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畫琺瑯

2020-12-06 孫氏雅風

一提畫琺瑯,我們大都數人都想的是琺瑯彩,其實畫琺瑯是古董行業裡的專門稱謂,特指銅胎畫琺瑯。康熙時宮中設琺瑯作,那時劃分不細,掐絲琺瑯、銅胎畫琺瑯、瓷胎、琉璃胎畫琺瑯均歸琺瑯作。但現在我們已經規定俗成的分別命名了,琺瑯彩就是指瓷胎畫琺瑯;畫琺瑯是指銅胎畫琺瑯;其它稱為紫砂畫琺瑯、琉琉胎畫琺瑯、金胎畫琺瑯(只是傳說有,目前沒見實物)等等吧。

畫琺瑯的工藝始於法國,康熙大帝使其在中國發揚光大,法國人又反過來學習我們的瓷藝和琺瑯彩。到清末民國時,畫琺瑯普遍生產,從高高在上的帝王專享到平常百姓家的日用器,再到出口海外,畫琺瑯的工藝材質一降再降,終於不見了皇家氣象。

現坊間常能見到晚期的畫琺瑯,也不乏海外回流的外銷貨,畫工粗糙,琺瑯料摻雜化工料,藝術和收藏價值不大。中早期的畫琺瑯採用的都是天然材料,很多是名貴寶石研磨而成,豔麗深沉,端莊優雅,令人過目不忘。我有一件中期的團鳳花鳥盤(以前發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和一個皮球錦花方碗,大家看看當時的琺瑯料吧。

(顏色是嚴格校對的,是基本等同原色調的)

