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養生飲食六忌

2021-12-28 岐伯有道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在桂枝湯裡,忌生冷,第一條忌生冷。

在學校的時候,有一個同學,一天吃兩瓶飲料,而且是要最凍的。

結果,到大二大三的時候,就咳一口一口,像飲料一樣的痰,涼飲涼痰,手腳也冰涼。

為什麼?沒忌生冷,年輕就像哮喘一樣的痰飲,大家晚上跟他一起睡覺,他兩三點就咳醒過來。

然後去找老師,老師跟他說是生冷傷肺,叫形寒飲冷則傷肺。


外在吹空調,裡面又吃涼飲,肺一凍就縮,一縮不舒服就咳。

從此以後不敢再吃涼飲,然後就搞點理中湯,一吃就好了。


理中者理中焦也,這是飲食六忌,忌生冷。

二忌黏滑。什麼叫黏滑?魚蛋奶,黏黏滑滑吃起來好像很香,但是稍微吃多一點,痰很多,包括酒,跟海鮮一拌在一起,很粘很滑,吃下去,出黏滑的痰濁。

一個工程師經常應酬,胸肺裡的痰非常多。吃飯都要咳,大家都覺得跟他吃飯,很不舒服,動不動就咳幾下。他說常年都沒辦法治好。

我說沒辦法治好兩個原因,一個沒碰上好醫生。第二個,自己沒做好病人。

黏滑的,包括魚蛋奶,晚上絕對不要碰,吃清淡的素食。
結果清淡一個月左右,那些咳嗽全部沒了,兩三年的咳嗽,就靠一個月的晚上素食,平時七分飽。

這個素淡養生法非常重要。我跟他講,一般人講他不聽,我跟他講他就聽。


為什麼?我說你看碗很油膩,油膩之物就像痰一樣,一用清水溫水去洗,它就掉了。


用濁水涼水,就洗不掉。要吃溫的清的水。


第三忌肉麵。


一些患者,感冒咳嗽以後,什麼都不想吃,就想吃清淡的淮山粥。這些肉麵,吃下去它就容易反覆。


有一個孩子感冒剛剛好,家裡就給他搞紅燒肉,一吃又反覆,第2次又要好了,又搞紅燒肉,又反覆。


她說孩子體質這麼差。

我說不,我說你傷害他這麼大,不是體質差,是無知傷害很大。
有句話叫,無知的愛等於傷害。


你們要記住,孩子,不是說關愛得越多越好,如果無知的話,把家裡別人送過來的零食,瓜果統統給他吃,結果,她肚子就變垃圾桶,吐痰濁臭濁。


千萬不要讓孩子變垃圾桶,專吃垃圾食物。


什麼是最好的食物?就是家裡的清粥淡飯保平安。


第五,辛,什麼叫五辛?腥臭之物,辛辣之物,為什麼咳嗽還有皮膚病的患者,一吃辛辣就發作,這要忌一忌,不要亂吃,這叫發物。


中醫叫做發物,老百姓都知道,皮膚瘙癢,海鮮魚蛋一吃下去瘙癢。香菇,還有動物的內臟,一吃下去痛風就會加重。


五辛要遠離,要忌,有一個咳嗽,肺火旺,一吃辣椒就加重,但他又很喜歡吃辣椒,結果每次吃完以後就病一場。(注:根據個人體質情況,治療期間要禁)


我說病人不忌嘴,真是跑壞大夫腿。


大夫老是幫你抓藥,客家話叫百歲命,嘴為強,就說一百歲的命,你的嘴,要懂的謹慎。

《小兒語》說,人生在世守身實難,一味小心方保百年。


五忌酒酪,奶酪,吃起來很好吃,奶油糖,還有這些粘乎乎的。


你知道嗎,黏黏糊糊的吃下去不容易消化,就產生黏痰。


所謂的痰,不過就是飲食消化不徹底的半成品,消化徹底變營養,消化不徹底變痰。


有一個小孩子,最喜歡吃牛奶糖,吃的滿嘴都是痰還吃,後來吃成咳嗽、哮喘。

我不是說我的醫技比其他醫生高明,是因為我認識問題比一般人要深刻。
我一去,我說所有糖在哪裡?


我一進患者家裡,我治孩子的病就收他的糖。


一收,就像斷敵糧草。這些零食之類的就是疾病的糧草,把他糧草一斷,不能犯上作亂,這是兵法。


結果,只是簡單的用點調脾胃的藥,就把他咳嗽搞好。


六忌臭惡。什麼叫臭惡?隔夜,隔頓的,留得年長月久的,包括超市裡很多寫保質期一兩年的,留久的,誰能留那麼久,防腐劑會少嗎?雖然已經用很好的防腐劑了,其實就是已經壞了,已經不適合人吃了。


最乾淨的水,就直接家裡的山泉水流出來,留得年長月久的,不太適合人體服用。

文源:通玄醫道

========== END ==========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廣告是系統隨機配發,我們無法詳細控制、選擇。請您切勿購買任何動物製品、肉食。不要買漁獵、捕鳥的器具,拒絕殺生。不要玩殺人遊戲,殺人遊戲與實際殺人果報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萬惡淫為首,邪淫是輪迴和災禍的根本。因果報應,如影隨形。切記!

