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做商業,為什麼臺灣就能「文藝到骨子」裡?

2021-02-14 小鎮透視

來源:全經聯

臺灣如同一個「第二眼」美女,雖然容貌並不驚豔,但越看越覺得美:她是如此的優雅、嫻靜、溫暖,會讓你不知不覺的愛上她,直到不能自拔。

當下,中國消費市場即將進入品質消費、情感消費的時代,儘快學習臺灣的文創產業操作經驗,用體驗感去營造實體商業的吸引力,已經是全行業的頭號課題。

來臺灣之前,懷揣著滿滿的焦慮:有網際網路+還是+網際網路的疑慮;有經濟降速導致企業換擋轉型的浮躁;來到臺灣,一個個文創項目看下去:臺灣的書店、美食、咖啡館、動漫產業、臺灣的文創零售……

臺北創意咖啡店

驀然頓悟:原來,創新也並不一定非要張牙舞爪,意氣飛揚,創新也可以很優雅,重要的是找到需要兢兢業業去深耕和堅守的創新之源。

學習臺灣的文創產業,不僅是觀察文創業的表面繁華,更重要的是理解是臺灣怎樣創造整個文創產業的價值鏈。只有理解透這裡的人文地理、政策舉措、產品研發、生產製作、消費市場特徵等全價值鏈後,我們才能在本地因地制宜地打造出最適合本地化的文創產業項目。

追溯臺灣文創產業的源頭,也是來自於臺灣經濟的轉型。在臺灣經過上世紀70-80年代亞洲四小龍時期高速發展之後,高科技代工產業開始轉向衰落,臺灣必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經過10來年的發展,臺灣文創產業形成了五大支柱:動漫創意;精緻農業創意;新媒體產業創意;現代陶瓷業創意;產品設計創意等幾大類。

動漫周邊產品

臺灣的文創產業代表作品從文創產業園、文創零售、特色民宿、書店、跨界美食、動漫展示設施等,每個細分的業態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產業升級和聚變,一個個精彩的文創項目也就因此呈現出來。

美國零售業大師P. G託馬斯將現代人類的消費行為可以劃為兩個大類:一類是理性消費,另一類是情感消費。理性消費需要快速、便捷、實惠,而情感消費則需要打動人們的內心。


臺灣月餅包裝

臺灣的文創產業,恰恰是後者。臺灣《遠見》雜誌曾對文化創意產業做過問卷調查,當問到臺灣的文創產業中哪個最有潛力壯大並走向世界,35.6%的民眾選擇了創意生活產業,排名第一。這實在是令人豔羨的文創產業之土壤。從整體上看,臺灣文創產業繁榮的背後是對情感的營銷。

誠品書店之於臺灣,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的代表。這裡有大量的書籍、有生活零售產品、有餐廳、有咖啡館,文化生活的一切都是誠品的。

這個堅守20年才逐步做強的品牌,背後的本質是堅守人文理想的情懷。如今以書店為核心的全新一代文創商業購物中心已經成為內地頻繁效仿的經典模式。

午夜時分的臺北誠品書店

我們接觸的臺灣人,都不大知道何為孵化器,但他們的文創產業園,早就真真實實的具備了孵化器的功能。

以華山文創園和松山文創園為代表的特色園區,集合了臺灣多種文創業態為一體,成為臺灣最重要的文創產業孵化器。這兩個由衰敗的廠房經過騰籠換鳥式的改造,搭建成的新型文創產業園,承載了臺灣文創產業太多的光榮與夢想, 咖啡館、畫廊、餐廳、酒吧、生活美術店鋪等全新的商業業態的植入,引起了市民的廣泛情感共鳴,給改造後的廠房空間裡煥發出勃然生機。

華山1914文創園,前身為臺北酒廠

我們在文創產業園看到各類創意零售店鋪,還包括法藍瓷、琉璃工坊這樣的品牌商店,將中國傳統文化用時尚、新穎的形式進行體現。崇尚「生活美學」,進行「臺灣生活工藝運動」,是臺灣重新塑造新零售業的根本動機。

