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充滿「靈氣」的中藥!腎空了,它能補,腿疼了,它能止,請體會

2021-02-07 微門診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華本草》、《中華臨床中藥學》、《實用中藥辭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我信奉四個字:萬物有靈。

  在這個世界上,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乃至一山一水,一禽一獸,都有它的價值、角色、來由,以及因果。

  我今天跟你說的這個,在我眼中,就是頗有靈氣的一味中藥。

  在我看來,它就是在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下,雕琢出的一塊美玉。從裡到外,透著天地之靈。

  這,就是桑寄生。

  

  什麼是桑寄生?顧名思義,它就是寄生於桑樹之上的東西。有的時候,你看桑樹的枝條,別出一枝來,開褐色小花,那可能就是桑寄生。做成中藥飲片以後,它是褐色的。《本草綱目》說,此物「寄寓他物而生,如鳥立於上,故曰寄生……」。

  中藥學描述,它是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四川寄生、紅花寄生等的乾燥帶葉莖枝。

  古人對桑寄生十分青睞,認為它抽取了桑的全部靈氣和精華,生長於天地之間,受日月星辰的交替滋養,故而蘊含了自然界的無盡精氣。

  古人的認識,難免玄乎了一點。但是,這個東西作為中藥,還真的神通廣大。

  桑寄生本質上,是補益藥。中醫認為它可以補益人的肝腎精血。肝腎精血,是人的先天之本。隨著年齡增長,人的腎精逐漸虧空了,會出現精血不足的一系列症狀。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腰膝的酸軟、乏力、隱痛。

  

  這個時候,可以用桑寄生補。古人不是說了嗎?桑寄生立於枝頭,吸取桑之精華,又受日月星光的不斷滋養,故而蘊含天地精氣。這樣一份精氣,被滋補到腎中,就有助於改善肝腎精血不足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所以說,古人在治療中老年、老年人慢性腰肌勞損、下肢痿弱、隱痛、乏力,包括耳鳴、眩暈、足跟痛等問題時,往往會用到桑寄生。

  此外,桑寄生還可以祛風溼,通經絡。它寄生於桑,和樹枝一樣,神似人的四肢和經絡。這意味著,它可以治療四肢疼痛、經絡滯澀之病。因此,人在受了風寒溼邪,導致腰腿重著、疼痛、屈伸不利時,可以用它。最具有典型意義的,是古方獨活寄生湯。

  和一般的祛風溼藥不同,桑寄生還善於治療久痺。風寒溼邪,傷及筋骨,日久就會傷及肝腎。肝腎正氣不足,則邪氣纏綿滯留,久而久之,形成關節的頑固疼痛、變形、功能受損等等。這個時候,可以用桑寄生。別忘了,桑寄生可以補肝腎精血啊。它是可以扶正的。在扶正的基礎上還能驅邪,這就讓它和其他祛風溼藥,不盡相同了。

  

  到這裡,有人會問,文老師,你說的這些,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現代醫學,對上述功能,有沒有解釋?

  如果非得要藥理學的解釋,那還真有。

  桑寄生這玩意兒,有明確的鎮靜和鎮痛作用。這就讓它在治療腰腿疼痛性疾病時,屢屢獲效。另外,桑寄生對於人的血液循環系統,有正面的影響。尤其是對血壓、血脂、人體毛細血管等,有調節作用。它還可以抗心肌梗死和心率失常。桑寄生也有抗氧化作用。可見,這個東西通過對人整體循環系統的調節,改善人體內環境,從而起到緩解疼痛、改善功能、延緩衰老的作用。

  那麼,說到底,桑寄生到底怎麼用呢?

