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99%無法被回收利用的塑料快遞包裝,我們能做什麼?

2020-12-11 綠源包裝設計

『近年來,中國快遞發貨量快速增長,僅今年11月1日—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就處理了快件39.65億件。目前中國紙質類快遞包裝材料有80%能夠被回收利用,而塑料類快遞包裝廢棄物由於回收價值低,有99%都得不到有效利用。』這是前幾日關於塑料快遞包裝回收現狀的一篇報導。

這篇報導不禁讓人深思,包裝行業作為傳統且成熟的行業,為何屢屢在包裝環保可持續問題上受挫呢?

一、包裝材料存在問題

現如今,包裝在選料問題上,依舊是以利益為主導,哪種材料便宜,可以帶來更大的利益空間,就選擇哪種材料來生產。拿快遞袋為例,我們網購時收到的快遞包裹,通常是使用灰色的快遞袋包裝,這種快遞袋拿在手上手感略粗糙,很薄容易破損,相信大家是深有體會的。

這種灰色快遞袋是用再生料生產而成的,什麼是再生料?再生料是由各種廢棄塑料、垃圾和化工廢料再加工而成的一種塑料原料,原料通常是灰色不透明的顆粒,含有雜質,有一定刺鼻氣味,這種袋子回收後一般是和其他垃圾一起焚燒,很難做到再利用,重複使用更是不可能,這種袋子包裝的快遞,到用戶手中時基本是破破爛爛的,就算有少數完好的,也會因為手感不好、氣味難聞、看起來質量很差的樣子等原因而被當垃圾處理掉,當然,就算不介意,也是不提倡收集保存在家裡的,再生料很髒,放在家裡等於是放了一個固定汙染源在家裡一樣。

在材料上可以推行新料或者可降解材料。新料是從石油中提取,沒有經過再加工,塑料顆粒白色半透明,無雜質、無刺鼻氣味,這種材料生產的快遞包裝袋,韌性好不易破損,光滑手感好,加上一些生產工藝,如在封口處加易撕線或者兩條膠,可實現重複使用;回收之後也可以重新熔煉成原料再次進行生產。可降解材料有兩種,一種是用可再生材料(如蔗渣、澱粉)製成的;另一種是通過塑膠袋中的分子相互作用,在光或光熱條件下加速分解的可分解性主材料製成的。這種降解袋的優勢就是可以降解,實現可持續環保經濟。不過,因為這兩種材料都比再生料貴,尤其是降解袋,所以在技術成熟的情況下,推行依舊不順利,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二、包裝做不到重複使用

在物流、電商、外賣迅猛發展的今天,各種包裝層出不窮,這也產生了一些嚴重問題,通常我們都會將這些包裝作為一次性包裝來使用,很少主動去使用第二次,這樣做即浪費資源又不環保。我們應該怎麼改變這樣的情形呢?

1. 作為源頭的賣家或寄件方,要規範包裝,包裝時在保證物品不會掉落的前提下,簡化包裝,不要使用過多的膠帶,像快遞袋,將封口貼穩貼好就可以了。

2. 作為運送方,如快遞員、外賣小哥,要保證包裹的整潔,不要有破損和汙漬,在沒有破損的情況下,不要進行二次包裝。

3. 作為終端用戶的我們,在收到包裹時,檢查包裹有無破損,在沒有破損的前提下,不要暴力拆包,保持包裝整潔,將完整的包裝取下保存好,留到下次使用。

三、不能統一回收

在很多時候,我們收到包裹後,看到完整的包裝也是有心將其保存起來,希望能重複使用,但是一般家庭不會有那麼多的寄件量,所以只能無奈丟棄。雖然一些快遞企業也表示,在用戶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包裝後可以聯繫附近網點上門回收,但是因其不成體系,有些網點可以有些又不行,而且並不是每個快遞企業都能這麼做,所以一直沒有什麼明顯效果,包裝依舊被當成垃圾處理。

希望快遞企業都可以開通上門回收包裝的服務,不要自掃門前雪,要相互合作,畢竟大多數用戶對快遞企業是沒有著重要求的,是被動接受的。其次也期待能夠出臺一些對包裝尺寸、規格等要求的標準,這樣能方便快遞企業的攬收、分揀、識別和裝運,節省不必要的人力成本,提升效益,更好地服務社會。

推行包裝的重複使用和標準化是長期且艱巨的事業,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行動,僅靠個人和企業的自覺是很難維持的,個人注重便利、企業注重效益,而這些通常會與綠色環保可持續相違背,期待有嚴格的規章出臺作為指引。

