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孩子入園後,老師建議的第一件事:請減少家裡這些多餘的玩具

2020-12-15 瓊瓊育兒日記

曾經在孩子入園前與老師有過一個幫助了解孩子的互動測試,測試完老師告誡我:一定要減少家裡面多餘的玩具!

老師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其實是有評判依據的:

1、孩子有多動的表現,專注力和自控能力很弱

這也許跟孩子生活裡玩耍的方法有關,玩具冗雜,什麼都玩兒一下,就容易分心、散漫,所以家長要把孩子所有的玩具進行一個「極簡化處理」,在孩子玩兒的時候家長要與其有所互動,使孩子的玩耍更具趣味性和有所限定。

2、語言能力與同年齡段的孩子相比有所落後

語言發育的遲緩就正是因為這些玩具耽誤了孩子練習說話,語言環境不充足,所以需要簡化孩子的玩耍環境。

3、孩子雖然會聽從指令,但缺乏互動

這體現出孩子的個性裡缺乏社交能力,孩子不能成天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裡自己玩兒各式各樣的玩具,家長要精細化這些玩具,多和孩子互動玩耍,這對孩子的智能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測評後的反饋與孩子自身結合,能得出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在長達幾十分鐘後的互動測試之後,老師將得到的結論告知我並同我分析,我認為以下幾種老師提出的方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有益:

1、先把家裡多餘的玩具處理掉

怎麼定義玩具是否「多餘」

(1)雷同的玩具,只留下一組!

(2)在一兩個禮拜內觀察孩子都在玩兒什麼玩具,那些他沒有注意到不會去玩兒的玩具就是多餘的,應該收起來!

(3)給孩子買完後孩子不喜歡了,從來都不會看一眼碰一下的玩具!

2、要知曉「陪玩兒政策」

(1)確定孩子玩耍的空間順序

玩耍的環境不能只是家裡,和孩子最搭配的應該是大自然,所以戶外才是首選。

第二,是那些具有趣味性的室內空間,如室內遊樂園、室內攀巖、淘氣堡等有家長伴隨的室內空間。 放在最後的,才是孩子自己玩耍。

(2)孩子需作息規律,不能以犧牲休息時間用來玩耍!

到了該睡覺的時間還抱著玩具不放遲遲不肯睡覺,可以適當轉移孩子注意力,控制每次玩兒玩具的種類不要太多,把重點放在對玩兒法的研究上,而不是只體驗玩耍帶來的快感。

(3)陪孩子玩兒的角色是有先後順序的

幼兒時期孩子的主要活動就是玩兒,所以陪伴他們的最佳人選就是同年齡段的孩子,然後是我們家長、幼兒園老師,最後才應該是那些電子產品。

現在孩子們的共性正是玩具太多!

我們做家長的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孩子想要什麼我們都想買下來給他,不想看到孩子失望,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玩具。正是這種心理,才導致孩子的玩具越來越多,家裡的玩具堆積成山!

但家長也許不了解,過多的玩具會讓孩子注意力分散,專注力得不到好的訓練,買來的那些玩具都沒有發揮出它們的作用。

老師推薦這幾種類型的玩具:

一、球類

球類玩具非常適合孩子們在戶外玩兒,不光可以提高身體素質、鍛鍊心肺功能,與夥伴們一起玩兒還能增加團隊協作的能力!訓練手部力量的拋球、預防近視眼的桌球等等,球類對孩子再合適不過了!

二、拼插類

拼插類玩具可以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色彩、風格迥異的特點對孩子的視覺有一定程度上的衝擊,非常符合孩子對趣味性的追求。

拼插類玩具沒有固定法則,屬於幼兒園裡老師們都喜歡帶著孩子玩兒的益智類遊戲,對調節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也是非常有利。

三、繪本類

擔心孩子每天只玩兒電子產品不看書?繪本完全可以讓孩子愛上閱讀!繪本可以讓孩子領略知識的魅力,又能看,又能學,還可以玩兒。

在發達國家裡,繪本是作為孩子首選的兒童讀物!繪本其實是圖畫書,但又不僅僅只有圖畫,繪本中的圖畫具有生命力,讓孩子一眼就被吸引進去。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讀,培養互動感。

這裡我分享給父母們一套《幼兒左右腦開發遊戲書全10冊》,這是一套專為孩子而設計的遊戲書籍,讓孩子在簡單的思維遊戲中,緩緩開發寶寶的大腦。

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德納曾說過:大腦是智慧的源頭,那些在不同領域有卓越成就的人,無一不是擁有強大左腦思維,又擁有超強發達的右腦。

四、積木類

積木類玩具的性價比非常之高了,積木能讓孩子體會到構建的樂趣,很多建築師小時候就喜歡搭積木!

