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畫琺瑯,我們大都數人都想的是琺瑯彩,其實畫琺瑯是古董行業裡的專門稱謂,特指銅胎畫琺瑯。康熙時宮中設琺瑯作,那時劃分不細,掐絲琺瑯、銅胎畫琺瑯、瓷胎、琉璃胎畫琺瑯均歸琺瑯作。但現在我們已經規定俗成的分別命名了,琺瑯彩就是指瓷胎畫琺瑯;畫琺瑯是指銅胎畫琺瑯;其它稱為紫砂畫琺瑯、琉琉胎畫琺瑯、金胎畫琺瑯(只是傳說有,目前沒見實物)等等吧。
畫琺瑯的工藝始於法國,康熙大帝使其在中國發揚光大,法國人又反過來學習我們的瓷藝和琺瑯彩。到清末民國時,畫琺瑯普遍生產,從高高在上的帝王專享到平常百姓家的日用器,再到出口海外,畫琺瑯的工藝材質一降再降,終於不見了皇家氣象。
現坊間常能見到晚期的畫琺瑯,也不乏海外回流的外銷貨,畫工粗糙,琺瑯料摻雜化工料,藝術和收藏價值不大。中早期的畫琺瑯採用的都是天然材料,很多是名貴寶石研磨而成,豔麗深沉,端莊優雅,令人過目不忘。我有一件中期的團鳳花鳥盤(以前發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和一個皮球錦花方碗,大家看看當時的琺瑯料吧。
(顏色是嚴格校對的,是基本等同原色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