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方 | 玉竹沙參麥冬湯

2021-02-07 大公國學


玉竹是滋陰養顏的佳品,古代很多婦女就用它來保養容顏,古代中醫也認為它是滋養身體的上品中藥。


在唐代,有一個宮女對皇宮生活感到十分厭煩,所以一直伺機逃出皇宮。終於有一天,她有機會出宮,偷跑到一個深山老林中。但是在深山中,沒有食物可以充飢,她便採一種植物的根莖為食物。時間長了,她發現自己身體輕盈,皮膚也變得比以前有光澤了。


有一天,這位宮女遇到了一位來深山打獵的獵人,他們一見傾心,便結為夫妻,在深山裡生兒育女,一直到60多歲,才和丈夫子女回到老家。家裡的父老鄉親看到她都覺得十分奇怪,因為她依然是幾十年前進宮的模樣。她回想自自在深山的遭遇時,想到了正是因為食用了那種植物的根莖,所以自己的容顏才會保持得如此之好,而這種植物的根莖恰恰就是玉竹。


玉竹為常用中藥,始載《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原名萎蕤。因其草木之葉下垂,像古時官冠纓下垂有威儀,故稱為葳蕤。玉竹味甘、性微寒。歸肺、胃經。《名醫別錄》釋名玉竹,以表示根莖形狀。


玉竹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乾燥根莖,以黃白色、光澤柔潤、肉肥、條長的新鮮玉竹的效果最佳。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青海、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臺灣等地。具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之功效。常用於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幹口渴,內熱消渴。朱肱《南陽活人書》治風溫自汗身重,語言難出,用萎蕤湯以之為君藥。


予每用治虛勞寒熱、痁瘧及一切不足之症,用代參、芪,不寒不燥,大有殊功。不止於去風熱溼毒而已,此昔人所未闡者也。」又《木草綱目》中說:「主風溫自汗灼熱及勞瘧寒熱,脾胃虛乏。」玉竹有生津養胃、潤腸滋陰的功效,可以治療胃脘隱痛、食欲不振、咽幹口渴、陰虛肺燥、乾咳痰稠等症狀。玉竹屬滋陰養氣補血之品,古人稱玉竹平補而潤,兼有除風熱之功,故能駐顏潤膚,祛病延年。


玉竹補而不膩,不寒不燥,故有"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之功,常服玉竹可抗衰老,延年益壽 。


