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車界江湖血海廝殺,各有閃光點特性的不錯的車被紛紛推陳出新。「日產誠意之作」日產奇駿,是當之無愧的車界「當家花旦」。「彎路利器」馬自達CX-5,儼然成為成功人士的標配座駕。在「神車」不可勝舉的汽車世界裡,找不到準確的定位,汽車品牌將無法取得成功。正如奔馳C級。今天的分享嘉賓是兩位奔馳C級的用車者,接下來就讓他們詳細分析使用感受。
車主一:工作8年,31萬提了奔馳C級,開了150天,車主說了真心話
外表:顏值真的很不錯,這一代AMG組件更多,外觀靚麗。外表沒得說,不懂車的乍一看和E不好區分,反正是大奔。前後均為全LED光源,點讚。越看越帥,進氣格柵大標、AMG輪圈和小尾翼。內飾比寶馬和奧迪要漂亮,豪華感覺很好。唯一感覺不足的可能是中央控制臺屏功能不多吧,有導航選項卻用不了。好像真皮座位,縫合高檔,縫裡容易進東西。內飾還可以,是新車異味大。
是後驅車,空間可以。空間尚可,自己178調整好姿勢最後排還有挺多空間,搭過四個人感覺還是可以的。後排座包不能放倒,影響拓展空間。後備箱的空間還是蠻大的,基本地買菜購物還是綽綽有餘。你可能不懂,什麼叫,梅賽德斯奔馳,舒適絕對可以。懸掛略微有些硬,不知道是不是新車的問題。車輛隔音成效還是不錯的,開窗和不開窗絕對是兩個樣子。舒適性只能說還不錯,主副駕有腰部支持,最後排就不是太舒服了。
隨叫隨到的動力真的很美滋滋。雖然是1.5的心臟,但是變速器匹配真心的有問題,太保守。E模式下感覺油門會重一些,C模式正常提速踩油門動力就很足了。我一直用的eco模式,主要是跑的國道。行駛太少不能參考,當前降到10個油了。
總結:我覺得,奔馳C級之所以能夠深入人心,外觀不用說,就像選車的時候一樣,顏值吊打一切。黑色的內飾特別容易髒。空間夠用,只要不是全都太胖沒什麼問題。提高腿部的舒適性,這個設計還是不錯。和寶馬3系比較,奔馳C級更好,因此奔馳C級性價比在同級車中是比較明顯的。
車主二:全款31萬提了寶馬3系,對比上一輛奔馳C級,車主:檔次誰高一開就知道
先來看寶馬3系的外觀,凱迪拉克的顏值特別的高。將整體設計得非常和諧,也讓這款CT5運動,耐看。車燈構型很漂亮,好像凱迪拉克的車燈都是這樣。尾部也用了雙邊單出的排氣口設計,讓整車年輕時髦了許多。
再看奔馳C級,對外觀是最滿意的地方。這個外觀設計,不給滿分就對不起自己了。車燈造型簡直迷的我不要不要的,太優雅性感了。車輪胎樣式可以但是默認17寸的真的很小氣,應該起碼18起才合適。
進入寶馬3系車內,凱迪拉克的內飾也是很滿意的。10英寸的中央液晶屏,看著內飾更高級了。內飾設計簡潔大方,材料還是很好,都是真皮覆蓋,細節處理別致。新車異味不能說沒有,但是絕對不大,仔細聞可以聞出來。駕駛空間那就不用說了,太夠用了。首排挺舒服,我180釐米,腳伸展地開,背挺的直。儲物空間分工明確,最重要的有放手機的地方。不過尾箱空間還可以,看上去挺深的,裡面放兩個行李箱綽綽有餘。
再看奔馳C級,內飾比較規整,而且內飾也挺高檔沒有看上去那麼繁瑣。說實在的,部分按鍵高級感不足。加長版全皮包邊很不錯,中控仿木質材質。另外是內飾異響了,煩人。自己一個人用,不喜歡大空間,標軸空間很小,但適合我。前面空間充足,我200多斤的大胖子感覺挺舒服。車門的置物格和中央控制臺的置物空間都太小。尾箱偏小,最多最多裝5件酒。
先開寶馬3系,雖然我本身對操控方面的需求也不太高,而且新車也不會,很難操作。轉向這方面沒地說了,電子助力的方向盤,打起來輕便,而且我發現。再加MRC主動電磁感應懸架加後驅,整車坐乘也很舒適。這個車採用了一個後輪的驅動,感覺駕駛起來還是非常有趣味的。會讓人很舒服,很輕鬆,有助於減低開車過程的勞累和壓力。過減速帶顛簸感還是有點,不過也能接受。15個bose音響,配上主動降噪真的很可。座包帶加熱和多向調節,還是比較舒適的。
再開奔馳C級,但是和寶馬3系的操控差距還是有點的,但是3系內飾實在無感。山區道路沒有,出入停車場坡道時也沒有上不去的感覺。至於雪天,我們這邊好多年沒有看到過了。其他:整體來看還是不錯的,畢竟奔馳的牌子擺在那裡。總體來看標準的家庭舒適車。懸架有點硬,過坑,減速帶,都得慢速過,畢竟新車,過大坑還是有點心疼的。靜音不錯,雖然發動機響聲跟個拖拉機似的,關上門基本都聽不到了。後一排座位腰部支持不太夠,舒適度尚可。
總之,奔馳C級得分較高,原因有二,簡直真的是顏值擔當阿,車的操控性能也是比較的精明,開它到現在,我的感受是七個字:基本沒有不滿意!那麼,大家都有何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