  第一,你記住,胃不好的人,慎用。因為啥?桑寄生這個藥雖然毒性很小,甚至可以說是臨床無毒,在常規用量15克以內服用,很安全。但是,有個別人,在常規用量下,也出現輕微的消化道反應,如胃痛、腹脹、腹瀉等等。所以說,消化道有問題的人,還是要加點小心,儘管這樣的情況是偶發的。

  此外,我的觀點是,用桑寄生來養生,一般用量不超過10克。咱們可以將桑寄生6到9克,研成粗末,放入暖水瓶,注入剛燒開的沸水,反覆衝泡,並不斷注入沸水。這樣一天喝一劑,長期堅持,對緩解腰腿疼痛、屈伸不利、乏力萎軟有好處,而且還可以輔助降壓。就祛風除溼而言,最好是用酒炒的。

  關於桑寄生,還有一些業界比較受公認的小方子。

  比如說,對於治療高血壓,有一個辦法,取桑寄生60克,決明子50克,水煎取藥汁150毫升,早晚各服用75毫升,每日一劑,不用西藥,不吃油膩食物,配合日行一萬步。這個辦法是1989年《江西中醫藥》上發表出來的,在業界挺有名。但是我感覺,這裡頭桑寄生用量太大了,有些人的消化道可能無法適應,所以在沒有專業醫師指導的情況下,一般人要慎用。

  

  另外,治常見的腰腿疼,學界也有一些的公認的小方。比如說準備桑寄生、獨活、秦艽、當歸各10克,水煎服,或者以桑寄生15克,牛膝、杜仲各10克,水煎服,都可以。前者傾向於祛風除溼散寒,治療寒溼痺痛。後者偏於滋補肝腎,用於腰膝軟弱乏力。

  另外呢,桑寄生還可以用來治療胎動不安,有安胎之效。只不過,文老師在婦產科方面的造詣,體會太淺,所以不好詳述了。

  總之,桑寄生這個藥,還是很有靈性的。腎空了,它能補。腿疼了,它能止。血壓高了,它能降。心律不齊了,它能調。你說,它是不是有鍾靈毓秀之氣?

  當然了,說起有靈氣的中藥,又何止這桑寄生一味?你如果仔細看文老師從前的文說,就該知道,中藥的百花園裡,有太多奇珍異寶,散發著光輝。那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造福人間的好東西。這就等以後,文老師慢慢給你聊。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相關焦點