相關焦點

  • 沙參麥冬湯
    >    沙參三錢、麥冬三錢 、玉竹二錢、    花粉一錢五分、生扁豆一錢五分、      冬桑葉一錢五分、生甘草一錢  上七味,水五杯,煮取二杯,溫服,日二次。經典拓展:1.吳鞠通《溫病條辨》:「燥傷肺胃陰分,或熱或咳者,沙參麥冬湯主之。」(原書方論)2.李疇人《醫方概要》:「此方治深秋燥熱傷肺咳嗽之症。以沙參、麥冬、玉竹清滋甘潤,並補肺氣,而養肺液,桑葉清肺絡,花粉清胃熱,白扁豆清脾熱而養陰,生甘草生津和胃,共收清肺熱,養肺陰之效。挾外感者不宜,嫌沙參、麥滋膩也。」
  • 溫病條辨——沙參麥冬湯,益胃湯
    沙參麥冬湯(甘寒法)沙參(三錢) 玉竹(二錢) 生甘草(一錢) 冬桑葉(一錢五分) 麥冬(三錢) 生扁豆(一錢五分) 花粉(一錢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久熱久咳者,加地骨皮三錢。青龍試注:考本方來源臨症指南醫案,葉桂變通仲景麥門冬湯,以沙參易人參,去半夏、梗米、大棗溫燥,加玉竹、天花粉等甘寒滋陰藥,加入桑葉,組成了寒益胃生津的代表方,用於治療溫病肺胃陰津損傷證,如下案。卞,夏熱秋燥致傷,都因陰分不足。冬桑葉、玉竹、生甘草、白沙參、扁豆、地骨皮、麥冬、花粉。
  • 方劑選萃:瓊玉膏 沙參麥冬湯
    夷考方制,大抵從千金地髓湯脫化而出,一則地黃搗汁,而加酒加鹿膠,一則地黃搗汁,而加蜜加人參,一則鼓舞以運之,一則滋培以沃之,同是潤劑,而為一陰一陽之對待,各有相得相合運用適應之症,此中辨析極微,學者當潛玩領會,至燥火不宜辛溫,適以張其焰,燥火不宜苦寒,反以涸其液,猶其顯而易知者也,明此,而本方之主治真髓,可以徹底了解矣(《歷代名醫良方注釋》)。
  • 每日推薦:沙參玉竹湯
    易上火,口乾口臭,來一碗沙參玉竹湯!煮水煲湯都可以,滋陰潤肺!風寒感冒時不喝!按照傳統的說法,秋天物候乾燥,人體就需要滋潤。所以,眼下季節適宜多喝具有滋潤肺腑的湯,尤其是女人,經常喝適應的湯,能養生、美容。玉竹:養陰,潤燥,除煩,止渴。多食久食便知其妙,能除去面部黑斑,和悅容顏,更重要的是它能抗機體老化,延緩早衰的現象。沙參:清肺養陰,益胃生津。
  • 又一款養生美容湯來啦~沙參玉竹湯
    玉竹:養陰,潤燥,除煩,止渴。多食久食便知其妙,能除去面部黑斑,和悅容顏,更重要的是它能抗機體老化,延緩早衰的現象。沙參:清肺養陰,益胃生津。3.沙參玉竹用溫水衝洗乾淨,砂鍋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沙參玉竹,陳皮,蜜棗
  • 沙參和玉竹,為我們證明了一個道理!
    玉竹、沙參,都是具有養陰功效的中藥材,沙參有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之效,而玉竹則能養陰潤燥、清熱生津、止咳。兩者往往結伴而行,組成最強CP,配伍而成的「玉竹沙參湯」則是夏秋季都適合飲用的湯水。這兩種食材的搭配,除了有保健的功效外,其實在風味上也是有說法的。
  • 養陰潤肺有妙湯——沙參玉竹瘦肉湯
    沙參:沙參清熱養陰,潤肺止咳。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熱咳嗽,咯痰黃稠。玉竹:玉竹具有養陰,潤燥,除煩,止渴等功效。可以治熱病陰傷,咳嗽煩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飢,小便頻數等。玉竹補而不膩,不寒不燥,故有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之功,有滋養鎮靜神經和強心的作用。玉竹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的根莖,富含維生素A類物質和粘液質。維生素A有使皮膚柔嫩細膩而滑潤的功效;粘液質則能使皮膚滑膩。關於玉竹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唐代有一個宮女,因不堪忍受皇帝的蹂躪逃出皇宮,躲入深山老林之中。
  • 【沙參玉竹老鴨湯】給你端碗暖心湯~
