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剿滅胡氏之後為什麼會佔領越南?

2020-12-21 挖史人

永樂四年秋七月,明成祖在明軍徵安南前對明軍將領說:「罪人既得,即擇陳氏子孫之賢者立之,使撫治一方,然後還師,告成宗廟,揚功名於無窮,此聯所望也。其往勉之。」可見,明成祖並不是為了佔領安南而對胡氏用兵的。在永樂五年(1407 年)五月,明軍僅用了 10 個月的時間就將胡氏父子活捉,完成了第一步戰略目標,按照計劃下一步應該在安南尋覓合適人選,將統治權還給安南人。但明成祖沒有這麼做,而是對安南實行了 20年的直接管轄。

關於明成祖態度轉變的原因,中國正史的記載是因為陳氏後裔被胡氏殺絕,明軍在遍尋安南全境後沒有找到一人。恰恰此時,明軍統帥張輔向明成祖上報稱,安南有千名老者請願要求重置郡縣。於是,明成祖接受張輔的建議,正式在安南設置郡縣。但是,陳氏無後不是明朝佔領安南的真正原因。

因為明成祖並不認為只有陳氏後裔才有資格成為安南新國主,此前,明成祖受胡氏蒙蔽,曾冊封胡氏為安南國王。陳氏無後,完全可以再另擇賢者而立之。至於是否真有千名老者請願,或者即使真的有,他們是否真心向明軍請願要求重置郡縣,已無法考證。但很可能是張輔導演的一場戲而已。

那麼,明朝佔領安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明成祖雄才大略,好大喜功,以其個性,在用武力取得安南控制權後,遂產生了開疆拓土,建立歷史偉業的念頭。 其次,安南在歷史上曾長期是中國的一部分,唐以前,均由中央政府任命官吏加以治理。宋朝以後的中國士大夫懷有「郡縣安南」的情節。明朝一些官員和將領以及歸順明軍的安南官員強烈要求在安南設置郡縣,迎合或影響了明成祖的心理和決策。 再次,由於策略得當,安南百姓擁護,明軍徵安南胡氏幾乎沒遇到阻礙,很快便取得了勝利。明軍控制安南已經成為現實,這為明成祖實現內心深處的願望提供了客觀條件。

至於是否真有千名老者請願,或者即使真的有,他們是否真心向明軍請願要求重置郡縣,已無法考證。但很可能是張輔導演的一場戲而已。 那麼,明朝佔領安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明成祖雄才大略,好大喜功,以其個性,在用武力取得安南控制權後,遂產生了開疆拓土,建立歷史偉業的念頭。 其次,安南在歷史上曾長期是中國的一部分,唐以前,均由中央政府任命官吏加以治理。宋朝以後的中國士大夫懷有「郡縣安南」的情節。明朝一些官員和將領以及歸順明軍的安南官員強烈要求在安南設置郡縣,迎合或影響了明成祖的心理和決策。 再次,由於策略得當,安南百姓擁護,明軍徵安南胡氏幾乎沒遇到阻礙,很快便取得了勝利。明軍控制安南已經成為現實,這為明成祖實現內心深處的願望提供了客觀條件。

明初永樂年間出徵安南的戰爭,背景複雜且持續時間長,因此對戰爭性質的判定也有著多種看法。筆者認為,明軍徵安南主要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胡氏矇騙明朝廷即位後,屢次派兵入侵中國思明府,在廣西、雲南邊境劫掠財產、殺害邊民,迫使明朝出兵安南,還擊胡朝的侵略;

第二,當時安南與佔城同屬是明朝的藩屬國,安南胡氏侵略佔城,明朝應佔城國王邀請出兵安南以保護佔城;

第三,胡氏篡逆,廢陳氏而自立,而陳氏是經過明朝冊封的安南國王,明朝為維護正統和自己的權威而出兵安南。基於上述三點考慮,明朝出兵滅胡氏是正義的、仗義的和正統的,因而得到了包括安南人民的大力支持。

但是,歷史是動態的、發展的,隨著明朝對安南的佔領並鎮壓安南反明起義,這場戰爭的性質就發展成侵略性和非正義性的,戰爭目的演變成為維護明朝在安南的郡縣統治。明朝封建統治者不能擺脫當時的歷史實際和封建統治階級的局限性。