相關焦點

  • 老姑送給自己孩子的果盤,專家:清代中期畫琺瑯,估價令人激動
    老姑送給自己孩子的果盤,專家:清代中期畫琺瑯,估價令人激動這次的藏品是一個盤子,非常的漂亮,是藍色的,是一位大姐帶來的,大姐講:這件盤子是我老姑送給我家孩子的果盤,我孩子兩歲了,前段時間去我老姑家玩,桌上就擺放著這個盤子,孩子看著好看就不鬆手,我老姑看孩子這麼喜歡就送給孩子了,回家我老公說是琺瑯挺值錢的
  • 典藏珍品——故宮博物院清代琺瑯精品欣賞!
    共收藏有從元代到清代,以及民國時期的金屬琺瑯器6000餘件,其中掐絲琺瑯器4000餘件,畫琺瑯器2000餘件。這些藏品,除一部分為民間作坊製造外,絕大部分是由明清兩代(明代御用監、清代內務府造辦處琺瑯作),以及廣東等由皇家所控制的機構生產的。
  • 從掐絲琺瑯到畫琺瑯,康熙帝用了十年
    ,發展成畫琺瑯重鎮。從掐絲琺瑯到畫琺瑯,康熙皇帝經歷了十年之久的研製過程,由於這一時期的畫琺瑯工藝尚未成熟,成品釉色黯淡無光,色釉突出器表,是早期開創階段的特徵。康熙三十二年,清代宮內的琺瑯作與玻璃廠合併成立後,畫琺瑯開始系統的研究與製作,時稱「西洋琺瑯」或「洋琺瑯」,畫琺瑯以精細的彩繪技法和華麗的裝飾風格
  • 瓷胎畫琺瑯
    此瓶設計精巧,造型秀美,在軋道色地上繪花卉圖案有銅胎畫琺瑯之效果。 瓷胎畫琺瑯的創燒,與康熙皇帝對畫琺瑯的喜愛有密切關係。康熙十九年(1680年),朝廷在紫禁城內武英殿附近設置琺瑯作,主要生產銅胎掐絲琺瑯和鏨胎琺瑯。
  • 藝術瑰寶之畫琺瑯
    清代興盛於廣州,並影響了宮廷用器以及外銷商品的畫琺瑯,也是極其重要的琺瑯器代表作。清代藍濱南在其《景德鎮陶錄》中記載,畫琺瑯是以金屬銅做器骨(胎),用五顏六色的瓷粉(琺瑯釉)經燒制而成。康熙五十六年(1717),歐洲傳教士馬國賢的一封信中提到康熙皇帝十分喜歡歐洲畫琺瑯,讓歐洲畫家製作畫琺瑯,但由於畫得其劣無比,康熙便下旨作罷。於是康熙將目光轉向畫琺瑯最先傳入的廣州地區,找到了兩位相關工匠潘淳與楊士章,並聘請了法蘭西畫琺瑯藝人陳忠信來京,在內廷琺瑯處指導燒造畫琺瑯器。
  • 清代琺瑯瓷器有什麼特點?為什麼十分貴?
    在清代瓷器中,琺瑯彩瓷的價值尤其高,甚至被後世稱為是清代最貴的瓷器。那麼,清代琺瑯瓷器有什麼特點,它為什麼如此之貴呢?
  • 傳統丨清代掐絲琺瑯(景泰藍)色彩研究
    粉紅釉色最早應用於康熙時期的畫琺瑯,在景泰藍上偶有出現,而到乾隆年間則被大量運用在了景泰藍的製作上,甚至有些明代景泰年間景泰藍的仿製品,也被「張冠李戴」地大量運用粉紅色。儘管乾隆時期的景泰藍在總體工藝水平上超越了前代,但瑕疵也是清晰可辨的,其中一點就體現在釉色方面。
  • 畫琺瑯與掐絲琺瑯有明顯的區別,這種工藝是由外國傳入的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琺瑯的老物件,琺瑯包括掐絲琺瑯和畫琺瑯,一般凡是在金屬胎上施釉就稱為「琺瑯」工藝,其製品被稱為「琺瑯藝術品」或稱「琺瑯器」。畫琺瑯又分金屬胎與瓷胎,以金屬銅做器骨(胎),用五顏六色的瓷粉(琺瑯釉)經燒制而成;瓷胎是將將銅胎畫琺瑯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製的新瓷器品種。
  • 畫琺瑯與掐絲琺瑯有明顯的區別,這種工藝是由外國傳入的!!
    2020/10/25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琺瑯的老物件,琺瑯包括掐絲琺瑯和畫琺瑯
  • 看見文物|清朝銅胎畫琺瑯蝠蓮紋花盆
    清代,西洋琺瑯從廣州傳入中國,廣州生產的琺瑯俗稱「廣琺瑯」,是朝廷的貢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畫琺瑯。清朝銅胎畫琺瑯蝠蓮紋花盆 楊曉君 攝清朝銅胎畫琺瑯蝠蓮紋花盆屬清代工藝品,高14.2釐米、口徑31.7釐米、底任19.8釐米,原屬清宮舊藏,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這件銅胎畫琺瑯花盆,飾以蝙蝠、蓮花紋飾。蝠蓮紋是中國傳統的吉祥紋飾之一。
  • 景泰藍和畫琺瑯到底有什麼區別
    最近看到好多小夥伴問我說景泰藍不就是琺瑯嗎?還有問琺瑯不是瓷器嗎怎麼成景泰藍了?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疑問呢。接下來傳世經典跟大家介紹一下到底什麼是景泰藍,什麼是畫琺瑯,這兩者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先來看一下百度百科的解釋:這麼一對比最本質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景泰藍是特種金屬工藝品,琺瑯彩是彩瓷器。
