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也是一味中藥,不僅調五臟,補元氣,主要是養護肝臟的效果好

2021-01-14 文華蘋果

關注食療養生的人也都能大概地說出各種豆類食物的功效,比如黑豆、黃豆、紅豆、綠豆、豌豆、蠶豆、白芸豆、扁豆等,每一種食材都有各種的功效,其中最熟悉的豆類食物應該屬於綠豆,相信大家都知道綠豆湯能解毒清暑,綠豆不但是一種功效性食品,也是一味中藥,中醫認為,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的功效,能預防中暑、治療食物中毒,促進生發、構成組織、使骨骼和牙齒堅硬、幫助血液凝固等作用,具有消炎殺菌、促進白細胞的吞噬功能等藥理作用, 所以,綠豆的功效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有很多益處。

有關實驗還表明,脾胃虛弱的人以及正在服用各類藥物的人並不適宜喝綠豆湯,值得注意的是,綠豆湯也不宜喝冰鎮的,否則會影響脾胃功能,造成脾胃失衡、腹瀉,吃綠豆還必須煮爛,其實,很多的豆類食物都在強調相同的一點,就是脾胃虛弱者不宜食用,因為豆類不容易消化,所以脾胃功能弱儘量少吃豆類食物,先要健脾養胃,並非只是豆類食物強調脾胃,許多的食療也有禁忌,脾胃虛弱的人不宜食用,因此,選擇食用的時候也要照顧好脾胃,不能因為功效而加重了脾胃的負擔。

中醫認為,綠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之功效;歷代中醫文獻記載與民間實際應用,總結綠豆的功效為:清熱解暑,止渴利尿,消腫止癢,收斂生肌,明目,解毒;在《本草綱目》裡記載:用綠豆煮食,可消腫下氣、清熱解毒、消暑解渴、調和五臟、安精神、補元氣、滋潤皮膚;綠豆粉解諸毒、痔瘡腫、療燙傷;綠豆皮解熱毒、退目翳;綠豆芽可解毒。

在諸多的豆類食物中,每一種顏色的豆類都有其獨特的功效,綠豆補肝、黑豆補腎、黃豆健腦、蠶豆護肺、豌豆護心、扁豆強肌、大豆護耳等,除此之外綠豆還有很多的治療功效,前面說過綠豆也是一味中藥,不僅僅具有補肝的功效,還對消腫止癢、皮炎溼疹、去除褐斑、頭昏眼花、視物不清、跌打損傷、腹疼腹瀉、食物中毒等都有治療功效,因此對於綠豆的功效和作用我們應該重視,熟記綠豆的這些功效,不光對自己有用,說不定對身邊的人也有用,我們關注的目的就是多了解一些有用的常識,綠豆除了清暑解毒之外,補肝的效果也很好。

綠豆最補肝的奧秘,綠豆集食用與藥用於一體,享有「濟世良谷」之譽稱,含有大量蛋白質、B族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為肝臟提供充分的營養;並有排洩體內毒素之功,堪稱為肝臟的益友,最佳吃法就是煮湯,煮沸10分鐘飲用最妙,此時豆湯碧綠,溶出的物質主要是豆皮中的活性成分,而且氧化程度最低,補肝能力最強,另外,煮湯最好用砂鍋,鐵鍋可能干擾綠豆皮中的類黃酮等成分,減低保健效果,所以平時喝一點綠豆湯對肝臟有好處。

黃豆最健腦的奧秘,黃豆富含卵磷脂,卵磷脂是大腦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尤其是卵磷脂中的甾醇,可增加神經機能和活力,有助預防老年痴呆症,黃豆最好的吃法就是做豆漿,因為整粒的黃豆不利於消化和吸收。

白芸豆有瘦身功效,白芸豆含有α-澱粉酶抑制物質,通過抑制胰澱粉酶活性來減少澱粉在腸道的消化吸收率,因而有一定的瘦身作用,最佳吃法就是煮粥或煮熟碾粉末晾乾衝水喝,或用水泡發後用攪拌機打碎煮熟當豆漿飲用。