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厚德載物!草木金石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相關焦點

  • 《傷寒論》六經非《內經》六經
    正確理解傷寒論的六經,是解讀傷寒論的前提,是學習經方的基礎。有許多學者認為張仲景是根據《素問·熱論》關於「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以及「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等論述,創立了六經辨證論治體系。
  • 《傷寒論》的勸讀十則
    見原書文辭深奧,遂加以淺注,或編成歌訣,著《傷寒論淺注》、《長沙方歌括》傳世。「勸讀十則」載於《長沙方歌括》卷首,是陳修園對《傷寒論》辨證精神,及其方劑應用價值與臨床經驗的深入體會,寫成十條「勸讀」原則,告誡後人應熟讀與應用,繼承與發揚《傷寒論》。
  • 傷寒大禮:傷寒辨證直解
    此屬虛寒無浪攻,照常飲食且從容(切不可餓),遲之一二十日後,溫補足時氣自通。文源:醫品閣精彩文章回顧《傷寒論》方證匯總大全集必保存收藏:傷寒論圖解捷悟(附真正的傷寒六經提綱)《傷寒雜病論》用戶說明書(讀傷寒前必看的說明書)看懂此篇,你便掌握了傷寒六經治病的核心醫林高人的傷寒經方語錄溼熱治法
  • 從《傷寒論》中學習辨證施治的奧秘!
    然確定疾病的性質,唯一的方法就是認識邪正二氣的合化,以六氣的屬性來劃分和論述。據此,我們可以說,論六淫是專指致病的外因而論六氣則是泛指發病的機理。 自然界氣候的變化,一般規律是以寒熱二氣分居南北,從我國所處的地域來看,南熱為上,北寒為下,以風氣流通其間,貫穿於六氣之內。因此,風氣正常,則其他氣候亦正常;風氣反常,則其他氣候亦反常。
  • 《傷寒論》中,發汗的方法有11種
    《傷寒論》中以陰陽六經辨證論治,太陽為諸經之藩籬,太陽病是邪在表,以發汗解表為正法,故治則中推汗法為首法,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云「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之意。 傷寒太陽病表證,因證候有中風表虛和傷寒表實之分,故治療太陽病同一汗法,有解肌發汗法和開腠發汗法之別,是《傷寒論》汗法中的兩種代表方法。
  • 論《傷寒論》六經辨證和五運六氣的關係
    處方:生石膏24g 知母12g 甘草3g 粳米9g 蒼朮9g應用:用於傷寒、副傷寒,脊髓灰質炎,風溼熱等。46.蒼朮白虎湯加減方(《重訂通俗傷寒論》)病機:暑溼中阻,暑熱偏盛。脈症:高熱,汗出,面赤惡熱,氣粗息促,肢體酸楚,心煩口渴,小便不利,脘痞嘔惡,舌紅赤,苔黃膩,脈洪大。治法:清暑化溼。
  • 《傷寒論》方之大承氣湯
    2 用法用量先煎枳實、厚樸,去渣,內大黃,再煎去渣,內芒硝微煎,分二次服,得下餘勿服[2]。以水1鬥,先煮2物,取5升,去滓;納大黃,更煮取2升,去滓;納芒消,更上微火1-2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 《傷寒論》:此方劑可清熱利水育陰,是下焦水熱互結的名方
    豬苓湯為祛溼劑,出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具有利水,養陰,清熱的功效。本方以利水為主,兼以養陰清熱。主治水熱互結而兼陰虛之證。傷寒之邪傳入於裡,化而為熱,與水相搏,遂成水熱互結,熱傷陰津。豬苓湯方證在《傷寒論》中的述說分別為:「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此證為白虎湯證誤下後的變證,下焦是水液代謝的重要場所,攻下後,津液受傷,陽明餘熱猶存,而且邪熱又客於下焦,熱入下焦必然和水相結,因此,形成水熱互結的證候,水熱互結,氣化不利,津液不化,水液不能化生津液,當然,熱灼陰津,津液受損,津不上承,故口渴欲飲。
  • 怎麼才能讀懂《傷寒論》?
    經常有朋友問我,讀《傷寒論》有沒有什麼捷徑巧門?我的直接回答是「沒有」,首先,《傷寒論》的特點是,只有整個書的框架結構讀明白了,才算是看到點門縫。所以讀幾篇根本沒用,需要反覆讀,隱藏的框架結構才會顯現出來。
  • 傷寒論普通人也能用,你不知道而已,帶你走進張仲景真實的傷寒論