這種搭建類型的玩具可以充分訓練孩子的想像力和邏輯能力,對數字、圖形的感知學習,發揮他們對美的認知,並專注在自己的童話王國裡不會被輕易轉移注意力。

相關焦點

  • 孩子三歲半入園,老師建議的第一件事:請減少家裡多餘的玩具!
    記得一年前,也就是孩子三歲半進去幼兒園時,有一個簡單的小測評,老師需要了解孩子的狀態與基本情況。測試完後,老師對我家孩子得出的結論是:家長需要減少家裡多餘的玩具!測評與實際相結合,更能得出適合孩子成長的教養策略!老師與孩子的互動式測評,大概用時40分鐘,略顯簡略,得出的結論也有待考量。但是將老師的反饋與自己對孩子實際情況的了解相結合,自認為,老師的建議是有利於孩子成長發育的,因此,自己採納了老師的辦法!
  • 3-4歲面臨入園適應,會玩的孩子更受歡迎,哪些玩具不能缺?
    今天,我們再來盤點一下適合3-4歲孩子玩的玩具和遊戲。這些玩具有的可以在網上買,有的可以自己做,重點不在於玩具有多貴,而是能否促進孩子認知、語言、社交、動作技能等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3-4歲是孩子入園的年齡。
  • 開學在即,家裡孩子即將入園的,爸媽快檢查這4個證件準備好了嗎
    一直在家照顧孩子的媽媽也可以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爸媽在寶寶入園前一定要做好準備,確保孩子順利入學。有些新手爸媽不太了解流程,可能會不解,這還需要什麼準備嗎?直接報名交學費不就好了。交學費只是其中一環,但遠遠不夠,還需要準備一些必要的證件。開學在即,家裡孩子即將入園的,爸媽快檢查這4個證件準備好了嗎?
  • 孩子最佳入園年齡是幾歲?幼兒園老師給建議:晚一年比早一年好
    近年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孩子的教育再早都不算早」,這些話語甚囂塵上。小區裡圓圓的媽媽就是這些理念的忠實擁護者。認為讓孩子早上幼兒園能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東西,將來能夠有更出色的表現。圓圓三歲就把她送到了幼兒園。但是一個月後,幼兒園老師給圓圓媽媽溝通。認為孩子現在還不適合上幼兒園,還是晚一年更好。
  • 孩子2歲半和3歲入園,區別真的很大
    網友:兒子到碗裡來吧我兒子兩歲半別人都說可以送學校去,可是我和老公都捨不得,也覺得太小了,會很可憐,他都不會表達,想也想的到,學校那麼多孩子,現在大多孩子又淘氣,老師也是顧不過來的,有時自己的孩子帶的都煩,更別說老師了。
  • 孩子上學哭鬧不停,入園前看這些繪本,輕鬆擺脫孩子入園焦慮
    對於第一次入園,或者說經歷了長時間的假期之後的寶貝們來說,入園,可能就意味著要離開爸爸媽媽,離開熟悉的家,進入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身邊是一群陌生的人,有老師,更有其他小朋友。這對於小朋友來說,其實是挺難的,那今天我就給大家準備了幾本,適合在小朋友入園前,家長和小朋友一起閱讀的繪本,來幫助孩子度過這段焦慮的時光。
  • 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嗎?園長:沒做好這些準備,4歲入園也是受罪
    帶孩子的辛苦家長都深有體會,每個家長都盼望著早點把孩子送入幼兒園,什麼時間送孩子上學呢?大多數家長都選擇在孩子三歲的時候,這個年齡送上孩子上幼兒園,在家長心裡就是最準確的時間。但三歲真的是送孩子上學的最佳時間嗎?
  • 上學後,孩子愛頂嘴、說髒話:老師卻說,「學壞」也是一種成長?
    這是因為孩子不懂這些話語真正的意思,他們只是覺得這些詞語特別「有力量」。對於剛入園的孩子來說,說「打你」並不代表真有敵意,可能只是模仿了其他孩子的言語。 如果發現孩子罵人的習慣是模仿別的小朋友的,可誠懇、委婉、藝術地向其家長和老師提出建議,或者讓老師對兩個孩子悄悄採取隔離措施,讓兩個孩子在排隊、吃飯、睡覺和學習的座位不相鄰,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集體環境。 2 跟家長唱反調?
  • 2019年秋季幼兒園新生入園須知!
    2.強烈抵抗表現為哭鬧打人、咬人、摔東西、搶玩具等。3.拒絕吃東西、喝水有的家長平時在家裡使用不恰當的強化手段,讓孩子不能隨便吃陌生人的東西,這些孩子來園後,容易表現為拒吃、拒喝。4.跑出教室一個人玩。
  • 幼兒園開學在即:順利入園的孩子有共性,父母和孩子都要提前準備
    至於淺淺小朋友為何能夠順利入園,也是有原因的,有入園焦慮的家長一定要看看哦。淺淺入園順利的原因其實淺淺上幼兒園這事,在去年國慶節就提上了日程,當時報了名初步打算今年年初送她去幼兒園,但是沒想到特殊情況的出現,一直到了6月28日才送去。
  • 孩子4歲半入幼兒園,班主任建議的第1件事:放學多陪娃玩3類遊戲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屬於自暴自棄型的,孩子一直成績差就跟老師一樣認為孩子就是「笨」,放任孩子的學習,給孩子打算好了將來從事工廠體力勞動的打算。我家的孩子也不是很聰明,但是成績也不至於太差,就是不知道從哪裡激發孩子的學習能力,在孩子4歲半的時候入了幼兒園,班主任建議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學後多陪娃玩3種遊戲。
