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藥藥性——玉竹

2021-03-04 悟道了玄醫道傳承

玉竹

【名稱】玉竹

【別名】葳蕤,萎蕤,女萎,尾參,竹根七,肥玉竹,

【歸經】微寒,甘。歸肺、胃經。降,陽中之陰。

【功效】養陰潤燥,生津止渴。

【功效特點】本品甘寒體潤,能養陰潤燥,生津止渴,具清養而不礙邪的特性。善治肺胃陰虛燥熱之證,因此,除用治肺燥咳嗽、咽千痰稠、胃燥煩渴、胃痛善飢等症外,對陰虛兼感風溫之發熱咳嗽尤為相宜。

【功效作用】

養陰潤燥。生津止渴:

①用於肺燥咳嗽、咽於痰稠,常與沙參、麥冬、地骨皮、桑自皮等同用。

②用於肺胃燥熱、津傷口渴,或胃熱熾盛、煩渴之證,常與沙參、麥冬、玉竹、甘草等同用。

③用於陰虛感冒,症見發熱頭痛,汗出不解,咳嗽口乾,咽喉幹痛等,可與黃芪、玉竹、防風、自薇、地骨皮、桔梗、薄荷、蔥頭等同用,如滋陰解毒湯。

【鑑別應用】鮮玉竹,以清熱養陰、生津止渴為長,適於熱病燥渴、肺胃陰傷;制玉竹,以滋陰潤燥、補中益氣為優,用於熱病後期、氣陰俱虛。

天冬與玉竹,俱為養陰常藥,均可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然天冬偏在養肺腎之陰、且性寒善清火;玉竹則重滋肺胃之陰,義性平多緩補,養陰雖同,專長各異。

【配伍應用】

1.配沙參:養胃清肺,潤燥止渴。沙參清熱生津,玉竹養陰潤燥,二藥均入肺胃二經,合用則善能滋陰清肺、潤燥和胃生津止渴,對熱病肺胃陰傷者適宜。

2.配麥冬:生津養胃,滋陰潤燥。麥冬益霄生津,玉竹養陰潤燥,二藥同入胃經,配用則共奏滋陰養胃、生津潤燥之功。

3.配桔梗:滋陰潤肺,解表利咽。桔梗解毒利咽。宣肺祛痰;玉竹滋陰養肺,潤燥止咳。二藥均入肺經,配用相須相使,一補一散,具有滋陰潤肺止咳、解表利咽祛痰之能,對素體陰虛、復感風熱者甚宜。

4.配黃芪:滋陰潤腸,行氣通便。黃芪補益脾肺,行氣通滯;玉竹滋養肺胃,生津潤燥。二:藥配用,相輔相成,共奏滋陰潤腸、補氣通便之功,對年老脾肺氣虛之便秘、便難者甚宜。

【應用注意事項】本品雖性質和平,但畢竟為滋陰潤燥之品,故脾虛而有溼痰者不宜服痰溼內蘊、胸悶氣滯及中寒便溏者忌服。

【用法用量】內服:10~15克,入煎劑,或入丸散,或熬膏內服。外用:煎湯燻洗。

【來源產地】

為百合科黃精屬植物玉竹的根狀莖。生於山野陰溼處,林下及灌叢中。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秋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曬至柔軟後,反覆揉搓,晾曬至無硬心,曬乾;或蒸透後,揉至半透明,曬乾,切厚片或段用。

【參考資料】

《本經》:「女萎,味甘平。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諸不足,久服去面黑皮,好顏色,潤澤,輕身不老。生山谷。」

《藥性本草》:「主時疾寒熱,內補不足,去虛勞客熱。」

《本草綱目》:「主風溫自汗灼熱,及勞瘧寒熱。」

《本草崇原》:「威蕤氣味甘平,質多津液,稟太陰溼土之精,以資中焦之汁。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者,以津液為邪熱所爍也。跌筋者,筋不柔和也;結肉者,肉無膏澤也;諸不足者,申明以上諸證,皆屬津液不足也。」