相關焦點

  • 塑料快遞包裝99%不能有效利用 紙質類快遞包裝80%能夠被回收
    原標題:塑料快遞包裝99%不能有效利用 紙質類快遞包裝80%能夠被回收   據央視新聞報導,目前,中國紙質類快遞包裝材料
  • 熱點:塑料快遞包裝99%不能有效利用 紙質類快遞包裝80%能夠被回收
    首頁 > 熱點 > 關鍵詞 > 快遞最新資訊 > 正文 熱點:塑料快遞包裝99%不能有效利用 紙質類快遞包裝80%能夠被回收
  • 塑料快遞包裝99%不能有效利 快遞塑料包裝屬於什麼垃圾該如何處理?
    塑料快遞包裝99%不能有效利 快遞塑料包裝屬於什麼垃圾該如何處理?時間:2020-11-16 14:38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塑料快遞包裝99%不能有效利 快遞塑料包裝屬於什麼垃圾該如何處理?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你為馬雲的大數據貢獻了多少?
  • ...紙箱,快遞,包裝箱,回收,環境汙染,包裝袋,劉宏彬,包裝,泡沫塑料...
    對於消費者來說,收到一個又一個包裹固然開心,但也有著些許煩惱:層層包裝的快遞箱拆起來很麻煩,拆完後的紙箱、塑膠袋等又會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最後往往一扔了之。  在網購盛行的今天,由快遞紙箱等帶來的資源浪費問題日漸凸顯。有數據顯示,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850公斤好紙,可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汙染74%。
  • 塑料快遞包裝99%不能有效利用,你會怎麼處理?
    【早點說】今日話題:塑料快遞包裝99%不能有效利用,你會怎麼處理?新聞背景:近年來我國快遞發貨量快速增長,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僅今年11月1日—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就處理了快件39.65億件。目前我國紙質類快遞包裝材料有80%能夠被回收利用,而塑料類快遞包裝廢棄物由於回收價值低,有99%都得不到有效利用。
  • 八成人將包裝直接扔掉99億個快遞包裝箱誰來回收
    「雙十一」、「雙十二」火爆落幕,此起彼伏的敲門聲來自快遞小哥,除了家門口拿到想要的商品,伴隨而來的更是堆滿了半個陽臺的快遞包裝,而這些包裝材料正是環境的敵人,造成了巨大汙染。據統計,2015年全年快遞業使用包裝箱99.22億個,編織袋30多億條,膠帶169.85億米。
  • 包裹汙染需加快完善快遞包裝回收利用德國dhl國際快遞查詢
    應運而生的快遞公司蓬勃發展如順豐、申通、中通、韻達等70餘家專業快遞機構遍布全國各地,此足見網購已經成為年輕人熱衷的逛街方式。而隨著網際網路+快遞的深入推進,快遞公司與電商企業深度合作,在服務訂單生產、工業個性化定製以及增加就業崗位等方面確實作出了斐然的貢獻,但是不可忽略是隨之而來的快遞包裹汙染。
  • 泉州市設置了734個回收點 快遞包裝別亂扔
    我們附近暫時還沒有看到快遞包裝回收站,如果社區能直接設置就好了。」市民林小姐說。不過,不少市民可不像林小姐家一樣有地方儲藏快遞箱,只能將紙箱扔到垃圾桶裡,或者送給小區裡的保潔阿姨。「拆完之後會放到門口,如果保潔阿姨看到了會拿走。物業也有提供廢品回收站的電話,不過家裡沒有地方放紙箱,大部分還是直接扔掉了。」市民蔡女士說。
  • 呼和浩特市推進快遞包裝物回收再利用
    近日,呼和浩特市郵政管理局印製《呼和浩特市快遞包裝物垃圾分類指引》宣傳單,並組織工作人員走進社區,向居民介紹快遞垃圾分類知識,營造快遞包裝物回收再利用的良好氛圍。據了解,快遞包裝物幹垃圾主要包括:塑料類,塑膠袋、塑料膠帶、編織袋、塑料封套;填充類,冰袋、氣泡膜、碎泡沫塑料;紙類,快遞運單(需隱匿快遞信息)。可回收的快遞包裝物有:紙箱、紙質封套、紙袋、生物降解膠帶、廢報紙、泡沫箱等。
  • 又是一年快遞「井噴期」 快遞包裝何去何從?
    「目前還不了解有沒有其他更好的回收方式,身邊可以接觸到的只有小區的分類垃圾桶這一個渠道。」郭女士說。市民趙先生表示,自己每天拆開的快遞外包裝一般就隨手扔進垃圾桶了。「收集廢舊紙箱都是中老年人才會做的事情吧。他們大都有足夠的空閒來收集,對於我們來說首先是沒地方放,再就是沒有渠道去處理。」
  • 快遞包裝「變廢為寶」之路還有多遠?
    不久前,相關報導就表明,目前,快遞包裝廢棄物有80%的紙質類能夠被回收利用,但其中的重複利用率有待商榷;而塑料類包裝則有99%都得不到有效利用,線上購物帶來的「白色垃圾」已成為「限塑令」的監管痛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響應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快遞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須完善後端回收產業短板,提升快遞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和有效利用率。