  • 琺瑯---之復活「畫琺瑯」
    畫琺瑯的製作技法起源於15世紀中葉歐洲比利時、法國、荷蘭三國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區。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西洋琺瑯便由廣州等港口傳入中國,清晚期的嘉慶初年,隨著國力的衰退和戰亂,畫琺瑯工藝也隨之失傳
  • 琺瑯彩瓷——西方「畫琺瑯」藝術與中國傳統五彩藝術的結合物
    西方畫琺瑯藝術的舶來一般認為,「畫琺瑯」藝術源於15世紀中葉法國、比利時、荷蘭三國交界的弗蘭德斯地區,以法國中西部的利摩日最為有名。郎世寧前來時正值康熙帝對畫琺瑯器極為痴迷時期,康熙帝不僅仿製歐洲銅胎畫琺瑯以及玻璃胎畫琺瑯,甚至別出心裁地希望將畫琺瑯技藝移植入瓷器製作中。為此,郎世寧以及馬國賢等西方傳教士也被要求加入到創製瓷胎畫琺瑯也即琺瑯彩瓷的行列中。
  • 琺瑯藝術知識品鑑
    琺瑯興盛於清代康熙年間,當時經濟飛速發展,對外經貿也比較多,從西洋傳入的洋瓷畫片吸引著人們的眼球,但是人們並不知道這是什麼原料,只知道來自遙遠的國度,音譯為「琺瑯」。2.畫琺瑯畫琺瑯是大約在康熙年間傳入中國的,當時人們稱之為洋瓷。畫琺瑯是金屬琺瑯工藝品種之一。以銅胎作骨胎,用五顏六色的琺瑯釉燒制而成。中國燒制的畫琺瑯給人一種大方渾厚的感覺,與瓷器中的粉彩類似。
  • 畫琺瑯藝術品
    「畫琺瑯」又稱為「洋瓷」,是琺瑯工藝品種之一,也是時尚琺瑯的代表作品,有金胎畫琺瑯和銀胎畫琺瑯兩種,工藝起源於西方歐洲。  「畫琺瑯」是用精細琺瑯釉料直接塗畫在金屬體上(琺瑯釉料是由各種天然礦物質和金粉組成、金粉主要增加豔度的作用),經過燒制後顯現出色彩斑斕的一種琺瑯珠寶。
  • 掐絲琺瑯和畫琺瑯的區別!
    其實啊,琺瑯分為掐絲琺瑯和畫琺瑯兩種,它們倆常常被人們所混淆,今天甄聰明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畫琺瑯和掐絲琺瑯的區別。  上面的這幅是清乾隆銅胎畫琺瑯藍地開光西洋人物圖雙耳瓶,根據收言《清硝9記載,此類黨隆襄苦款飽胎畫聯琅作品,當為其時廣東海關在乾降帝指導下特為實定燒之品,底款白粕監料《大清乾隆年制》篆物款。
  • 清代時期琺瑯彩!
    瓷胎畫琺瑯是琺瑯彩瓷的正式名稱,是漢族陶瓷藝術之瑰寶,是將畫琺瑯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種釉上彩瓷。琺瑯彩瓷的裝飾工藝,即琺瑯彩,也稱為瓷胎畫琺瑯是專為清代宮廷御用而特製的一種精細彩繪瓷器,部分產品也用於犒賞功臣,其高超的燒造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琺瑯彩瓷創燒於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時盛行。
  • 年前來討喜,到省博去看清乾隆畫琺瑯「萬壽無疆」盤
    27日,省博物館特意亮相一件館藏珍品——生產於清代乾隆年間的畫琺瑯纏枝花卉「萬壽無疆」盤。 《尚書·洪範》有云:「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在中國傳統社會裡,人們以實現「五福」為生活的最高境界,「五福」合起來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五福」中「壽」乃基礎,企盼長壽是人類普遍心理,是人類美好願望。
  • 琺瑯彩瓷器收藏與鑑賞
    琺瑯彩瓷器始於清代康熙時期,盛行於雍正時期和乾隆時期。琺瑯彩瓷器的出現使得清代瓷器的種類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琺瑯彩瓷器雍容華貴,繪畫講究,工藝精湛,可以說件件都是精品,這樣的瓷器風格也非常符合當時皇室極盡奢華的理念。
  • 畫琺瑯與灰度繪
    由於從前對琺瑯的不了解,只知道它色彩絢麗,具體製作方式一概不知,今天只好迅速惡補一下,度娘說: 琺瑯為外來語音譯名,近代畫琺瑯技法15世紀中葉起源於法國。到17世紀初,法國工匠發明了畫琺瑯的新方法,其中以法國中西部裡摩居的畫琺瑯工藝品最為著名。即在一種較軟的玻璃料內加上不同的金屬氧化物作為呈色劑,並用油調和便成為琺瑯料。以這種琺瑯料裝飾器物,能取得如油畫般的色澤和立體效果。下面這幅畫是笑佳老師他們從法國帶回來的百年前的法國琺瑯作品,整個畫面很小,大概八釐米左右,其中遠山近水,樹木,人物,動物,冰雪,繪畫的栩栩如生,昨日看了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