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的這首詩,短短四句便寫盡了梅花的高潔與清香

2020-12-13 詩文大觀園

梅花以其優美脫俗的外表,耐寒的品性,沁人的清香備受文人的喜愛。「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梅花在冰天雪地裡凌寒綻放,雪與梅纏繞在一起,雪的白與梅的白如此相近,令人傻傻分不清。然而梅花散發的清香卻足以讓人分辨出各自的真實身份。

雪是冬天降臨人間的潔白的精靈,而梅花給世間留下一縷暗香,香飄滿人間。雪與梅給了冬天別樣的詩情畫意。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王冕的梅花詩《白梅》,領略梅花的清香與高潔風骨。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白梅生長在冰天雪地裡,寒冷的冬天開放,不同於桃李這樣的繁花相混同。這是一首題花詩,是王冕為白梅花所題的詩。開頭第一句即交代了白梅花生長的時節地區,在在冬天冰天雪地中傾然綻放,「著此身」在寒冬中佇立著。第二句又說它不同於桃花李花在相同地在春天綻放。桃李詩「混跡」,而梅花卻獨立寒冬,顯示出不與桃李爭寵,不隨波逐流的姿態。

詩人寫梅花的冰清玉潔其實拿梅花比喻自己,自己就像那梅花似的凌寒綻放,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品格。王冕是一個品格高潔的文人,出身貧寒,貧寒的生活的他堅持操守,生活雖然拮据,卻靠自學成為詩人畫家。他非常鄙薄上層社會,上層社會就如「桃李」,而自己就如冬日寂然盛開的白梅花,不與桃李爭豔。

詩人不求仕進,以步衣終老。不與桃李委芳塵的梅花,正是詩人的真實寫照。朵朵梅花佇立於冰雪之中,不畏寒冷獨自俏立枝頭,這樣高潔的風骨令人歌詠讚嘆。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忽然間花兒盛開,在某個夜裡,清香散發出來,竟散作了天地間的萬裡新春。這兒的梅花或許只是詩人筆下的墨梅而已,一夜間朵朵白梅花竟然齊刷刷地綻放,香味散發,清香四溢。

白梅的香氣散發的越發遙遠,瀰漫大地,香滿乾坤。「萬裡春」,寒冬過後就是美豔的春天了,香飄飄的梅花猶如給春天到來鋪下了唯美的大幕。香味一飄,吹散開來,便是萬裡的新春。