  • 一味「補腿」的中藥!緩解腿涼、腿軟、腿酸,獻給所有老人
    我不知道,古人是不是通過這樣的一種自然現象,聯想到它可以補筋骨,但事實證明,它的確可以養我們的骨頭。尤其是對下肢腰腿,補養的意義很大。但是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裡面,有拿杜仲末9克溫酒服用的辦法,治療腰腿疼。 杜仲為什麼能養腰腿?中醫理論認為,此物性味甘溫,入肝經和腎經。肝主筋,腎主骨。肝腎不足,筋骨失養,所以肢體不適。杜仲能補肝腎,性平,故而可以緩解不適。用現代藥理學研究的視角看,杜仲有明顯的鎮痛、改善血液流變、促成骨及骨代謝等作用。這可能是它的作用機理。
  • 一味「補筋」的中藥!止筋疼,治筋軟,續筋斷,專治腰腿筋傷
    本文理論依據:《實用中藥辭典》、《現代中藥藥理與臨床》、《中華臨床中藥學》、《中華藥海》、《中藥藥理與臨床運用》、《中藥大辭典》 你好,我是中醫人
  • 止疼秘方;一味中藥泡泡酒,喝一口,第二天腰腿就不疼!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說起竹子,我想很多人都知道竹子渾身都是寶,竹子基本上全身都是藥物,有竹葉,有竹茹,有竹瀝等等,但是很少有哪本書中提及竹黃的,我記得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們的中藥書中就沒有竹黃這味中藥,我今天就要提一下竹黃,因為這味藥對於治療腰腿疼,效果是非常好用的。
  • 骨刺,用好一味藥,輕鬆化解,零副作用!用幾次就不疼了
    兩個方子化解骨刺今天給大家推薦兩個方子,一個是著名中醫專家關幼波教授的方子,涉及的藥材有四味,需要熬中藥;一個是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李顯築提供的方子,是洗泡方子,只需一味中藥。1、先說李顯築教授的洗泡方子,特別簡單,見效也快,而且是外用方,沒副作用。
  • 一味舒筋的中藥!治筋麻,止筋疼,解筋縮,乃藥中筋骨
    本文理論依據:《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華藥海》、《中華臨床中藥學》 、《實用中藥辭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我寫的文章,放在網絡上,很多朋友都說好。
  • 中醫:牙齦腫痛多與胃火上炎有關,一味中藥可解!
    這就需要一味清熱降火之物。而在實際應用中,多以石膏或寒水是石居多。那寒水石和石膏的區別在哪裡呢?從藥性上講,寒水石其寒性是遜於石膏,並且是兼心、腎經,不僅能清胃熱,而且能「治心腎實熱」。這個在《本經逢源》記載「治心腎積熱之上藥」。
  • 每日一味學中藥—虎杖
    本品苦能洩降,微寒能清,主入肝、膽經,兼入肺經。 主能活血定痛、祛風利溼、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併兼瀉下通便。既治血瘀、溼熱、熱毒、肺熱及腸道熱結所致的多種病證,又治燙傷及毒蛇咬傷等。利溼退黃,清熱解毒,活血祛瘀, 化痰止咳,瀉下通便。(1)溼熱黃疸,淋濁,帶下。(2)水火燙傷,瘡痛腫毒,毒蛇咬傷。
  • 泡水加它,補虛勞損 止健忘 消腫毒,推薦這些功效禁忌和食用方法
    炎炎夏日,用一些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的中藥泡水喝,是許多注重養生人的選擇。這類中藥除了有人們所熟悉的金銀花,薄荷,麥冬之外,玄參也是比較受人青睞的。玄參是草本植物的根莖,呈現出胡蘿蔔的形狀,大部分都是出生在海拔1700米以下的地方,玄參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和效果。
  • 它是四大名香之首,能「去惡氣、清人神、補五臟」,還能改善睡眠
    它是四大名香之首,能「去惡氣、清人神補五臟」,還能改善睡眠。 在古代,受制於科技水平低下,人們需要的香料都是天然的。於是,逐漸形成了「四大名香」之說,也就是指:沉香、檀香、龍涎香、麝香四種。
  • 學一味中藥——肉鬆蓉!
    入腎經,能補腎陽、益精血;入大腸經,能潤腸燥、緩通便。主治病證(1) 腎虛陽瘓、不孕。(2) 精血虧虛之腰膝痰弱、筋骨無力。(3) 腸燥便秘。使用注意本品助陽滑腸,故陰虛火旺、大便溏薄或實熱便秘者忌服。故事1傳說中,肉蓯蓉是天神派神馬賜給成吉思汗的神物。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天南星——燥溼化痰,祛風止痙
    味苦、辛,性溫。歸肺、肝、脾經。2、制天南星:燥溼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1、天南星:外用治癰腫,蛇蟲咬傷。2、制天南星:用於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外用治癰腫,蛇蟲咬傷。1、天南星:外用生品適量,研末以醋或酒調敷患處。2、制天南星:3~9g。
  • 一味補心血的中藥!增睡眠,止心慌,助消化,號稱藥中血母