在內地進入萬眾創新的時代,我們更要學習臺灣將文創產業做強的根本動力。這裡提倡一種親力親為、全心投入的工作精神與生活態度,以及注重每個環節的過程,追求盡善盡美的境界,以此生活態度為出發點,進行一場從「人心」開始的革命。這裡就是創客的搖籃。

從李安拍的著名臺灣電影《飲食男女》,再到《悲情城市》裡的九份老街,臺灣美食早已風靡大陸。

臺灣九份老街

民以食為天。臺灣這樣一個傳統文化濃鬱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對美食的尊重。真正的優秀的臺灣餐飲店,其對餐飲的理解已經上升到工藝美學層面,即講究美食的營養口味,又講究美食空間的儀式感的塑造。

咖啡館在臺灣,與其說是一個休閒平臺,更不如說是一種青年群體的心靈棲息地。許多臺北青年最大的夢想,就是開一個特色咖啡館。在一個有書店、有美味咖啡、精品美食的咖啡館裡體驗現代時尚生活的樂趣,會客訪友,孕育出獨有的精緻脫俗的咖啡館文化。這些咖啡館已是臺灣文創商業裡最普遍、也最有吸引力的一個業態。

動漫文化是臺灣文創產業裡最有特色的組成部分。在臺灣,我們欣喜地發現,這裡與大陸最大的不同就是各個商業角落裡流淌的動漫基因。

動漫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形式,當人們的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吉米式的勵志的、有情懷、充滿人生感悟的動漫作品出現在眼前的時候,那種發自內心的情感共鳴自然油然而生,從而為臺灣社會平添了濃濃的人情味。

文化的最高形式是藝術。大眾的生活中,還需要藝術的點綴。臺灣的藝術表演市場同樣發達。早就聽說臺灣知名作家白先勇製作的崑曲青春版《牡丹亭》、林懷民的雲門舞集開創了一個世界舞蹈新美學;只是這次因時間關係未能目睹。

臺灣的文創產業覆蓋了吃、住、遊、購、娛、休閒體驗等多個門類,已經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體系,從而具備了豐饒的創新創意的土壤。

精品農業是臺灣具備世界水平的產業門類。臺灣最具創意的不是將農業做成褚橙這樣的精細產業化的模式,而是將農業產業與旅遊產業有效結合,發動民眾創新的力量,將農場改造成親心可人的家庭親子旅遊目的地,從而形成疊加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21世紀是體驗經濟的時代。體驗經濟能夠為消費者創造經驗與回憶,使消費者擁有獨特的心理感受,獲得心靈和情感上的滿足。

回想起我們參訪的飛牛牧場,鴨BB巡遊、與羊兒的親密接觸……體驗自己動手做的樂趣,體驗親身經歷的感受,「體驗」、「感覺」變成可以銷售的經濟商品,這是發展休閒觀光農業的利基。


為我們做分享的農場主,反覆強調一點:農場轉型觀光型休閒農業,產品和活動的創意是根本;而且,如果要獲得長久而健康的發展、樹立良好的品牌,必須擁有持續的創新精神。才能不斷適應日新月異的潮流,滿足口味愈漸豐富的消費者。

從農業與都市的關係來看,都市農業發揮三種功能:一是提供市民生鮮副食品,即農產品的種養業;二是營造優美自然的都市景觀,包括公園及其他綠地;三是提供自然生態旅遊的場所。

臺灣幾乎所有成功的休閒農業項目,都是在原有的生產型農業基礎上,進行創意轉型升級而來的。休閒農業賣的是「遊賞的感覺」、「有趣的體驗」、「樸實的情結」,而這些無形產品的內容和載體,卻都是實實在在的環境、產品和勞動。

休閒農業其實是一個「大盤子」,只要擁有好的創意和互動形式,任何好看、好玩的東西都可以放進來。擁有地標特徵的地域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大多都可以作為獨特的資源優勢加以開發和利用。

也許對於大陸發展休閒農業來說,這「都市農業」的內涵顯得更加突出。在城鄉發展差異較為明顯的環境中,城市如何帶動周邊鄉村農業發展,在休閒農業方面也許擁有更加突出的優勢。綜合來講,「都市農業」即「生鮮副食品生產+景觀綠地環境保護+休閒農業」,休閒農業同其他各行各業一樣,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才是一切的源動力。