    老鴨一隻(約600克)、北沙參60克、玉竹60克、老薑2片、清水2000ml、鹽1/2茶匙(3克)1)將北沙參和玉竹用清水清洗乾淨。北沙參瀝乾備用。玉竹放入用清水浸泡30分鐘。老薑去皮切成片。 2)老鴨洗淨,剁成大塊,一隻鴨子大約剁成8到10塊。用清水洗淨鴨塊,瀝乾水分。
  • 冬日滋補:沙參玉竹燉烏雞
    關於沙參玉竹  沙參(萊胡參):秋季刨採,除去地上部分及鬚根,刮去粗皮,即時曬乾。具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
  • 秋冬怕感冒,喝淮山沙參玉竹鵝肉湯
    ,是一款不錯的防止感冒靚湯哦~ 鵝肉為湯很有營養和防治疾病的作用,如民間有「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說法,今日特推薦這款淮山沙參玉竹鵝肉湯,以中藥淮山、沙參、玉竹煲鵝肉,湯味鮮美,為秋日家庭靚湯。
  • 【中藥小故事】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沙參和玉竹的愛情故事
    在秋季到冬季這個交接的這段時間,沙參玉竹是許多人家裡煲湯時的好搭檔,但是,為什麼人們總是把沙參和玉竹搭配在一起呢?難道這其中有什麼特別之處嗎?我們先來聊聊沙參。通常跟玉竹搭配的是北沙參,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的乾燥根。具有養陰淸肺,益胃生津的功效。主要用於肺熱燥咳,勞嗽痰血,胃陰不足,熱病津傷,咽幹口渴。注意,不可與藜蘆同用。
  • 每日學一方【益胃湯】
    9g,麥冬15g,冰糖3g,細生地15g,玉竹炒香4.5g。[歌訣]益胃湯能養胃陰,冰糖玉竹與沙參,麥冬生地同煎服,甘涼滋潤生胃津。[方義]溫病易從熱化傷津,熱結腑實,應用瀉下劑後,熱結雖解,但胃陰損傷已甚,故食欲不振,口乾咽燥。胃為水谷之海,十二經皆稟氣於胃,胃陰復則氣降能食。治宜甘涼生津,養陰益胃為法。
  • 沙參玉竹豬瘦肉湯——養陰潤肺有妙湯
    沙參:沙參清熱養陰,潤肺止咳。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熱咳嗽,咯痰黃稠。
  • 沙參玉竹白菜乾煲豬肺湯 潤肺止咳
    有益又滋潤的「
  • 滋養脾胃、潤澤肌膚~~沙參玉竹響螺湯
  • 秋冬季節養生靚湯——沙參玉竹麥冬蜜棗煲老鴨
    ,緩解一系列的燥症,此湯清潤鮮美十分適合秋冬季節氣候乾燥時飲用。份量【家庭裝3-5人參考份量】老鴨2斤左右(不喜歡用鴨肉也可以換成瘦肉、豬骨、兔肉等等),北沙參50克、玉竹50克、麥冬50克、蜜棗2粒、生薑3片。
  • 玉竹
    (《外臺》)②治秋燥傷胃陰:玉竹三錢,麥冬三錢,沙參二錢,生甘草一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溫病條辨》玉竹麥門冬湯)③治陽明溫病,下後汗出,當復其陰:沙參三錢,麥門冬五錢,冰糖一錢,細生地五錢,玉竹一錢五分(炒香)。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溫病條辨》益胃湯)
  • 沙參的功效與作用 益胃生津還化痰
    4、沙參治胃陰不足,胃部隱痛:南沙參10克,玉竹10克,麥冬10克,白芍10克,佛手5克,延胡索5克。水煎服,每日1劑。現代可用於慢性胃炎和胃神經症。5、沙參治產後無乳:南沙參(杏葉沙參)12克與豬肉適量同煎。飲湯吃肉。6、北沙參養胃生津:用於胃陰虛津液不足之咽幹口渴常配麥冬石斛、花粉。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玉竹
    導言:葳蕤([wēi ruí])湯,別看發音怪,可實打實的是名聲極響的滋陰解表劑。那這個「葳蕤」是什麼?
  • 沙參的功效與作用,益胃生津還化痰
    4、沙參治胃陰不足,胃部隱痛:南沙參10克,玉竹10克,麥冬10克,白芍10克,佛手5克,延胡索5克。水煎服,每日1劑。現代可用於慢性胃炎和胃神經症。5、沙參治產後無乳:南沙參(杏葉沙參)12克與豬肉適量同煎。飲湯吃肉。6、北沙參養胃生津:用於胃陰虛津液不足之咽幹口渴常配麥冬石斛、花粉。