  • 紙箱回收、源頭減塑、膠帶「瘦身」——全年超800億件快遞包裝...
    據國家郵政局預測,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將超800億件,越來越多的百姓獲得快遞業發展帶來的便利。快遞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數量龐大的快遞包裝應該如何處理?今年「雙11」,快遞包裝「綠色化」給了人們新的選擇。快遞包裝箱回收再利用在中國傳媒大學西門的快遞收發點旁,放著一個快遞包裝回收箱。
  • 「用快遞包裝箱兌換禮物」,本季雙11鄭州部分快遞站重啟快遞箱回收
    但同時,紙質類包材被回收率相對較高,而塑料類包材由於回收價值低,99%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現實中,鄭州市快遞站點對使用後的快遞包裝回收狀況究竟如何,民眾對快遞包裝留給別人用怎麼看?請看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調查。把快遞箱留給「下一位」!
  • 共享快遞盒、廢棄物回收裝置?快遞包裝有了綠色標準
    「公司每年都開發循環包裝新產品。」劉超介紹,目前的共享快遞盒已經是2.0版,和1.0版本相比,新版共享快遞盒的特點是:可摺疊,更能適應商品的尺寸;材質更加輕便、無害;箱體不再使用膠帶封裝。共享快遞盒的回收方式主要有兩種:如果快遞員和消費者面籤,共享快遞盒由快遞員帶回站點;如果消費者選擇在自提點或代收點籤收,快遞盒則由自提點轉交快遞員回收。
  • 快遞包裝也要「持證上崗」,是時候讓快遞「減負」了!
    還記得你上一次網購大概是在什麼時候嗎?有可能是幾個月前,有可能就是上一周。數據顯示,2020年11月1日—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與此同時,快遞包裝也在迅速增長。那麼,如何有效合理地回收快遞包裝?
  • 雙11包裝盒塑膠袋快遞垃圾如何有效處理?快遞包裝應推廣重複使用
    快遞包裝種類龐雜,應該怎麼處理?哪些包裝可以回收?記者在北京街頭隨機採訪了一些市民,發現大部分人對這個問題也都不甚了解。記者:您自己的快遞包裝是怎麼處理的?北京市民:直接扔了,我們小區有那些撿垃圾的就給那些大爺了。北京市民:比如說紙盒子的是可回收的,其他的塑料的、泡沫的我不太清楚到底是不是可回收,一般來說會扔到其他垃圾。
  • 快遞包裝隨用隨取 拱墅這個「綠色回收箱」很「吸粉」
    近日,拱墅區湖墅街道香蘭名院小區垃圾分類專員于敏傑給居民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快遞包裝綠色回收箱,受到了不少居民的歡迎和點讚。這個快遞包裝綠色回收箱約半人高,內部共分兩格,一格用於存放紙箱,另一格則用於存放泡沫、塑料防震氣泡膜、塑膠袋等外包裝。「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有網購的習慣,我們也是在多次實地觀察並統計人流量後,選擇把回收箱放在這裡,箱體顏色也是精心挑選過的,就是想吸引大家的注意。」
  • 上海、杭州、蘇州、溫州一年要用的一次性快遞包裝塑料,用這招都省了
    每年「雙十一」過後,塑料快遞包裝垃圾的激增總會引發廣泛討論。有一種觀點認為,相比用更環保材質替代塑料,大力推廣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讓其應收集盡收集、應處置盡處置,是更現實、高效的對策。讓塑料垃圾的循環再生「車輪」飛轉起來,潛力有多大?
  • 快遞包裝也要「持證上崗」 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制度正式落地
    去年我國用掉的快遞膠帶能繞地球1200圈?今後快遞包裝也要「持證上崗」啦電商平臺集中促銷正在火熱進行。數據顯示,11月1日—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與此同時,快遞包裝也在迅速增長。
  • 「拆箱高峰」後,快遞包裝「減塑」還差哪?
    行動拉鏈紙箱、原包裝發貨電商和物流讓快遞更「綠」小小快遞箱,對接著多重主體,如何讓它更好地回收利用?在快遞包裝減量化處理上,大號文件封重量已從300克減重至230克,版面包裝油墨也從黑色改為灰色,」湖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楊倩介紹,公司還有回收包裝箱激勵機制,員工主動回收快遞包裝盒能獲得相應獎勵。京東方面則表示,旗下「青流計劃規範了封箱膠帶的使用後,已累計減少使用膠帶超5億米,「用戶在京東快遞員上門送貨時,可順便將家中的廢棄紙箱或一次性包裝垃圾交給快遞小哥進行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