《本草正義》:「玉竹味甘多脂,柔潤之品,……所以皆燥熱之病。古人以治風熱,蓋柔潤能息風耳。陰寒之質,非能治外來之風邪。」

相關焦點

  • 中藥知識必學:玉竹
    而玉飾品也是古代雅士所喜愛的,因而他們就少不了會把這兩者結合起來,組成玉竹飾品,玉雕刻成竹節圖案,更顯得清幽秀雅,超凡脫俗。中藥裡有也有一味玉竹,它可不是拿來掛在身上的,是拿來吃的。那它為什麼要叫玉竹呢?《本草經集注》雲「莖幹強直,似竹箭杆,有節。」《本草乘雅半偈》:「莖強直,似竹作節,葉亦如竹,兩兩相值,葉端有黃色斑點。三月開青花,遂結實如珠,根橫行,如荻根及菖蒲。
  • 常用中藥藥性——草豆蔻
    【分類】芳香化溼常用藥【功能主治】芳香化溼,燥溼健脾,溫胃止嘔,行氣,溫脾,用於寒溼阻滯脾胃,脘腹脹滿冷痛,噯氣嘔逆,不思飲食,嘔吐,洩瀉等症。【用法用量】煎服,3-6克,入散劑較佳,入湯劑宜後下,不宜久煎。陰虛血燥者忌用。【來源產地】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乾燥近成熟種子。生於山坡草叢或灌木林邊緣。
  • 養陰潤燥話玉竹
    秋天是食用玉竹的最佳季節,常用作為泡茶、煲湯的材料,廣東地區著名的「清補涼湯」,就是用玉竹、沙參、淮山、桂圓、蓮子、百合、薏米等混合煲成的,適合秋燥季節食用。此外,民間還用玉竹催乳。抗飢消渴片清熱養陰,益氣增液,縮尿固精由9味中藥組成。方中玉竹、麥冬等養陰生津止渴;黃連瀉胃火,清心煩;黃柏清腎經躁熱;枸杞、五味子等養血滋陰澀精;紅參益氣生津。
  • 常用中藥藥性——檳榔
    【炮製品】 檳榔生品力峻,常用於治絛蟲、薑片蟲、蛔蟲及水腫、腳氣、瘧疾;炒後可緩和藥性,以免克伐太過而耗傷正氣,並能減少服後噁心、腹瀉、腹痛的副作用;炒檳榔和焦檳榔功用相似,長於消食導滯,用於食積不消,痢疾裡急後重,但炒檳榔較焦檳榔作用稍強,而克伐正氣的作用也略強於焦檳榔,一般身體素質稍強者可選用炒檳榔,身體素質較差者應選用焦檳榔。
  • 玉竹的功效與作用 玉竹的14大作用
    玉竹的藥用價值比較的高,它可以治療很多的疾病,有很多的人對玉竹存在著疑問,有些人不知道玉竹的功效與作用,今天小編為大家準備了玉竹的功效與作用,如果你比較感興趣,就和小編一起去看一看吧~  玉竹的功效與作用  玉竹的功效  養陰,潤燥,除煩,止渴,治熱病陰傷,咳嗽煩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飢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玉竹
    於是與之相比,更通俗易寫,釋義更形象直觀的一個異名便隨著時間推移取而代之成為了正名,這就是「玉竹」。(編輯/三木)藥用玉竹玉竹對肺燥咳嗽、咽幹痰稠、胃燥煩渴、消谷善飢、小便頻數、自汗盜汗、頭目虛眩、視物模糊、眼目乾澀等用之效佳。雖然性微寒,但玉竹清中有補,補中兼清,具有清養而不礙邪的特性。
  • 認識中藥——玉竹
    玉竹/YuzhuPOLYGONATIODORATIRHIZOMA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rdoratum(Mill.)Druce的乾燥根莖。相關名肥玉竹、炙玉竹、葳蕤、葳參、萎香、萎蕤、萎簃、西竹、海竹、津竹、廣竹產地主產於湖南、河南、江蘇、浙江等地。採收加工秋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曬至柔軟後,反覆揉搓、晾曬至無硬心,曬乾;或蒸透後,揉至半透明,曬乾。
  • 常用中藥藥性——甘遂
    【分類】峻下逐水常用藥【功效】瀉水逐飲,消腫散結。【功效特點】本品功專逐水,通利二便,又能逐飲,多用於水腫胸腹脹滿、痰飲積聚等證。大黃氣味俱厚,長於瀉實熱不通,甘遂藥性純陰,其氣直透達所結,二藥配合,相須相使,既大增攻破散結之功,又倍添逐水瀉熱之效,為治水熱內壅、水飲結胸等證的常用對藥。4.配芫花、大戟:攻逐水飲。甘遂善行經隧水溼,大戟善消痰癖水飲,洩臟腑水溼,芫花善理上部胸脅之水,三藥合用,其逐水飲、除積聚、消腫滿之功甚著,經隧、臟腑、胸脅等積水皆能攻逐。5.配白芥子:祛痰逐飲。
  • 常用中藥藥性——蘄蛇
    【分類】祛風溼常用藥【功效】祛風,通絡,定驚。【功效特點】本品蛇性走竄,善透骨攝風,能外達皮膚、內走臟腑,凡人體內外風溼之邪,皆可應用。【功效作用】1.搜風通絡,定痙止痛:①用於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特別是類風溼性關節炎,常與當歸、川芎、五加皮、全蠍等泡酒喝。②用於新久頭風頭痛,可與南星、荊芥等同用。