    本文理論依據:《中華臨床中藥學》、《養生抗衰老中藥的應用與研究》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今天這篇文說,我來給你講講如何養咱們的心血。還是從活生生的例子說起吧。前一段時間,我家有一個親屬離世了,享年79歲。從住院到離世,大概經歷了一周時間。
  • 綠豆也是一味中藥,不僅調五臟,補元氣,主要是養護肝臟的效果好
    關注食療養生的人也都能大概地說出各種豆類食物的功效,比如黑豆、黃豆、紅豆、綠豆、豌豆、蠶豆、白芸豆、扁豆等,每一種食材都有各種的功效,其中最熟悉的豆類食物應該屬於綠豆,相信大家都知道綠豆湯能解毒清暑,綠豆不但是一種功效性食品,也是一味中藥,中醫認為,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的功效,
  • 腰椎間盤突出腰痛、腿麻、腿疼,康復鍛鍊加三味中藥就能治癒
    因為長時間的站、坐、及彎腰動作,好多人出現了腰疼、腿疼、腿麻的症狀,如果出現這些症狀,那就可能是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到醫院拍個片子或做CT、核磁等檢查確診。如果是腰椎間盤突出,我們也不需要慌,如果能做到正確的康復鍛鍊再配合三味中藥服用,不用針灸、按摩、牽引也能痊癒。腰椎間盤突出症康復鍛鍊方法:第一:床上曲伸腿運動。仰臥位,雙下肢交替屈膝上抬然後伸直,膝部儘量貼近胸部,重複10~20次。
  • 每天學一味中藥,黑芝麻!
    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血藥。用量9~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用治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鬚髮早白、病後脫髮、腸燥便秘、肝腎不足、風痺、癱瘓、婦人乳少。具有降低血糖、增加肝臟及肌肉中糖原的含量、增加腎上腺中抗壞血栓及膽固醇含量、抗衰老、興奮子宮、通便、抑制腎上腺皮質功能等作用。
  • 鼻炎:一味絲瓜絡,養生大功效!用對了能治8種病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很多人小時候都喜歡把它身上結出的黃色小花,摘來做成項鍊或花環。我們經常把它做成湯來喝,極其美味可口,當然清炒也是非常美味的,大家知道是什麼嗎?它就是我們都吃過的絲瓜。有人叫它菜瓜、天絲瓜、布瓜、蠻瓜,現在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對於老絲瓜,雖然不能吃,但是很多人都會用絲瓜絡來洗碗,或者做成鞋墊,非常實用。但是,如果你只知道絲瓜絡的這些用途,那就太可惜了,絲瓜絡可是個功效豐富的好寶貝。《本草綱目》中記載:「絲瓜老者,筋絡貫串,房隔聯屬,故能通入脈絡臟腑,而去見毒,消腫化痰,祛痛殺蟲及治諸血病也。」
  • 每天一味中草藥 126:荷葉,夏日解暑泡茶,它真的能減肥嗎?
    蓮就是荷花,關於荷花的詳細描述,請您閱讀蓮子(回復121查看)。 荷葉的藥用歷史 荷葉這味藥,老百姓用的很多,一些人用它泡茶消暑,另有一部分人用它衝水減肥。而荷葉最早入藥卻是用來治療產後瘀血,或用來治療口鼻出血的。如何古今變化如此巨大?
  • 每天學一味中藥,補骨脂!
    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陽藥。用量3~10克,外用適量。用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之腰膝冷痛、陽痿、遺精、尿頻、脾腎陽虛洩瀉、腎不納氣之虛喘、白癜風等。本品能擴張冠狀動脈,興奮心臟,提高心臟功率;能收縮子宮及縮短出血時間,減少出血量;抗早孕和有雌激素樣作用;有致光敏作用,內服或外塗皮膚,經日光或紫外線照射,可使局部皮膚色素沉著。
  • 此物「辛能散、苦能燥、溫能補,同補者補、同瀉者瀉」,理氣健脾
    此物「辛能散、苦能燥、溫能補,同補者補、同瀉者瀉」,理氣健脾。大家都知道,中草藥都有自己的「個性」。也就是說,每一味中草藥,都有它固有的性味歸經、寒熱補瀉等特點。而有一味打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藥,即使在無需炮製、直接使用的情況下,也具有升降、補瀉等多種功用。當然,或許正是它這個「多面手」的緣故,才成為大家非常熟悉的養生佳品,它就是陳皮。大家先別笑,陳皮,不就是橘子皮嗎?能有什麼值得關注之處?首先,用這種「貴賤」的觀點來看待中藥是不適宜的。
  • 一味絲瓜絡,養生大功效!用對了能治8種病
    我們經常把它做成湯來喝,極其美味可口,當然清炒也是非常美味的,大家知道是什麼嗎?它就是我們都吃過的絲瓜。有人叫它菜瓜、天絲瓜、布瓜、蠻瓜,現在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對於老絲瓜,雖然不能吃,但是很多人都會用絲瓜絡來洗碗,或者做成鞋墊,非常實用。但是,如果你只知道絲瓜絡的這些用途,那就太可惜了,絲瓜絡可是個功效豐富的好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