農業功能要與時俱進,不斷地推展與延伸。所以農業可以在「三F」 (Food糧食、Feed飼料、Fuel燃料)的實質功能之外,創造第四個「F」即Fun(樂趣),將消費活動拓展至精神層面。這便是「休閒農業」的價值所在。

參觀飛牛牧場,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的愉快體驗。除了大自然觀光或獨特的景觀遊覽之外,還兼有青少年科普教育功能,甚至與中小學校對接設立定點戶外教學基地。臺灣的休閒農場十分重視解說,接待我們的解說服務人員,無論男女老少,都稱得上是 「小百科全書」,更是極受遊客歡迎的好朋友。


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不但是保證農業生產的基礎,也是休閒觀光最重要的條件和資源。即便是經營狀況非常好的農場,也依然遵循著嚴格的環境保護原則。通過適當控制遊客量、定期關閉等措施,來進行環境養護和生態恢復。如果因眼前的盈利而破壞了生態環境,那麼毀滅的將是農場未來的一切。

雖然沒有像大陸大力提倡的網際網路+,臺灣休閒農場管理中,微博、微信、博客、官方網站等線上互動平臺成為重要的營銷手段和渠道。農場經營中積極普及這些資源,適應年輕人的生活節奏和消費習慣。

「小確幸」一詞源自村上春樹,意為「 小小的確定的幸福」,臺灣的綠色建築正是用每一處細節帶給業主「小確幸」,彰顯令人感動的人文關懷。


擁有「全世界最美25座公立圖書館之一」美譽的北投圖書館,地下一層、地上二層,樓地總面積650坪。身為臺灣第一座綠建築圖書館,可說是集閱讀、遊憩、節能三種功能的優質建築。

北投圖書館不僅因處幽靜的大自然中有著得天獨厚的位置,還處處可見設計師對於這棟美麗建築的用心和巧思,融合了環保、健康、再生的概念,不僅克服了採光、西曬問題,也調和了人與建築、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綜合以上的努力,終於打造出這座既美觀、又實用的圖書館。

整棟建築主要由木頭和玻璃打造而成,搭配鋼材,採用綠建築的設計概念,與公園的樹木融為一體。樹枝生長還穿越了圖書館的走廊,外觀像一座大型的「高架樹屋」與整體自然環境相互呼應。屋外即是北投公園,走進北投圖書館,室內書香,窗外鳥語,綠樹在斜陽的打光下,在書籍上投射出曳曳的剪影,看著人們安靜地讀書,嗅覺充滿著文字油墨的香味,館內沒有空調,因為以大量陽臺深遮及垂直木格欄減低太陽輻射熱能達到綠色環保的目的,而館內的水源則是以綠化屋頂及斜坡草坡設計涵養雨水水源,達到回收循環利用的環保目的。在這裡閱讀確實是一種愜意的享受,充滿生機,我想這就是閱讀的「小確幸」吧。


參觀臺中宏銓建設的「入深林」,才真真正正明白了「詩意棲居」的真正涵意。入深林案名取自於唐代詩人王維《鹿柴》「返景入深林」的意境, 推門而進,迎面而來的是如光之谷般的門廳,如霧的玻璃牆立於池水上,泛著薄薄的幽光,如陽光灑落山谷,循兩側弧牆延展開來的是各色材質編織的世界之牆,山谷的右側為木覺書房、左側為洞天中控室。

走到書房,看著戶外水映森林區,室內外連成一氣。宏銓建設的「少帥」親自為我們講解「入深林」的設計理念:「室內是有頂蓋的戶外,戶外就是無頂蓋的室內」,只聞周邊一片嘖嘖,都在想:住在這樣的家裡,該是怎樣讓人陶醉的「小確幸」!


