入園前與老師有過一個幫助了解孩子的互動測試,測試完老師告誡我:一定要減少家裡面多餘的玩具!老師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其實是有評判依據的:1、孩子有多動的表現,專注力和自控能力很弱這也許跟孩子生活裡玩耍的方法有關,玩具冗雜,什麼都玩兒一下,就容易分心、散漫,所以家長要把孩子所有的玩具進行一個「極簡化處理」,在孩子玩兒的時候家長要與其有所互動,使孩子的玩耍更具趣味性和有所限定。
  • 孩子最佳入園年齡是幾歲?幼兒園老師給建議:晚一年比早一年好
    圓圓的媽媽很疑惑,孩子入園年齡不就是三歲麼?難道自己家孩子有什麼問題?幼兒園老師:晚送比早送更好,原因有這些根據史丹福大學的研究,晚一年上學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普遍比較強,給孩子帶來的好處甚至會持續到11歲。
  • 「盤點」3-18歲,這4大類,14款智能玩具,孩子越玩越聰明!
    孩子一過 3 歲,就感覺普通的玩具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好奇心和讓人驚喜的創造力了,這時爸媽們也會開始尋找一些有點智能,玩得時候需要動點腦子的玩具。▲樂高編程機器人今天的這篇智能玩具盤點,從可以幫助學習的機器人到"燒腦「的科學玩具再到編程機器人和情感陪伴類的智能寵物,爸媽營都幫大家理了一遍(真的是吐血整理...)3 歲起,孩子玩什麼玩具,也許決定了TA未來的眼界及發展!
  • 甜甜圈寶貝入園三部曲(二)
    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員不要用「再鬧,就送你上幼兒園」等話嚇唬孩子,以免孩子對幼兒園產生恐懼心理,視幼兒園為處罰的場所,更不願意上幼兒園了。堅持送孩子入園孩子適應新環境需要一個過程。父母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不讓他上幼兒園。
  • 怎麼給1-2歲孩子挑玩具?家裡玩具再少,也別缺這5樣,很益智
    玩具是孩子智力啟蒙必不可少的工具。經常有媽媽問我,「我家寶寶N歲了,給他買什麼玩具好呢?」孩子的年齡不同,適合的玩具種類也會有所區別。只有處於孩子的「最近發展區」,既不太難,又不過分簡單的玩具,才是能促進孩子發展的好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