蠶豆有護肺的功效,蠶豆含有抗癌成分,特別有助於預防肺癌,吃蠶豆的吃法比較多,煮、炒,或浸泡後剝去種皮炒菜或做湯,還可以製成蠶豆芽、醬油、豆瓣醬、甜醬、辣醬等形式食用,味道更鮮美。

扁豆有強肌的功效,扁豆以富含蛋白質見長,每100克扁豆中蛋白質高達21.4克,有助於增強肌肉,吃法一般有燒、燉、幹煸,但含有一種凝血物質及溶血性皂素,須用沸水焯透或熱油煸,直至變色熟透方可食用,否則有中毒之虞,另外,與穀物或麵食結合,營養將更為全面、豐富。

豌豆有護心的功效,豌豆以氧化氫酶、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等抗氧化成分豐富而著稱,可有效減低膽固醇,阻止血栓形成,減少心臟病發生危險,堪稱心臟的保護神,平常都是做成豆泥、豆餅或豆湯。

綠豆的功效作用:

消腫止癢:用綠豆、荷葉,冰糖,燒湯飲食;外用熟綠豆塗搽患處,有止癢消腫效果。

皮炎溼疹:用綠豆粉加少許冰片和勻,外敷即可。

祛除褐斑:常吃綠豆,百合可消退。

治腮腺炎:綠豆60克,白菜心2個,水煮每日2次服湯。

食物中毒:多喝飲綠豆濃湯,至毒解止。

視物不清:用綠豆皮15克,水煎服。

頭昏眼花:用綠豆作枕頭,數日可效。

跌打損傷:生綠豆、研末,調米醋敷患處。

腹疼腹瀉:綠豆、胡椒各等量,共研末,每次5克,一日三次,開水送服。

雖然綠豆有這麼多的功效,但是脾胃虛寒洩瀉者不宜食用,因此,任何時候保護好脾胃是首要任務,同時也不要忽略了綠豆的其他治療功效,收藏起來,說不定那一天也許會用得著。

相關焦點

  • 臍灸:平陰陽、通氣血、調五臟、生元氣,一穴治百病,不可不灸!
    很多艾灸初學者、美容院從業者也經常艾灸肚臍,不但操作方便,而且效果很好。那麼,為什麼艾灸肚臍效果這麼好呢?答案很簡單,因為:肚臍,平陰陽、通氣血、調五臟、生元氣,一穴系全身!等到胎兒降生,肚臍便成為元氣元神的門戶(即生命力所在之處),內通五臟,外達四旁,前貫任脈,後應督經,加上位處中州,根繫於腎、命門,故而成為人體的重要樞紐。一、肚臍,陰陽相交之處——平陰陽《黃帝內經》指出:「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
  • 肝臟「救星」找到了,不是綠豆,每天混著水喝,肝臟悄悄變好了
    比如肝臟部位毒素堆積過度,就會使指甲的上面變得比較白,這就可能是因為肝臟出現了問題。進而指甲還會出現一些凹凸狀態、條紋明顯的情況。這些都是肝臟不好的表現。3.乳腺增生乳腺方面出現了問題的話,也是在暗示著肝臟的狀態也不太好。一般情況來說乳腺出現增生時,在例假到來之前的脹痛感覺會有比較明顯的加劇。
  • 心對舌,肝對目,脾對口,肺對鼻,腎對耳,養五臟,做好這4補!
    心對舌,肝對目,脾對口,肺對鼻,腎對耳,養五臟,做好這4補!1、補五臟茶茶也是養生之道,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對於茶的喜愛也是推崇。也可以飲一杯養五臟的代茶飲。養腎人參,百草之王,補脾益肺,大補元氣,滋養五臟,固本培元,可輕身延年。養肺百合,入心、肺二經,可寧心安神,滋養肺臟,調和五臟,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 專家提醒: 冬季到來前,補好五臟之「氣」!
    中醫的養生之道,講究「天人合一」,強調人要順從大自然的規律,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來調整自己的生活,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冬藏」,收藏的就是「陽氣」——將「五臟六腑的陽氣」收斂入腎。只有積累了足夠的陽氣,才能抵禦外邪,也就是冬季「寒燥之氣」的侵擾。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陽氣支持, 「陽氣」越充足,人體就會越強壯。「陽氣」到底是什麼?