入深林每個公設空間都可愛到爆,手作的石雕造型小鳥在入口處啾啾叫,讓空間更顯得活潑有朝氣。天空之橋是造型優美的3D立體天空步道,因為剛剛經歷颱風摧殘仍在維修,我們只能望橋垂涎,但二樓公設空間的聽風茶屋、光舞健身房、望林臺、影舞視聽室和繁花咖啡廳,每個空間演繹的不同故事,以及頂樓雲端會館的無邊界水景都讓我們眼界大開。住戶在社區宴客,不但能享受設備齊全的宴會廳,還可端著酒杯到池畔小酌,和賓客談心,實為人生一大樂事。

最讓我們嘆為觀止的是「入深林」的地下室車庫,仿佛置身於畫廊,除了12幅藝術家巴林粗獷的畫作外,還有端景,真是美不勝收。車庫的地面不是我們常見的油漆,地面上鋪設的卵石潔淨而充滿藝術感,我們忍不住脫掉鞋子踩在乾淨溫潤的地面上,那種「小確幸」,一直浸潤到骨子裡。


龍寶建設是臺灣唯一一家不蓋營銷中心和樣板房,就能把房子賣掉的公司,一直走在臺灣成品房前沿。「臻」是到達、趨近之意,「臻邸」就是讓建築臻於完美之境,張麗莉董事長以這種追求至臻至美的大情懷,從建築規劃、施工質量、一直到交屋後的管理維護三方面都能讓臻邸小區住戶持續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感動,讓龍寶每一件作品都完美到無法模仿。

臻邸系列每一個建築,都貫穿一個主題,無論是在牆角還是走廊上,你會發現主題表現無處不在。在龍寶晴臻邸,到處都有讓人會心一笑的藝術雕塑,頑童小呆呆,讓人忍俊的胖女人、神態萬千的小鳥都是大師的作品,都用充滿細緻、隨性灑脫的精神語彙,講述著生命的感動。

住在這裡,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BBQ也可以在Tea House舉辦party,還可以成為星空下chatting room紅酒雪茄的享用者,我們陶醉在晴臻邸的建築部分、公設部分、軟體部分、服務部分、細節部分、車庫部分……每一處都那樣的讓人愉悅、感動。這種無處不在的「小確幸」。

如果每個人都做好了自己的風景,誰說這個社會不會更優美,更有前途,其實在做美麗風景的時候我們自身就已經欣賞了,就如同自斟美酒一樣。

2018壹方城臺灣休閒農業與田園綜合體

標杆項目考察創新之旅

        2018年6月3-8日壹方城將開啟臺灣休閒農業與田園綜合體標杆項目考察創新之旅,本次遊學活動將實地深入華山文創園 、頭城休閒農場、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卓也小屋、臺中麗寶樂園、薰衣草森林、臺一生態農場、立馬工坊等近十幾個臺灣休閒農業與文創經典項目進行考察,深度探尋臺灣文創產業發展的思維理念以及對大陸休閒農業與田園綜合體的借鑑意義。

【遊學時間】2018年6月3-8日(6天5夜)

【遊學地點】中國-臺灣

遊學對象房地產開發、民宿、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文旅地產開發、特色小鎮等各個行業董事長、總經理及部門管理負責人

<既相互關聯又各有側重,豐富的結構讓每 一次的交流座談都充滿新鮮、有料、有趣>

【主辦單位】北京壹方城智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壹方城智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房地產行業最具前瞻性、最具實效的房地產企業家轉型學習及項目創新、資本對接的綜合服務平臺。我們致力於文旅+地產+網際網路+的產業鏈生態完善,打造文旅+資本+運營+傳播推廣的跨界融合、資源整合的全產業鏈無縫對接平臺>

【遊學亮點】與臺灣休閒農業標杆項目創始人和高管零距離互動交流

<我們深入臺灣各個類型的標杆項目,與經營管理層座談,交流文化旅遊地產的理念、開發模式、運營經驗以及品牌故事>

【遊學意義】原汁原味<實地考察近十幾個旅休閒農業與文創經典項目,讓您獲得原汁原味的體驗>

三重衝擊<專題課程培訓、實地考察交流、文化體驗深入,領悟深刻,收穫全面>

高效省時<囊括各類田園綜合體、休閒農業開發模式,了解如何定位、規劃及運營,更深切的認識且學習借鑑>

實操演練<分組討論,實戰研討,結合自己的項目特點找到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的IP魂,汗馬隨團導師全程精彩點評,指導操作路徑和實踐方法>