  • 常用中藥藥性——款冬花
    ③用於肺脹,即肺氣腫病人,可與太子參、黃芪、玉竹、沙參、麥冬等同用。2.化痰止咳平喘:本品有溫化寒痰、潤肺養陰、化痰止咳之功效,可治療寒邪襲肺而引起的咳嗽、哮喘證。用於痰嗽哮喘、遇冷則發,可與炙麻黃、杏仁、蘇了等同用;若咳嗽帶血,可與百合研末蜜丸;若用治暴咳,可與杏仁、貝母、五味子等同用。
  • 常用中藥藥性——大戟
    【分類】急診科常用藥【功效】瀉水逐飲,消腫散結。【功效特點】本品能瀉臟腑水溼,通利二便,專用於胸腹積水、痰飲內伏等證。【功效作用】1.瀉水逐飲:用於胸腹水飲內停,即胸腔積液和腹水,常與甘遂、芫花同用;用於水腫腹大如鼓,可與牽牛子、木香、煨豬腎同服,以行氣逐水、攻補兼施;用於胸腔積液,與甘遂、白芥子同用,如控涎丹。
  • 玉竹的功效與作用
    玉竹又名「葳蕤(wēi ruí)」,因其草木之葉下垂,像古時官冠纓下垂有威儀而得名。玉竹鮮品含蛋白質,粗纖維,尼克酸,還含有鈴蘭甙、鈴蘭苦甙、山奈酚、槲皮素、粘液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3、潤燥潤肺  玉竹主治肺陰虛所致的乾咳少痰,咽舌燥和溫熱病後期,或因高燒耗傷津液而出現的津少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適等症。
  • 常用中藥藥性——海蛤殼
    【鑑別應用】海蛤殼與海浮石,兩藥性味功效相近,可用於痰熱喘嗽之證。但海蛤殼清降痰熱之中,尚能利氣機,對於熱邪痰結氣閉之咳嗽、胸痛者多用之;海浮石重在化黏痰積塊,痰黏成塊不易咳出者多用。二者同中有異。【配伍應用】1.配黃芩:黃芩清熱燥溼,瀉火解毒,善入肺經,為清利上焦溼熱的要藥;海蛤殼清肺熱,化熱痰,調氣機。
  • 常用中藥藥性——皂莢
    【鑑別應用】皂莢與天南星,二者均辛溫燥烈,都有較好的豁痰作用,對中風痰湧、口噤不語及癲狂痰盛之證,可相須為用,加強祛痰作用,但前者除豁痰外,有較好的通關開竅和滑潤大腸作用,對於痰壅昏迷口噤者,不淪內服或吹鼻均較為常用,後者除祛痰外,有祛風作用,對於痰盛而動風之證及痰阻經絡、肢體麻痺等證,較為適用。
  • 常用中藥藥性——白朮
    9.配茯苓:白朮健脾助運,茯苓利水從小便而去,相須為用,相得益彰,常用於治療脾虛停溼夾飲、痞滿不食、頭暈目眩、小便不利、水腫諸證。10.配山藥 白朮土炒能補脾胃而止瀉,山藥土炒能補脾胃而益肺氣,二藥合用,加強健脾益肺之力。11.配附子:白朮健脾燥溼,附子溫運真陽,術附同用,有溫陽除溼作用,用治寒溼相搏、身體疼痛、腰重痛且冷,小便不利。
  • 每日推薦:沙參玉竹湯
    溫馨提示材料可以選擇 排骨、鴨肉、雞肉、鴿子肉沙參,在中藥中屬於滋陰類的中藥,歸經在肺經和胃經。臨床當中常用於治療以下幾種:第一,陰虛嗽的患者,包括長期的慢性咳嗽,像慢性的支氣管炎,還有肺結核的咳嗽,還有咳嗽痰中帶血、無痰、乾燥咳嗽的患者,常用沙參。第二,虛熱喉痺的患者,是由於虛熱或者乾燥導致的聲音沙啞,喉部的陰虛的表現,可以用沙參。
  • 今日一方 | 玉竹沙參麥冬湯
    玉竹是滋陰養顏的佳品,古代很多婦女就用它來保養容顏,古代中醫也認為它是滋養身體的上品中藥。在唐代,有一個宮女對皇宮生活感到十分厭煩,所以一直伺機逃出皇宮。終於有一天,她有機會出宮,偷跑到一個深山老林中。但是在深山中,沒有食物可以充飢,她便採一種植物的根莖為食物。時間長了,她發現自己身體輕盈,皮膚也變得比以前有光澤了。
  • 常用中藥藥性——鉤藤
    《藥性本草》:「治小兒驚啼,瘈瘲熱壅,客忤胎風。」《本草綱目》:「大人頭旋目旋,平肝風,除心熱,小兒內釣腹痛,發斑疹。」又云:「鉤藤手足厥陰藥也。足厥陰主風,手厥陰主火,驚癇眩運,皆肝風相火之病,鉤藤通心包於肝木,風靜火熄,則諸證自除。」
  • 中藥基礎知識——藥性理論
    ,說法正確的是A、中藥的偏性B、服藥後出現過敏反應C、配伍不當出現的反應D、藥不對證出現的不良反應E、常規劑量出現的與治療無關的不適反應 A、藥性理論B、陰陽學說C、臟腑經絡理論D、整體觀念E、藥味理論16、具有補益、和中、緩急止痛功效的中藥的味多是
  • 常用中藥藥性——桔梗
    《藥性本草》:「治下痢,……消聚痰涎,去肺熱氣促嗽逆。」《日華諸家本草》:「肺癰,養血排膿。」《珍珠囊》:「利竅,除肺部風熱,清利頭目,咽嗌,胸膈滯氣及痛,除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