  • 幼兒園老師坦言:入園前,寶寶不具備這個能力,還是別來了
    朋友的妹妹是幼兒園老師,聽小小這麼一說,她接過話頭,「作為幼兒園老師,我有義務提醒各位寶媽,1-3歲的寶媽們,你們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的非認知能力,不具備這個能力的寶寶,我們一般建議先不要入園。」
  • 家裡玩具那麼多,孩子還是一見喜歡就要買?試試「願望清單」吧!
    先來了解一下兒子的願望清單「願望清單」源自去年聖誕節前幼兒園老師給孩子布置的作業,老師給小朋友們發了一張小卡片,要求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把最想要的一件禮物畫上去。於是,在徵求了兒子的意見後,我在卡片上畫了一輛吊車。
  • 入園第一天:孩子淡定,家長感傷
    中大班小朋友入園後,小班的小朋友陸續前來,但除了少數的小朋友情緒有些失控外,大部分小朋友都很淡定。  哭鬧聲少了  多數孩子很淡定  「媽媽……媽媽……我要媽媽!」在跟媽媽分開的一瞬間,小姑娘開始哭喊,老師抱起小姑娘問:「你是哪個班的小朋友呀?」「我是小七班的。」
  • 幾歲上幼兒園最合適?早入園還是晚入園?
    弊:年齡小的寶寶免疫系統發育相對差一些,入園後由於環境改變和交叉感染生病的機率會更高;3歲以下是親子關係形成的關鍵時候,情緒細膩的敏感型寶寶,可能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分離焦慮,這對性格和人際關係會產生負面影響;由於語言、智力和自理能力方面的不成熟,低齡寶寶對幼兒園師資力量、專業能力要求更高,媽媽需要對園方進行更深入透徹的考察。
  • 入園倒計時,這些準備得趕緊做起來了!~
    入園倒計時,這些準備得趕緊做起來了!~ 離新學期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很多小寶寶們也要踏進幼兒園了,要把一直照顧有加的小寶貝們送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並且要離開TA一整天!OMG,是不是想想都感覺到緊張了?寶爸寶媽們請不要無頭緒地焦慮,多做些寶寶入園的準備工作,幫助您和寶寶從容面對TA獨自邁向世界的第一步!
  • 甜甜圈寶貝入園三部曲(二)
    你是否也在擔心著這些第一次會給寶寶帶來一些問題?為了讓寶寶開開心心地上幼兒園,家長們應幫助寶寶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入園初期家長接送時應該注意什麼愉快地與孩子說「再見」孩子極易受到父母情緒的影響,父母首先應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與情緒,每天以輕鬆、樂觀、快樂的心態送孩子去幼兒園,以及向孩子告別。父母送孩子入園,將孩子交給老師後,應儘快離開。
  • 我採訪了12年教齡的幼兒園老師,她給家長的入園建議原創
    即將開學,很多家長應該都在焦慮,娃入園前,需要培養哪些技巧;孩子調皮,老師會不會沒耐心;想了解孩子的情況,什麼時候找老師合適?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她。茵茵說感謝小餘老師接受我們的採訪,她也再三跟我強調,自己的意見不能代表大部分幼師,僅僅表達自己的看法和經驗,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家長,提前了解和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也可以幫助寶貝們順利入園,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孩子上學,是一個家庭的大事。
  • 幼兒園入園倒計時,這些準備得趕緊做起來了!~
    如果平時寶寶的習慣是晚睡晚起,那麼請調整時間,讓寶寶早晨自然醒後有充足的時間洗漱整理,中午在規定的時間午休。孩子正式上幼兒園之前,都會有親子班環節,據我的觀察,孩子在親子班的表現基本上和在適應幼兒園生活後的表現類似,讓孩子在親子班活動中熟悉老師和環境,進行各種活動時,家長可以試著悄悄離開一會兒,看看孩子如何在集體環境中自處。
  • 「為孩子製作幸福的玩具」系列工作坊||第一期:猜猜我有多愛你
    玩具的紋理將直接接觸到孩子稚嫩的皮膚,有助於發展觸覺感官;天然材質製成的玩具,會散發出自然的香味,增進嗅覺的發達;未經加工的毛料及布匹,能讓孩子感 受到生命的活力,是有溫度的玩具。這些天然的玩具,都是渾然天成的老師,默默扮演啟蒙與教導的任務。市售光鮮亮麗的現成玩具,複雜精細的設計,使孩子很容易就失去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