智慧共享<智慧精英匯聚,積累人脈,啟迪思維,分享智慧,共謀發展>

【遊學導師以及行程安排】


天數

行程內容

第一天
 桃園-臺北

【上午】抵達臺灣桃園機場

【下午】華山文創園區 主題:文創園區的成功運營模式

【晚上】莊老師分享:先見歡、中國.臺灣行

第二天
 臺北-宜蘭

【上午】宜蘭頭城農場
 主題:休閒農業資源開發與活動設計

【下午】彰化田尾園藝餐廳
 主題:從田園到餐桌,現代化園藝的創新價值與運用

【晚上】自由活動:臺北士林夜市  臺北101夜景信義商圈

第三天
 臺北-苗慄

【上午】彰化鹿港小鎮
 主題:露天博物館,創造在地人文珍惜的歷史文化

【下午】苗慄卓也小屋藍染文化體驗
 主題:鄉村元素換變景觀空間之謎

【晚上】自由活動:學員小組討論

第四天
 南投-臺中

【上午】南投溪頭妖怪村
 主題:突破環境劣勢,衝出深山裡的文創奇蹟

【下午】臺中薰衣草森林
 主題:休閒旅遊地產的運營模式

【晚上】自由活動:學員小組討論

第五天
 臺中-苗慄-新竹

【上午】苗慄花露休閒農場
 主題:點花成金,百變花園農場

【下午】南投臺一生態農場
 主題:從休閒農業打造全方位觀光園

【晚上】莊老師分享:Farewell Party

第六天
 新竹-桃園

前往中國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搭機-揮別寶島中國.臺灣


往屆臺灣遊學圖片

(添加好友請備註「諮詢遊學」) 

董老師:182 0150 1186(手機號同微信)

備註:本次遊學,僅限相關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等高管級別參加,會收取一定費用,請知悉,非誠勿擾.