  • 肝不好別擔心,這3味中藥,是肝臟的「清潔工」,給你肝消消毒
    眾所周知,肝臟是人體十分重要的器官,在肝臟功能維持良好時可以將體內的毒素及時排洩出來,維持身體健康狀態。如果平時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來養護肝臟,有可能在肝臟功能持續受損的時候威脅健康。
  • 養肝就是養命,3味中藥是肝的管理員,祛肝毒、補肝血、養肝臟
    肝臟對人體的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說肝臟出現了問題,那麼人體的潰敗也是非常快的。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都會用各種各樣的東西去養肝,從而達到養肝護肝的重要。但是呢,有的人並不清楚什麼東西可以進行養肝護肝,哪些中藥可以幫助大家養肝護肝呢?
  • 綠豆除了做成美食還能做什麼?
    但是你真的了解綠豆嗎?如何熬製綠豆湯才能發揮其療效呢?民間說法:「吃中藥不能吃綠豆,綠豆會解藥」有道理嗎?綠豆本身也是一味中藥,有清熱解毒、消暑生津、利水消腫的功效。據《本草綱目》記載:「綠豆氣味甘寒,無毒……解一切藥草、金石諸毒。」
  • 主補中,安五臟,養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輕身不老,說的就是它
    最近,一直在介紹中藥的功效和作用,很多人發現自己在認識中藥的作用之時,發現中藥的名字也很有意思,有的人因為認識一個中藥,而認識了幾個字的讀音,也有的人因為中藥的名字而聯想到了其他的事情,比如今天要介紹的女貞子。
  • 五臟有好惡:肝怕堵,心怕累,脾怕冷……究竟該怎麼養五臟?
    肝臟貯藏著豐富的血液,其主要作用是保持眼睛的明亮。長期看電視、對著電腦,很容易用眼過度,從而導致肝血不足。苦入心,吃苦味的食物,不僅清心火,還可以養心。做一些有氧運動,多接觸陽光,也對心有好處。一些苦寒類的中藥,如板藍根等,虛寒體質、經常拉肚子的人也不宜久服。甘入脾,吃甘甜食物可補養氣血、調和脾胃,應適當吃點甘味的食物,比如山藥、紅薯等。早上7—9時,喝點小米粥,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也有好處。
  • 誤吃中藥,查出肝臟受損,中醫提醒:2種中藥會傷肝,別盲目服用
    這裡的毒就是主要體現肝臟上,因為肝臟不僅僅參與了人體的食物代謝,還參與了藥物代謝,說白了藥物的毒性被肝臟吸收了。近年來養生熱潮經久不衰,中藥養生也是大家所熱衷的,確實有些中藥對身體有好處,但是有些中藥服用不當就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肝毒性,例如這2種中藥:01
  • 綠豆和此物一起煮,清熱解毒效果翻倍!但有六類人,再想喝也要忍住!
    只煮綠豆,好像有點單調,如果放點它的好搭檔們,綠豆湯變得更豐富,而且功效會更好。綠豆配上健脾益氣、補血養血的紅棗,對清熱解暑、健脾補血、增進食慾的效果非常好。材料:綠豆300克、大棗100克、白糖適量做法:直接放入鍋後加水,大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看到綠豆和棗都酥軟如泥時關火,最後放入白糖調味食用。
  • 一味調元湯,既治全身麻木,又治四肢倦怠
    陽氣與陰氣相對,二者組成了人體最根本的氣機:元氣。元氣主要由腎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經由三焦,隨氣血津液流布周身,若元氣虛弱,氣血津液輸布乏力,便不能產生足夠的陽氣供周身運轉。故根源還需調元氣。八員大將各就各位,組成一個個調養元氣的小分隊,有序有節完成任務。調養元氣第一步:補氣。治一身麻木之症,最好請動補氣扶正雙王:人參、黃芪。人參大補元氣,兼能養陰,生津止渴,藥力主要向內走,固五臟之氣。黃芪益氣昇陽固表,藥力向上和向外走。