    傷寒雜病論 在實際應用起來,根本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難。即使你一點也不懂醫,沒有一點醫學基礎。也完全可以用起來。毫不客氣的說,只要你看得懂中國字,知道它的意思,你就可以根據傷寒論來看病,就是這麼簡單。傷寒雜病論 更多的是一本臨床實際應用的書籍。而不是一部醫理巨著。實際上張仲景的本意就是要臨床實際效果。
  • 《傷寒論》·小柴胡湯
    【原文】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①,胸脅苦滿②,嘿嘿③不欲飲食,心煩喜嘔④,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
  • 「三部六病」專題:論《傷寒論》之厥陰病
    導讀:張仲景所著《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辨證論治的專書,開創了辨證論治的先河。
  • 傷寒論 卷第四
    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髒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  髒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痓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方。方一。
  • 《說白傷寒論》第九講 養生新觀念 郭老經典語錄
    今天我們編發郭老第九講養生新觀念的經典語錄,供大家品味學習。郭老的睿智都在其語言中表現出來。
  • 《傷寒論》與《金匱要略》需要發揚,更需要傳承
    很多 的學生就是這樣學成的傷寒論。2到3天就變成一個傷寒論高手。很是讓人瞠目結舌。你看現在的很多的機構也是這樣。比如育嬰,減肥,美容。也許是符合了現代人的口味。這類的機構在培訓時加入了很多的營銷理念在裡面。這樣出來的中醫能好嗎?我一直認為好的東西還是應該被少數人掌握。中醫要有悟性,是時間的沉澱。三兩天就會了,除非你是天才。
  • 【連載】《傷寒論》解讀——11-14條
    今天繼續來逐條解讀《傷寒論》,小編也不知道能連載多長時間,希望能善始善終吧,歷史文章列表如下: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將息」二字古人缺注,劉渡舟教授查得日人山田正珍《傷寒論集成》:「『將』字訓為行;『息』字訓為止。言服藥之法,病差則不終一劑止之,不愈則服至二三劑,此所謂將息也。
  • JT叔叔傷寒論慢慢教視頻13-98(1)
    解釋:身體發重,以下半身明顯,腰以下溼溼冷冷的,有坐在冷水中的體感;如水狀,表明大水腫的機會不多,只是會有早上起來臉泡泡的這種程度的水腫;小便通,口不幹,說明泌尿系統沒有問題,水運沒有問題;飲食如故說明上焦沒有問題。得病的原因是出汗或者下雨衣服溼了,但是沒有換,經常這樣久而久之,就會有這樣溼冷的體質。
  • 《傷寒論》:桂枝麻黃各半湯
    出自《傷寒論》。具有小發其汗,以解表邪之功效。主治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面色反有熱色,身癢者;痘瘡熱氣如灼,表鬱難以見點,或見點稠密,風疹交出,或痘不起脹,喘咳咽痛者。症見面色赤、身癢。臨床常用於發熱、產後感冒、瘧疾、急性支氣管炎、便秘、體臭、蕁麻疹、過敏性疾病、病竇症候群等屬於營衛不和,寒鬱於表者。
  • 白帶發黑,有腥味,當心「黑帶」——《女子養生課堂》第六講
    因為黑帶的出現是火熱太過的表現,就像燃燒的大火一樣,必須立刻滅火,「急則治其標」,這是中醫辨證論治的方法和原則,所以不能有一絲遲疑,否則火勢蔓延容易變生它病,具體組方如下:大黃9克 白朮15克(土炒) 茯苓9克 車前子9克(酒炒) 王不留行9克 黃連9g克 梔子9克(炒) 知母6克 石膏1.5克(煅) 劉寄奴9克原文眉批記載:「病癒後當節飲食
  • 傷寒論 & 不淨觀
    下面我們接著講傷寒論,傷寒論上次我們講龍骨柴胡牡蠣湯證,還有烏梅丸證。像烏梅丸,就是你上面有熱,然後下面寒,下面冰塊一樣的,我這幾天就在體驗到的一個症狀。就是傷寒論的符碼在裡面神話在裡面是因為道醫的重要性,因為天生萬物之後,我們帶有天生萬物的從大爆炸裡面我們帶有的這個信息。今天的直播你要是從一開始就聽,聽到自由意志裡面的大爆炸理論,你就非常能接受現在我們為什麼可以用異形的這種含義包括,葉問的形意拳,形意的食物來補你的肝木的道理也在這裡面。到底是洩的角度還是補的角度的話,也是要看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