相關焦點

  • 臺灣文創「登陸」蔚然成風 文藝到骨子受大陸市場追捧
    圖為臺灣文創產品。 林波 攝中新網寧波4月13日電(記者 林波)「寧波文博會結束後,將去武漢參展,隨後去北京。」在臺灣文創產品推廣人吳贊庭的行程單上,密密麻麻記載著最近的「登陸」行程安排。在他看來,大陸市場已成為法華鎏金彩瓷、手捏壺等臺灣文創產品的主要市場。
  • 為什麼臺灣女明星多出文藝女青年?
    年輕一代有桂綸鎂:從《藍色大門》開始,到《不能說的秘密》到頂峰,她的文藝女青年形象深入人心。「元氣少女」和「文青女神」張鈞甯雖然也被黑過,但文藝範兒還是挺足的……臺灣女星走文藝範的挺多,但是在大陸演藝圈,女演員想要做個「文青」還是不太容易的,被黑被嘲幾乎是宿命。
  • 茶顏悅色的AB面:面子很文藝,骨子很暴力
    「 不同於喜茶的極簡高效,奈雪的豐富時尚,茶顏悅色的品牌基因裡有文藝,有理性,有溫柔,有暴力。擔心看到問題,也想埋起頭來做鴕鳥。 不止對門店營運慫,對於開店速度和排長隊的現象,呂良同樣擔憂。 曾經向媒體表示有人關注、有人排隊,對於行業來說是好事,但是一個行業更多的時候是不被關注的正常狀態,他覺得現在的狀態是行業在高燒。 高燒之下,其他品牌都在行業風口上拿錢圈地跑馬,爭做風口上的豬。
  • 臺北城的文藝精神·感受臺灣藝術的魅力
    身邊的很多人起初去臺灣,都想要去那些電影裡的場景中走一走,找回曾經那個還是文藝青年的自己 ,除了影片中熟悉的地名,偌大的臺北城還有不少地方讓你直面文藝,一間店鋪或是一個公園,就足以讓你了解到這座城市的文藝精神 一、臺北簡介 早期的臺灣文藝電影,不知道俘虜了多少正值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
  • 書店,花店,咖啡店,你還在這三種殺死文藝青年的商業模式裡徘徊嗎?
    這麼多年下來,書店、花店、咖啡店差不多已經成了絕大多數文藝青年的三大商業理想,「攢夠錢了,就去開一個」成了大家的口頭蟬。理工男掌握著技術,一批批打著網際網路+旗號的公司如雨後春筍般聳立起來,留給文科生尤其是文藝青年的選擇卻寥寥無幾。越來越多的文青也有商業上的追求,於是投入到開店做生意的大潮中。開什麼店呢?書店,花店,咖啡店無疑是文青們的最愛。
  • 臺灣麗寶集團:從臺灣到上海,以人文創造幸福
    麗寶集團從中汲取到靈感,也將之運用到了商業的思維中去,堅持在順境中固然不驕不傲,在逆境中更是不離不棄,把打造一個歷經百年不倒,備受喜愛的文藝中心,做為了自己的重要目標之一。  正因如此,才有了「秘密花園」、「留忙塢」這樣的特色商業專區在虹橋麗寶廣場誕生。
  • 華山文創園、夢時代購物中心、大魯閣草衙道…臺灣14大文創與體驗商業經典項目
    知學學院結合臺灣最新的商業發展,精心研發了這一趟臺灣商業遊學行程,一次臺灣行12位大咖聚集,任何一位老師已經足以震撼,我們再出發。8月20日-26日,一起赴臺灣商業饕餮盛宴,探尋臺灣商業活力背後的邏輯...
  • 臺灣文藝,非墾丁莫屬
    去墾丁的路線一般先到高雄,再搭車沿海岸線一路向南,一直到那個小島的最南端。墾丁位於臺灣省屏東縣,東臨太平洋,西靠臺灣海峽,南望巴士海峽,地形簡單到出了門沿著一條路一直走就能看見海,倘若依靠公共運輸或者騎行小綿羊電瓶車需要2天左右的時間,向民宿或機構包車的話一天就能看完。而也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直白的地方,讓我從吹到第一縷海風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下一次想要放鬆的度假勝地,還是會選擇這裡。
  • 剛開業的天目裡成文藝青年最新打卡點 融合商業、藝術、生活 成...
    每日商報訊 「感覺今晚在天目裡見了半個杭城的網紅。」上周日,思思逛了剛開業不久的天目裡後,在朋友圈寫下這樣一句話。這大概是許多消費者的同感——天目裡真的太招潮流青年和文藝青年了!為什麼這麼多人前來打卡?大陸首家蔦屋、眾多網紅品牌「蔦屋書店剛開業的時候,我就在上海一個自媒體號上刷到了,剛好這次出差到杭州,想著肯定要專門過來看看的,買些文創設計產品。」在上海從事文字工作的小盧告訴記者。
  • 麗寶集團:從臺灣到上海,以人文創造幸福
    麗寶集團從中汲取到靈感,也將之運用到了商業的思維中去,堅持在順境中固然不驕不傲,在逆境中更是不離不棄,把打造一個歷經百年不倒,備受喜愛的文藝中心,做為了自己的重要目標之一。正因如此,才有了「秘密花園」、「留忙塢」這樣的特色商業專區在虹橋麗寶廣場誕生。