相關焦點

  • 越南是如何成為明朝一個省的?|地球知識局
    甚至因為這次動亂,安南在明朝初期還成為了明朝領土的一部分,但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戰事起因篡權成功的黎季犛(lí),也採用了古代東亞地區特有的「勸進模式」,授意群臣聯名上表建議其稱帝(當然對中原是稱王的)。按照流程,黎季犛一開始肯定要假裝拒絕,之後群臣再次上表,幾番推辭之後,他才「接納」了群臣的建議。
  • 中國最後一次統治越南,為何僅僅堅持了20年?|地球知識局
    接手胡朝留下的攤子胡朝政權是篡陳朝而立的,因此明軍佔領安南之後,第一件事便是將陳朝諸王被害者贈予諡號,建立宗祠,修建墳墓,並對陳氏宗族的倖存者贈官。把經念壞了在交趾地區推行了一大批「紅利」政策之後,另一項任務也隨之跟進,這就是文化科技領域之間的互相交流推廣。其中最值得引人關注的就是,當時明成祖朱棣下令要在安南境內尋找各種才能人士,在這之中有三位人士比較特殊,他們不是別人,正是之前胡朝的當權者,胡氏父子。
  • 胡姓(96)|明朝四川胡氏:朱棣當上皇帝後,鬍子昭拒不投降被殺害
    黃勇/文胡姓(95)|明朝四川胡氏:南宋末和元末時,不少外地胡姓入川成為大族胡天才的兒子胡復初,字固泰,一說是胡能毅,字大士,舉人出身,出任大足訓導,掌管教育事務。胡復初有鬍子昭、鬍子義(一作鬍子儀,一名志遠)兩個兒子。
  • 胡姓(100)|清朝四川胡氏:蓬溪縣文井胡氏源於華林胡氏,從湖北入川
    黃勇/文在明朝人口相對偏少的四川胡姓人,經過明末清初的戰亂後,人口更是銳減。康熙帝發起湖廣填四川大型移民運動後,居住在外省的胡姓人陸續遷入四川,為四川的胡姓人口注入了強勁的生力軍。蓬溪縣文井胡氏族譜蓬溪縣文井胡氏:傳到13代,人口1500多人如今蓬溪縣文井鎮百恆村的胡氏家族,始遷祖叫胡大國,在清康熙後期從湖北麻城縣孝感鄉教子村入川。
  • 海寇頭子幫明朝剿滅倭寇,卻被大明錯殺,他死後日本人造銅像膜拜
    文/元氣少女QMQ 在日本平戶的松浦史料博物館外邊,有一尊眺望遠方的銅像,一手持劍,一手前舉,他就是明朝時期在東南沿海地區和日本都赫赫有名的汪直(或叫王直),人稱"五峰船主"。
  • 胡氏民居 三春流水 歲月靜好
    因此,被保留下來的胡氏民居在經歷數百年風雨侵蝕之後,則更像是一處文物孑遺。有趣的是,有了現代城市後,人類保護歷史遺蹟的意識才抬頭,歷史開始有「標準像」了。早期,由於人們的思想意識還處在「古代」,理所當然地並不在乎城市歷史的延續性,該拆的拆,該建的建,有意無意地,就把一段歷史疊加到另外一段歷史之上,於是就有了今天所謂的考古「斷代」。
  • 胡氏圖騰,寓意深遠!願胡氏家族興旺發達
    胡氏家族有確切記載的是西周、春秋的鬍子國。鬍子國有兩個:一為歸姓,位於今天的安徽阜陽,後被楚國所滅;一為姬姓,位於今天的河南郾城,是周王室之後。此外,胡姓與陳姓有著不解之緣,稱陳姓先祖胡公滿為先祖。胡公滿又叫媯滿,舜帝之後,是周武王姬發的乘龍快婿,被分封在陳國(河南淮陽),為陳姓之祖。但陳姓有五個分支,號稱「媯五姓」,胡姓便是其中之一。經過若干年的變遷,胡姓便獨立為一個大姓了。此後,以白頭翁鳥為部落圖騰的胡姓部落後來被別的吞併了。因而推斷,胡姓是「東夷族中鳥夷的一支」。胡姓的最早祖先叫胡曹,有記載說:「胡之得姓,莫古於胡曹。」
  • 從大國戰場到大國市場,小國越南變成了一隻小老虎越南?
    再次到越南,這個國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一起喝了杯咖啡聊天,並對這裡非常熟悉的朋友和同事說:「一開始都沒想過會在這裡待很久,但是不知不覺已經了,身邊很多人像我一樣。」公元前秦朝末期,趙佗的首都變成了南越王,趙佗的首都在的廣州,當時,越南的北部屬於南越國領土。公元前在漢武帝和平南越國之後,在越南北部建立了「交趾」縣,直接管轄中國領土一千多年。佔婆的狀態已建立。
  • 越南的國土為什麼越來越狹長?
    1471年,後黎朝的黎聖宗再度發兵南徵佔婆,並成功佔領佔婆首都闍槃城,殺其國王。這也是越佔戰爭中的決定性一役,越南在戰後於佔婆故地設置行政機構並大量引進移民。隨著佔婆在此役中的兵敗,此後佔婆再也無力抵擋越南的入侵。1477年,越南再度南徵擊敗佔婆。前後兩次南徵,越南吞併了佔婆五分之四的領土,並將其分化為華英、南蟠、佔城三個小國。
  • 為什麼強大的明朝開始沒能滅掉努爾哈赤,還讓他越做越大呢?
    明朝給大家的印象是什麼?皇帝特別無能,臣子特別能幹。從明朝中期開始,明帝國就已經不斷衰落,縱然有徐階、張居正、高拱這樣的名臣力挽狂瀾,奈何內有外患不亂,明帝國依然是積重難返。為什麼明帝國沒能滅掉努爾哈赤呢?我們要從四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