縱觀全文,王冕的這首詩是一首託物言志之作。詩人用梅花自比,飄然盛開於冰雪中的梅花,表達自己堅守道德。將普通的混世芳塵的桃李和白梅對比,襯託出了梅花的素雅高潔,惹人喜愛。清香怡人的梅花,瀰漫了大地,化作了天地間的萬裡新春。此情此情景,香飄萬裡的梅花,怎不令人沉浸其中陶醉於此?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王冕寫梅花的一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盡顯高潔志氣,值得一讀
    明朝時候,黃鳳池畫譜的《梅竹蘭菊四譜》編纂成功,從此梅蘭竹菊就被稱為「四君子」,人們也常常用這四君子也形容高尚的品德。作為中國傳統的文化的素材,梅、蘭、竹、菊分別代表了傲、幽、澹、逸四種品質,作為詠物詩詞和國畫常見題材,他們成為了借物喻志的象徵。
  • 詩文典講詩詞——《墨梅》,為什麼梅花會發黑?
    王冕卻搖搖頭說,「我們家的這株梅花呀,它是不需要人家誇它顏色好的,它要的是把清香的氣息充滿天地之間啊!」「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官員這才明白,原來他還是不想當官。當官雖然可以錦衣玉食,但是他卻不稀罕,他想要的是清白高潔的人生呀。
  • 十首寫梅花的古詩詞絕唱,千古名句背下來作文用得上
    【宋】王安石《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首詩是詠梅詩中最耳熟能詳的,「凌寒獨自開」是寂寞中的自足,是不與桃李爭芬芳的禮讓,也是敢為人先的勇氣。遠遠的看去,梅花似雪,雪似梅花,但浮動著的暗香讓人確定這就是梅花!以暗香喻人的才氣,猶若俗語「酒香不怕巷子深」。
  • 白居易的這首詩,寫失寵宮女的哀怨,短短四句傳唱了千年
    大多數的宮女只能是作為傭人,做到人老珠黃的那刻,被遣出宮,這是多麼令人悲傷。杜牧的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在一個寂靜冷清的秋夜裡,這位宮女無聊地拿著扇子撲螢火蟲玩,是多麼寂寞。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的美女佳麗又有幾人能享受到尊崇的生活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白居易寫的有關宮女的詩,寫一位失寵的宮女。
  • 王安石最美的一首詩,看似是寫梅花,其實寫的是做人的道理
    王安石退居鐘山期間心灰意冷,這時他看到了牆角的梅花,創作了一首短小精悍,卻意蘊深遠的詩。《梅花》宋 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首詩語言樸素,平實內斂,卻自有深意,耐人尋味。
  • 白居易的這首詩,短短四句既有思鄉之情,又有家國之愁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白居易的一首詩,《郢州白雪樓》,寫登樓遠望家鄉。白雪樓中一望鄉,青山簇簇水茫茫。詩題是《登郢州白雪樓》,郢州在盡湖北的鐘祥。白雪樓在戰國時期楚國宋玉《對楚王問》中說,有人在郢都唱《陽春》、《白雪》,曲調高雅,能跟著唱的人很少。也有唱《下裡》、《巴人》的,跟著唱的卻很多。後人附會此事,就在郢州建了白雪樓。詩人就在此,在湖北的郢州白雪樓,登樓遙望遠處的家鄉。
  • 這六首短詩寫花,角度不同,耐人尋味
    而短詩,這裡指四句二十字的,只切入一點,沒有太多的迴環往復,宜讀易記,感情更能引起讀者共鳴。 這裡選了幾首帶「花」的短詩,看詩人是怎樣巧妙運思、自由發揮的。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都是寫「花」,角度不同,表達的意思也各異。 這裡選入的僅僅只是四句二十個字的短詩,有的是絕句,有的不是。
  • 柳宗元這首梅花詩,將花與人融為一體,含蓄蘊藉,深摯委婉!
    不同於好朋友劉禹錫樂觀豁達的性格,柳宗元是悲觀的,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他人生的低谷時期,此時的柳宗元由於參與「永貞革新」而被貶永州,心灰意冷、飽受挫折,但是他卻用梅花堅強的意志來自我激勵,像這傲世凌霜的梅花,越是寒冷越要努力地綻放。詩歌的大意是:早梅在高高的枝頭綻放,遠遠映照著廣闊的碧藍天空。
  • 王維的這首詩,短短20字,淺白如話,盡顯濃濃的思鄉之情
    梅花自古以來就備受文人墨客的喜歡,「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生長在角落裡的梅花 ,在寒冷的時節傲然綻放,「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花飄飄,梅雪渾然一體,兩者差就差在那一縷幽香。不論怎樣,梅花總是以高潔的姿態生長於冰天雪地裡,它的美豔與芳香打動了眾多人,所以才會留下那麼多吟詠的詩篇。今天給大家分享王維的這首《雜詩》,人在他鄉,想念故鄉的梅花。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 陸遊的一首詠梅詩,主席反其意另寫一首,偉人手筆就是不一般
    人們愛雪的潔白,更愛梅的高潔,自古以來便被無數詩人謳歌傳頌。「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世人愛梅花,欣賞梅花,也讚美梅花,更有愛梅成痴的人,北宋的隱士林逋,一生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獨得其樂。
  • 我愛國畫梅花 更被梅花獨特的氣質深深吸引
    古往今來,很多文人墨客,獨愛梅花,不僅被梅花獨特的氣質深深吸引,更是對梅花的品格讚不絕口。於是詩人留下一首首優美的詩詞來稱讚梅花,畫家留下一幅幅畫捲來表達梅花的獨特之美。《梅花》[宋] 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 《渡漢江》:這首寫在漢江邊的詩,短短四句卻道盡了鄉愁,讀來令人...
    《渡漢江》是《全唐詩》的第589卷的第55首詩。初讀這首詩,能得到的大意就是:這是詩人久離家鄉返歸途中所寫的一首抒情詩,此詩前兩句主要是追敘,描寫久居嶺外的情況,後兩句抒寫接近家鄉時矛盾的心情。
  • 【珍藏】歷代梅花詩詞163首
    (42)白梅元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43)墨梅元 王冕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44)梅花元·王冕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 風花雪月詩起名,也太浪漫了吧!
    在這句詩中寫的是,志向高潔的杏花,即使被春風吹落,如雪花飛舞般飄墜在清水之中,也遠遠勝過飛落到南陌泥塵中的那些花瓣。所以,從中為孩子起名,不僅有一種堅持操守的決絕態度和頑強不屈的精神,而且還有杏花超凡脫俗的氣質,十分的美好!
  • 梅花在詩詞中象徵品格高潔,30句冷門且唯美的梅花詩,收藏備用吧
    今天我們整理了30句冷門且唯美的梅花詩句,邀請大家一起欣賞。1、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張道洽《嶺梅》2、千點寒梅曉角中,一番春信畫樓東。——楊慎《鷓鴣天·元宵後獨酌》3、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王維《雜詩三首 / 雜詠三首》4、花意爭春,先出歲寒枝。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禪意深厚,空靈雋永,值得拜讀
    蘇軾在他的《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中說道:「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的詩歌創作把詩情、畫意、音樂美、禪趣這四者高度結合在了一起,更是將詩人的自我形象與山水景物的形象相契合交融,雖然著墨不多,但意境十分深遠,他個人更是被後世尊稱為「詩佛」。王維與佛教有著深厚的淵源,他的思想更是受到了佛教的深刻影響,這一點從他的字就可以看出來。
  • 「詩仙」李白最有爭議的1首詩,開篇短短6字便驚豔世人
    這首詩非常妙,開篇6字便是經典,李白的這首《秋風詞》顧名思義寫於深秋的夜晚,當時李白望著高懸天空的明月,不禁詩興大發。我們先來看第一句:「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李白望著深秋之時掛在天空的明月,感嘆道:夜深許許,風自清,月自明。
  • 第一偉人只記得兩句詩,找到全詩後,盛讚作者是明朝最偉大的詩人
    何時何人寫的,記不起來,似是林逋的,但查林集沒有,請你再查一下。」信剛出去,毛主席又想起了兩句,隨即追加一信,說:「家英同志:又記起來,是否清人高士奇的。前四句是:瓊枝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到處栽。雪裡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下四句忘了。請問一下文史館老先生,便知。」
  • 丁香空結雨中愁,看這四首詩如何寫丁香花
    所以這植物自然認不過來,這花也便有好多不曾相見。只是那些名花種植得很普遍,讓我們能夠有幸見到它,認識它。今天要說的是丁香花。這丁香花原來最早還是在戴望舒的《雨巷》裡相見的。記得那狹窄而又悠長的雨巷,走過一個丁香一般愁怨的姑娘。她撐著油紙傘,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又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