  • 文淇開始走文藝青年人設?吳昕為什麼...
    汪小菲在臺灣的投資都失敗了?汪小菲在把事業都轉到臺灣後,三天兩頭都會爆出一些新聞。最近臺灣媒體就又曝大S賣豪宅救汪小菲,而且汪小菲的酒店經營狀況也不好,四處找投資卻屢屢碰壁。汪小菲拿出全部身家在臺灣開連鎖酒店,但是臺灣的經濟狀況大家都懂,即便大S在華語地區還算有些名人效應的女明星,但因為臺灣觀光行業這幾年的確不行,酒店的經營也不太順利。再加上這次疫情的原因,汪小菲的酒店更是難以為繼。
  • 臺灣文創之旅 內地商業要向臺灣【看】什麼?
    吳清友在經過多年的虧損之後,方成就了誠品書店在臺灣的地標性的建築。美國管理大師Peter Drucker認為,不賺錢的企業,是罪惡的。或許不想背負罪惡,讓內地的企業家們缺失了這種淡定,缺失改變的動力,躁動浮誇漫步在了內地商業項目裡。   在商業地產大元年之下,內地的商業發展卻無法完成「大滿貫」。
  • 文創點亮商業!那些活躍在購物中心裡的臺灣文創品牌_贏商網_專題報導
    臺灣美食、臺灣咖啡館、臺灣動漫、臺灣文創零售......隨處可見的臺灣商業形態,風靡海峽兩岸。   那麼問題來了,臺灣的商業為何如此成功?
  • 社區商業未來可期,高雄悅誠廣場商業設計演繹城市森林書香風
    社區商業對於忙碌的都市人來說,顯得越來越重要,未來可期!不少社區#商業設計#各有各的主題、看點,比如商業設計公司天霸設計要為大家分享的高雄悅誠廣場社區型商業越來越受歡迎,需要社區商業設計的朋友可以讓有著20多年商業規劃與設計經驗的天霸設計來完成綜合性更強的商業設計方案。臺灣高雄悅誠廣場是以「森林圖書館」 概念打造的社區型商場,強調文藝氛圍,可謂「書香四溢」。商場整體商業設計以木造及植栽為主,最特別的是長達 100 米的採光罩,引入自然光線。
  • 商業特稿 臺灣追風楊乃耀:冰場在大陸的機會更多、更大
    不過,看好廣州冰上運動市場的似乎不止臺灣追風,今年8月,萬達集團耗資26.89億元在花都區拿下一幅巨無霸地塊,計劃建設一座規劃有大型室內滑雪樂園的「萬達茂」,而楊乃耀並沒有將萬達看成競爭對手,反而「樂見其成」,「萬達在商業地產上做得非常非常好,甚至能夠創造商業行為跟模式,如果萬達關注滑冰,我們認為對於真冰場的未來來講會幫助很多。」
  • 作為臺灣的文藝標杆,這家店紅了二十年!
    幾乎所有人,去女巫店都是為了朝聖。
  • 左手臺灣,右手文藝,原來你是這樣的灣灣
    去臺灣,源自於心中的一個執念。這個執念伴隨著很多80後的成長,而刻骨銘心。曾幾何時,《流星花園》和《痞子英雄》紅遍大江南北,即使面臨高考的壓力,也會抵擋不住誘惑,私下偷偷追劇,深怕被老師或者家長發現。回首青春,有欣喜也會有遺憾,一個不完整的青春才是真正的青春。
  • 商業年會 特稿 臺灣追風楊乃耀:冰場在大陸的機會更多、更大
    不過,看好廣州冰上運動市場的似乎不止臺灣追風,今年8月,萬達集團耗資26.89億元在花都區拿下一幅巨無霸地塊,計劃建設一座規劃有大型室內滑雪樂園的「萬達茂」,而楊乃耀並沒有將萬達看成競爭對手,反而「樂見其成」,「萬達在商業地產上做得非常非常好,甚至能夠創造商業行為跟模式,如果萬達關注滑冰,我們認為對於真冰場的未來來講會幫助很多。」
  • 坐火車慢遊臺灣全攻略,值得去一次的文藝之旅!
    臺灣,一個美食遍地,節奏慢而舒緩,人情味濃厚的地方,無論什麼時候來,總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你可以搭乘臺鐵從基隆開始,到臺南……一路下來,看看那些古老的小鎮,吃些地道小吃,聽聽當地人的故事,以最慢的方式,來一場臺灣懷舊之旅。PS:如果你是第一次來臺灣,也可以參考這條線路哦!
  • 圖說臺北松山文創園:小資文藝集中地 創意為商業加糖[圖集]
    (贏商網小編帶你逛創意園)很多人心中的寶島臺灣是朦朧的,他時而近時而遠。每一個沒有去過臺灣的人,或許都想去那麼一次;而去過臺灣的人,相信自己還會再去一次。臺灣的美麗,也許你是從別人的嘴裡聽到,也許是從偶像劇組成的片段裡了解,也許是在某一個遊客的博客文裡看到,亦或是在某張圖片攝影中感受到...不論是臺灣的美食,還是臺灣的文化、風景、建築、歷史都能叫人心生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