  • 煮綠豆放這樣東西,氣血雙補又祛溼,夏天可多吃
    綠豆 綠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經。喝它熬成的湯,能清熱利水,厚腸胃,去浮風,益氣力,潤皮肉,和五臟。 綠豆還含一定量的鈣,可增強骨密度。 所以概括起來,它不僅可 清熱解毒、滋養脾胃,利尿明目,有效去除體內的溼邪。 還可抗腫瘤、抗菌消炎、抗過敏、保護心腦血管等。
  • 最滋補五臟的食物表一定要給家人存下
    我們人體內的主要器官就是心、肝、脾、肺、腎,只要養好它們身體就會棒棒噠~那滋補五臟我們要吃些什麼食物呢?往下看你就知道了!可用桂圓肉泡茶常飲,或煮桂圓粥食用,它有益心脾、補氣血、安心神的用途,尤其適宜心血不足型心悸之人。
  • 小米粥裡放上它,不僅養胃,常喝還能補「元氣」,皮膚好,腎不虛
    我們知道小米粥的作用是很大的,小米因富含維生素B1、B2等豐富的維生素,能為我們身體提供很多的能量來源,小米粥有著「代參湯」的美稱,可見其營養價值有多高,小米粥營養價值高,若與其它食材搭配效果會更好,小米粥裡放上它,不僅養胃,常喝還能補「元氣」,女人常喝皮膚好,男人常喝腎不虛。
  • 美味的水果「荔枝」也是一味中藥
    中醫認為,荔枝不僅是美味多汁的水果,更是功效頗多的一味中藥。說起荔枝很多人就會想起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楊貴妃喜歡吃荔枝,聽說廣東的荔枝最好吃,便向唐玄宗表達了想吃的意願。為了博得楊貴妃一笑,唐玄宗傳令把整棵荔枝樹砍掉,然後以快騎驛送往長安。後來晚唐詩人杜牧寫了《過華清宮三首·其一》:「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補心氣、補元氣、補脾氣、補肺氣,補氣是提高免疫力最快的方法
    1、補元氣黨參、人參、黃芪、山藥、白朮發高燒、做手術、生孩子、長期用抗生素等,這種情況的患者都是元氣大傷,這個時候可以服用大補元氣的人參,可以吃人參的含片,可以泡人參茶喝,都能使身體早日復原,但用人參的時候,宜多喝水,這樣會吸收好,不易上火。
  • 補氣是提高免疫力最快方法,一味中藥就能夠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
    人的任何狀態都與氣有關,免疫力也是一樣,很多人想要提高免疫而不能夠,其實可以通過補氣來進行,並且中醫認為,補氣是最快提高免疫力的方法之一。那麼具體該怎麼補氣呢?補氣有補元氣、補脾氣、補肺氣、補心氣、補腎氣之分。
  • 美味荔枝也是一味中藥,你知道嗎?
    中醫認為,荔枝不僅是美味多汁的水果,更是功效頗多的一味中藥。說起荔枝很多人就會想起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楊貴妃喜歡吃荔枝,聽說廣東的荔枝最好吃,便向唐玄宗表達了想吃的意願。為了博得楊貴妃一笑,唐玄宗傳令把整棵荔枝樹砍掉,然後以快騎驛送往長安。後來晚唐詩人杜牧寫了《過華清宮三首·其一》:「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就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故事。
  • 它是四大名香之首,能「去惡氣、清人神、補五臟」,還能改善睡眠
    它是四大名香之首,能「去惡氣、清人神補五臟」,還能改善睡眠。 在古代,受制於科技水平低下,人們需要的香料都是天然的。於是,逐漸形成了「四大名香」之說,也就是指:沉香、檀香、龍涎香、麝香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