  • 明清對王爺的限制,清朝王爺不能出京城,明朝不能進,誰的手段高
    歷朝歷代對藩王的限制都是非常厲害的,封建帝王家族,為了子孫綿長,皇帝們會生很多孩子,這主要是保證後繼有人。然而,這樣也會出現一種不好的現象,那就是皇子們多了,皇帝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會比較麻煩,比如康熙皇帝時期,諸皇子之間骨肉相殘,成為歷史上爭奪皇權的經典案例。
  • 「道真胡姓」胡氏家族簡介,道真胡氏家族人轉起來
    根據《元和姓篡》等史籍記載,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聖君虞舜的媯姓後裔。這樣說來,其胡姓始祖,應當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為陳地的胡公滿了。胡公滿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孫,周武王的東床快婿,被封為陳侯。由此可見,中國胡氏的先祖是正統的虞舜後裔,黃帝子孫。胡氏還有兩支源於古代的國名。周代有兩個鬍子國。一個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諸侯國。
  • 越南曾佔領柬埔寨十年,為何洪森還親近越南?
    越南號稱中南半島小霸權,對於邊上的寮國和柬埔寨都有過軍事行動。我們開打自衛反擊戰的時候,越南還有20萬大軍駐紮在柬埔寨首都,10年之後才被迫撤走。  和那個充滿革命激情年代的許多年輕人一樣,洪森接受教育之後參加了柬埔寨人民革命軍,這支軍隊的領導者就是柬埔寨共產黨,外界又稱"紅色高棉"。
  • 越南的最高軍銜是什麼?為什麼不設元帥軍銜?原因確實難以啟齒!
    眾所周知,越南古稱安南,曾多次成為中國的藩屬國,清末時,法國派軍隊遠渡於此,把越南當成殖民地,後來清朝顧忌到法國會以越南為根據地趁機侵略廣西邊境,於是下令出兵打響了清法戰爭。而法國人很快就佔領了柬埔寨、寮國,搞起三地域聯合的印支聯邦,這時該聯邦政府就建立在越南的河內市,正是法國人這個關鍵決策深深影響了越南人。
  • 元朝開始的倭寇,明朝尤為嚴重,為什麼清朝卻銷聲匿跡了呢?
    然而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倭寇橫行沿海,甚至爆發了嘉靖倭亂,成為了明朝的巨大邊患。不過這一期的倭亂,客觀地說,其中有不少中國人的參與。出現了汪直、徐海、陳東、葉明等著名的海盜,這些海盜基本都和傳統的「倭寇」有勾結,而包括俞大猷、戚繼光等人無不為剿滅倭亂而煞費苦心,絞盡腦汁。
  • 胡姓(58)|清華胡氏:分衍的龍坦胡氏崇文重教,以文字訓詁學家胡樸安...
    黃勇/文胡姓(57)|清華胡氏:龍川胡氏在明朝出了兩個尚書胡富和胡宗憲在清華胡氏分衍到各地的支派中,安徽涇縣龍坦胡氏值得一說。這支胡氏以出了近現代著名文字訓詁學家、南社詩人胡樸安而聞名。龍坦胡氏的遠祖可追溯到胡學的四兒子胡文。
  • 德國軍隊佔領法國首都之後,為何留下了法國的一半江山?
    但是英法兩國並沒有真的投入戰爭,英法兩國希望德國軍隊佔領波蘭之後,能夠繼續向東染指蘇聯。但德國並沒有這麼做,佔領波蘭之後,德國軍隊開始進行修整,隨後大規模進攻西歐地區。1940年春天,已經準備充分的德國開始進攻西歐地區。荷蘭、比利時等國家被德軍佔領,法國當時號稱擁有世界上最強的陸軍。但是德國軍隊進攻法國之後,法國僅僅堅持了40多天。
  • 通常說明朝國土是「兩京十三省」,可為何明朝地圖卻有十六塊?
    嚴格意義來說明朝和清朝都沒有省!明太祖為了中央集權在明朝初年就廢除了行省制,將行省改成了布政使司,同時還設置了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利用這三司來分權;清朝的正式行政區劃其實也是布政使司,也沒有省。那後來什麼「新疆建省」,「臺灣建省」是怎麼回事?其實清朝設置了巡撫就標誌建了省。
  • 明經胡氏:治學從商,奇才輩出
    明經胡氏:治學從商,奇才輩出   明經胡氏是唐末皇室成員李昌翼改姓為胡昌翼,並繁衍為胡姓中著名的一大支派。明經胡氏以吃苦耐勞的精神著稱於世,在明經胡氏的分支中,最為著名的有兩支:宋元時的婺源胡炳文家族和近代績溪胡適家族。
  • 印度洋曾是明朝的內湖?
    在鄭和海上遠徵中,通過軍事威懾和和平貿易,使許多印度洋國家成為明朝的藩屬,構成北印度洋朝貢貿易圈。包括孟加拉,斯裡蘭卡,印度西南海岸,荷姆茲,亞丁和非洲東海岸的三座城市:摩加迪沙,孟巴薩,拉瓦爾。這些城市控制著通往西亞,東非和印度腹地的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